Ya2HW9iH4c7LX9ob6NmNzw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人類觀)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宇宙觀)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無色生香味觸法(六塵)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人的三世因果觀)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堤薩埵(菩薩的境界)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佛道)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流通分)
是大神呪 是大明呪 是無上呪 是無等等呪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呪 即說呪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法鼓全集7-1  聖嚴法師 心經新釋 個人認為重點所做紀錄
 
第一篇 心經禪解
 
一.前言
 
佛經中教授修行的方法有三:
1.持戒
2.修定
3.修慧
持戒與修定須以般若智慧來指導
如果沒有智慧的指導
持戒就如同一般的好人.善人
不一定是學佛的人
而且修定的工夫和力量
也跟一般外道的修行沒有兩樣
行菩薩道的人沒有智慧
就不是菩薩
凡夫和菩薩之所以不同
就是在於智慧的有無
 
佛法的精粹在於智慧
離開智慧講佛法
只是世間的知識和學問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所說的法
都是由智慧產生的
而說法的目的
是希望聽聞佛法的人
能經由他所傳的修行方法得到智慧
只有得到智慧後
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與自在
所以佛法是從智慧產生
同時也能幫助人產生智慧
達到開悟的境界
因此"心經"就是智慧的經典
 
以理解的態度和方法看佛經
得到的只是知識
不是無漏的智慧
研究佛經的學者及專家
可以把佛經講解的十分詳盡
但自己本身並不一定能夠從中得到無我無相的智慧
只有以體驗的態度來看佛經
無著的智慧才會自然的成長
 
二.智慧度苦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梵文的意思是智慧
<六祖壇經>中說:"即定即慧"
定是慧的體  慧是定的用
也就是說:
有定的時候一定有慧
有慧的時候一定有定
定是智慧的基礎
慧是定的作用
定.慧同時產生
是禪宗的立場及觀點
定.慧產生以後
戒已在其中了
真正出現清淨智慧的人
也就是得道的人
一定不會犯戒的
 
波羅蜜多是出離.超越.解脫的意思
就是離開煩惱和苦
也就是超越煩惱和苦
整句來說就是:
有智慧就能從煩惱及苦的此岸
到達沒有煩惱.永遠快樂.自由自在的彼岸
 
大乘佛教中的六波羅蜜是: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是以前五種的修行達到第六種智慧的目的
六波羅蜜又稱六度
[度]是超越苦及煩惱的意思
以佛的智慧作為修行的指導原則
才能超越苦及煩惱
達到解脫的目的
 
其中特別重視精進和智慧
經進才能斷自己的煩惱
產生了智慧
才能廣度眾生
 
經進波羅蜜是以自利利他廣度眾生為第一
經進度眾生的方法有四:
1.已造的惡業趕快斷
2.未造的惡業永不造
3.未生的善業趕快生
4.已生的善業要增長
前面兩點是使眾生離苦
因為造惡業會得苦果
後面兩點是使眾生得福報及安樂
這四個方法加起來就是[慈悲]
悲心使眾生離苦
慈心使眾生快樂
悲能拔苦
慈能與樂
就是慈悲
沒有慈悲心不能稱之為菩薩
 
觀自在菩薩
 
菩薩
 
菩薩是發了菩提心
以慈悲廣度眾生的人
菩薩不自私.不為自己考慮
廣度眾生是為了成就佛道
並且感謝眾生而不求回報
鼓勵眾生努力行善
自己也參與其中
才是真正的菩薩
 
一個禪的修行者必須先發菩提心
修行是為了使眾生得到利益
這最初.最早所發的菩提心
叫作初發心
發了此心
就希望永不退轉
一但有了退心
也要再回到初發心
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發菩提心
修行不會得力
容易著魔
對其身心都有損害
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
我們強調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
才會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
 
自在
 
自在是不受影響
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
 
以菩提心修行
以慈悲心廣度眾生
就是自在
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
如此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
 
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眾生
這是不太正確的
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
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
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
以慈悲心廣度眾生
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脫
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損失
只是勇往直前的去做對眾生有益的事
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
 
觀自在
 
觀自在就是把觀音的法門修行成功了的功能
觀自在菩薩先是以耳根聽外來的聲音
再向內聽
聽無生之聲
達到六根互用.六根清淨
對其境界不產生執著
所以叫作觀自在
 
任何修行的方法都叫觀
有對外觀及對內觀
也可直接觀空.觀無
此處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觀空.觀無.觀不動性
觀是要通過六根用心來觀
雖然是以六根加六塵作為觀的對象
但實際上一定是用六識的心在觀
也有用心觀心
像貓捉老鼠的修行方法
看看自己的妄念而不用六根六塵
沒有身體的人是無法修行的
在三界之內的眾生
只有人可以修行
雖有部份神道.天道.鬼道.畜牲道的眾生能聽法
也能接受佛法
但因為六根不具足
力量用不上
所以不能修行
故說[人身難得]
應要好好珍惜
 
觀修一定要用六識.六根.六塵
 
觀自在的意思有二:
一是對自己已度一切苦厄,已經修行成功了
二是無處在無處不在,無處不能顧到眾生
<心經>中所講的觀自在是第一種意思
 
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深般若
 
般若的本身就是智慧.清淨.遠離.明等的意思
 
初得無生法忍.初証無漏智慧的菩薩
已有般若
已能超越生死海
拔除惑智二障
這與世間哲學家所謂的智慧並不相同
故將菩薩的智慧叫深般若
哲學思想的世俗思辨是俗諦
不生不滅的第一義諦
即是深般若的勝義諦
 
<般若經>中弟子問佛
般若的[深奧]是什麼意思?
般若就是空
就是無相.無願.不生不滅
[空]---
由因緣所生的一切法
一定是畢竟空
從因緣來看
一切現象都是空的
因緣生,因緣滅
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生起時是暫時的現象
在生起的當時就在轉變
而終歸於空無
空的意思就是假的
假的原因是因緣
而一切法皆是由因緣而生
從修行因緣觀所得到的結果就是空
[無相]---
相是指心相及物相
這兩種現象都是由於人在執著.分別
執著就是有相
就會不自在
不執著就是無相
就是自在
[無願]---
菩薩發願成佛
發願度眾生
發這無上菩提心就是[願]
一切佛之所以能成佛
一定是先發願
有願時  時時在念著要度眾生
已經度了眾生
心中還有自我存在
有願時自我還在
不管是客觀的.主觀的.自利的.利他的.
只要有眾生可度
[我]一定是相對存在的
 
自在的人
不等於不存在
諸佛菩薩不執著
得自在
雖然無願
但是有智慧
當智慧對自己發生作用時
就是得自在解脫的因
當智慧對眾生有幫助時
就變成幫助眾生得自在的力量
 
 
 
行就是用的意思
菩薩能成為菩薩
是因為有智慧
當智慧產生作用時就是行
 
 
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意思是度.到彼岸.度無極.事究竟.超越.
 
一個能自在的人
一定是有真正的般若
也就是智慧
如此才能達到自在.解脫的彼岸
就是度脫.就是超越.就是波羅蜜多的意思
 
 
照見五蘊皆空
 
智慧不產生作用時
菩薩和眾生是一樣的
智慧產生作用時
對菩薩自己來講是斷除一切煩惱
對眾生來講是菩薩普度一切眾生
 
智慧的產生分成四個層次:聞.思.修.證.
首先要聽聞佛法及修行的方法
以正知正見作為指導
確實修行才能證得五蘊皆空
產生智慧
 
聞.思.修.證.
也可以說成聞.修.思.證.
思是修的一部份
思是指修行觀
是思惟的意思
不是思想的思
修行有散心修與專心修
專心修才叫思惟
有修才能證
<<楞嚴經>>上認為思辨可以產生智慧
在印度及西藏佛教有一派學者就是主張以辯論的方法產生智慧
不一定要修禪定
 
菩薩是以聞.思.修.而證得五蘊皆空的境界
一切智顯現而得解脫
以根本智產生的力量
以無量法門幫助眾生
使眾生得解脫
這是道種智的功能
能進知諸法自度度他
是一切種智
 
五蘊
 
五蘊是構成我們世間每一個人的必要因素
色-就是地.水.火.風.總稱四大
受-感受的意思
想-判斷
行-判斷後如何處理
識-以[受].[想].[行]的心理活動,操作物質的[色]身,以物質的[色]身和[受].[想].[行]的心理作用合一,就產生了第五蘊[識].
如果沒有識蘊只有前面四個蘊
就成了唯物論
識蘊是生命的主體
從過去生到這一生
從這一生到來生
都是靠它
前面四蘊的活動所產生的業力的結果就是識蘊
它是[去後來先做主翁]
投生時它先來
死亡時它最後走
然後到另外一生去投胎
也是它先到
 
(一)大乘的菩薩看五蘊:
以如實空的立場看五蘊
對五蘊構成的我
不起執著
對個別的五蘊現象也不執著
所以可以不戀生死
也不怕活在生死中
既然不貪著五蘊也不厭惡五蘊
所以在生死中繼續度眾生
不必逃離生死
(二)小乘的阿羅漢看五蘊:
以分析空的立場看五蘊
由五蘊構成的我是空的
五蘊本身是法
其個別的五蘊並不空
所以也難從五蘊組合成的自我得到解脫
但是個別的五蘊法還在
我執消除而法執仍在
故非究竟
(三)一般的凡夫看五蘊:
不論知不知道有五蘊
但是五蘊構成的我是在運作
而且事實上處處在對五蘊生起我的執著
所以不知道五蘊皆空
 
 
 
[空]是對[有]的否定
但又不同於虛無論的斷滅見
空的意思
在原始佛教
便是從生滅現象的觀照而發明的
 
捨離有無兩邊
也不執持中間
才是真正的中道實相的空義
空中無有相
也無無相
所以空義能成一切法
也能破一切執著相
 
 
照見
 
[照]是觀察
[見]是體驗
以甚深的般若智慧
觀照體驗五蘊等一切諸法的自性皆空
以般若的角度來看世間現象
空與有是相反相成的
看似矛盾而實際統一
且又是超越的
 
 
度一切苦厄
 
 
[苦]是身心受到逼惱而感到不安的狀態,進一步則是有漏皆苦
 
苦和厄不一樣
苦是痛苦.辛苦
厄是危險.災難
苦和痛不一樣
有痛不一定苦
有苦不一定痛
苦主要是精神層面的
痛主要是生理的
若不願接受
會產生苦的感覺
貧窮的人
因為貧窮不是自己選擇的
心中不平衡會覺得苦
出家人比貧窮人還窮
由於是自己選擇的
所以甘之如飴
 
佛經中把苦分成三類:
(一)生理的苦---生.老.病.死.
(二)心理的苦---生.住.異.滅.是精神的苦,包括了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三)五蘊熾盛苦---生理及心理兩種形成的生命過程,這一生到下一生,一生一生永遠在五蘊的生死中打滾,我們都不容易察覺五蘊是那麼熾盛的.永遠在生死中流轉
 
前兩種生理及心理的苦都是從五蘊產生的
如果以深般若的無漏智來觀照五蘊皆空
就不會苦
也能超越一切苦
因為一切都和五蘊有關
有五蘊就會產生生理的苦及心理的苦
 
 
 
[厄]是困頓.糾纏.限制.拘束.遇邪.遭魔.受害等,故以災難稱厄運
 
對凡夫來講
有厄一定有苦
對聖人來說
有厄不一定苦
 
修行人在修行時一定要先把對於身體的執著放下
再放下心裡的妄念
當心理及生理的自我都放下時
就是五蘊皆空
雖然還不能度一切苦厄
但是在這一刻就是在禪悅及法喜之中
證得五蘊皆空後
身體還在
由於智慧具足
對於一切的苦難及災難
都不會產生那是苦厄的感受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