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415

現在健康的你,忙著安排子女或孫子女的起居作息、規劃旅行、擘劃事業,你能夠想像,有一天自己在毫無預警的狀態下,罹患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嗎?

在成大醫院緣恩病房,有位九十二歲因為跌倒入院的程老先生,狀況一度危急,後來在醫療團隊的評估下,認為他需要洗腎,但親屬之間意見不同,又考量經濟和照顧人力等因素,猶豫要不要洗腎。像程老先生這樣急性症狀入院的高齡患者,意識清楚時,並未明確表達個人的醫療意願,以至於家屬與醫療團隊對於治療方向意見分歧的所在多有,但急症又必須把握黃金治療期,如何為病人做出最適當的醫療抉擇,往往是家屬最艱難的決定。

生死有命 醫療自主

「真正的愛心和仁慈,應該是要以病人的福祉為考量。」這句話不但是對醫師說,也對家屬說,成大醫學院護理系教授趙可式會這麼提醒大家,實在因為她接觸過太多臨床案例;很多人對於「瀕死症狀」沒有概念,因而會在病人身上加諸過多侵入性治療,使得病人臨終前痛苦難耐,特別因為「吃」是華人的文化,家屬看到末期病人有脫水或未進食,仍不放棄胃管灌食或是靜脈輸液,殊不知瀕死前有輕微脫水對病人比較輕鬆,否則持續施打點滴補充水分,會讓部分病患肺積水因而呼吸更困難。

又好比人工呼吸器最多只能插兩個禮拜,醫療團隊後續就需要家屬決定要不要為病人「氣管切開」,趙可式笑坦言自己每月平均要接到十通「該不該讓病人氣切」的詢問電話,顯見許多家庭對緊急醫療處置仍有諸多掙扎與困惑。

「有次我在加護病房外面幫家屬分析氣切的必要性,結果坐下來沒多久,又來了兩位病人的家屬,總共有十幾個人圍在一起,討論三名個案到底適不適合氣切。」一位七十四歲長期洗腎併發肺炎的李阿嬤、一位是八十歲腦出血開刀後成植物人的沈爺爺、還有一位是八十五歲失智十多年因敗血症變成多發性器官衰竭的張奶奶;最後趙可式以醫療倫理的角度思考,協助家屬做出最好的選擇,但若換作一般人,在欠缺病人意願的參考、訊息不對等之下,經常茫然無措或是痛苦掙扎。

還有另一種「做得過多」的情形,臺中榮總緩和醫療中心主任黃曉峰指出旅居國外的親屬不是病人的主要照顧者,往往為了彌補心中對病人的虧欠,病人臨終前不顧病人意願,堅持要「救到最後一刻」,引發更多親屬之間的紛爭,更讓病人不得「好死」。其實「最理想的照顧不等於最大的治療」,因此臺灣各地的安寧療護團隊在一九九○年開始推動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去年五月衛福部修正為「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內容更為詳盡(請參考頁四十五),近年更推動「預立醫療自主計劃」(Advance Care Planning,簡稱ACP,請參考頁四十六),以期能夠讓民眾擁有醫療的自主權。

 

 

文/李奕昀、攝影/張裕民

 

 

延伸閱讀:

當生命只剩呼吸

「捨得與捨不得」的困擾~蔣勳的《金剛經》

 

 

 

 

 

 

 

 

 

文章來源:http://www.lifeplus.com.tw/2014/04/03/%E6%8B%BF%E5%9B%9E%E9%86%AB%E7%99%82%E8%87%AA%E4%B8%BB%E6%AC%8A%E3%80%80%E8%87%A8%E5%88%A5%E5%8F%AF%E4%BB%A5%E6%9C%89%E5%B0%8A%E5%9A%B4/#more-34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