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R4_ai98OtludfzGHIevw

 

生命是一連串不斷的剝離過程,擁有、失落、相聚、分離,
擁抱成為最真實也最虛幻的情感姿勢…
誰是我們的大白熊,而我們又是誰的大白熊?
冰天雪地裡,大家都在尋找,都渴望擁抱。

『擁抱是最孤獨的姿勢』   張小紅

 

分離的經驗對我們而言,一點都不陌生。從小時候斷奶(或不準再吃奶嘴)開始,到一段關係的結束、至親好友的過世,每一次的分離都是一種撕裂與傷痛。有人說:「分離是為了下一次的擁抱。」,那可不可以說,擁抱是為了分離?

 

小孩子稍微長大之後,不能再與父母同床,開始學習一個人睡覺的時候,父母親常常會用一隻玩具熊,陪小朋友渡過沒有父母陪伴的夜晚,這隻小熊宛如父母的替身,它取代不能一直再擁抱她的父母親。擁抱這個「替代品」,是成長的過渡階段,它幫助我們減輕分離所造成的痛苦,同時也編織一個可以再度回到父母親懷抱的夢。

 

到了青少年時期,一群朋友成為另一個「替代品」,有了朋友就好像可以不要父母。朋友來來去去,難得有幾個「死黨」,但是隨著聯考的分發,每個人又各分東西,再一次經歷分離的傷痛。接下來就是想發展更親密的兩性關係,這一回是帶著更大的期待,以為「至死不渝」的愛,可以讓自己不用再嚐到分離的痛苦。

結果是摔的更重,這種分離常是令人痛入心扉。

 

進入社會之後,我們希望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讓自己忘記分離的記憶,甚至有一些人則是用「工作」當替代品。對工作上癮的人來講,工作只不過是另一隻小熊罷了。

 

上了年紀的人,常把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或是不斷回憶以前的事情,孩子成為替代品,回憶成為他們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小熊,這是一隻看不見的小熊,既抱不倒也摸不著,這種景況更是悲涼!

 

請問:「我們到底在分離時失去什麼?」是愛、依賴、利益,還是被照顧。如果沒有這些分離,我們是無法走到下一個成長階段;就像一條船一樣,在生命的長河中,隨著河水漂流而下,一站接著一站,像是有個門檻似的,當妳走出這道門之後,就不可能再回頭,譬如當孩子離開母親的子宮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渴望擁抱就像渴望再度回到母親的懷裡,這是最原始也是最深切的渴望,會在人生中不同的階段「發作」。換個場景,媽媽在擁抱孩子時,最常說的話是:「媽媽愛妳,寶寶,快快長大!」母親的愛沒有改變,她一直都在那裡,而妳也真的長大了。

 

「擁抱是為了分離」,能夠勇敢分離的人,才有勇氣再度擁抱。這會讓我們體會到所有的依賴、佔有都不是天長地久的。珍惜身邊的人、珍惜每一次的擁抱,可是同時也知道,你終將有離開我的一天,我們終究是要分離的。我樂意當他的小熊,我也承認自己有時候需要他這隻小熊,這種愛是謙卑、是有深度的。

 

當下次擁抱他時,別忘了跟他說聲「謝謝」,不問任何理由。

 

 

 

 

 

 

 

 

 

 

文章來源:

http://blog.udn.com/pusen10/9425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