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3

 

 

陳爸與陳媽結縭於困苦的40年代,隨著子女的相繼出世,陳爸微薄的基層公務員薪水,本就生計不易,加上次女罹患小兒麻痺,為了醫治,更添加經濟的拮据。陳媽勤儉持家,更努力貼補家用。次女不幸早夭後的打擊,幸得友人的帶領,皈依了天主教。

為了讓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陳媽貸款開起了雜貨店。她親切的態度、樂於助人的個性和公道的價格,讓生意穩健成長。加上陳爸的刻苦認真,職位不斷晉升,生活逐漸邁向小康。

小孩畢業後,北上或赴國外就業,兩老也退休,開始與陳媽的姐妹和弟弟等夫婦,定期聚會或旅遊,享受手足的親情。陳媽熱心公益,積極參與服務和關懷有需要的教友,更被選為聖母軍團團長,日子忙碌充實。

不過,陳媽一向血壓偏高,雖有就醫,但情況不穩定。2002年第1次中風,幸無大礙。雖然子女們都會定時請安及放假時返家,住在鄰近的女婿在工作之餘也常探視。但陳爸不想麻煩他們,全權負責起居、家務和就醫,更用心維持夫妻的規律運動和生活。

兩老相依相伴的日子,在陳媽2度中風,陳爸得攝護腺癌後,開始起了變化,但他仍堅持居住在南部老家。隨著兩老健康不時的亮起紅燈,照顧的責任就必須轉移到女婿和居住在台北的兒子陳詳身上,尤其是陳詳,來往南北奔波成為常態。

2012年陳媽3度中風,加上持續反復不明原因的高燒,又翻攪了平靜的生活。陳詳帶著母親在醫院的神經內科、泌尿科、胸腔科和感染科輾轉檢查。

住院期間,雖有外籍看護加入協助,陳爸每天仍前往醫院陪伴妻子。幾個月下來,一向控制很不錯的癌症指數不但飆高,還須進行積極治療。陳詳一面要儘快帶父親北上手術,一面要煩惱母親留置醫院的照護,同時更要兼顧工作和自己的家庭,身心面臨極大的挑戰。幸好,在大陸工作的姐姐,請假一個月返台照顧媽媽,化解了當時的危機。

陳爸手術順利,但仍須在台北接受放射治療,可是他非常懸念分隔兩地的妻子。陳詳夫婦幾經思索,說服父親,將母親接上來。為了安排日後的妥善照顧,陳詳的太太和小孩搬去鄰近的租屋居住,父親、母親和陳詳住在一起,每個人有單獨的房間,讓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空間,得到比較充份的休息;一旦有狀況,他也可以立即因應。

陳爸又重新與老伴寸步不離,但她已經短期記憶缺損。陳媽的父親早逝,由寡母含辛帶大,她和6個姐妹、1個弟弟的感情非常好,所以陳爸就常常聊親族相處或共遊的點滴,讓她保有愉悅之心。另外在寢間播放天主教的經文,她偶而也能片段的附和,平和面對疾病與身體不適。

陳詳則非常積極的尋找社會資源如職能治療,讓媽媽可以居家復健。其他如申請復康巴士、輔具的運用和居家護理等。另外也購買抽痰機和血氧機等,來提升照顧品質。

他更發現親她、抱她,甚至於稱她「古坑大美人」時,多半時間昏睡的母親會很高興甚至笑出聲來。所以他和父親兩人就每天早晚分別一起親陳媽的左右臉頰,並比賽誰親得響。

在大陸工作的姐姐和旅居美國的妹妹,也都儘量安排休假返國。陳詳的子女和太太,每天回家探望,吃完飯後再返回租屋處。兩老的生病,由於安排得當,讓一家人更緊密的享受天倫。

陳媽在今年春節過後因多重器官衰竭彌留時,子孫們隨侍在側,分別向她道謝道愛。陳爸更以「請安心跟著天主的光走」向她道別。整個殯葬儀式中的服飾、照片,甚至長眠之地,都是她在健康時早已安排,且過程也如所願,在宗教的莊嚴中重回主的懷抱。

向至親告別應是人生的最慟,但如果每個人都能先預立遺囑,家人在全程照顧中盡力維護彼此身心的品質,最後生死兩相安,這是智慧也是福氣,陳詳一家做了很好的示範。

 



<本文作者:巫瑩慧/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專家群、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失智關懷員>

 

 

 

 

 

 

 

 

 

 

文章來源: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79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