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_7929871  

安那般那念概說

性空法師主講    釋晤通.釋圓昕.釋見譔整理


安般念的業處 安般念的修習 安般念重要心所的運用 安般念的修習要點

安般念的業處   

什麼是安那般那(anapana)?安那(ana)的意思是入息,般那(apana)的意思是出息,因此安那般那即表明此修法的業處為出入息。有關業處的意思,「業」在這裡叫做用功、精進,「處」就是地方。業處即是在一個地方努力。以業處來修定,需要努力、決心,因此,修定的修行又叫做勝解作意、勝解修行,勝解就是決心與作意。

《瑜伽師地論》中將定分為兩種,有相與無相定,以業處來修習定,即是修習有相定。有相定與無相定的修行會互相助益,如果我們修有相定,無相定應該也會變得清楚。

先以安般念入禪定,然後再進一步以安般念修觀,修止與修觀的所緣雖然都是出入息,但內容卻完全不同,必須明瞭其差異。

以安般念修觀時,安般念的對象是真的息——四大,四大特性包括—— 硬、冷、熱、推動等等。若以安般念修定,則不是注意四大,也不是注意安般念所觀的對象,而是息的概念。息的概念就是息的入、出。修止時不去注意息的自相,即四大的相,如硬、冷等等,也不注意息的共相,如無常,而是注意息的入、出。

比如我手上拿的這個杯子,如果我以四大的分析來了解這個杯子,杯子是硬的,因為我的手比較軟,所以對杯子就有硬的感覺。透過定的觀察,再繼續分析這個杯子,可以看到杯子的極微,它連續不斷地改變,是無常的。但若就杯子的概念來說,它是不會改變的,今天我對這個杯子的印象,與明天看到這個杯子的印象是一樣的,經過幾個星期,再看到這個杯子的印象還是一樣,息的概念也是同樣的道理。

觀息時,如果今日注意息的入出,這是息的概念,明日所注意的息的入出,還是同樣的息的概念。然而,真的息卻是連續不斷地改變,我們鼻孔裡面的地、水、火、風亦是不斷地在改變,比如有時候地界在右邊明顯,經過一段時間,同樣的地方,可能變成火界比較明顯。修觀是看四大,它連續不斷地改變,而修止則是注意息的概念,它是不會改變的

成就禪定必須依賴穩定的對象,對象穩定才能夠有穩定的作意,如果注意的是不穩定的對象,連帶作意也不能穩定。雖然息有長短、有快慢、有粗細的差別,但息的入出還是一樣,所以出入息對於培養定力來說是適合的所緣。

安般念的修習   

在欲界,身與心是相應法,依佛教的說法,身心和合,即色與名相互依存,它們是無法分開,所謂的名色就是五蘊。《清淨道論》中有個譬喻,我們的心與業生的身體就像跛子跟瞎子,心是跛子,身體是瞎子,心什麼都能看但不能動,身體雖然可以動卻什麼也看不到。如果要一起去某個地方,瞎子要背著跛子走,由跛子引路,才能到達目的地。我們的心跟身體也是如此,是互相依存的。佛法中的色與西方哲學的「物質」不同,在阿毗達摩中,色有兩個意思,第一是被破壞,第二是表示。所謂的被破壞性,如被天氣的冷、熱、飢餓、口渴等所破壞。

〔放鬆身心〕

修行過程中,必須了解在培養定力時,色與心會相互影響。依照阿毗達摩的解釋,安般念的息是心生的色,所以呼吸便代表身體,是一種色法。如果我們的身體覺得舒服,心也會舒服,心覺得舒服,息自然就會變得微細。

所以打坐之前,首先須放鬆心,讓心感覺舒服。接著,觀想自己的身體,從上到下,那個部位有緊張、不舒服的感覺,可以透過慈心觀的方法——願那些部位覺得舒服、快樂,來放鬆緊張的部分。覺知那裡有明顯的緊張,就刻意地放鬆那個部位。人中這個地方,也要放鬆,才能明顯感覺息的出入。所以先從放鬆身心開始,待身心舒服後,再注意息的入出。

〔覺知息的入出〕

如何知道有息的入出?我們是透過意識來看息,不是用眼睛看息,要用意識看息、了解息。另外就是依靠我們的感覺,透過感覺也能夠知道息的入出。觸亦可知道息的入出,這三種方式都可以知道息的入出。

了解所緣

所有的法都有它們的緣,包括修行成就都有它們的緣,了解緣,才能夠知道如何修習與對治。最重要的,要了解修行的所緣及其相,要知道什麼屬於你的所緣,什麼是不屬於你的所緣。對所緣不夠了解,執著在所緣上,是由於過去業的種種因素,會容易出現緊張的現象。緊張出現的原因,如果是因為不了解所緣,注意在不正確的所緣上,那就無法突破。若注意在正確的所緣上,才能以勝解、努力來突破所有的障礙。

修行的成就都是透過智慧,如果智慧不夠,便不能成功,所以特別強調智慧。《清淨道論》以智慧來說明這個道理,無著菩薩以作意的分別來說明修行的過程中,需要七種作意,第一項作意便是了相作意,第二是勝解作意。了解所緣要透過智慧,也就是了解什麼時候要捨,什麼時候要精進,什麼時候要鼓勵自己,什麼時候要放鬆,這都需要智慧。

◎ 持續使所緣明顯

要成就安般念,所緣一定要明顯。有的禪修者以為息變微細、察覺不到息是好現象,表示有進步,但事實上這不是進步,雖然息變得微細,但仍然不要丟掉所緣,要持續注意息的入出,並使息愈加明顯。只有在第四禪中才會察覺不到微細的息,其他時候一定可以察覺到息,無論多麼微細的息也察覺得到。

初學者剛開始時,會感覺息不夠明顯,只能察覺到入息或出息,或者有時可以察覺到息,有時卻無法察覺到息。當這類情形產生時,就要透過一些方便法,使對象變得明顯。

唯有令心專注在對象上,持續且清楚地覺知,才能培養定力。

〔作意規定〕

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便法,使所緣變得明顯:第一是數息,第二是隨逐,第三是觸,第四是安住。

◎ 數息的練習

以數息法使所緣明顯時,心不要太急,要耐心地數息。剛開始數息時,速度也不要太快,因慢慢地數息才能將息看得較清楚,在習慣注意息後,再數快一點。數息有不同的方法,最普遍的是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數字要以多少為限呢?有五、八或十,但不要超過十。如果超過十,會容易造成只專注於數字,而忘掉息的情況。數字不是所緣,是要透過數字來幫助我們能夠看到所緣——息。

另外,如果出息明顯,入息不明顯,可以先默唸出息,等看得到每個出息一段時間後,一定會看得到入息,如果能夠維持一段時間看到入息、出息之間沒有息的情況,漸漸地對入息的覺察也就能夠和出息般變得明顯。如果所緣明顯,就可以不用再數息,只要直接專注在所緣上。

◎ 隨逐的練習

將對息的注意固定在一個地方,但還是能夠自然地知道息的開始在丹田或是肚臍,它的中點在心,它的末尾在鼻端。心無法同時專注兩個明顯的對象,不過專注在某個對象時,還是可以知道其他的對象。例如現在外面傳來音樂,我們自然能夠知道外面有音樂,雖然你們正在注意地聽我說話,但不執著在聽我說話,這音樂聲就不會干擾我們,可以同時專心聽話又知道有音樂聲。專注但不執著,若執著則心有矛盾;不執著,則心不矛盾。所以在固定的位置注意息,還是可以知道息的初、中、後。

不過,必須強調不要丟掉對息的覺察,雖然在做其他的事情,或者辦活動,但還是要持續作意在息上。若習慣專注於息,只要透過智慧來分辨覺察,就會知道現在我的息有沒有分明,我的心有沒有煩惱。作隨逐的練習,雖然注意力是在鼻孔的周圍,但還是可以知道息在身體初、中、後的整個過程,也可以知道心的煩惱,因為身、心是相應法,它們彼此會相互影響。

◎ 觸的練習

如果做隨逐的練習,息仍是不夠明顯,也可以透過觸的方法,專注於息和身體的觸點不過專注於觸點時,息會變得明顯,硬、熱、冷、推動等四大的特性也會變得明顯。要注意,安般念修止的所緣不是硬、熱、冷、推動等,而是息的概念。這要分辨清楚,不然就會出現同時注意兩種所緣的情況,如果同時注意兩種所緣,就會容易出現緊張的情況。

若分別清楚一種所緣,緊張就會消失。當息的概念明顯時,四大的相就不會比息明顯,這需要智慧。

以清楚的心專注於觸,但要了解你的所緣不是推動、硬、熱等,繼續覺察息的入出。不能壓迫所緣,要以智慧領導作意,以我們需要的所緣來成就修行,清楚了解需要的所緣是什麼,在決心與努力後可以產生什麼結果。如果能夠不斷地在正確的所緣上作意,將會得到喜與輕安。

◎ 安住的練習

安住就是心安於定。禪定要能夠出現,必須透過方便來調服,使心與所緣微細。我們需要用智慧來了解心與所緣的互動關係。當我們的心微細時,所緣會變得微細;當所緣微細時,心也會變得微細。我們的作意、念清楚時,便可以自然地、任運地看到整個息的過程;若念、作意比較不明顯,就無法看到整個息的過程。

安般念重要心所的運用   

如果沒有智慧,輕安與喜悅就不會明顯,也不能突破先前出現的粗的煩惱。所以,煩惱明顯時,輕安與喜悅就不明顯,相對地,煩惱不明顯,輕安與喜悅才會明顯。無明也是煩惱,因有無明而產生昏沉,如果沒有無明,就不會有昏沉;因有無明才有掉舉,同樣地,如果沒有無明,也無掉舉;有緊張的現象,也是無明的關係,沒有無明,就不會緊張。

智慧的表現在於領導心專注正見的對象、所需的對象,也就是引導心了解所緣。領導心來了解所緣,就是修行的智慧。無著菩薩以作意的道理,來說明止與觀的修行過程,不過作意不會單獨生起,必與信、念、精進、定、慧同時生起。了解阿毗達摩,有助於修行。透過了解阿毗達摩,幫助我們了解在修行的過程裡,誰是我們的朋友(善心所),誰是我們的敵人(不善心所),我們要怎麼利用朋友,去對治敵人。

〔作意引導心轉向所緣〕

引導心轉向對象的是什麼心所?最重要的心所就是作意,它可以領導心轉向對象。阿毗達摩說明我們的心像船,作意就像舵手,舵手能掌控心船的方向。舵手最重要,如果舵手有問題,那麼整艘心船都會出問題。

〔思催促心朝向所緣〕

讓我們的心船朝向目標划動,就需要槳。沒有槳,雖然有舵手,還是不能動。那槳是誰呢?最重要的槳是思。在培養定力的過程中,思跟尋一起出現。思與尋是心船的兩個槳,它們都有拉的力量,這在定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在初禪中,尋的力量會變得很強,因為尋、伺,心才不離開對象。

〔尋幫助穩定作意〕

息是身行,尋、伺稱為口行,尋、伺跟語言有關。要使心明顯、不離開所緣,常常是透過語言的方便,不過在禪定裏,已經沒有語言。語言跟念也有關,如默念出入息,你們可以自己默念入出、入出,這即是透過尋,來幫助心穩定地作意、不改變方向地作意。所以透過念,不一定要數息,如果你們能夠念,用語言默念出息、入息,這樣也是使心穩定地作意、不改變方向地作意,息也因此而變成明顯。

念是在心裡默念出息、入息,有智慧就不會去控制呼吸。至少要先察覺到一點點息的入或出,然後再開始默念,以幫助作意。如果入息明顯,則默念「入」,如果出息明顯,則默念「出」。讓對象與念、尋在一起,因為有尋而無對象也沒有用。所以可以透過尋,來使對象明顯,自己先默念,慢慢調使作意不改變方向,觀息的過程就會愈來愈明顯,因為有智慧,所緣就會愈來愈明顯,緊張就不會明顯。

〔根的運用〕

要使所緣變得明顯,必須透過定、念、精進三根。所緣不明顯時,心與身很容易產生沒有力氣的感覺,所以要透過念、定、精進三根來使所緣明顯。

《清淨道論》中作意的規定是數息、隨逐、觸這個順序,但不一定要依照這個順序,你們可以試試看什麼是使所緣明顯的最方便法,就使用這個方便。要知道什麼是所緣,什麼不是所緣,要對正確的所緣培養穩定的作意,不離開應注意的所緣。

安般念的修習要點     

〔正念正知〕

為什麼「安那般那念」又叫作「安般念」?因安那般那定的「念」,必須非常明顯、非常地強。如果不以念、正知,是無法成就安那般那。佛說:「如果我們不用念,不用正知,就沒有安般念的修行。」念與正知明顯,才能夠成就安般念。念與正知是所有修定的重要資糧,不過,佛特別強調念與正知是修習安般念的重要資糧。

〔穩定作意〕

修安般念時,首先要了解對象。其次,要清楚息在那裡最明顯?在那裡最容易專注?是在鼻孔周圍?還是在某一個鼻孔?或是人中?所緣明顯時,可縮小所緣的範圍,例如在一個觸點上。不過,專注點放在鼻孔出口不是理想的位置,因為一段時間後鼻子可能會出現比較通或比較塞,這是較不穩定的所緣。確定位置之後,每次修安般念時,便習慣、任運地將心引導到這個地方。心有此習慣性之後,就不用再找息,可以對此對象用穩定的作意修止。培養定力的過程中,阿毗達摩分為四種定——剎那定、近行定、色界安止定、無色界安止定。如果要培養穩定的作意進入禪定,必須先習慣專注息的入出,且在同一個位置專注它,先入近行定,再入安止定,接著修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如此即是安那般那定部分的成就。

〔觀息看心〕

如果你們習慣修安那般那,在觀息時就能習慣看心。依照阿毗達摩的分別,息是心生的色法,而在所緣裡面,心與息是一起出現的。所以修安那般那的好處是如果習慣專注於息,就能了解實相,能了解心的情況,以及息與心之間密切的關係。

有煩惱的息與沒有煩惱的息是不同的。例如昏沉時,我們的息變得很慢。然而在禪定時,息雖然也變得很慢,但是因為心變得很微細、很敏感,它什麼都了解,所以不會有無明出現,那時心對於它的所緣,不是模糊的。而昏沉的心、隨眠的心卻不敏感,對什麼都不了解,雖然息也變得很慢,可是它與禪定的息完全不同。在了解昏沉的息後,若覺察開始昏沉時,就可以透過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掉舉也是同樣的道理。

修行者如果已習慣安那般那的法門,不管是自己的心或別人的心,他都能夠了解,無須藉助神通來了解別人的心。看自己的心跟看別人的心是相同的,如果我們能夠了解自己的息,就能夠了解自己的心;如果能夠了解別人的息,就能夠了解別人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