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取自宏恆臉書

什麼是阿毗達摩?

阿毗達摩是分析物質的本質和元素的一門學問。

阿毗達摩(論藏)是收錄在經藏中佛陀教義的濃縮。經藏中展示了對治「苦」的學識,使我們心靈得到訓練和發展。這種學識領導我們過著平穩、被尊重、不受傷害和神聖的生活,從學習佛法中,我們能明確的瞭解和規範我們的日常生活。在經藏中存在很多特殊名詞,這些特殊名詞需要通過詮釋,才能令人瞭解它的科學性。在經藏中要瞭解的是一般的「法」,而在阿毗達摩中要瞭解的是絕對的「究竟法」。對阿毗達摩的詮釋,就好像科學家在詮釋科學名詞一樣。

只有在阿毗達摩裡,充分的解釋了人類如何因自己的心念或外界的誘惑而締造「善業」或「惡業」。阿毗達摩清楚的分析了四大元素的本質與特性,這些都能在經藏中找到,阿毗達摩只是經藏的濃縮。

通過經藏瞭解佛法所獲得的知識,就好像在學習病理學,所獲得的知識,只能治療某些疾病。而一位合格的醫生,如果擁有全面的知識。這種特殊的知識,將能更廣泛的分析病因,和治療疾病。這種特殊的知識,令他處於更方便的位置,更有效地執行他作為醫生的任務。同樣的,一個人通過學習阿毗達摩,將能更瞭解心的本性和心理分析的能力,他將不再犯錯並發展了對治各種邪惡的力量。

阿毗達摩指示了正確的信念和其它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如:「我」、「你」、「人」和「世界」等等。這些概念都是因為不瞭解事物真正存在的真相。這些概念無法反映真正的歡愉、永恆或不永恆的因素,以及瞭解一切有生命或無生命物體的元素或動力的真相。阿毗達摩指示了絕對的「究竟法」,讓你瞭解人類或其它生物,這種對人類本質的分析,遠遠的超過從其它方面而獲得的學識。

阿毗達摩顯示了「究竟法」(paramattha dhamma)的真相,它共分為四類:

一、心法(Citta):思想或意識,與知識或經驗類似。心法是意識的瞬息境界。

二、心所法(Cetasa):心所法是心法的衍生。

三、色法(Rūpa):物質的物理現象。

四、涅槃法(Nibbàna):一種無法以語言解說的最高境界。心法、心所法和色法因條件而存在(緣起法)。如果失去存在的條件,它們就自動的消失,因此它們也屬於無常法。而涅槃法是非緣起法,它不因外在的條件而存在,它不曾升起也未曾落下。這四種法,通過我們所給予的名詞解釋,對它們有了一定的瞭解。除了這四種法以外的一切,包括或不包括我們自己?過去、現在和未來?粗或細?低或高?遠或近?這一切都不是我們要究竟的真相。

心法、心所法和涅槃法,也稱為「名法」(Nāma)。涅槃法是「非因緣名法」,心法和心所法是「因緣名法」。這兩種「名法」和「色法」構成了我們的物質社會,包括人類在內。「名法」與「色法」在阿毗達摩內分析得很清楚。就連「生」和「死」也一樣分析的很清楚。在阿毗達摩裡清楚的標明如何對佛法生起信念和瞭解行法,這讓我們更接近解放自己的道路。阿毗達摩引導我們和這個世界的不是一般的思想而是絕對的真理。

在阿毗達摩所顯現的真理,無法在東方或西方的學術論著中找到。意識從分析被分類,並根據重點而下了定義,各種意識都被清楚的理解了,意識就像流動著的清流,這是威廉.占士的看法,他是一位對阿毗達摩有清晰認識的西方學者。一位認真認識阿毗達摩的人,完全理解到沒有靈魂的存在(Anatta)。這點在學術立場是非常重要的。

阿毗達摩解說了這世間生死輪回的定律,支持了業力導致輪回的說法。為各種心法下了廣泛和詳細的定義,比如物質的本性、形態和因素,名與色(心和物)的關係等等。

《阿毗達摩.攝義論》(Abhdhammattha Sangaha)裡,解說了緣起法。這是一種獨特的見解,無法在世間其它的學說中找到類似的見解,因為這是經過分析後而發展的學說。阿毗達摩並不是為膚淺或浮誇的讀者而設立的。

從哪一點可以看到阿毗達摩和現代心理學的異同?現代心理學受了一定範圍的限制,而阿毗達摩卻通過各種心理境界說明了各種心識,最大的不同是阿毗達摩不接受靈力或靈魂的概念。

阿毗達摩對心識本性的分析,並沒有透過其它管道。阿毗達摩沒有現代心理學的成分,也沒有心的原動力或心的波動(Jaana Citta)存在。

著名的心理學家各拉漢 .豪威,在他的著作《無形的軀體》中提到:「就如心理學的先驅人物 G.H.佐安一樣,很多心理學家發現他們更接近佛陀,學習一點佛法有助於讓他們理解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那遙遠和沒有所謂現代心理學的年代,所提出的現代心理學問題和解決方案。這充分的證實了古代東方人的智慧。」

有些學者認為阿毗達摩並非佛陀的言教。但是,它確實是因為詮釋佛陀的教義後,所發展而形成的。這些詮釋都是由當時一些高僧主持的。因此,在傳統把它當作佛陀教義的一部分。

根據一些論著的記載,佛陀的母親死後往生天界,佛陀曾經在天界三個月,為母親及其他天人講述阿毗達摩。主要的講題(mata)是善法(usala dhamma)和不善法(ausala dhamma),過後,佛陀向舍利弗(Sarputta)尊者重覆的論述了這些「法」,後來這些法被記錄成六部經論。

從古至今,一直在爭論阿毗達摩是否佛陀親口言教。但是這些爭論也只引起一些學院派學者的興趣。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阿毗達摩的內涵。阿毗達摩是覺悟的根源,是佛陀所教誨的。所以阿毗達摩的內容,都可以在經藏中找到,這些都是在佛陀以前無法見到的論說,但是,有些人卻宣稱阿毗達摩並非佛說,阿毗達摩也沒有必要重覆經典的論說,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邪說。

根據上座部的傳統,阿毗達摩的精神、思想和整體都契合佛陀的教義,雖然這些詮釋和論述可能是出自後來的佛陀弟子之手。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和它對我們個人的提升。佛陀應用阿毗達摩的知識,解決了許多心理、生理和哲學的問題。爭論於佛陀是否曾經親口講述阿毗達摩,對我們理解真理並無幫助。

另一個問題是:阿毗達摩的實質是否是佛法的修行?這問題見仁見智,要看個人對修行的理解,有些人的悟性高,心靈和個性都獲得充分的發展,各種心識都能得到平衡。而有些人的修行是基於怖畏心,有些人是為了獲得神通。阿毗達摩有助於那些想深入和清晰的瞭解佛法的人。它護持那些發展內觀禪定的人,使他們理解無常、苦和無我。阿毗達摩並非只對禪定的修行者有益,它一樣的有助於世間忙於日常事務的人群。我們通過學習阿毗達摩而對究竟法有所瞭解,因此而獲得利益。阿毗達摩對理解和教導佛法也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對一些佛學專門知識或專有名詞的瞭解,如:「法(Dhamma)、業(kamma)、輪回(Samsara)、行(Sanhara)、十二因緣(Patcca Samuppada)和涅槃(Nibbàna)等等,唯有通過阿毗達摩才能獲得正確的解釋。

編者願:

若阿毗達摩論的內容符合如來的真實意,也能令人類及天神更正確的認識佛法並增長正見,那麼願以此法的功德及威德力,令:母親、先父、戒師甦諦果尊者、戒寶尊者、德寶法師、同修、好友們、帝釋天主、毗沙門天王及其餘三位護世的天王等,願大家都 健康、平安、喜樂,眷屬及威勢都增長,正向解脫,趨向涅槃。

 

 

延伸閱讀:

 

為什麼要學習阿毗達摩

 

阿毗達摩和教理行證

 

拒絕學《阿毗達摩》

 

 

 

 

 

文章來源:

http://www.charity.idv.tw/ap/ap.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