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8509_335661746579801_1501013175_n

三、天人祝福的三句話

事情的發生一定有個因,每個果都有它的因。

能夠投生到人間、天人界的眾生因為過去世的善行。例如布施、持戒和禪修等的善行,會造就投生在人、天人界的因緣。另一方面,不善行會造就投生到惡趣的因緣,也就是地獄、畜生界、餓鬼界。

善行會產生善果。

不善行會產生不善果。

這也就是為什麼世尊說:「正確或錯誤的行為會產生同樣的果報,持有這樣想法是錯誤的。正確的行為會投生到善趣,不正確的行為會投生到惡趣。」

我們現在所造作的行為是造就我們未來的因緣,這些行為的後果就會決定了我們的未來。如果,我們希望未來能投生人間、天人界,那是我們的行為決定了我們的未來,而不是靠許願能達成的。

作為一個人,我們知道人間的情況。然而,我們並不知道天人界的情況。讓我們來研究一下,比較這兩界的不同。跟人間不同,天人不需要在母親的子宮裏待九、十個月才出生。當出生為天人時,他就是個成人的形象,有著成人的身體。跟人間一樣,天人是受益於過去的善行。然而,天人所享受的感官欲樂遠殊勝於人間,人間是無法比擬的。我們在人間所經驗的最美妙、最殊勝的色、聲、香、味、觸,跟天界比起來,不過只是一點點而已。

為了能夠對天界有更好的說明,我引用《中部》的《摩犍提經》(Māgaṇḍiyasuttaṃ)(MN 第75經)。世尊說:

「摩犍提!若有居士或居士子是富有的,有著許多錢財和財產,生活中充滿著五種感官欲樂,藉由眼睛,他可能享受著他所喜愛的、想要的、可愛的、可意的與欲望相關連的,和能激起渴望的色。藉由耳朶,他可能享受著他所喜愛的、想要的、可愛的、可意的與欲望相關連的,和能激起渴望的聲。藉由舌頭,他可能享受著他所喜愛的、想要的、可愛的、可意的與欲望相關連的,和能激起渴望的味道。藉由鼻子,他可能享受著他所喜愛的、想要的、可愛的、可意的與欲望相關連的,和能激起渴望的香味。藉由身體,他可能享受著他所喜愛的、想要的、可愛的、可意的與欲望相關連的,和能激起渴望的觸。在這一世造作善的身、語、意行,在身壞命終後,他投生到善趣,到天界,作為三十三天的天人。在那裏,在歡喜園中,有著天女的陪伴,享受著天人的五種感官欲樂。摩犍提!你認為如何?那位在歡喜園中,有著天女的陪伴,享受著天人五種感官欲樂的年輕天人,會羨慕某一個人間的居士子享受人間的五種感官欲樂嗎?或者他會受到人間的五種感官欲樂所誘惑嗎?」

「喬達摩尊者!不會的!為什麼呢?因為天界的感官欲樂比人間的感官欲樂要更美妙、更殊勝。」

我們可以知道即使是人間最美妙、最殊勝的感官欲樂,怎麼樣也比不上天界。

而且,跟天界比較起來,人的壽命是相當短暫的。

世尊說:

「諸比丘!人間五十年對天界的四天王天人來說只是一晝夜。而天界跟人間一樣,一個月有三十天,而一年有十二個月。」

「諸比丘!人間一百年對天界的三十三天天人來說只是一晝夜。而天界跟人間一樣,一個月有三十天,而一年有十二個月。」

人的壽命是多麼短暫啊!跟天人比較起來,我們人類的生命快如白駒過隙。然而,即使天人的生命再長,還是有死亡的一天。

天人的死亡有四種原因:

1. 生命已盡。

2. 過去世的善行已盡。

3. 因為忘了進食。

4. 瞋心的生起。

前面兩個原因是顯而易見,但後面兩個好像有點不好了解。容我再進一步解釋:因為天界的感官欲樂是如此美妙,有時天人會忘了進食。當他們忘了吃東西,他們的身體就會枯竭、耗盡,嚴重的就會死亡。這就是天人的第三種死因——只是因為忘了吃。

第四種死因是因為心中的瞋恨生起。有時候我們看見別人成功的時候,我們會有不滿足的感覺。這種不滿足的感覺可說是以嫉妬、憤慨、厭惡和羨慕為本質,對別人的成就會吃味。它的作用是對別人的好運或幸運不高興。

嫉妬和羨慕只跟厭惡的心所一起生起。厭惡、嫉妬和羨慕讓我們的心灼熱、疲累和耗盡。若不受管束的話,這樣的行為可能導致一個人的死亡。

由於嫉妬、不滿足和對別人的成就與成功不高興,有些天人會因此而死亡。

我們知道了天人四種死因。那麼,當天人快要死亡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

讓我們再來看看世尊的教法。這來自《如是語》

(Itivuttaka)第三章。當中,世尊說:

「諸比丘!當一位天人要從天人的同伴中死亡,有五種預兆會出現:他的花鬘會枯萎、他的衣服會變髒、他的腋下會出汗、他身上的光會變弱、還有這天人不再喜愛他的座位。」

天人一出生就會戴的花鬘是非常香的。這些天界的花在天人存在的時候會保持新鮮,而且永遠都開著花。只有在天人快死亡的時候,這些花才會開始枯萎。

同樣地,天人的衣服隨時都是美麗而且乾淨,永遠都不用洗。然而,當天人快要死亡時,他的衣服就會開始變髒。我們人類會因太冷、太熱而受苦,但天人不會。我們人類需要工作,但天人不用。人類會流汗,但天人不會。只有天人快要死亡時,才會有汗從他身上流出來。

天人過去世的善業創造,決定了現世在天界的情況。在過去世所行的善行愈多、愈大,天人的壽命就愈長,容貌也會更俊美,也會愈快樂,他們的名聲和威力也會更廣大、更殊勝。這都是因為過去世善業,才會投生在天人界中,與諸天人為伴。

當天人想要吃的時候,美味的食物就會出現在他面前。跟人類一樣,天人也會消化食物,但跟人類不同,天人並不會產生糞便。在天界是沒有廁所的。他們的世界有多美妙啊!一定是非常的美麗和乾淨!他們的身體會發光,產生明亮、耀眼的光。然而,當他們快要死亡的時候,他們身體的光就會慢慢變弱,乃至於不見了。

雖然天人的世界是個喜樂的世界,但是當天人快要死亡的時候,他就不會覺得快樂了。

那麼這五種預兆都會發生在天人死亡之前嗎?

在《中部》註釋書有這樣的解釋:

「在天人之中,有些天人的福德比較大,有些比較小。當福德比較大的天人快要死亡時,五種預兆會出現。但是對於福德比較小的天人,就不會有預兆。這是他們的差別。」

當福德比較小的天人快要死亡時,他的身體會消失,就像燈火消失一樣,然後就投生到欲界的其中一趣。

再回到這部經。當天人觀察到有這五衰之相時,他們會以三句話鼓勵彼此:

「朋友!到善趣吧!去到善趣,去獲得好的獲得。在獲得好的獲得後,要好好地安住!」

這時,有位比丘問世尊:「尊者!天人們的話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到善趣』?什麼是『去獲得好的獲得』?什麼是『要好好地安住』?」

「諸比丘!天人們所指的『到善趣』說的是人間。」

為什麼人間是善趣?

因為在人間有許多機會可以行善,如:布施、持戒和修習奢摩他(samatha)止禪和毗婆奢那(vipassanā)觀禪等禪修。因為這樣,才說人間是善趣。

在人間是容易行布施的。為什麼?布施需要有三因緣:布施物、布施的意願和受布施者。

在人間這三個因緣是很容易達成。由於有賺錢和收入,一般人是有能力布施。不論是多是少、好或不好,是有賴於每個人的能力所及。我們每個人對於布施的意願也是很容易產生的。最後,我們只要看看我們的周遭,有多少需要幫助的人,在等待著其他人的布施與幫忙。所以,我們看到人世間是善趣。

天人是天生的受布施者。由於他們的業報,他們所有想要的、希望得到的,都可以如願獲得。這是他們過去世善行的果報,而他們在今世的天界中所享有。

他們不需要擔心食物、衣服或住所。他們不需要工作賺錢。他們不需要煮飯、洗衣,他們不需要看醫就診。疾病和衰老在天界,幾乎是看不到的。想想在那裡有多棒!

女性天人非常的美麗,看起來永遠是十六歲。男性天人看起來永遠是二十歲。他們一生中享受著最美妙的感官欲樂。他們的世界純然就只是歡樂。那裏充滿著無可言喻的美麗景色,同樣地,聲音、香味、味道、觸覺也是一樣地美妙。因此,他們很容易就會忘了行善。他們生活在那裏是因為他們的業。他們不需要任何人提供他們任何東西。所以在天界很難可以找到布施的機會。但是,很難有布施的機會並不表示他們不會布施。他們會布施。舉例來說,當世尊出世在這人間,有人每天供養食物給世尊,而有天人在這供養食物中,加了更好的營養成份。這就是天人的布施方式。

就持戒來說,比丘戒有兩百二十七條,而一般人也有十戒、九戒、八戒和五戒可守。

世尊只允許人類受戒為比丘,天人不行。因此,兩百二十七條比丘戒是為了人類比丘的福祇、安樂和利益。那些受戒的人願意遵守、奉行這些戒條,且樂意去守持。這些戒條並不是為了不想遵守的人。世尊於人間出世,為了人類才制定了兩百二十七條比丘戒。這對我們人類來說是希有的機會。人間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持戒的情況和因緣。但是在天界,由於有美妙的感官欲樂,一般而言,天人是比較難以持戒。然而,有些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世尊證悟之後,他首先對五比丘說法,可是只有一人證悟正法,但卻有許多天人和婆羅門了悟正法。所以還有許多證悟的天人,持守著戒,還生活在天界中。

人類比天人要更容易斷除,我們每天都會面對的色、聲、香、味、觸等對境的執著。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可以找到非常多的機會來修習和持戒。

但是由於天人生活在極美妙、極殊勝的感官欲樂中,常常會轉移天人的注意,所以天人很難規範自己,更不用提到要斷除來自於本身世界裡強烈的感官欲樂。

但另一方面,人類通常在生活中會經驗到困難和災難。由於如此,人類會記住行善的價值。但是,天人由於一直生活在感官欲樂中,因此就會忽略修習善行。

女性天人是極為美麗的。她們的身體是如此光滑細膩,以至於男性天人會為她們著迷,難以離開她們。為了讓你們能稍微了解一下她們有多漂亮,我就引用《法句經》第一章,第九個故事。

你們知道難陀王子嗎?他是世尊的堂弟。難陀王子準備與一位很美麗的女性──國美(Janapada-Kalyānī 原意是國家的美女)結婚。在他們結婚當天,世尊走進難陀王子的家托缽。在婚禮結束後,世尊就把缽放在難陀王子的手裏。然後,從座位上站起來,並沒有從難陀王子的手接過缽就走了。由於對世尊的尊敬,難陀王子並沒有叫住世尊,說缽還在他手上,只好拿著缽跟著世尊走。他想:「到了樓梯口,世尊就會拿回缽了。」但是世尊到了樓梯口,還是沒有拿缽。難陀王子想:「等下了樓梯,世尊就會拿回缽了。」但是世尊下了樓梯之後,還是沒有拿缽。難陀王子想:「等到了大門口,世尊就會拿回缽了。」但是世尊到了大門口之後,還是沒有拿缽。

雖然難陀王子非常想要回到他妻子身邊,但是由於對世尊太尊敬了,一直沒有開口對世尊說請世尊拿回缽。然而,即使違背他自己的想法,他還是跟著世尊走,不過心裏卻想:「世尊會在這裏拿回缽。」,或:「世尊會在那裏拿回缽。」或:「世尊會在前面的地方拿回缽。」

在這個時候,有人告知他的妻子國美(Janapada-Kalyānī),說:「夫人!世尊帶著難陀王子走了!」聽到這消息,國美的眼淚從臉上流了下來,接著頭髮半亂地跑了出來,追在難陀王子的後面,說道:「大人!請馬上回來吧!」她的話重重地打在難陀王子的心上。世尊一路回到了寺院,還是沒有拿回他的缽。他回頭對難陀王子說:「難陀!你願意成為比丘嗎?」由於對世尊的無上尊敬,難陀王子不敢說:「我不想成為比丘。」而只說:「是的,我願意成為比丘。」然後世尊就授戒他為比丘。

難陀對比丘生活感到很不滿意,他就跟僧團說:「尊者們!我覺得不愉快。我現在過的是梵行生活,但我不想再過梵行生活。我想要放棄持守這增上戒,回到凡人、俗家的生活。」

世尊知道後,便跟難陀說:「難陀!這是真的嗎?你曾告知僧團:『尊者們!我覺得不愉快。我現在過得是梵行生活,但我不想再過梵行生活。我想要放棄持守這增上戒,回到凡人、俗家的生活。』」難陀說:「尊者!這是真的。」世尊對難陀說:「為什麼你對目前的梵行生活感到不愉快?為什麼不繼續你的梵行生活?你為什麼要放棄持守這增上戒,回到凡人、俗家的生活?」

「尊者!當我離開家,離開我的妻子國美時,她的眼淚從臉上流了下來,頭髮半亂地跑了出來,說道:『大人!請馬上回來吧!』尊者!因為我一直想到她,所以我覺得不愉快。我現在過得是梵行生活,但我不想再過梵行生活。我想要放棄持守這增上戒,回到凡人、俗家的生活。」

然後世尊就捉著難陀的手臂,以神通力帶他到天界去。在路上,世尊向難陀指著一隻既貪心又醜陋的母猴,牠在一場火災中,沒有了耳朵,也沒有了鼻子和尾巴。牠就坐在燒焦的樹幹上。

當他們到達了天界,世尊指著五百位非常漂亮的天女,她們都在等諸天之王的帝釋來臨。

在看到這兩種景象後,世尊問難陀比丘:「難陀!你認為是五百位天女比較美麗,還是你的妻子國美比較美麗?」「尊者!跟五百位天女比較起來,我的妻子國美就像是一隻又貪心又醜陋,一場火災中,沒有了耳朵,也沒有了鼻子和尾巴的母猴。跟那些天女比較,我的妻子根本就不能比擬。這五百位天女實在太漂亮了!」

多有趣啊!跟天女比起來,即使是國美(國之美女Janapada-Kalyānī),看起來就像是醜陋的母猴。我們再回到奢摩他止禪和毗婆奢那觀禪的修習。

 

 

 (未完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