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

這是指一再地觀察身體的色法。隨觀身時,四種威儀姿勢皆可使用。坐姿和行走最適合初學者,因為立姿需要很多的精進力,而臥姿則容易讓人睡著。另外坐姿和行走最適合用來平衡五根。坐姿能讓定力成長,但需某程度的精進來維持身體的正直。行走增強精進根,有助於平衡坐禪時培養出的強大定力。

傳統上,會盤腿而坐。如果坐姿不當,一會兒的時間,便會有很多疼痛產生。所以坐姿應正確,上身應直立與地面成直角。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苦受生起,也有助血液循環。背直盤腿坐,心專注腹部。

這樣坐直後,將正念放在禪修的基本目標,即腹部上下的過程。觀照腹部上下可讓人見到究竟法的真實本質。要產生穿透現象的智慧,觀照心必須在正確的時間處在正確的位置。正確的位置是腹部上下。正確的時間是腹部上下出現的時間。心很容易被煩惱擊敗。把心固定在腹部上下,便能暫時地讓心遠離煩惱。當然,在開始時會需要很多的努力。

有一個比喻:小船很容易被河流沖走,要讓它逆流而上並不容易。想要讓船逆流而上,需要先掌控船舵—這相當於將正念放在腹部上。之後,還需要划船。這是指依持續的精進力,不懈而無間斷地緊跟著腹部上下。這裡需要兩種力量:精進力,即為了跟隨腹部上下而付出的完整不懈的努力;準確力,即準確跟隨的能力。準確來自於以正念撞擊每一個當下生起的身心現象。呼吸的韻律應自然、正常,不刻意。當精進力與準確力平衡時,「剎那定」便會生起。

這過程好比是盤踞在蜘蛛網內的蜘蛛。蜘蛛通常會在蜘蛛網的中心等待著。當昆蟲被蜘蛛網捕獲時,蜘蛛便會迅速沖過去,吸取昆蟲緬甸禪師會用這類詩偈,來幫助聽眾記住禪修實踐的一些原則。

同樣地,禪修者將注意力放在中心點,即基本目標:腹部上下。當其他目標生起時,由於精進力與準確力,心能夠迅速地觀照該目標。自然地呼吸,心固定在腹部上下。每次仔細注意、精確觀照腹部上下時,便是在培養有能力斷除煩惱的心理特質。

這些特質是:正精進,作用是不接受煩惱。正思惟,作用是將心準確地導向所欲的目標。正念,作用是防護心免受煩惱侵擾。正定,作用是不讓心散亂。這時,心是清淨的。這是隨著每個正念自然生起的善法和利益。所以,每次練習觀照時,禪修者便是在培養善心。心純淨、無罪,具有真正的美德。

當我們開始禪修時,我們才發現心有多麼難以馴伏,猶如沒有父母管教的野孩子一樣。如果放任這樣的心不管,便無法除去阻礙我們修行成就的種種障礙—因為我們一直被會引發苦樂受、貪瞋痴的種種所緣所轟炸。只有恰當的控制,才能調伏這慣於反應的心。

舉例而言,如果父母不控制自己的小孩,小孩受壞朋友影響時,可能會變成青少年罪犯。但是,如果有恰當的控制,終究小孩會智慧成熟,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也能謹慎行事,避開不良的行為。禪修也是如此。心一再地追逐感官欲樂,心煩意亂。我們得控制心,讓它得以成長。這訓練期,雖然痛苦,但是確有必要。儘管小孩心中一開始會怨恨父母,但是他終會了解理智的自我控制是成功的基礎。

小孩獨立後,控制發自內在,不需要外人強迫,了解如何分辨善與不善,能夠終生遵循良善的行為。一開始,心很難集中在腹部上下。但是,讓人安慰的是,付出的努力和練習給與人進步、熟練的空間。以注意力控制心這種有難度的技巧,對於心的淨化非常重要。而禪修的意思便是,讓這種技巧達到能使智慧得以開展的熟練狀態。

我們說的智慧是指什麼?當定的障蓋消失一段較長的時間時,我們能在腹部上下,觀察到究竟法,像是移動、僵挺、熱、感受等等。更進一步時,我們將開始能辨別心的現象(名)和非心的現象(色)。之後,也能了知這些現象之間錯綜複雜的因果關聯。硬、緊、移動、因緣,全能分辨。

我們能夠直接經驗這些究竟法的性質。這些性質分為兩類。身體的覺受,如熱、冷、硬、軟、流動、壓力等等,屬於第一類,稱為獨特的性質或「自相」。第二類的性質普遍可見於一切緣生的現象,即生滅無常的性質、苦的性質、無人擁有絕對所有權的性質。巴利語中,便稱為anicca(無常)、dukkha(苦)、anatta(無我)。不懈而精確地觀察身心現象的自相後,共相便會顯現。這就是內觀的生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