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因緣  

有十六觀智導向涅槃。什麼是十六觀智?就是:

1. 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ñāṇa)

2. 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ṇa)

3. 思惟智(sammasana-ñāṇa)

4. 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ñāṇa)

5. 壞隨觀智(bhaṅga-ñāṇa)

6. 怖畏現起智(bhaya-ñāṇa)

7. 過患隨觀智(ādīnava-ñāṇa)

8. 厭離隨觀智(nibbidā-ñāṇa)

9. 欲解脫智(muñcitukamyatā-ñāṇa)

10. 審察隨觀智(paṭisavkha-ñāṇa)

11. 行捨智(saṃkhārupekkhā-ñāṇa)

12. 隨順智(anuloma-ñāṇa)

13. 種姓智(gotrabhu-ñāṇa)

14. 道智(magga-ñāṇa)

15. 果智(phala-ñāṇa)

16. 省察智(亦稱返照智,paccavekkhaṇa-ñāṇa)

第一觀智——名色分別智就是了知和現見第一聖諦——苦聖諦。

第二觀智——緣攝受智就是了知和現見第二聖諦——苦集聖諦。在現見第一觀智之後,就可以修習第二觀智。然而如果我們沒有現見第一聖諦,是不可能現見第二聖諦。這也是為什麼世尊在證悟後,他說:

「我所證悟的法是甚深、難見、難解、寂靜、崇高、不可思議、微細,惟智者才能理解。但是現代人喜悅、歡喜、沈溺於感官欲樂。對於那些喜悅、歡喜、沈溺於感官欲樂的人是難以看到緣起。他們也難以見到所有業行的滅除,所有再生輪廻的斷除,渴望的去除,厭離,寂滅。如果我對其他人教授正法,他們不會了解我,對我是很辛苦、很麻煩。」

你們還記得這些話嗎?這是世尊證悟正等正覺之後獨自一人的省思。那時候,他是在尼連禪河(Uruvela)邊,坐在一棵榕樹下。你們或許還記得。

不久後,世尊就有這樣的偈頌:

「我所證悟如何說?貪瞋人們不了解。此法甚深細難見,欲望所盲總不見。」

由於如此,當世尊想到他的證悟,他的心就傾向於沈靜。

他不傾向於說法。但是當梵天(Sahampati)知道世尊的心意和理由時,心想:「這個世界將會迷失。這個世界將因為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的心意而毀滅。這真理的尋求者的心傾向於沈靜,不傾向於說法。」

所以,這大梵天人在屈伸臂之間,從梵天界消失,而出現在世尊面前。

將他的長袍整理在一肩,右膝長跪,頂禮世尊,合掌而說:「尊者!願世尊教授正法!願如來教授正法!眾生的眼睛蒙塵,將因未聽聞正法而枉度此生。若世尊教授正法,他們就能成為知法者。」

梵天接著說:

「過去在摩竭陀,有不淨心者教不清淨法。打開甘露門,讓他們聽聞!由清淨者所覺悟的正法。

如同站在山峰頂上觀看,智者以正法看見山下的所有眾生!

遠離悲傷,觀看沈溺於憂戚的人們,受困於生與老死。站起來吧!英雄!戰場的勝者,車隊的領導者,度過這世界!教導正法吧!世尊!他們會了解的!」

當梵天(Sahampati)說了之後,世尊回答說:「梵天!我曾想:『我所證悟的法是甚深、難見、難解、寂靜、崇高、不可思議、微細,惟智者才能理解。但是現代人喜悅、歡喜、沈溺於感官欲樂。對於那些喜悅、歡喜、沈溺於感官欲樂的人是難以看到緣起。他們也難以見到所有業行的滅除,所有再生輪廻的斷除,渴望的去除,厭離,寂滅。如果我對其他人教授法,他們不會了解我,對我是很辛苦、很麻煩。』」

為什麼這些想法會出現在世尊的心裏?有好幾個理由。其一是因為世尊所證悟的是甚深法;其二是因為不止是世尊,還有過去諸佛,在證悟正等正覺之後,也都曾不想說法;還有一個理由是當這樣的思惟出現在過去諸佛的心中時,梵天就會來請求諸佛說法。世尊知道當時的人們尊敬、禮敬大梵天,一旦大梵天請求世尊說法,人們就會比較願意打開他的心胸接受世尊的教法。

然後,第二次,大梵天請求世尊:「尊者!願世尊教授正法!願如來教授正法!眾生的眼睛蒙塵,將因未聽聞正法而枉度此生。若世尊教授正法,他們就能成為知法者。」然後世尊第二次解釋為什麼他的心傾向於沈靜,而不傾向於說法。

但是大梵天第三次請求世尊說法。這時,我們的世尊承認了大梵天的請求,由於對眾生的悲心,以佛眼觀察世間。他看到有眾生少許塵蒙上眼睛、有眾生許多塵蒙上眼睛,有利根眾生、鈍根眾生,有善良眾生、有不善良眾生,有易教和不易教眾生。有些眾生生活在行邪行的恐懼中。就像池中的藍色、紅色、白色的蓮花,有些是生在水中,長在水中,不離開水,在水中茂盛;有些是生在水中,但長到水面;有些是生在水中,長到水面,在水面上方生長,不受水的污染。同樣地,世尊看見有些眾生只有少許塵蒙上眼睛。

就像蓮花的比喻一樣,這裏也分有三種人,分別是:

1. 生於水中,長在水面上方生長,不受水所污染的蓮花。這是「知略說者(Uggaṭitaññū)」。

2. 生於水中,長在水面的蓮花。這是「知廣說者。(Vipacitaññū)」

3. 生於水中,長在水中,不離開水,在水中茂盛的蓮花。這是「受引導者(Neyya)」。在《增支部》還提到了第四種。這是:

4. 生於水中,長在水中,不離開水,死在水中的蓮花。這是「文句為上者(Padaparama)」。

在這四種人中,前三種可以滅盡一切苦。

第一類知略說者(Uggaṭitaññū)。是指有一類人只聽聞簡略的法義就能證悟。舍利弗尊者就是個例子。他只聽聞到四句偈後,就證得了須陀洹果。所以現在你們仔細聽,說不定你們也能證得須陀洹果。若是真的這樣,那我會非常高興。

「諸法從因生,如來說諸因;也說諸法滅,大沙門所說。」

(Ye dhammā hetuppabhavā, Tesaṃ hetuṃ tathāgatoāha. Te sañsa yo nirodho, Evaṃ vādī mahāsamaṇo.)舍利弗尊者只聽聞了「諸法從因生,如來說諸因。」還沒聽完整個偈頌,就證悟了須陀洹果。

我們要了解在世尊的時代,這些人能這麼快速證悟的理由。現代人則對這種情形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就認為我們不一定要修習。他們幻想現代的人只要聽聞正法,就能證悟甚深正法。為了證明他們的看法,他們舉了許多在世尊時代能快速證悟的例子。如果那時候能,為什麼現在不能?在註釋書中,我們找到了答案。其中給了幾個理由,解釋了為什麼世尊的弟子們能夠快速地證悟正法。這是因為這些弟子們在過去世曾累積了下列四個因:

1. 通達聖典(Pariyatti):他們研究聖典,成為經典的通達者。

2. 聽聞(Savana):他們在過去世有好幾世已曾虔誠地、專心地聽聞正法。

3. 詳審(Paripuccha):他們會詳細閱讀、討論經典、註釋書中有不同的詮釋和解釋。

4. 過去世的努力(Pubbayoga):在過去諸佛的教導下,他們曾修習止禪、觀禪乃至證得了行捨智(Saṃkharupekkha-ñāna)。由於他們在過去曾具備這四個因素,所以在世尊的時代,人們可以快速地證悟甚深聖道。也由於有這四個因,就會產生:

5. 證悟(Adhigama):他們會證悟阿羅漢道果,或是其他聖道果。

我們知道由於通達聖典、聽聞、詳審、過去世的努力等,而圓滿波羅蜜,才能快速地,有時候只需聽聞一個偈頌,就能證悟道果。在這幾種波羅蜜之中,過去世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曾累積了過去世的止禪、觀禪的修習,乃至於已證得了行捨智,所以這些弟子們已具備了相當接近道智與果智的波羅蜜。當他們去托缽時,他們練習禪修;當他們走回來時,他們練習禪修。這些弟子們在過去世已曾修習了好多世。所以在他們輪迴的最後一世,只需聽聞正法就能證得涅槃了。現在,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屬於第一種人了吧!那種只聽聞簡略正法,就能證悟的人。

第二種「知廣說者(Vipacitaññū)」:這是一種需要詳細法義的教導。你們還記得當世尊證悟前,還是菩薩的時候,有五位沙門跟他一起修習極端苦行長達六年嗎?你們記得吧!當那時菩薩決定放棄極端苦行,這五位沙門就離開他。當菩薩證得正等正覺後,他回去找這五位沙門,想對他們說法。這是世尊的第一次說法。你們還記得這一次說法的經名嗎?《轉法輪經》(Dhammacakkhapavattana Sutta)。在這部經中,世尊教導了詳細的正法。由於聽聞了正法,這五位沙門的其中一位,當下就證悟了須陀洹果。這位就是憍陳如(Koṇḍañña)。當世尊再進一步教導後,跋波(Vappa)和跋堤(Bhaddiya)也證得了須陀洹果。在吃了這三位已證得須陀洹果的供養食物後,世尊繼續教導其餘兩位沙門更多的教法。不久後,摩訶男(Mahānāma)和阿說示(Assaji)也證得了須陀洹果。我們知道這五比丘,憍陳如、跋波、跋堤、摩訶男、阿說示就是屬於這第二種「知廣說者(Vipacitaññū)」。

我想有很多人聽聞過,或讀過《轉法輪經》。我們證悟了須陀洹果嗎?如果沒有,我們可以說我們也不算是第二種人,就是聽聞了詳細的正法後,就能現見涅槃的人。第三種「受引導者(Neyya)」:這是指光聽聞簡略或詳細正法,還是無法證悟的人。可是經由修習戒學、定學、慧學,一步步有次第地修習,就能夠了悟四聖諦和現見涅槃的。我相信在座的許多人是屬於這一種人。我們在現代已找不到第一種和第二種人了。然而,現在還是有許多「受引導者(Neyya)」。為了現見涅槃,我們需要研讀巴利經典,研討、解釋經文和註釋書中有歧義的部分,然後謹記在心。我們需要請教善知識,特別是有禪修體驗的善知識。這是註釋書中所提到的。

親近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我們無法閱讀巴利經文和註釋書,不過若是可以請教善知識,他們就可以清楚地引導我們修習三學,以這為起點,就有獲得涅槃的可能。當世尊以佛眼觀察世間時,他看見有少許塵垢和許多塵垢蒙上眼睛的眾生,有利根、鈍根的眾生,有善良和不善良性格的眾生,有易調伏和難調伏的眾生。只有極少數眾生能夠看見這世界的誘惑和邪行的危險。

由於看到了這些,世尊告訴梵天以下這個偈頌:

「讓有耳者靠信心,為彼打開不死門。梵天!因見到麻煩,我本不說殊勝法。」

世尊已打開了不死之門。我們需要把自己的信心交給佛、法、僧。如果缺乏了信心來堅持,就不能打開不死之門。由於缺乏對佛、法、僧的信心,有時候我們會想:「光是專注在呼吸就能夠獲得禪定嗎?」或者是:「光是專注在呼吸就能見到光嗎?」這些想法可能會困擾我們,讓我們的心中有所疑惑。如果是這樣,就是因為沒有信心,所以就不修習了。他們的心中有了疑惑,而他們就會迷失在這些妄想和埋怨之中。而這樣的疑惑將阻礙可能產生的利益。為此,世尊說:

「梵天!因見到麻煩,我本不說殊勝法。」

我們知道世尊證悟之後,他不傾向於說法。最後,由於梵天三次勸請,我們的世尊接受了大梵天的勸請。也由於對眾生的無量悲心,他以佛眼觀察世間。他看到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人。前三種人已經解釋過了,現在來解釋第四種人。

第四種人「文句為上者(Padaparama)」:是指這種人的最高證悟是理智上對教典的理解。這樣的人雖然也一步一步,有次第地修習戒學、定學、慧學,也聽聞了簡略和詳細的教導,然而他們就是無法在今生證悟四聖諦和現見涅槃。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來生而準備。他們在今生所累積的寶藏會跟隨著他們,就像是旅行到涅槃的資糧一樣。由於如此,他們會在未來世了知、現見諸法實相。

若是我們是屬於第四種人,那我們該怎麼做?如果我們是第四種人,禪修是必須的。而且我們在今生一定要盡可能地多花時間在禪修上,這是為了我們未來的證悟。

我們知道這四種人是在《增支部》中提到,也提到這些人是如何證悟涅槃的。然而,在這個時代的人們,不是屬於第三種人「受引導者(Neyya)」,就是第四種人「文句為上者(Padaparama)」。差別是第三種人在今生修習三學是可以證悟涅槃,但第四種人則不行。

如果你們還沒有完全發展止禪和觀禪,請不要難過。我們的菩薩花了四阿僧祇又十萬大劫才圓滿波羅蜜,證悟了正等正覺。要花那麼長的時間才能證悟四聖諦、現見涅槃,這的確是甚深的正法。我們應該要有耐心,請多花些時間有毅力、有耐心地修習。

在帕奧禪林這裏,我們教授禪修者要修習禪定。想想世尊他自己,在獲得正等正覺之前,在一個月圓的初夜,坐在菩提樹下修習入出息念,乃至於進入四禪。當他進人四禪後,他的心導向宿命智(Pubbenivāsānusati ñāṇa)。他憶起無量的過去世,也就是說,他的心中呈現出一世、兩世、三世、四世、五世、十世、二十世、三十世、四十世、五十世、一百世、一千世、一萬世,乃至無數劫的世界毀滅和形成。世尊記憶了過去世中的生活細節,例如,他的名字、他的種姓、他的長相、他的食物、他的喜與悲的生活經驗,他的壽命、他的死亡。從此處死亡之後,投生到另一處。如此的種種和細節,世尊記憶起無數的過去世。他看見自己有無數次的出生和死亡。在那初夜的時候,他證悟了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ñana)。在中夜的時候,他將心導向天眼智(Dibba-cakku-ñāṇa)。

他以清淨且超越凡人的天眼,看見了無量眾生的死亡和出生,
低等和高等的眾生,好看和難看的眾生,快樂和不快樂的眾
生。他了知眾生是以他們的業行而有異熟果報。有拙劣的眾
生行身、語、意邪行,毀謗聖者,具於邪見,由於邪見而造惡
業,在身壞命終之後受苦,往生惡趣、險道、地獄。有善良的
眾生行身、語、意善行,不會毀謗聖者,具有正見,由於正見
而造善業,在身壞命終之後不會受苦,往生善趣、天界。如
是,世尊以天眼看見眾生的死亡和出生,低等和高等的眾生,
好看的和難看的眾生,快樂的和不快樂的眾生。他了知眾生是
以他們的業行而有異熟果報。他以天眼而了知眾生是如何死
亡和出生。這就是死生智(Cutupapāta-ñāṇa)。當世尊專注在
眾生是投生在善趣,還是惡趣,他獲得了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
ñāṇa)。

在後夜的時候,世尊一個接著一個證悟了初果道智、二果道智、三果道智和四果道智。道智一步一步地斷除了煩惱,沒有任何餘留。他最後獲得了漏盡智(Āsavakkhaya ñāṇa)。他成了佛陀(覺者)、阿羅漢。

底下是世尊所說:

諸比丘!在我證悟之前,當我還是菩薩的時候,還沒有證得正等正覺之前,我曾想:「這個世界陷入了苦難,有生、老和死亡後於他趣再生。沒有人知道如何脫離這苦難、這老和死。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從這老死中解脫?」

諸比丘!那時候,我就想:「當什麼存在,老死就存在?緣什麼而有老死?」諸比丘!那時候,經由如理作意,我了知:「當生存在,老死就存在。緣生而有老死。」

然後,我又想:「緣什麼而有生」經由如理作意,我了知:「緣有而有生。」

「緣什麼而有有?」經由如理作意,我了知:「緣取而有有。」

「緣什麼而有取?」經由如理作意,我了知:「緣愛而有取。」

「緣什麼而有愛?」經由如理作意,我了知:「緣受而有愛。」

「緣什麼而有受?」經由如理作意,我了知:「緣觸而有受。」

「緣什麼而有觸?」經由如理作意,我了知:「緣六入而有觸。」

「緣什麼而有六入?」經由如理作意,我了知:「緣名色而有六入。」

「緣什麼而有名色?」經由如理作意,我了知:「緣識而有名色。」

「緣什麼而有識?」經由如理作意,我了知:「緣行而有識。」

「緣什麼而有行?」經由如理作意,我了知:「緣無明而有行。」

「緣起!緣起!」諸比丘!如是,對於以前未聽聞法中,我生起了眼、生起了智、生起了慧、生起了明、生起了光明。」

那時,我們的菩薩將心導向滅盡。

諸比丘!那時,我想:「當什麼不存在,老死就不存在?當什麼盡,老死就盡?」

經由如理作意,我了知:「當生不存在,老死就不存在。當生盡,老死就盡。」

「當有盡,生就盡。」

「當取盡,有就盡。」

「當愛盡,取就盡。」

「當受盡,愛就盡。」

「當觸盡,受就盡。」

「當六入盡,觸就盡。」

「當名色盡,六入就盡。」

「當識盡,名色就盡。」

「當行盡,識就盡。」

「當無明盡,行就盡。如此純大苦盡。」

「滅盡!滅盡!」諸比丘!如是,對於未聽聞諸法中,我

生起了眼、生起了智、生起了慧、生起了明、生起了光明。

這是在後夜的時候,思惟了十二因緣的相互關係後,我們的菩薩再次修習入出息念,乃至到第四禪。那時,他思惟名色的本質——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和它們的因和果。然後他一個接著一個修習思惟智(Sammasana-ñāṇa)、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ñāṇa)、壞隨觀智(Bhaṅga-ñāṇa)、怖畏現起智(Bhaya-ñāṇa)、過患隨觀智(Ādīnava-ñāṇa)、厭離隨觀智(Nibbidā-ñāṇa)、欲解脫智(Muñcitukamyatā-ñāṇa)、審察隨觀智(Paṭisavkhañāṇa)、行捨智(Saṃkhārupekkhā-ñāṇa)、隨順智(Anulomañāṇa)、種姓智(Gotrabhu-ñāṇa)、道智(Magga-ñāṇa)和果智(Phala-ñāṇa)。這在他心中逐一生起,極為快速。道智一步步地斷除了他的煩惱, 沒有餘留。我們的菩薩成為覺者、阿羅漢。那時,省察智(Paccavekkhaṇa-ñāṇa)就在他的心中生起。

現在我們知道即使是我們的世尊也是修習十六觀智。

修習十六觀智對證悟涅槃是非常重要的。

在帕奧禪林這裏,禪修者被教導要逐步地、有次第地修習十六觀智。

為了獲得學位,我們都要一步一步地進入小學、中學、大學。

為了證悟涅槃,讓我們進入觀智修習的學校吧!

願你們都能證得觀智!願你們為了寂靜涅槃的了悟,都能逐步地、有次第地修習!

 

善哉!善哉!善哉!

 

 

2006 年 1 月 1 日講於緬甸帕奧禪林

 

 

 

 

 

延伸閱讀:十二因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