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

【十種安止善巧】上篇 瑪欣德尊者 開示

(前略)

昨晚我們一起學習了在修行過程中如何培養定力,一直到證得近行定和安止定。對於還沒有辦法證得安止定的人來說,應該要避免七種不適合的,而去實踐、實行七種適合的。對於已實行了七種適合的禪修者,還沒有辦法證得禪那,應該怎麼辦呢?

《清淨之道》就講到,這個時候他應該實行十種安止善巧。安止善巧的巴利語叫做appanākosalla,是對禪那的技巧。安止(appanā)是指『禪那』,而善巧(kosalla),是表示如何使沒有得到的禪那能夠得到;如何使正在建立、剛剛得到的禪那不斷被培育,讓它堅固;對於已培養起來的禪那讓它更加穩固,這叫做『善巧』。

有十種安止的善巧,或者我們可以說技巧,這些是比較技術性的,這是其方法。根據《清淨之道》,應當以十種行相欲求安止善巧。

一、使事物清潔。
二、諸根平衡而行道。
三、善巧於相。
四、在應當策勵心的時候,那時就要策勵心。
五、在應當抑制心的時候,那時就要抑制心。
六、在應當愉悅心的時候,那時就要愉悅心。
七、在應當旁觀心的時候,那時就要旁觀心。
八、避開無定之人。
九、親近有定之人。
十、志向於它。

這十種是安止的善巧,包括對於即將要證得禪那、剛剛證得禪那跟已經證得禪那的人,都必須要熟悉,要善巧於這十種技術、技巧。下面,我們逐一來解釋這十種安止善巧。

第一、使事物清潔。這裡的事物是指內外的事物,保持內外各種事物的清潔衛生。如果禪修者的頭髮、指甲、鬍子等都很長了,或者衣服很髒,身體臭巴巴的,身體充滿了汗臭,這樣的話,那變成說不清潔。又比如他的衣服已經很髒了,很破了,很舊了,充滿了臭氣,或者很久都沒有洗,在自己住的地方、禪修的地方,也是很骯髒。如果打開自己的坐墊,或者掀開床底下,很多木虱,很多蟲子等,這些是指外在事物的不清淨、不清潔。

如果內在和外在的事物都不清淨,那在心中生起的智也是不清淨的,就好像用不清潔的燈芯、燈盞跟燈油,所燒的燈火也是不清淨的。用不清淨的智來修行,那諸行也是變得不清淨、不清潔,應該把內在的、外在的都清潔好。例如頭髮長了應該剃頭髮、指甲長了應該修剪,鬍子長了也應該把它刮掉。袈裟髒了要洗,破了要補,房子髒了要清潔,床鋪等等髒了也要去清洗,使內在、外在,這身體的以及所居住的、所看到的東西都保持清潔和衛生。這樣對禪修就有幫助,就猶如依照清潔的燈盞、燈芯和燈油而點燃的燈焰、燈火也變得很清潔一樣。

對於禪修者來說,在他心中生起的智也是清潔的,用清潔的智來修行、來思惟諸行,那所緣也變得很清晰、很清楚。所以,想要安止善巧,首先就要使事物清淨,這也就是說一個修行人不應該弄到骯骯髒髒、邋邋遢遢,應該保持清淨、清潔,形象上也要保持很整齊、很整潔。而住所也是,不要說袈裟一大堆,很久都沒有清洗扔在那邊,而且,住所也是很多垃圾也不倒,或者都封了塵也不去擦一擦,這跟修行人是很不相應的。因此上座部佛教的修行人,一定要保持身體看上去很清潔,形象很好,而且住所、袈裟等全部都弄得很好,袈裟舊一點沒關係,但是不要故意這裡弄破,或者說弄得很髒。

第二、諸根平衡而行道。這裡的諸根是指五根,哪五根呢?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跟慧根這五根。這五根需要達到平衡,要保持五根的平衡,對禪修是很重要的。關於平衡五根,我們可以分為兩組與一個因素。兩組分別是,精進根與定根是一組,信根與慧根一組,念根則是一個很重要的要素。精進根和定根是一對相對的關係,精進根偏於動的,定根偏於靜的,精進根和定根必須保持平衡,如果精進根過強也不行,定根過強也不行,因為懈怠者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精進努力是必要的。然而,精進過度心會變得躁動不安,其他的諸根也不能完成它們各自的工作,過度的精進會使心無法保持平靜地專注於禪修的所緣,所以精進過度的結果是過於活躍,心不平靜,精進不足的結果是活力不夠。

所以為了達到平衡,需要用念來抑制過度的精進,使它與定保持平衡,如果定與精進不平衡又會導致懈怠。例如,當定力提升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用一顆輕鬆的心來專注所緣,專注禪修的業處。然而,那個時候可能由於太過輕鬆、太過舒服了,心會偏於懈怠而沒有用慧來覺知,來很清楚地覺知所緣。在這種情況下,又反而沒辦法維持高度的定境,有時候心會落入有分,這是定根過強。而精進根過度強的話,心反而變得躁動不安,有時候精進根過強,也會帶來一些不好的結果,甚至會引發一些禪病。

導致精進根過強的有幾種原因,有一種原因是性格的原因。例如瞋行者可能會導致精進根過強,因為瞋行者什麼東西都是要快、要急,這樣的話會導致精進根過強。還有是指過度地期待,由於過度地期待會使心一直都想抓取而變得比較急躁。由於變得急躁,那麼他在禪修的時候,有時就變成經常去推動心,推動心而導致精進根過強。還有就是,有時用心力過度,老是想要抓取所緣,或者讓所緣變得很清晰;這樣的話,心一直都是處於一種緊繃的狀態,而導致精進根過強。在心理方面,精進根過強是指心一直感覺好像不平靜,很難得平靜,一直感覺好像很躁動一樣。而精進根過強在身體方面引發的是容易緊,或者繃著,好像若是用心過強會感到胸口會發悶、發緊,有時候心臟會變痛,有時候會變成額頭脹,或者鼻樑脹,眼睛脹痛等等,都有可能。或者說這頭部變得很緊、很繃緊,這些都是由於精進根過度,用力過猛而導致的。

那定根過強又變成說,會造成一種懈怠,因為定根是一種靜態的,過度的靜會變成活力不足。活力不夠而變得動力不足,然後又變得懶洋洋的,精進根是動感的,使一個人保持有活力,而定根則是靜態的,它是使一個人平靜地、很輕鬆地去專注。動感過強不行,靜態過強也不行。靜態過強變成懶洋洋,那麼心雖然是很舒服,專注的時候很舒服,但舒服過頭了就可能會打瞌睡,或者可能就落入有分了。或者有時太過舒服,心變得很鬆懈,心由於鬆懈了,它就缺乏這種警惕性,就是缺乏正念,就變得鬆懈了。由於正念不足變得鬆懈,心可能又跑到其他的所緣去胡思亂想了。所以,定根過強,太過舒服也是不行。

如果用正念,用念根來抑制精進,並且策勵定根使它們達到平衡,這樣的話就不會太過躁動,不會太過懈怠,能夠平穩地朝著禪那而前進。應如何維持精進根和定根之間的關係呢?可以說在整個的禪修過程中,精進根都需要、定根也都需要,不能過度對立它們之間的關係,認為只以定根為前提,或只以精進根為動力。在禪修的實踐當中,如果禪修者一坐下去,就立刻進入狀態、去專注所緣,這樣的話會容易造成精進根過度,如果在禪坐過程中一直都在放鬆,很注意放鬆,這樣的話就容易造成定根過度,而精進根不強。應該怎麼辦呢?在每一座禪坐的時候,應該先保持放鬆,保持輕鬆,保持身體的放鬆與內心的平靜,讓身心保持這種平靜。在提升定根之後,等身體放鬆了,內心平靜了,然後去專注,加強精進力。這樣的話,精進就有定根作為前提, 心一直就有活力。這種活力是在穩定的前提之下,在有定根保護的前提下去精進的,這樣的話就能保持精進根和定根平衡,所以它們的關係是這樣的。

對於信根與慧根,它們也是一對相對立的關係,相對的關係。信根偏於感性、慧根偏於理性,它們也要達到平衡。信根是信心,對禪修的信心,是為了要成功地培養定力,證得禪那。禪修者需要對禪修的業處擁有完全的信心,需要對佛陀的教法擁有完全的信心,需要對遵循佛陀的教導擁有完全的信心。如果擁有完全的信心,對導師的教導擁有完全的信心,對自己也擁有完全的信心,那麼你就可能會證得禪那。如果你懷疑,心想:「我只是在專注,一直專注,能夠證得禪那嗎?」或者說,當你的禪相開始出現的時候,取相就像白的棉絮,似相就像透亮的光明,猶如晨星一樣或者很明亮,你懷疑說:「這個是真的嗎?」或者你懷疑說,現在這個時代還可能證得禪那嗎?如果你擁有這些想法,那麼你對佛陀的教法、對禪修的信心,對業處導師的教導的信心將會退失。同時,你也沒辦法阻擋自己放棄禪修了,所以這類的想法是不可取的。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對教法、對禪修、對業處導師擁有完全的信心。你不應該允許有任何的懷疑,對自己、對禪法、對導師擁有懷疑。你應該相信,只要我依循正自覺者的教導,有系統、有次第地禪修,我將能夠證得禪那。唯有這樣,你對禪那、對修行就擁有信心,這就是一個很強的動力。

所以佛陀也說:『以信為前導、具足信根,它像一個引導者一樣。』即是信心必須要強;對禪修、對自己、對業處導師等,必須要有完全的信心。但也不能讓它過度,如果信過強而慧弱則成迷信,信於不當之事。在此,信根必須強,但過度的信,可能會使你相信一些沒有用的,或者沒有意義的事。例如,你相信一些違背正法的修行方法、修行法門,或者相信護法鬼神、相信一些非人等。同時,過度的信也會導致心太興奮,太激動而干擾禪修的心。由於這種興奮,慧根不能透徹地覺知似相,當過度的信對目標作出決定的時候,慧根會變得不清晰或不穩定,而無法清晰地覺知到禪修的所緣,尤其是禪相。其他的定根等,也跟著變弱,精進根無法激起和維持相應名法面對著禪相,念根也無法對禪相作出認知。定根也沒辦法阻止心飄向其他的目標。因此,信心過度其實會導致信心減弱。這時,你需要用正念來抑制過度的信心,使它和慧保持平衡。然而,慧強而信弱則偏於虛偽一邊,猶如由藥引起的病一般不可救藥。在此,如果慧太強了,他就會偏於虛偽或者狡詐,而脫離適當的修行。他會把很多時間花在批評上,花在比較上,花在思索、花在推測等等,而不願意老老實實地去禪修,去實踐佛陀的教法。就好像一個人,吃藥本來是為了治病,但是吃了過量的藥,反而會更難救,不可救藥一樣。

由於信的特點,是想要取得或者想要跟所緣在一起;而慧的特點,是想要跟目標,跟所緣保持一段距離。因為信是完全地相信,完全地接受目標(所緣),而慧必須要對目標、對所緣保持一段的距離,才能清晰地知道。所以它們在特點上有所不同,這兩種心理對於目標、在所緣上,是有一定的相對性,一個是想要取得所緣,接受所緣,完全地跟所緣在一起相應,另一個則是保持一段的距離。

因此在這個時候,兩者需要達到平衡,對於信根過強的人來說,他有時候看不清楚目標的缺點,即使是缺點,他也會去淡化它,甚至會忽略它。比如說有些老太太,或是一些信根過強的人,明明有些東西是不對的,或者有很多缺點,他不容得去否定它,不容得分辨哪個是對、哪個是錯。這樣的話,由於缺乏一種理性地分析,或缺乏理性地考察、檢驗,他變成完全地接受。甚至明知是錯了,但還是忽略其缺點,一味地投入進去。而對於慧根過強的人來說,由於經常與目標保持距離,於是就很容易發現對方的缺點,愛挑毛病,這個也不是、那樣也不是。變成說,只是一點點的缺點,他卻喜歡放大,沒有的缺點喜歡去尋找,他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喜愛批評或者愛比較,這個好、那個好、這個不好、那個更好等等。由於這樣,他的心很難接受一樣事情。對於禪修來說也是,甚至對於佛法來說也是,他的心始終要跟這種東西保持一段距離,因此,他反而沒有辦法老老實實地實踐佛法。由於這種人沒辦法老老實實地去做,反而他的心變得很虛偽,很狡詐。所以有時偏於不老實,他的心不夠誠實,不夠踏實,不肯踏踏實實、老老實實去做。這就猶如有一些學者,他們雖然研究佛法經典,把巴利三藏全都研究過了,把三藏裡的文法、語句、含義等全部研究過了,他就是對三寶沒有信心。這種人就是對什麼東西都保持一段距離,對什麼都不會去接受,更不會去實踐佛法。這樣的人永遠得不到教法的利益。他不把自己的觀念清空,不把塞在腦子裡那些垃圾倒掉,他沒辦法獲得佛陀教法的真正利益。
   
我們在修行佛法時,應如何達到信根與慧根的平衡呢?在接受一件事物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去瞭解它,先要對法有一定的瞭解、有一定的理解,需要通過學習,通過聽聞等等。在瞭解了之後,我們再去衡量它值不值得相信。一旦發現它跟我們所學的、跟佛陀所教導的相吻合,那麼就不應當過多地評判,過多地去比較,過多地去批評。而應該一心跟著它接受,然後實際地去做,去實踐。這個時候,信根就為前導了。這樣的話,信根與慧根就能保持平衡。對於精進根與定根,是以定根為前提,一直都保持精進,然後去接受它、去實踐它、去實際做。如此,我們在禪修當中就能夠保持諸根的平衡。如果信與慧平衡,那我們將對應當相信的目標擁有信心,例如佛、法、僧、戒學、定學、慧學、緣起、業果法則等。要相信若依照佛陀的教法來禪修,一定能獲得禪相、獲得似相、獲得禪那,再通過修行觀禪,能夠證悟涅槃與道果。需要強調的是,對於修定、修止禪來說,信根偏強是適當的。對於修慧、修觀禪來說,慧根偏強是適當的。因為在培養定力的過程中,信根比慧根更重要。為什麼這樣說?在《清淨之道》裡提到,對於修定者來說,即使信強也是適當的。如此依相信,信心者將證得安止。於定慧中,於定根與慧根中,對於修定者來說,一境性強也是適當的,如此他可證得安止。

這裡是說定根強一點也是適合的。為何這樣說?若我們相信只要對禪修業處,例如對入出息念擁有信心,依照入出息念的似相來培養定力,必然能夠達到禪那。通過這種信根並結合定根,我們肯定能夠成就禪那,因為禪那主要是建立在定的基礎上。當然,為了證得世間的禪那,定也需要和慧保持平衡。所以在修定的過程中,我們沒必要過多地去分析,過多地去判斷,只需要接受就可以。由於在培養定力的過程中,信根強是適當的,定根強是適當的。這就要求我們越簡單越好,不要談太多的條件,不要講太多的理由,我們只管去做就可以。過多地思索,過多地思考,過多地研究,對培養定力是一種障礙。因為過多地思索,過多地判斷,心就會有很多的所緣、很多的目標。我們是要培養心一境性,就是心要專注,但你卻喜歡把心岔開。就像燒火一樣,叫你燒這一鍋水,你一直燒下去就是,你偏偏偷著燒一下這個,偷偷地燒一下那個。這樣的話,變成你所燒的這鍋水無法燒開。所以不用去講太多理由,只管燒火就是。如果你的老師說,你要這麼燒火,你這鍋水就能夠開,你就老老實實燒火,水就必然能夠開,就是這樣的道理。

對於修觀者來說,慧根強是適當的。如此他獲得通達無常、苦、無我三實相,但兩者平衡才可得安止。這裡的意思是,在修維巴沙那的時候,慧根強是適當的,為什麼呢?因為維巴沙那偏於慧,偏於觀智,修定與修慧,在用心上是不同的。修定是需要心完全與所緣、與專注的目標相應,你能夠完全把心融進目標,那是最好的。所以信根在這時就起到作用,因為信根就是讓心接受所緣。但是在修觀的時候,在修維巴沙那的時候,由於觀智必須清晰地看到目標,看到所緣,看到諸行法的本質,看到它的無常、苦、無我。如果你完全地跟所緣融在一起,你將會看不清,而修觀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讓心完全從諸行法當中跳離、抽離出來。這個時候,就需要讓心與所緣保持一段距離,最後跳離出來。所以在修觀時,慧強一點是適當的。而慧強本身就是要培養觀智,觀智就是慧,它們其實是性質相同而名字不一樣而已。所以在修觀的時候,我們可以著重強調在慧上,而在修定的時候,我們可以強調在信和定上。這兩組即是信與慧,精進與定需要保持平衡。

然而,念在一切處強都是適當的。念可以保護心,避免因為傾向於掉舉的信、 精進、慧而陷於掉舉,以及避免因為傾向於懈怠的定而陷於懈怠。正如佛陀所說:「Satiṃ ca khvàhaṃ, bhikkhave, sabbatthikaṃ vadām?」(諸比庫! 我說念適用於一切處。)佛陀這樣說,念就好像是鹽,適合於一切的菜肴;又好像總理或首相或古代的宰相,適合處理所有的國家大事或國王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念是禪修之心的皈依處和庇護所。說它是皈依處,是因為它能幫助心達到其從未達到和了知的殊勝與高等的境界。如果沒有念,心就不可能成就任何殊勝和非凡的境界。念保護心,使心保持不會忘失禪修的所緣。當禪修者用觀智在分析念心所的時候,就是在修到名業處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分析念心所。在禪修的善心當中,念總是扮演著保護禪修的所緣,保護禪修者之心的角色。而念適用於一切處,是因為它能夠平衡其他的四種根。

如果沒有了念,禪修者將沒辦法策勵或抑制其他的根;如果沒有念,禪修者將沒辦法很好地覺知其禪修業處。意思是,他將沒辦法記得其禪修的業處,每一座都要重新開始。所以說增強念的近因,是堅固的想,如果對禪修的所緣擁有堅固的想,念力就會變強。那你坐下去,你就很容易記得禪修的業處,並且諸根也能夠保持平衡。即信和慧、精進和定,以及定和慧就能夠保持平衡了。對於培養定力的時候,五根需要平衡;對於培養觀智的時候,五根需要平衡。乃至對於證得聖道、聖果來說,五根也需要平衡。例如阿難尊者的例子,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即使在證得阿拉漢道果之前,五根都需要平衡。我們知道,阿難尊者在出家達上之後的第一個雨安居,聽了本那‧滿答尼子尊者(舊譯 富樓那尊者)的說法,就證得了初果。之後又一直修習止觀,精進修行了四十四年,一直到佛陀般涅槃的三個月之後,他在諸根平衡的威儀下才證得阿拉漢果。

即使是一個初果聖者,他還有可能諸根不平衡,是不是?所以我們想想,五根的平衡對於修行來說一直都很重要。除非完全斷除了一切煩惱證得了阿拉漢果,那時諸根就不存在平衡不平衡了。因為在那個時候,念一直都在保護著身心。

第三、善巧於相(nimittakosallaṃ)。善巧於相是指我們在禪修的時候,修行心一境性的相或者禪相,對於還沒有成就相者,我們需要成作善巧。就是還沒有做的事要先做,還沒有獲得禪相,我們就先要取得禪相;沒有證得禪那,就需要努力去證得禪那,這就稱為成作善巧。

修習善巧。對於已經成就的相,我們要多修習,要有修習善巧,就是培育的意思。對於剛剛達到的相,我們要不斷地培育它;對於已經修習、已經培育起來的相,我們應該好好地守護它,這個叫守護善巧。這些就是善巧於相,我們可以說,對於禪相可以這麼做,應該這樣做;對於定力可以這樣做 ,應該這樣做;對於禪那也是可以這樣做,應該這樣做。成作善巧,是還沒有達到的要這樣去做;修習善巧是剛剛達成的要這樣做;已經達成、達到了成就的,應該好好地守護它。因為若放逸的話,那麼沒有證得的禪那將不能證得,已經證得的禪那也會退失,這就是善巧於相。

我們再來看第四種安止善巧。在應當策勵心的時候,那時就要策勵心。如果禪修者在禪修的過程中,由於精進力不足或由於心缺乏活力,或者說心軟弱無力,或者說在心有很多妄想,或者昏沉的時候,這時若讓心繼續放鬆,繼續讓心平靜,那是不適合的。這個時候就應該策勵心,所以當心變得軟弱無力的時候,或者變得過度平靜而陷於懈怠的時候,那時就是應該策勵心的時候。這裡的策勵心,與我們將會講到的抑制心,涉及到另外一組很重要的平衡,那就是七覺支。大家對七覺支熟悉嗎?七覺支分別是:第一是念覺支,第二是擇法覺支,第三是精進覺支,第四是喜覺支,第五是輕安覺支,第六是定覺支,第七是捨覺支。這七種覺支也是一對關係,它們需要達到平衡,或者說在不平衡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培育某一組的覺支來使它們達到平衡。
  
七覺支除了念覺支之外,其他的六個覺支可以分為一對。這一對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是一組;輕安覺支、定覺支和捨覺支是一組。擇法、精進和喜三覺支,類似於精進根;輕安、定和捨類似於定根,它們有這樣的關係。如果心過度地陷於懈怠,或者禪修的時候陷於昏睡,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要培育擇法、精進覺支和喜覺支,而不應該去培養輕安、定和舍覺支。例如佛陀曾經這麼說:「諸比庫!假如有人想用小火來燃燒,他在那小火上放些濕的草,濕的牛糞,濕的柴,用水氣去吹,又放些塵土。諸比庫,你認為這個人可以讓小火燒起來嗎?那是不可能的。諸比庫!正是如此,當心昏沉的時候,修習輕安覺支是不適合的,修習定覺支是不適合的,修習舍覺支是不適合的。為什麼呢?因為當心昏沉的時候,用這些法很難現起。諸比庫!若心昏沉的時候,修習擇法覺支是適合的,修習精進覺支是適合的,修習喜覺支是適合的,為什麼呢?當心昏沉的時候,這些法容易現起。諸比庫!就好像有人想要讓小火燃燒起來,他在那小火上放些乾的草,放些乾的牛糞,放些乾的柴,再用風去吹,諸比庫,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小火燃燒起來。」
   
什麼是擇法覺支呢?擇法覺支就是知道善法與不善法、有罪法與無罪法、劣法與勝法、黑法與白法,對這些法如理作意,這樣的話就是屬於擇法覺支。而精進覺支,就是發勤界、出離界、勇猛界,對這些法常常如理作意。喜覺支,是指讓心歡喜起來,擁有喜或者說對目標、對所緣有興趣,有歡喜心,這樣就是屬於喜覺支。如何來培養這些覺支呢?我們先來看看擇法覺支,有七法能導致擇法覺支生起:第一是詢問。詢問就是好問,對於不清楚的我們需要問。第二是事物清潔。第三是諸根平衡而行道 。第四是避開惡慧之人。惡慧之人就是那些沒有智慧的人,比較愚鈍、愚蠢的人。我們要遠離愚人。第五是親近有慧之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我們要親近善友。第六是省察甚深智所行,就是省察甚深智的範疇。第七是志向於它,讓心傾向於擇法覺支。
  
擇法覺支屬於什麼?屬於哪種心所?它屬於慧根(慧心所),或者又叫做無癡,它也是智慧的異名。擇法就是判斷,抉擇對或者不對,善或者不善。如果一個人沒有分別心,對善惡都不能分辨,那這個就是沒有智慧的人。如何才能避開不好的、選擇好的,擯棄不善的、選擇善的呢?他應該培育擇法覺支,應該親近善友,培養好問等等。對於那些愚人,比如善惡不分、是非不辨、黑白不分的人,應該避開與遠離他們,而親近那些有智慧的人。同時,經常去省察阿毗達摩、去思惟那些甚深智慧的範疇,讓心經常去培養智慧。這樣的話,就可以導致培養擇法覺支。
  
如何培養精進覺支?有十一法可導致生起精進覺支。或者說,應該如何來培養精進,讓心精進,讓心努力?有十一種方法可以培育:

第一、省思惡趣等的怖畏。我們應該經常去省思,墮落惡趣等是很可怕的;或者說,思惟輪迴的險惡、生死的痛苦、生命的無奈。去省思這些我們就趕快要修行了,不能再放逸、不能再懈怠了。

第二、見到精進能證得世間、出世間等功德。我們想一想,即使是想要獲得世間的名利、錢財,獲得擁有種種過患的世間財富,也都需要通過努力,通過精進奮鬥才能獲得,更何況我們想要證得世間與出世間的成就。例如禪那、觀智,出世間的聖道、聖果這些功德成就,我們更不能夠懈怠,以放逸而行,要透過精進才能證得,才能成就。

第三、應當行於佛陀、獨覺佛、大弟子們所行之道,它不可能以懈怠而行,如此省思所行之道。我們想想,現在我的精進,我的努力,是因為我走在佛陀、獨覺佛和大弟子們曾經走過的道路。這條道路是那些懈怠者不能行走的,他們沒有耐心去行走。這是那些精進者,勤勉者,策勵者才能成就的。所以,既然走在以精進者所成就的道路上,我不能夠以放逸,以懈怠來行道。

第四為施主們能得大果報而恭敬缽食。作為比庫,他應當思維,施主們供養我們袈裟、飲食、住所、醫藥種種必需品,難道他們供養我們,是讓我們好吃好住?這樣的話,施主們供養我們,就是他們在養豬了,肯定不是這樣的。施主們供養比庫,只是為了讓比庫們精進地禪修。由於施主們的供養,可以提供比庫衣、食、住、藥,不用再為經濟、世俗事務等,而擔心、困擾和干擾,我們才能夠一心一意精進禪修,所以他們供養的目的是這樣的。如果我們恭敬缽食,尊敬施主,精進地禪修,透過這種每天積累的持戒功德、禪修的功德,施主們能獲得佈施善業的最大利益。他們供養比庫,是想要供養持戒的人、精進禪修的人,哪怕比庫還是個凡夫,施主都能獲得很大的功德。因為他們是在佈施一個精進禪修、朝向聖道聖果的人,而不是在佈施一個不學無術、無所事事,只知道飽食終日的凡夫。如果比庫們嚴格持戒、精進禪修,施主們的供養就能獲得大果報、大功德。

第五省思導師,這是指佛陀,是讚歎精進勤奮者,他是不會違越精進的教導者。對我們有許多助益,須以恭敬行道為恭敬,除此無他,應該如此省思導師的偉大。我們想想,佛陀必然是讚歎精進勤奮的人,他不會誇獎、不會讚歎那些懶惰放逸的人。如果我們恭敬佛陀,就應該很精進、很恭敬地去修行,唯有透過精進的修行、恭敬的行道,這才是對佛陀最上的恭敬。我們並不是以香、花、跳舞、唱歌等來敬奉佛陀,這不是對佛陀的恭敬與供養,我們應透過確實的精進、確實的禪修,去敬奉、禮敬、恭敬、供養佛陀。當思惟到佛陀的偉大,我們應該要精進,佛陀只教導精進者,所以既然恭敬佛陀、恭敬導師,我們就要恭敬佛陀所讚歎的精進,恭敬佛陀所讚歎的精進者。

第六省思遺產,我應繼承稱為正法的偉大遺產,它不可能以懈怠而行,如此省思遺產的偉大。佛陀留給我們兩種遺產:一種遺產是利得、利養的,利養的遺產叫做āmisa dāyajja。另一種是法的遺產(dhamma dāyajja),比庫們一出家,就已經在享用佛陀留下利得與利養的遺產了。我們一出家就衣食無憂,袈裟有新的,吃、住不用愁;生病了有人看護,又有藥,一切不用自己去張羅,我們一直在繼承利養的遺產。但我們是否已繼承了佛陀法的遺產呢?如果比庫很精進地禪修,透過修行佛法,通過實踐去繼承佛陀遺產,如此才不會枉費佛陀留下的法的財富。但想要繼承正法的偉大遺產,是不能透過懈怠放逸來繼承的。所以我們思惟、省思佛陀正法遺產的偉大,是需要透過精進、勤勉、勤奮、努力,才能好好繼承的。

第七通過作意光明想,變換四威儀,實行露地住等,去除昏沉睡眠。這是指在修行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昏沉,他可以透過作意光明想,修光明遍等,或者可以改變身體姿勢。例如在打坐禪修的時候,如果出現昏沉,你可以站起來,以站立改變一下姿勢。若有條件的話,你可以經行或者實行露地住。那時,你可以看看外面的一些景色,看看光明等來去除昏沉,驅除心鈍鈍的狀態。

第八是避開懈怠之人。看到那些不禪修、不修行的人;一天到晚都忙於世俗事務的人;一天到晚都忙於說話、閒聊,忙於追求生死或追求欲樂的人,應該避開他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應避開這些精進地追求生死輪迴的人,而應該去親近勤勉於脫離輪迴的人。

第九親近勤勉精進的人,是指那些精進修行的人,我們應該親近他們。

第十省思正勤。省思正勤是指我們經常要思惟,如何讓已經生起的惡、不善法,讓它去除掉;如何讓還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讓它不生起。如何讓沒有培養起來的善法,讓它培育起來;如何讓已經培養起來的善法,透過精進、發勤、策勵,讓它增長乃至圓滿。

第十一是志向於它,傾向於精進修行。這些是可以生起精進力,提升我們精進心的十一種方法。

有十一法可以導致生起喜覺支,培養喜覺支可以透過這十一種方法。我們禪修的時候,內心生起不悅,或悶悶不樂的時候,或對所緣沒有興趣的時候,比如在專注的時候,感覺老是愛走神、愛分神、心不能很專注,那是因為對禪修目標、對業處沒有興趣。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培育喜覺支,要如何培養喜覺支呢?有十一種方法:一、佛隨念。二、法隨念。三、僧隨念。四、戒隨念。五、舍隨念。六、天隨念,這六種是六隨念。我們在思惟佛陀的功德、法的功德、僧的功德時,都能夠生起喜悅的心。思惟戒,自己的戒很清淨,也可以生起喜悅心。舍,就是思惟自己樂善好施、愛佈施,這也可以生起歡喜心。天隨念,思惟天界的殊勝、天界有情的功德,而我也擁有這樣的功德,也可以生起歡喜心。

七、寂止隨念,就是思惟涅槃的功德。

八、避開粗俗之人。那些粗俗的人,說話很粗俗,行為很粗俗,這樣的人要避開、要遠離。

九、親近柔和之人,內心很柔和、柔軟,性格很好的人,要親近他們。

十、省思信樂的經文。有利於培育信心的巴利經典,例如,我們可以去思惟《中部》的Dhammacetiyasuttaṃ(《法塔經》)。或者去思惟一些讚歎佛陀功德、三寶功德的經典等。然後培育起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培養對業果法則的信心,培養對修行的信心,培育起恭敬心、歡喜心。

十一、是志向於它。心傾向於培養喜覺支,去培育對法的興趣,培養善法欲,就是對善法的追求。這樣的話,我們可以透過培育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來策勵心。讓心能夠振奮起來,讓心動起來,擁有活力,如此就可以克服在禪修過程中,由於心對目標失去興趣,或心過度平靜而陷入的懈怠,陷入的缺乏活力、軟弱無力等。現在,我們講了十種安止善巧的前面四種,後面的六種善巧明晚一起繼續學習。

 

 

——摘自瑪欣德尊者開示的《清淨之道講要》 未經尊者最後校對

 

 

 

圖文取自 Seki Yakumo  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