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6510_1036177463067739_2972718435743714469_n  

所有的壞蛋都有這十二種「不善心」,不善心共有 12 種,不善心會產生惡業,未來因緣成熟就會生起不善的果報心。

不善心主要的分類是分成貪、瞋、痴三類。其中貪根心有 8 種,瞋根心有 2 種,痴根心有 2 種,合計 12 種。

貪與瞋是不會同時產生的,不過這二者皆同時有痴在其中。而有二種心只有痴,並不與貪或瞋共存,這二者則是痴根心。

■ 八種貪根心是:

1. 悅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2. 悅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3. 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4. 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5. 捨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6. 捨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7. 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8. 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以上的分類是依據三種特性來分類,故可分為八種,簡單解釋如下:

悅俱與捨俱:這是依「受」來分類。「悅俱」表示心的感受為「樂受」,「捨俱」則表示心為「不苦不樂受」(捨受)。貪根心本身是不會有苦受的。

邪見相應:表示此心與邪見相應,相反若是邪見不相應則表示此貪根心沒有邪見。

有行或無行:有行是表示此心是受到他人或自己的慫恿,無行就表示沒有受到慫恿。

以下則是《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解釋這八種貪根心所舉的例子,有例子應該就比較好理解了。

1.一位認為偷盜無罪的男孩,高興與自動地,從水果店偷了一粒蘋果。
2.一位認為偷盜無罪的男孩,在受到朋友慫恿之後,高興地從水果店偷了一粒蘋果。
3-4. 各與第一和第二項相似,差異只在於該男孩並沒 持有任何邪見。
5-8. 這四項各與第一至第四項類似,差異只在於該男 孩偷盜時的心是平捨的。

■ 二種瞋根心是:

1.憂俱瞋恚相應無行一心。
2.憂俱瞋恚相應有行一心。

在受的分類上,瞋根心都是苦受,所以皆為憂俱。

瞋根心並不會與邪見相應地生起,瞋根心只與瞋恚相應。憂俱是五蘊中的「受蘊」,而「瞋恚」則是「行蘊」。

因此瞋只有二種差別,即有行與無行二種。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舉例如下:

1.某位男人在暴怒之下,毫不思慮地殺了另一人。

2.某位懷恨的男人在思慮之後殺了另一人。

■ 痴根心也是只有二種:

1.捨俱疑相應一心。
2.捨俱掉舉相應一心。

通常痴會導致生起貪或瞋,但也有二種只有痴的心。

痴根心皆為捨俱,不論經驗的對象是可喜或不可喜的,痴根心也不會生起樂受或苦受,與痴根心俱行的只有捨受。

「疑相應」有二種解釋:一、由於思緒紛雜困亂而致的困惑;二、缺少智慧解決問題。所以疑是因為愚痴而致的困惑、懷疑或猶豫不決。

「掉舉相應」:掉舉是不平靜、心散亂或煩躁。其實每一個不善心多多少少都有包含掉舉,而此心則是受掉舉影響最重,故稱為掉舉相應。

痴根心並沒有「無行」或「有行」的分別,在《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指出有的觀點認為無行與有行兩者皆不適用於癡根心,另一種觀點則解釋痴根心為必為「無行」。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對痴根心的舉例如下:

1.由於愚痴,某人懷疑佛陀的證悟,或懷疑佛法對於導向涅槃是否有效。
2.由於散亂的心,某人無法專注於任何目標。

 

 

 

 

圖文取自 Seki Yakumo  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