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9918_1028432370513496_308327811_n

尊者 雷瓦達(Ven.Revata)開示

《觀 點》

今天我要跟各位分享的主題是「主觀與期待」。大家都知道,我們並非都有相同的觀點,實際上我們的觀點是千差萬別的,之所以在觀點上會有差異,是因為不同的生長環 境、教育過程及學習的知識。觀點上的不同是由於不同的知識來源,因觀點的不盡相同,不同的期待也就應運而生。由於觀點上的不同,我們的想法、期待與希望也就各異其趣。

即使你們都知道人們各有不同的觀點,但你們不見得知道我們的菩薩(bodhisatta,此處的菩薩特指世尊未成佛前的稱呼)在圓滿證悟前的觀點與成佛後不同。今天的開示就是要特別闡明菩薩、佛陀及佛陀的弟子在世時,他們的觀點是如何的不同。

菩薩與佛陀的觀點是不同的,很多學佛者並不明暸這個差異。在與你們分享之前,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菩薩是不是一出家就馬上遇到正法?」你們都知道,他是從小在王宮裡長大的王子,因悚懼感逼迫,二十九歲時離開了王宮,遠離世俗而出家。

《感官享受的樂味、過患與出離》

我們的菩薩為何出家?因為貧窮嗎?因為出生低賤嗎? 還是不夠富有或沒有伴侶呢?其實他擁有一切與無比龐大的財富。但他為何要出家呢?你知道智者為何要出離世間嗎?你的觀點為何?是的!你會說菩薩是為了滅苦,為了超越生老病死。這也不能說錯!但我希望你們有更深一層的暸解。

感官享受會帶來愉悅的感覺嗎?是的!感官享受確實是愉悅的。因此,佛陀並沒有說感官享受不會帶給人愉悅的覺受;佛陀承認,世間是有快樂的。但他也觀察到,迷戀於感官快樂,是世人無休止地追求欲樂的推動力。

感官享受確實能帶給我們愉悅的感覺,但只有一 點點。智者看到感官欲樂所潛藏的危險與過患,而愚人只見到 感官享受所帶來的快樂,而看不到它的危害,所以會不斷的追求而無法自拔。

我們的菩薩曾生活在極度的感官欲樂裡。他早年享受極度的榮華富貴,隨侍都是女眾,無一男眾,樂師舞者也都是女眾,享受人間極品的歡樂。然而,當他最後看到欲樂所潛藏的危險與過患,他就放棄了所有的欲樂而離世出家,並試著尋找能遠離這些感官欲樂所潛藏的危機。

我會更進一步的說明,讓你們明白感官欲樂所潛藏的過患。絕大部分世人所追求的最遠大的目標是什麼?是人間的感官享樂,除此別無它物,對他們而言,這就是終極目標,無法超越的。

我們從小為什麼要受教育?從小學到大學,因為好的教育可以帶給我們較高的職位,較好的欲樂享受。所以,我們從小就開始準備要完成世間的成就,諸如高收入、好名聲等等。但這僅僅是一般而論,並非人人如此。

這裡我要你們好好深思,哪一個會比較長時間?是「追求世間目標」還是「享受世間欲樂」的時間比較長?想想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在準備,殫精竭慮的要完成這個世間目標。 但當目標完成時,真正能夠享受欲樂的時間卻是那麼短暫無常。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你們所做的事大多數是不善的。 你們在享受欲樂時,縱然時間是如此短暫,也是不善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活在貪欲之家、怨恨之家、或愚癡、驕傲、嫉妒與慳吝之家,這樣的家對我們而言是很不好的。雖然我們是住在一個所謂的物質的家,但實際上,我們是住在貪欲、怨恨、愚癡、驕傲、嫉妒與慳吝之家。這些主要的煩惱是從一出生就緊跟著我們,一生都困擾著我們。不幸的是,我們大部分人都受困於此,竟成了我們真正的家。《法句》義註云:「對放逸的人而言, 四惡道就像他們永遠的家。」

各位都知道,如果我們是過客,是不會在該地久留而一 定要回家的,也就是說,只有因緣成熟時, 我們才會暫時來到人間或天界當過客。我們遲早會裝滿我們的煩惱回到我們真正的家──四惡道。

所以,我們一生為了欲樂目標所做的一切事及所累積的一切業,都是不善的行為與不善的業。如果這類不善業成熟,我們就得去四惡道受報,這就是世間欲樂所隱藏的危險與過患,這也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察覺的,所以他們花很多時間,甚至於一輩子去追求終究是瞬間即逝的欲樂目標。

世人較重視「目標」,還是完成「目標的途徑」?是 的,他們較重視目標,只為達到目標而不擇手段。在達成目標是最重要的前提下,不管做對或錯,完成目標就是主要目的。因此,在缺乏深思熟慮之下,他們會為了達到目標而造作很多不善的行為,並累積很多不善的業。

智者見到為了達到欲樂目標而造作諸多不善業的 危機,因而,他們很害怕欲樂所帶來過患。一開始他們可能也看到並享受世間欲樂,然而一旦時機成熟,由於過去的善業及巴拉密(pāramī,波羅蜜)支助,他們就會看見世間欲樂 的禍患而設法出離。

並非很多人能看得到欲樂的過患與危險,只有少數人可以,因此,能離世出家的人甚少。

你們為何不能出家呢?因為你們看不到世間欲樂的禍 害,既看不到又如何能放棄呢?

那些只看到世間欲樂的人會認為菩薩非常富有、隨從伴侶無數、住在豪華宮殿、活在世間欲樂裡。但他為何選擇 離家、出家、過無家的生活呢?他瘋了嗎?也許有很多人這麼想。

只有智者會選擇離家、出家、過無家的生活。古代的智者會這麼選擇,現在的智者、將來的智者也會做同樣的決定。能出家的人就是看到了世間欲樂的過患,因此他們尋找出離的方法。

佛陀用三個巴利語來解釋──味(assāda)、患(ādīnava)、 離(nissaraṇa)。味是指見到欲樂享受中的愉快和樂味。患是指看得到世間欲樂的過患與危險。選擇遠離欲樂禍患的道路,就是開始了從欲樂中出離的旅程。

菩薩不僅在最後這一生離世出家,他在無數可計的過去生,不管是做國王還是富人,也曾放棄一切有情和非有情而選擇出家這條道路。

這是看到「世間欲樂」與「世間欲樂的過患和危險」的不同觀點,這兩個觀點一樣嗎?哪一個觀點比較強而有力? 能看得到世間欲樂的過患者,有較強的心力使他們能遠離 這些禍患,所以他們有足夠的勇氣去放棄世間的欲樂。

試想想,要我們放棄用盡全力所擁有的一切有多難!所以,我們應當尊敬那些願意放棄財產、遠離親人及世間一切而努力去追求正法的勇者。

在禪修時,除非你能看到世間欲樂的過患與危險,否則是不會有足夠力量去阻擋誘惑的,面對世間欲樂你只會生起歡喜心。我要跟你們分享一位從海外來見我的男子的經驗。他曾在三個國家求學直到大學,但生活仍不像他所希望的安詳如意;他周遭的人從不滿足於他們所擁有的,且經常在明爭暗鬥。他說:「我的鄰居老跟我吵架,雖然我想心平氣和的與他們融洽相處,但生活卻是那麼的複雜。」你們看得出來,此人對他自己以及周遭每個人的行為感到困惑。 他正在受苦,雖開始感受到一點點欲樂的過患,但仍帶著疑惑。他說:「在某種程度上,我開始明白人們,若不依止佛、法、僧,內心是無法得到平靜的。佛陀發現的這個方法

是過平靜生活最好的方法。」他暸解的只是「某種程度」, 對於世間欲樂過患的理解還很膚淺,仍在感官上找到樂趣, 因此,他還無法選擇讓他出離所有苦難的生活方式。

你們也還看不到世間欲樂的過患,因此在斷除煩惱的旅程上會充滿各式各樣的痛苦,你的心想要回家,想回到親人身邊,想要去逛街、上班,你看有多少煩惱生起!但那些 看到世間欲樂過患並想出離的人,走向這條通往終結痛苦 煩惱的道路上時,歡喜心是會生起的。你是在走向痛苦還是 快樂之路?你現在暫時是走向快樂之路,對嗎?

是的!我很高興你選擇走向真正快樂的這條道路,即使是很短暫的時間,也是證悟涅槃的強大助緣,遲早也是滅苦的一大因緣。試想想,離開親人、遠離我們所黏著的這一 切,即使很短暫,也很難!現在你在圓滿巴拉密,暫時遠離你所貪愛的一切,你的出離,將會是未來世永遠出離世間證 入涅樂的一大助緣。

現在我要繼續介紹我們的菩薩。

(待續)

 

 

 

 

 

 

圖文取自 陳義德 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