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禪風集  

時刻提醒

我們知道應該這樣做,卻常常忘記,怎麽辦?寫下來天天溫習,一直到它成為你性格的一部分!以前我都是很勤奮的,天天寫“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每天也念經,把自己的願寫下來,做筆記,天天念誦,讓佛陀的法在心裡流過,到了一個階段的時候,當它成為你性格的一部分,眼睛望向什麽你都看到法,那個時候不需要提醒,一切的東西都提醒你法的存在,提醒你因緣的真相。你常常活在因緣的智慧裡的時候,很自然就如此去做了。

但在實證還欠缺的初學時候,我們需要不斷的提醒,因為人是健忘的!如果你健忘的事情是無關緊要,比如有些人是沒什麽要緊,當然記得是好,但這些東西不是太嚴重。然而對生命的教訓一再健忘,那是最冤枉可惜的事。我母親這樣教我:“人犯錯不可恥,每個人都犯錯的,錯了改就好了,但同樣的錯誤你犯第二次,那就是笨蛋!”老人家有簡單的智慧。已經經歷過同樣的錯誤,我還在犯第二次,這不是很笨嗎?不值得。所以我們要記得,怎樣的方式去記得?就是寫下來,提醒自己。

有一個修行時期,我總是冒比較不好的業,每天走出去之前,我都會提醒自己‘放下我’、‘真心’、‘依法如實’、‘慈悲對待眾生’等等。‘放下我’是放下那個抓取的、虛幻的。本來就沒有的‘我’,‘依法如實’是要如法的對待生命的一切因緣。

開門之前如果還沒有念這些,我都不會開門。如果今天忘了念,我就停在那邊,念一下,然後才走出去。所以這樣提醒自己,遇到生命際遇的時候不要讓自己的‘自我’又浮起,一直要保護這個虛假的‘自我’,為了保護它就要造很多的壞事、做很多的錯,久而久之習慣了,已經在整個思維體系裡面,那個時候就沒有提醒的必要了,看到什麽都知道‘這個是苦因’,‘這個是對的因’,‘這個是因緣’,當一切了了分明的時候,就比較容易。

每隔一段時間,還是需要重複提醒,有時忙起來要靜下來溫習一下,會有一點幫助,所以用提醒的方式把你認為重要的法,特別是‘因果’寫起來,每一天去面對外面的世界時候提醒‘慈悲喜捨’,提醒自己‘保持正念’,‘不要抓取’,‘每一個當下都要讓一切變得更好’,‘要在可能的選項上下功夫’等等。

早晚打坐

晚都要打坐!早上起來就打坐,晚上打坐後睡覺。有時候業也可能不好,但是你打坐了,或者念經了,讓自己的心清凈了再走出去,就會處理的很好。打坐的時間每個人規律不一樣。像我們道場,本來早上4:00先念經,再一起打坐,但是鄰居不太喜歡很早就發出聲音,我們就改成早上起來大家先打坐,然後再誦經。每個地方的需要是不同的,按你的需要去安排你自己的生命。但是最好在你面對這個世界以前,確保你的心處在一個最有智慧、最清明、最清涼的狀態,它會決定我們怎麽跟人家交往和處事,如果我們帶著一個苦惱的、污染的、麻煩的心走到這個世界,我們就會很容易犯錯。早晚打坐,要這樣訓練自己!

散播慈心

如果你的工作是牽涉到很多人事方面的,早上做慈心會很好!可以早上散播慈心走出家門,晚上回來專注安般念。慈心簡單來講就是祝福,希望眾生快樂!如果是慈心禪要另說,不能草率的教導。你只是散播慈心,心裡希望眾生好,希望你見到的人都很好,因緣就會很好。讓所有看到、聽到、接觸到、想到我的人不要因為我而起煩惱,還有我們出家人的本分是讓所有看到、聽到、接觸到、想到我的人因為我而對佛、法、僧生起信心。

我們不忍心眾生因為我們而不好,如果我們這樣想,生命的遭遇會很不一樣。當然我們也不要害怕別人因為你而造惡業,永遠都會有人討厭我們。有人看到你光頭,看到你赤足都會討厭,這個東西你管不著,你不可以因為這個世界,有人做提婆達多,你就不要成佛了。

路還是要走的,但是我們不忍心,如果我們可以行為更優秀點,語氣更柔和點,少惹人家,不製造不必要的沖突,讓每個人因為看到我們的改變而對我們所做的事,我們所修的法更有信心。但是你怎麽做對,這個世界都會有人批評你,侮辱你,這個永遠都有,你管不著。只要我們對得起良知,我們小心了、謙虛了、慈悲了、謹慎了,還是有人要造惡,那就由他去了,修法不能害怕的!只是我們要注意不要錯在不小心、魯莽、草率上。如果錯在我們當時的智慧不足,那沒辦法,因為有些生命的錯誤注定發生了過後,我們的智慧才會增長。因為我們當時看不清楚,錯了不要緊,這個是生命應有的教訓,代價已經是最少的了。回到生活中,身心的規律很重要,每天誦經很好,如《吉祥經》、《慈愛經》、《蘊護經》,修禪守戒,最好每天念三皈依五戒。如果沒有師父你就不用請戒,自己念,其實這個是佛教徒每天都要做的事。一個禮拜選一天休息日守八戒,跟伴侶分開睡,守八戒那天就不聽歌、不塗抹香水,多一點的時間來打坐,多一點的時間來修法,每個禮拜有一天,讓心默默的沈浸在法裡。

親近善友

生命裡要親近善友,大部分人還是耐不了孤獨,日子難過要找朋友。如果朋友都不是學佛的,那就很艱苦。所以來共修學法,得到一些佛法上的朋友,那很好。一個人獨立修法,像獨角犀牛,當然是單純得多,如果你缺乏獨立的能力,你需要朋友就要小心,有時候是雙刃劍。因為我們都不是阿羅漢,心還沒有很清凈,免不了大家都是帶著煩惱走進佛門,就是因為有貪瞋癡,
們才需要佛法!

大家要注意:不要假設佛門裡面的人都像天使那麽的超凡脫俗,錯誤的假設會帶來錯誤的要求和痛苦。一開始就假設我們都不圓滿,往往在一個群體裡,大家認為我們都不圓滿,反而這個團體是最圓滿的,最謙虛的,因為大家都會看到自己有錯,自己也不圓滿就更容易包容別人。只有自己好,瞧不起別人,這個人一定是有很多問題的。

所以在群體看到我們都不圓滿,反而這樣的群體會很和諧!在我們古晉兜率天修行林的道場就是這樣,知道大家都不圓滿,就更加容易互相包容,一個和諧團結的群體就形成了。如果每個人都自以為自己很圓滿,要求別人“這是佛門,他怎麽可以犯這樣的錯?”那道場一定很亂!好的道場總會有一些麻煩人物的,如果一個道場連一個麻煩人物都沒有,那是有點奇怪。道場不是在度眾生嗎?這個社會這麽多亂七八糟的人,難道不接引他們進來嗎?如果道場有很多麻煩人物也表示師父蠻慈悲的,能夠度他們,給他們機會。當然如果住很久了還是麻煩,那可能要研究一下,師父教導是否有方法。應該不會,跟著一個好的導師都會被攝受,一定會進步的。

其他的小團體也要認清我們是帶著不圓滿來學習的,可是有一顆真心,有錯大家一起坦然來糾正、改進。如果有人住在很偏遠的地方,無法接觸到佛法的群體,怎麽辦?如果有領導能力的自己帶領大家跟你一起學習,大家就有夥伴了,就不那麽孤獨了!真的沒有可以靠網絡,比如qq群。但是現在網絡有好有不好,有些時候你沒其他選擇,只有珍惜了,忍耐了,群裡偶爾出一兩個麻煩人物,雞蛋裡挑骨頭,你分享一點東西,就挑你的瑕疵,找你的麻煩,總是用負面的角度去理解,你只有忍耐一下,不要計較,不理他,當成學習。至少你還有接觸一些守戒的人!但是如果太糟糕的群就不要去參加。問自己,參加了這個群,心是更清凈還是更污染?如果是更污染,問自己,是這個群的錯?還是自己沒有如理作意?如果這個群只是一點點瑕疵,還是忍耐一下。

生命裡善友很重要,至少一年去修禪一次。如果有機會幾年去佛教國、佛教聖地朝聖一次,這樣會親近到大德與善友,會有一些新的啟發力量。但你走到哪裡要記得,有人的地方一定有不圓滿的,一定有瑕疵的,不要帶著錯誤的幻想。在生活中爭取因緣讓我們擁有善友。

對那些性格很獨立的人就比較幸福了,可以過著寂靜的日子,讀讀經書,修行打坐。但自己一個人盲修瞎練也不好,每隔一陣子要來親近導師,每隔一陣子要去道場,做點服務,累積功德。財布施很重要,但服務的布施其實更考驗人,要任勞任怨,比財布施還艱苦。財布施有錢就可以,但是服務的布施要有美德,有涵養,要堪忍,包容、寬恕的心才可以。帶著這樣的了解,可以改變世間的生活。

修禪

至於修禪,養成習慣早晚修禪,條件具備的話,午休時也可以修,如果沒有地方躺下來,就坐著專注你的呼吸,其他時間保持一般性的省覺與正念。正念的範圍可大可小,有很多種方式作為我們正念的領域,駕車時不要專注呼吸,專心駕車,把你的正念範圍放到廣大領域,就是四面八方;如果跟人說話也有說話的正念,你要面對你的對象;做生意要面對你的顧客,都要有正念,要有省覺,讓自己的心時時刻刻守在善法中。

有些時候要冒惡業了,生氣了,注意一下你的呼吸,很急促了,就把身體拉直,自然的調息,觀察呼吸,等下心就會平穩下來。至於禪修方面已經講很多,大家都知道,時時刻刻守著目標,就是那麽單純,離了呼吸你就錯,只有兩種目標,呼吸或者穩定的禪相,其他的全都不是。大部分問題你都不需要問師父,你已經知道了,那個答案太清楚了,離了呼吸就錯!

不要信任情緒

生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當你的心不清明,當你處在不好的感受裡,當你有情緒,不要相信自己,不要信任自己,那是你不能信任自己的時候!同樣的,如果是別人有情緒,你也不要相信他講的話,如果你硬要抓住一個人情緒裡面講的話,等到他恢復了,已經懊悔了,你還記恨他,那你會失去很多朋友。

別人情緒中講的話不要當真,自己情緒講的話也不要當真,把這種精神帶進群體生活就更好,在家庭裡也是,教大家養成習慣,你有情緒時,你罵什麽也好,我不會當真,等下又好好的對他,剛才情緒講的就不要放在心上;自己情緒也不要講話。有情緒,有貪瞋癡不可以有發言權的,貪瞋癡時怎麽會有智慧?當你把這個文化帶進你的公司、團體、家庭,你會發現到吵架的事情不會發生。

情緒煩惱就是苦因,苦因是不可以放縱的,不可以信任。

當我們把這個理念帶進我們團體,大家自己都知道,可能心裡有點不舒服,他自己就安靜了,不講話了。他知道這個時候講話是不對的,而且這個時候講話誰也不會相信,那就不會鬧情緒了。當然偶爾也會發生了,如果情緒化了控制不住,那過後就要道歉了,就這樣訓練自己。其實人不是情緒所表達的那麽壞,情緒過後心也就醒了。如果你能把這個用起來,你的生命會很不一樣,有時候不要太信任自己,才不會犯下大錯,不要用情緒中生起的有限智慧,做一個綁住自己未來的,很不好的大決策!

不放逸的奮鬥

如果生活上出現什麽委屈,你常常想這一切都會過去的,那就好了。佛陀在入滅前講:
『Handadāni, bhikkhave, āmantayāmi-vo:vaya-dhammā saṅkhārā, appamādena sampādethā,vaya-dhammā saṅkhārā appamādena sampādethā.』


這是佛陀在世間講的最後一句話。一切因緣合和的諸行都會壞滅的,一切都會滅的,這個就是真相,認清這個真相,很多煩惱就沒有了;要不放逸的奮鬥,其實是總結了我們修行的精華:即時時刻刻保持正念,時時刻刻不生起不善法,時時刻刻生起善法。不放逸的奮鬥就是佛陀要我們做到的修行,三十七道品的實踐,到頭來也是這個不放逸的奮鬥。第一是真相,讓我們了解到真相,醒覺到真相,從而不會苦惱;第二讓我們記得要奮鬥,不放逸的努力。

看到進步

帶著這樣的心去過活,生活一定會好起來。如果你不願意

看到你的生命在改進,只是一直覺得“我的禪定為什麽沒有生起?”那你沒有承擔力去得到禪定。好像拿個水桶在那裡接雨水,你沒有耐心,“為什麽我的水桶還沒有滿?”水沒有滿就把它倒掉,以為是這個桶不好!其實很簡單的道理,只要雨水滴進來增加了,你就知道你一直在進步,但你只是以滿和不滿來判斷,那很容易讓自己沮喪,這是最沒有智慧的事。

我們要隨喜自己點滴的進步,越是如此,你會進步得更有效率;越是沮喪,不要看自己的進步,天天看自己的失敗,這樣的人一定會招引到失敗。如果我們的心天天要招引失敗,這個世界有太多失敗在等著我們。我們的心要看到正面,每天一點一滴的進步,為什麽進步也要跟別人比較,要贏過別人才叫進步?我們的生命有改進,像平時穿鞋沒有正念,今天穿鞋有正念了。雖然水桶還是漏水,但洞已經一個一個補上去了,漏得少一點了,這就是進步;以前生氣會恨人家好幾天,現在生氣半小時就恢復了,以前生氣半小時,現在轉身一兩分鐘就意識到錯,勇敢的去道歉了,這個是進步!要看到這些進步,不然的話,即使你的生命已經越來越多的光明了,但是你卻不要看到,拼命去看到那些污點和黑暗,你會很容易沮喪,很難走下去的。

隨喜,不要妒忌

看到自己和別人的成功,都要隨喜。隨喜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活藝術。看到世間有什麽好的東西,你沒有的,要隨喜,不要妒忌!當我們隨喜別人的好,我們的心裡實在是攝受這些好。佛陀的教法其實用了很多心理學的技巧,那就是心影,包括教我們佛隨念、禮拜、禮敬長者等等,佛陀講如果能夠親近阿羅漢都是有殊勝的功德,這是真實的,因為你的心中會有美好的心影,你就很容易具備那個美好的法!

如果你妒忌,你就跟那個法背道而馳;你妒忌人家的成功,你就跟那個成功背道而馳;你妒忌人家的美德,你就跟那個美德背道而馳。當你常常隨喜別人的好,很快的,那個好就變成你的好,那個成功就變成你的成功,那個美德就變成你的美德,這是很有效率的提升自己的方式。所以看到好的多講“sādhu!”就是“善哉善哉”,“太好了”,人家做好事,做的布施比你更好,做的服務比你更出色,要隨喜,不要妒忌,很重要。另外忍耐、寬容也很重要,世間沒有不忍的生命,一定要忍,要忍到沒有痕跡,忍到都是美好的記憶。

學佛,越學越好

生活上要學的太多了回歸到真正的要點,還是因果、單純、正念!你掌握這幾個要點,基本上你不用擔心,你學佛會越學越好,學得有力量。記得學佛不會讓我們越學越複雜,如果我們越學越複雜,一定要快快檢討一下!記得能夠在生活中把它活出來,記得你如果沒有學佛還不要緊,你學佛了就有責任,不要因為我們的過失,而讓人們對三寶產生懷疑,覺得“這個人學佛怎麽是這個樣子,我才不要去學佛!”因為我們的過失而造成這樣的效果,很不好!可是如果不是我的過失,是他自己的無知和極端,那不關我的事,這種人永遠都會有的。我們要同情他,慈悲他,散播慈心給他,希望有朝一日結個好緣,未來會很好。有些時候,因為我們的美德不夠,幫不到別人,我們要謙虛檢討,希望我們能夠改進,但願有一天,通過我的改進,能幫到別人。

回饋社會

從這裡走出去,每個人都任重道遠,對我們的聖教,對佛陀的教誨,我們有責任,對眾生我們有責任。不要因為我們而誤了他們,因為我們的過失而誤了他們學法的機會。如果你回去,好好把你生活上的角色做好,所謂做好並不是一定要順著人家,不是一定要討好,而是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去標榜“我是修行人,我高人一等”,修行就是修行,不要瞧不起人家不修行。做好自己,提升自己的美德,時間一久,法的力量就會展現,要有耐心!

現在的人都要像泡速食麵,三分鐘,兩分鐘就要拿出來,這種心態去學佛要不得。要有耐心,不要馬上就看到成果!其實有智慧的人也是能馬上看到成果的,我們的心放下,現在就清凈了;我們的心忍耐了,現在就清凈了,有智慧的人,能看到小小的進步,小小的成果。你沒看到,不然你就是沒做,不然就是你沒有智慧。你一直在向前走,雖然目的地在萬里之遙,但是你每走一步,就越來越靠近了,怎麽不是結果?每走一步都要隨喜,我又走近了一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