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_7299083

 

中國人一向忌諱死亡,逢年過節不能講死,喜慶宴會不能講死,車牌號碼、大廈樓層也都盡可能跳過與死有關的數字,特別是醫院。在生活裡,我們忌諱到連人死了都不太能去面對,可見民間習慣的生活裡確實是很害怕死亡的。可是儘管民間的傳統對死亡多所忌諱,學術思想的討論卻不少,只是觀點與西方不同!

 

西方人對於這樣的課題似乎比較能夠面對,所以也都一直有「死亡教育」的推動與落實。可是西方死亡教育的目標是:「死亡的論述、臨終與生命經驗的整合,解釋死亡的理解過程與悲傷的發展歷程。」(楊淑智(譯)(2004)。Charles A. Corr /Clyde M. Nabe/Donna M. Corr 著當代生死學(初版) 台北:洪葉)講得更具體些,西方關於死亡的討論集中在臨終關懷、自殺防治與悲傷輔導上面。這與我們在討論死亡有關的議題上是很不同的,我們面對死亡的討論除了上述的三個面向之外,還涉及到整個人生,甚至完全從「生」的角度來討論,所以我們稱之為「生死關懷」,孔子甚至直接就說:「未知生,焉知死?」這樣的態度也影響著我們現在推動的生命教育,是以在「高中生命教育課程綱要」有關生死關懷的核心能力中,就特別強調生與死的關聯性,整個內容的關鍵詞之一就是「生死」兩字了。

 

既然我們將死亡與生命連結在一起來談生死關懷,那麼我就應該問一個很具體,而且必須要找到很有說服力的答案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學習生死關懷,究竟對我們的現實人生有什麼意義?」如果我們不能好好的思考這樣的問題,不能用心的體認到死亡對人生的意義,那麼生死關懷終將只是流於文字形式的討論,對於我們真實的人生並沒有多大的價值。果真如此,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生死關懷就沒有多大的價值,也就不可能會去重視了。但問題是人必然會死,這樣一個人生必然會面對的,或是在生活中不斷在發生的事情,我們怎麼可能不去用心以對呢?其中的連結該如何結構清楚呢?

 

人是會思考的理性的動物,所以人生最可悲的,莫過於我們不知道活著要做些什麼?不知道活著不做些什麼?甚至連自己的「不知道」也不知道,以至於渾渾噩噩、莫名無明的過了一生,到頭來才發現自己的人生白過了。這也就是高中生命教育課程綱要「人生三問」裡的第一問:「我為什麼活著?」於是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在我們面對各種挫折失落的當下,我們若是要清楚「我為什麼活著?」其中思考的起點應當是:死亡究竟對我的人生起了什麼樣的作用,讓我如此恐懼、害怕?本文就是希望從生死關懷來回應這樣的問題。

 

什麼是「生死關懷」的意義呢?                 

 

林綺雲老師分析指出:很多教師將:「破除禁忌、減除死亡焦慮成為死亡教育至高無上的目標,甚至,價值。」可是「若檢視這些目標價值觀背後的意義,將不難發現這些教育目標是相當矛盾,且難以達成的。」(林綺雲.張盈堃.徐明瀚著 (2004)生死學—基進與批判的取向(初版)。台北:洪葉)

 

鄭曉江先生說:「僅僅侷限在思索『生』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死』應該儘快地納入人們的視野。」他說:「一個人只有常常思索『死』的問題,常常感受到死亡的腳步逼近,才能真正熱愛生活、珍惜生命,從而不斷補充人生的動力和衝力,也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具備強烈的緊迫感和奮爭意識。」(鄭曉江著(2001)中國死亡智慧(初版)。台北:東大)

 

余德慧先生說:「感通生死,不但是怯除對於死亡的焦慮,更是『活在死亡當中』。這並不意味著人必須放棄人間的關係或情事,而是一種活著的『了然』,也就是做個明白人。」(余德慧著(1998) 生死無盡 (初版)。台北:張老師文化)

 

《當代生死學》一書提出:「人類有能力藉由闡明死亡在人生中的地位,而使死亡成為引導人生的驅策力量。若是這樣,『鑑識生命的有限不只可以豐富一個人的自知之明,且能提供衝擊,激勵人追求成就和創意』。」

 

聖嚴法師說:「面對隨時會到臨的死神,我們要想著自己有永遠的過去,還要想著有永遠的未來,這是接受死亡最好的心理準備。如果我們相信此生有過去,就能坦然接受,並因應此生的因緣;若能相信有未來,就能懷抱希望,邁步向前。反過來說,經常恐懼害怕死亡,於事無補。」(聖嚴法師著(2001)歡喜看生死 (第一版)。台北:天下生活)

 

達賴喇嘛說:「當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兩個方法處理死亡;忽略死亡,或者正視自己的死亡,藉著對於死亡所做的清晰思考,以減少死亡可能帶來的痛苦。不過,這兩種方法都不能讓我們真正克服死亡。」(索甲仁波切著(2007) 西藏生死書 (二版)。台北:張老師文化)

 

參考上述各家的說法,我個人對於「我們學習生死關懷,究竟對我們的現實人生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的心得是:三不、六會。也就是說,我們認真的學習生死關懷,對我們現實人生的幫助是:

 

一、三不:

 

(一)不短視:當我們體認到死亡隨時會降臨,並且公平的對待每一個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的就不會被我們放大,因此我們就能看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價值,當然也就不容易短視,我們知道人生的價值不會只在眼前,不在於那些芝麻綠豆的小事上面!

 

(二)不短命:我們透過對死亡的理解,知道死亡的無所不在,知道死亡的出現無關乎年紀,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每一天,讓生活過得踏實,自然也就不會有短不短命的問題,討論生死關懷的重點之一就是放下對壽命長短的執著!

 

(三)不計較:既然人生是無常的,就應該體認到我們不可能真正擁有的東西有哪些?也會進一步思考什麼才是我們可以追求的永恆!所以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名利,也就沒什麼好計較的了。

 

二、六會:

 

(一)會珍惜人生:基於生命的無常,死亡不僅會發生在老年人與身體不健康的人身上,更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年齡層,可能降臨身強體健者身上,所以面對這樣的無常我們所能提出的因應方式就是珍惜,珍惜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我們不僅要珍惜自己的人生,並且也應該要珍惜他人的人生,大家彼此珍惜才能真正做到所謂的擁有人生。

 

(二)會尊重生命:生命既然有限,我們所能發揮的時間與空間就有限,我們所能知道所能掌握也很有限,所以自然得學會尊重不同的生命。並且,就我們有限的感知能力而言,死亡確實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親人死亡了,他的身體就永遠不會再陪在我身邊。物種滅絕了,就不可能再找到。死亡的不可逆性,讓我們得好好尊重每一個具體的生命存在。

 

(三)會包容彼此:不但要尊重,面對生命的脆弱我們更要學會包容,了解的因為生命的有限而顯現的無知,所以犯錯難免,面對我們自己的人生是如此,所以我們要謙卑。面對他人呢?當然就應該相互體諒、包容以對!

 

(四)會掌握價值:當我們深刻的體會到人生的無常,感受到死亡的無所不在,了解到日子過去一天,就接近死亡一天。我們就學會分辨價值,知道什麼是有限生命該好好投入的,什麼是浪費我們生命的事情,然後我們就能進一步創造價值,將人生的可能價值發揮到極致。

 

(五)會創造幸福:知道分辨價值,選擇正確的價值,就能夠進一步學習如何去掌握這些價值,而能夠創造人生的幸福,豐富人生。每一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可是若能從生死關懷的角度來學習掌握幸福,則不論幸福的內涵是什麼,我們至少可以知道要去創造它,並且能夠做到協助他人創造幸福,進而豐富彼此的人生。

 

(六)會付出關愛:在死亡面前,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都必須放下一切,不論地位與財富。在死亡面前,死神奪不走的,人唯一可以擁有的,就是愛!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價值,然而這樣的價值必須要我們用心體會才能理解,真心付出才能擁有。多活幾天並不能打敗死神,要讓生命活得有尊嚴,唯一的基礎就是愛,而想要讓人生擁有愛,唯一的方法就是付出。

 

然而即便有了以上「三不六會」的體認,若不能內化到生命的靈性當中,不能具體落實在生活中,這一切的體認仍然毫無用處。所以生死關懷最後還是必須連結到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必須要做到知行合一,讓生死關懷成為我們體察生命的豐富性與向上提升的動力,讓生死關懷成為我們人生行善的根基,讓人生知道為什麼而活,知道應該怎麼活,知道如何讓這兩者合而為一。不然許多人很可能在面對死亡所帶來的失落與可能的痛苦與斷滅的同時,採取虛無主義,以享樂的態度來消耗生命。這樣的人生態度在基本上就是荒謬的,因為假若人生是虛無的,那就沒有活著的必要,連虛無本身都沒有意義。假若人生追求享樂,那也必須好好活著才有機會享樂,甚至追求不同層次的享樂。這些都必須去思考因為死亡所帶來的生命的脆弱、有限與珍貴。因此,當我們明白生死關懷對現實人生所具有的正向意義,我們接下來就當用心於落實這些生死關懷對人生的意義,並內化到靈性生命,實踐在生活之中,讓人生不論有沒有來世,都可以精彩充實。

 

 

 

桂光990820

 

 

 

延伸閱讀:

 

死亡咖啡館

 

 

 

 

 

 

 

 

 

 

文章來源:

 

http://blog.udn.com/lifeeducaiton/43441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