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5318_871481136204040_2169532310463072426_n

 

【停止生命之輪】淡然居士

 

當已故宣隆大師(註:SUNLUN SAYĀDAW同音譯作孫倫禪師,生於一八七八年,本名毛喬定。一九二○年年中,他證得了初果。一九二○年十月,他證得了最究竟的阿拉漢果。一九五二年圓寂。如今,他的全身舍利仍然完整地保存在敏建,供人禮拜、瞻仰。孫倫禪師,大家之所以這樣稱呼他是因為他來自中緬甸靠近敏建縣(myingyan)孫倫村的洞窟寺院。)還是一名比庫時,曾被許多傑出、著名的三藏大師,盤問有關佛法義理的問題;

 

他們曾經向宣隆大師提問:「緣起在哪裡流轉?那些連接又在哪裡?流轉過程在哪裡可以停止?」

 

而宣隆大師在宣隆村土生土長,並沒有受過正規的學校教育,由於雙親貧苦,他自小便要看管牛隻與幫助家務。

 

他知道那些學識豐富的大師們,在盤問他佛法教理上的問題;他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三藏知識的淺陋;因此,宣隆大師首先會這樣請求:「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回答嗎?」

 

得到大師們的同意後,宣隆大師便作如下的回答:「緣起在眾生世間中流轉。那些連接都在六根門。流轉過程可在六根門停止。」

 

眾生世間是什麼意思?當一位禪修者達至穩固的定力時,他會覺知到心、心所與肉體等三種法(現象);皆在不斷的生滅變化,這三種法之不斷生滅變化,就是所謂的眾生世間了。眾生或有情,皆由五蘊合成,故眾生世間又名五蘊世間。

 

『那些連接都在六根門』的意思:門,是指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入或六根門。那麼,連接是怎麼樣在六根門出現的呢?是這樣的:譬如說,當眼睛接觸到一視覺物件(色塵)時,如果那物件令自己感到愉快的話,貪愛便會生起,那就是苦集諦或苦因諦;如果那色塵令自己感到不快的話,嗔恚(憤怒)便會生起,那就是苦諦。

 

同一道理,當耳朵接觸到可意的聲音(聲塵)時,貪愛便會生起,那就是苦集諦或苦因諦;當聲音(聲塵)是不可意的時候,嗔恚(憤怒)便會生起,那就是苦諦。

 

佛陀教導我們四聖諦:苦諦,苦集諦或苦因諦,苦滅之道諦,以及苦滅諦。

 

眾生都深深受到苦諦與苦集諦所影響,正是此二諦(苦與苦因)輪流地影響著眾生的生命,從而出現緣起流轉、生死輪迴。

 

『流轉過程可在六根門停止。』那是怎麼樣停止的?

 

當眼睛接觸到一個視覺物件時,它不知那物件是可意的、還是不可意的,眼睛只是看到它而已;至於它是否可意或美麗,則是想蘊的判斷。

 

同樣,當別人粗暴地罵你時,耳朵只是聽到聲音而已,至於那惡言惡語,則是想蘊的判斷。

 

因此,在看色塵的過程時,禪修者必須在想蘊起作用前去切斷、停止流轉過程;在聽聲塵的過程時,也是如此……

 

即是說:在眼看色時,要嚴密地專注(念住)著當下的眼觸,不讓愛憎之想法生起,那就可以切斷眼根門的聯繫了。

 

在耳聽聲時,要嚴密地專注(念住)著當下的耳觸,不讓愛憎之想法生起,那就可以切斷耳根門的聯繫了。

 

在鼻嗅香時,要嚴密地專注(念住)著當下的鼻觸,不讓愛憎之想法生起,那就可以切斷鼻根門的聯繫了。

 

在舌嚐味時,要嚴密地專注(念住)著當下的舌觸,不讓愛憎之想法生起,那就可以切斷舌根門的聯繫了。

 

在身觸物時,要嚴密地專注(念住)著當下的身觸,不讓愛憎之想法生起,那就可以切斷身根門的聯繫了。

 

在意識法(思緒、心念)時,要嚴密地專注(念住)著當下的意識,不讓愛憎之想法生起,那就可切斷意根門的聯繫了。

 

當禪修者能保持這樣的專注與警覺時,他便可以知道,眼、耳等六根門,不是看、聽等過程與愛憎之間的聯繫了。因此,生死輪迴並不遙遠,它就在六根門中不停地流轉。

 

已故宣隆大師以身作則,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於六根門中,只要守護好一個(指身念處),就可停止生命之輪,成就生死輪迴苦之解脫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