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f9eb4-84ef-4c42-94f8-4bd3d408d998  

「前幾天阿公頭暈到坐不起來,還冒了一身冷汗!」才踏進中風的阿公家,照顧老伴的阿嬤向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理事長余尚儒傾訴自己的擔憂。

「你女兒有打電話問我,我想應該是阿公沒吃早餐血糖太低。以後不能不吃早餐只吃血糖藥,不然血糖會掉很快,頭就會暈,」余尚儒叮嚀。

但阿公卻摸著肚子說:「我最近肚子都脹脹、痛痛的,吃不下……」余尚儒按壓幾個位置後判斷可能是脹氣,問阿公:「你是不是都躺著,沒有坐起來?」阿公還來不及答話,阿嬤就開始念:「他除了吃飯都躺著,說坐著腰會痠啦!」

「這應該就是原因,你一直躺著腸子不動當然會不舒服,腰痠我可以開止痛,但不能一直躺,不然身體也會退化,肺部愈來愈沒力,要練習坐起來,」余尚儒說。

跟阿公道別後,余尚儒立刻回家登錄kintone系統(協助團隊聯繫溝通、專案管理的平台),打開阿公的檔案記錄今天訪視的狀況,並點名服務阿公的嘉義市居家服務中心社工督導成淑貞,提醒女兒明天下午到他的門診拿止痛藥,也點名阿公的主治醫師、嘉義基督教醫院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白惠文要討論血糖用藥。
 
給病人與家屬電話,讓他們能及時求助

通常長輩發生類似阿公頭暈的狀況時,大概只能直接送急診,而現在余尚儒和白惠文跟嘉義基督教醫院的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合作,嘗試新模式,不僅給病人與家屬醫師的聯絡方式,讓他們能夠及時求助,團隊內所有成員也得以透過每次訪視後更新的資料,隨時掌握病人狀況。

嘗試新模式跟余尚儒一直放在心中的疑問有關。過去他是安寧病房的醫師,也訪視居家安寧的病人,但明明醫師提供好的醫療,護理人員也提供好的照護,為何居家安寧只有五成病人得以在家善終?可見目前的照顧模式無法解決問題。

後來余尚儒到日本取經,看見日本在宅醫療診所照顧的長輩在家善終的比例高達七成五。做法是以病人為中心,透過多專業合作,包括不同科的醫師、居服員、社工師、護理師等,24小時回應病人需求,讓他們得以在習慣的地方走到生命終點。因此余尚儒接觸跟病家互動最密切的居家服務中心,才發覺居服員跟社工其實有很多狀況無法解決。他們不了解個案身體整體的狀況,也不會判斷何時該就醫,病人有問題就被推到醫院,最後無法在家善終。
 
為何願意離開大醫院穩定的生活,做不一樣的事?余尚儒坦白,離開醫院其實是對目前績效導向的制度感到失望,連安寧病房醫師都被醫院質問為什麼佔床率這麼低、績效這麼差?他無奈地說:「安寧病房一個晚上死幾個人要問上帝啊!」

於是他轉而投入基層,並持續跟醫院合作,透過診所醫師的身分嘗試做居家安寧,沒想到愈做愈無力。因為離開醫院後,漸漸訪視的都是自己不認識的病人,無法掌握今天看的病人是誰、身體有什麼狀況,品質根本不會好。

之後他開始推動居家醫療,嘗試理想中的照顧模式,不僅主動走入病人家,也結合不同專業,如居家服務與居家護理互相幫忙,讓彼此的能力能夠提升。

余尚儒相信,「這是台灣面對高齡化社會非走不可的路,我現在做的事情,10年之後大家會搶著做。」

至於困難,余尚儒笑言,只要不把錢當一回事就不難,因為想賺錢,馬上就會覺得健保給付不公。

問他為何敢於不同?他分享當初念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時聽到教授許甘霖說的一句話,「即使在邊緣,也可以當邊緣的中心,」余尚儒回想,其實自己一直都不在中心,沒念台大,不是在醫學中心受訓,也不在台北市執業。

但他曉得,只要願意去做沒人做的事,就會成為那個邊緣的中心。
 
 
 
 
 

 

 

 

 

 

 

 

 

 

 
 
 
文章來源: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04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