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 捨棄惡行,過著完美修身善行的生活 ◊◊

 

【231偈】

攝護身忿怒 調伏於身行。

捨離身惡行,以身修善行。

 

【註解】

攝護自己身行上的忿怒,調伏於自己的身行。捨離自己的各種身惡行,親身修學各種善行。

 

 

◊◊ 不作惡語,過著完美抑制語言的生活 ◊◊

 

【232偈】

攝護語忿怒,調伏於語行。

捨離語惡行,以語修善行。

 

【註解】

攝護自己語言上的忿怒,調伏自己的語言之行。捨離自己的各種語言上的惡行,以自己的語言修學各種善行。

 

 

◊◊ 捨棄惡念、惡行,過著調御身心的生活 ◊◊

 

【233偈】

攝護意忿怒,調伏於意行。

捨離意惡行,以意修善行。

 

【註解】

攝護自己於意念上的忿怒,調伏自己的意念之行。捨離自己在意念上的惡行,以自己的意念修學各種善行。

 

 

◊◊ 調伏身、口、意三行。達到完全調伏的境界 ◊◊

 

【234偈】

智者身調伏,亦復語調伏,

於意亦調伏,實一切調伏。

 

【註解】

有智慧的人,調伏自己的身行,調伏自己的語言之行,調伏自己的意念之行,實踐對身、語、意的一切調伏。

 

只要是活著的人,都會有身、語、意三方面的行為。不良的身行、言行都是導致犯罪或招惹煩惱的根源。根據戒律,在家人是允許在意念或思維上有出軌的現象,但是絕對不能去實行;出家人則在意念或思維上的出軌是需要完全斷絕的。意念或思維上的不清淨,是登達不了彼岸涅槃的。

  

因此,有智慧的人,必須調御於自己的身、口、意三種行為,緊緊的把守著這三道門,能完全調御自己的身、語、意三行者,肯定是一名智者。

 

【調御自身——六位比丘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一組六人的比丘組合。

  

一天,那六名比丘穿著木屐,拿著餐具在平坦的石路上走來走去,佛陀聽見劈劈啪啪的聲音,便問阿難尊者那是什麼聲音?阿難尊者回答,那是木屐所發出來的聲音。佛陀聽了以後,便訂立了新的戒條:「作為比丘應該節制自己的身、口、意三種行為。」

 

【評論】

調御身、語、意三種不良的行為,佛教有一系列的戒律來確保比丘和信徒們調御自己,若想獲得更高的成就,就必須持守戒律。

  

這些基本戒律被視為通往涅槃必備的基本條件,因為必須調御身、語、意。違犯這些戒律,的在修行上會造成障礙,遵守戒律則可以在修行上順利和穩定的發展。

  

自性在逐漸的發展後,修行者開始盡量的控制自己的情感、食慾,以促進身心的進步。每月齋戒一日,樸素的生活,要比成為感情的奴隸而過著富裕的生活來得殊勝,獨身的生活更值得推薦。以個人的全部精力投入在個人,或協助他人在智力上與道德上的發展,擺脫阻礙道德發展的世俗繫縛過著正確的生活。每位修行者,都不會為自己的肉身追求世俗的欲樂,他們過著樸素、獨身、節欲和自律的生活。當他們慢慢穩健的進步,調御身、語、意三行時,他們修學的業力就會迫使他們出家或捨棄世俗之樂,接著,他們會生起這麼樣的念頭:

    

在家生活是爭吵的巢穴

充滿苦和欲

在廣闊的天空自由飛翔

是出家者所過的生活

  

在覺悟肉慾的虛幻後,他自願的捨棄一切財物,穿上袈裟過著神聖的生活。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外表使人感覺神聖,而是內心的淨化和典範的生活,在改變來自內心而不是外在,這並不代表要領悟涅槃,就一定要出家、隱居或過苦行生活。比丘的生活是修行道上的捷徑,可是在家的凡夫一樣可以證果。在家者面對一切誘惑而達到阿羅漢境界,比一個比丘達到阿羅漢境界更值得稱讚。有關那些尊貴者,如帝王、大臣,坐在大象上,穿的最好,吃的最好,卻也能證得阿羅漢果,佛陀這麼說:「雖然一個人穿得華麗,若他心無恚礙,沉默、調御,肯定及淨化,自律及不傷害任何生物,他就是梵行者(梵志、婆羅門),就是修行者,就是比丘。」

  

有很多在家弟子,不需要出家也能證悟涅槃,如:給孤獨長者是位初果聖人;釋迦族的大名長老是位二果聖人;陶匠噶迪卡拉是位三果聖人;佛陀的父親國王淨飯王證得阿羅漢果後才去世。

  

作為比丘要遵守更高的四種準則:

    

遵守基本道德(戒律)規範。

調御眼、耳、鼻、舌、身、意上的道德(戒律)規範。

淨化生活的道德(戒律)規範。

不執著於生活上的必需品。

  

這四種規範是屬於清淨戒,是證得涅槃的七個階段之首。當一個人加入僧團,他首先要剃度,才能成為真正的比丘。沒有適當的詞彙可以詮釋比丘,比丘雖然常被譯為行乞者,但是比丘的真正意義不單只是靠行乞而生活。

  

比丘無需起誓,成為比丘是自願的,他有權隨時離開僧團。比丘得遵守兩百七十條比丘戒,除了一些較不重要的戒條外,比丘要嚴格遵守殺害、偷盜、邪淫、妄語這四大戒律,如果觸犯其中一條,就算破戒,要被逐出僧團。如果他願意,他可以重新加入僧團,成為沙彌。至於觸犯其他戒條,得依戒條的輕重而接受懲罰。比丘的顯著性格是純淨、完全獨身、自願貧困、柔和、樸素、無私的服務、自制、耐心、慈悲和無害。

  

比丘的生活是完全捨棄世俗之樂和包袱,這是通往涅槃的有效途徑,但本生不是終點。

  

在健立穩固的的道德基礎後,那修行者攀登更高的目標--定,控制、培養、教化心境,是淨化之道。定,是指心的平衡,它使心靜止和智力暫時休息。

 

佛教的精華:在本經典裏頭,佛陀為一群倔強的僧人提供了實際的指示,建立了佛教精華和要素。佛教的重心在於關注與實踐。一個人若要獲得佛教修行上更高的目標,就得依教義而生活。佛教不是空泛的理論或宗教的膜拜儀式。

 

它非懷疑或強制性的信仰。

它非永恆或虛無主義的學說。

它非自我折磨和自我沉迷。

它非悲觀或樂觀,而是實際的。

它非僅存在於這個世界或其他世界。

它非外向而是內向的。

它非以神為中心,而是以自我為中心。

它是獨特的覺悟之道。

  

佛教的原始名稱是達摩,也就是持或守的意思,根據這原則而修行,將不墮入惡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