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jpg

◊◊ 那比丘具歡喜心,信仰佛陀的教法,達到寂靜安樂和解脫的境界 ◊◊

 

381偈】

比丘具歡喜心,誠信佛陀教法,

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註解】

那比丘充滿喜悅,相信於佛陀的教法,他達到寂靜安樂的狀態,已解脫諸行至涅槃境界。

 

【以喜悅的信仰達到目的——瓦卡利尊者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瓦卡利尊者的故事。

  

瓦卡利出生於舍衛城裡的一個婆羅門家庭,在他成年後的某一天,他看見佛陀進城托缽,他對佛陀莊嚴的儀表生起愛慕心,他對自己說:「我要爭取每時每刻都能看到佛陀。」於是他便到祇陀園出家去了。他經常站在可以看到佛陀的地方,他既不誦念經文也不修學禪定,只是站在那裡呆呆的看著佛陀,佛陀在等待他知識的成長,所以對他一句話也不說。

  

一天,佛陀覺察到該是瓦卡利知識成熟的時候了,便對他開示道:「瓦卡利!你整天看著這堆即將腐敗的所謂『我』的肉體,到底能獲得什麼利益,任何人看見佛法等於看見我。」

  

儘管接受了佛陀的開示,可是瓦卡利仍然不讓佛陀離開他的視野。最後佛陀心想:「除非能讓他受打擊,否則他是不會覺醒。」這時候剛好是雨季,佛陀要進行夏安居,於是佛陀便前往王舍城,瓦卡利也跟著前往王舍城。佛陀對瓦卡利說:「回去吧!瓦卡利。」瓦卡利心想,接下來的三個月這麼長的時間,不能見到佛陀,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於是他爬上了靈鷲峰,準備跳崖自盡。

  

佛陀意識到他的沮喪及對這世間已感到厭倦,心想:「如果再不慰藉他,他將毀滅那可以達到正道的身軀。」

  

於是,佛陀運用神通,發出一道金光,將自己的影相映現在他面前,瓦卡利一見到佛陀,心中的沮喪頓時消失,接著,佛陀有如使乾涸了的河床再度充滿水流——瓦卡利心裡頓時充滿喜悅和滿足感。

  

瓦卡利尊者心想:「我已見到那持十力者,他對我說『來』!我立刻充滿了喜悅。那我該怎麼『去』?」他站立在靈鷲峰頂上,雖然看不見道路,可是卻能聽見佛陀的開示,他升上空中與佛陀相會。當他在升空時,不斷的在思考佛陀所開示的詩偈,他完全抑制了世俗的喜樂而證得阿羅漢果,並擁有神通,他降落在佛陀跟前,讚頌佛陀,佛陀稱讚他在眾弟子中持信第一。

 

【評論】

學佛的目的,就是要達到猶如佛陀一樣寂靜安樂的境界——涅槃。要達到這一境界,唯一的途徑就是誠信於佛陀及佛陀的教法。

 

諸行解脫——「行」就是五蘊及十八界所造作的「業」,起心動念的「想」也同樣是「行」,因此,「諸行解脫」於廣義上說,就是終止五蘊的一切運作,於狹義上說,「行」是指五蘊中的行蘊。行蘊由五十個「心所」組成,其中十三個是「通一切心所」也就是一般的「心所」,二十五個「善心所」,「十四不善心所」。「行」也屬於十二因緣的第二項,「行」也指受條件牽制的一切生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