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73156566178763571.jpg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是《金剛經》一開篇便講的內容。想問:佛陀為什麼還要托缽乞食?

這是近日一位朋友通過私信留言的問題,想必也是許多初學佛者的疑惑。

首先,要說的是,乞食是古印度修行者最基本的修行方式之一。因為修行人一心專注修行,並不事勞作,所以,想要長養性命,乞食就是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乞食」這個詞,換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說法,就是「化齋」。就像古代文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一路向西,大部分時候的吃飯問題,都是由悟空化齋來解決。

深入來講,以佛法所蘊含的深意,佛陀示現乞食之行,有著許多內涵。

首先,乞食可以離俗。

只是靠乞食而生,可以遠離俗世營生,少與世俗糾葛,方能專心修行。

其次,乞食能更深刻地感知眾生平等。

佛陀雖曾貴為太子,依然要引領眾弟子於眾生門前乞食,即使成道後深受弟子尊崇,他依然不願安享別人的供奉,而是親自托缽乞食,這就是身體力行來教導弟子及信眾,懂得眾生平等之理。

經文中講佛陀「次第乞已」,是說佛陀乞食不分貴賤,均依次挨家沿門托缽。無論豐薄、葷素,皆欣然接受。

第三,托缽乞食可以修行忍辱。

「忍辱」作為佛教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之一,是成就菩薩道的重要修行。

眾生覺悟不同,並非所有人都願意恭敬布施給修行者,沿門乞食,難免遇到羞辱。因此,在托缽乞食過程中,就要常行忍辱,成就忍辱。

第四,托缽乞食為了寡慾知足。

縱你有廣廈千間,一晚不過只睡一張床;縱然世間山珍海味萬千,所求不過一日三餐果腹而已。

修行者乞食,不嫌寡淡,能果腹即可。將生活中對物質的需求降到最低,然後才能懂得知足,在知足中獲得生命的喜樂。

第五,托缽乞食,去除我慢,修行無我。

「慢心」是修道中最大的內心障礙之一。慢心體現在倚恃我相,於他有情心生高舉,亦即恃己凌人。而慢心不調,學法無益。

而「我執」則是《金剛經》甚至整個佛教修行中,都極力教導破除的心念,因為這是人生痛苦煩惱的根源。

佛陀在《金剛經》中開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一切的講法都是從入舍衛城托缽乞食開始。比丘、比丘尼在乞食中破除我慢,我慢既破,無始以來之我執、我見、我愛等我相,亦皆隨而易破,我相破已,即是無我,若得無我,無我智則現前。

第六,托缽乞食,培養對眾生的感恩。

佛語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

接受眾生的布施,就得一心修行,為眾生祈福、修福,發願度化眾生。

佛教戒律中,有著許多對比丘、比丘尼乞食的戒條,以便規誡弟子,領悟佛陀教導托缽乞食的真義,如法修行,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成就圓滿。

領悟了這些佛陀托缽乞食的意義,希望每一個修行者也都能從中有所體悟,在生活中踐行佛陀法教。

學佛過程中,如有任何疑問,歡迎向我們提問,互動交流,修行路上一起精進學習。

 

 

 

 

 

 

 

 

 


文章來源https://read01.com/eemzB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