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44353_902536706595546_962957506286452736_n.jpg

關涉主題:觀念/如何知道覺者‧實踐/如何得淨信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劍摩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緣於彼意,不知他心如真者,彼世尊正盡覺不可知,云何求解於如來乎?」 時,諸比丘白世尊曰: 「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 「比丘!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具分別說。」 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 「緣於彼意,不知他心如真者,當以二事求解如來:一者眼知色,二者耳聞聲。若有穢污眼、耳知法,是彼尊者為有、為無耶?若求時,則知所有穢污眼、耳知法,彼尊者無。若無此者,當復更求:若有雜眼、耳知法,是彼尊者為有、為無耶?若求時,則知所有雜眼、耳知法,彼尊者無。若無此者,當復更求:若有白淨眼、耳知法,是彼尊者為有、為無耶?若求時,則知所有白淨眼、耳知法,彼尊者有。若有此者,當復更求:彼尊者為長夜行此法、為暫行耶?若求時,則知彼尊者長夜行此法,不暫行也。若常行者,當復更求:彼尊者為為名譽,為為利義入此禪耶?不為名譽,不為利義入此禪耶?若求時,則知彼尊者非為災患故入此禪也。

  

若有作是說:『彼尊者樂行非恐怖,離欲,不行欲,欲已盡也。』便應問彼:『賢者!有何行、有何力、有何智令賢者自正觀如是說:「彼尊者樂行非恐怖,離欲不行欲,欲已盡耶?」』彼若作是答:『賢者!我不知彼心,亦非餘事知,然,彼尊者或獨住,或在眾,或在集會,若有善逝,若為善逝所化為宗主,因食可見彼賢者,我不自知,我從彼尊者聞,面前諮受:「我樂行非恐怖,離欲,不行欲,欲已盡也。」賢者!我有是行、有是力、有是智,令我自正觀如是說:「彼尊者樂行不恐怖,離欲,不行欲,欲已盡也。」』

  

於中,當復問彼如來法:『若有穢污眼、耳知法,有彼處此法滅盡無餘?若有雜眼、耳知法,有彼處此法滅盡無餘?若有白淨法,有彼處此法滅盡無餘?』如來為彼答:『若有穢污眼、耳知法,有彼處此法滅盡無餘,若有雜眼、耳知法,有彼處此法滅盡無餘,若有穢污眼、耳知法,如來滅斷拔絕根本,終不復生,若有雜眼、耳知法,如來滅斷拔絕根本,終不復生,若有白淨法,如是我白淨,如是境界,如是沙門,我如是成就此正法律。』

  

有信弟子往見如來,奉侍如來,從如來聞法,如來為說法,上復上,妙復妙,善除黑白。如來為說法,上復上,妙復妙,善除黑白者,如是、如是聞已,知斷一法,於諸法得究竟,{}[]信世尊:彼世尊正盡覺也。

  

復應問彼:『賢者!有何行、有何力、有何智,令賢者知斷一法,於諸法得究竟,{}[]信世尊:彼世尊正盡覺耶?』彼如是答:『賢者!我不知世尊心,亦非餘事知,我因世尊有如是{}[]信:世尊為我說法,上復上,妙復妙,善除黑白。賢者!如如世尊為我說法者,如是、如是我聞如來為我說法,上復上,妙復妙,善除黑白。如是、如是我聞已,知斷一法,於諸法得究竟,{}[]信世尊,彼世尊正盡覺也。賢者!我有是行、有是力、有是智,令我知斷一法,於諸法得究竟,{}[]信世尊:彼世尊正盡覺也。』若有此行、有此力,深著如來信,根已立者,是謂:信,見本、不壞智相應,沙門、梵志、天及魔、梵及餘世間無有能奪,如是,求解如來,如是,正知如來。」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中部47/考察經(小雙品)(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在那裡,世尊召喚比丘們:「比丘們!」 「尊師!」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不知他人心差別的考察比丘應該為了識知『是遍正覺者與否』而對如來作探查。」

 

「大德!我們的法以世尊為根本,以世尊為導引,以世尊為依歸,大德!如果世尊能說明這所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說]後,比丘們將會憶持的。」

  

「那樣的話,比丘們!你們要聽!你們要好好作意!我要說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不知他人心差別的考察比丘應該在二法上對如來作探查:在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法上:『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污染法,對如來來說,那些被發現與否?』當探查他時,他這麼知道:『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污染法,對如來來說,那些不被發現。』

  

當探查他時,他這麼知道:『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污染法,對如來來說,那些不被發現。』之後,他更進一步探查:『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混雜法,對如來來說,那些被發現與否?』當探查他時,他這麼知道:『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混雜法,對如來來說,那些不被發現。』

  

當探查他時,他這麼知道:『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混雜法,對如來來說,那些不被發現。』之後,他更進一步探查:『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淨法,對如來來說,那些被發現與否?』當探查他時,他這麼知道:『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淨法,對如來來說,那些被發現。』

  

當探查他時,他這麼知道:『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淨法,對如來來說,那些被發現。』之後,他更進一步探查:『這位尊者是這些善法長時間的進入者,或者是暫時的進入者?』當探查他時,他這麼知道:『這位尊者是這些善法長時間的進入者,這位尊者不是暫時的進入者。』

  

當探查他時,他這麼知道:『這位尊者是這些善法長時間的進入者,這位尊者不是暫時的進入者。』之後,他更進一步探查:『這位已變得有名的、已得到名聲的尊者比丘,這裡,一些[他有關名聲的]過患被發現嗎?』比丘們!因為,只要比丘是未變得有名者、未得到名聲者,這裡,一些過患不被發現,但,比丘們!當比丘是已變得有名者、已得到名聲者,這裡,一些過患被發現。當探查他時,他這麼知道:『這位已變得有名的、已得到名聲的尊者比丘,這裡,一些[他有關名聲的]過患不被發現。』

  

當探查他時,他這麼知道:『這位已變得有名的、已得到名聲的尊者比丘,這裡,一些[他有關名聲的]過患不被發現。』之後,他更進一步探查:『這位尊者是無畏的節制者,這位尊者不是有畏懼的節制者,他對欲不親近,以貪的滅盡而成為離貪的狀態嗎?』當探查他時,他這麼知道:『這位尊者是無畏的節制者,這位尊者不是有畏懼的節制者,他對欲不親近,以貪的滅盡而成為離貪的狀態。』比丘們!如果其他人這麼詢問那位比丘:『尊者以什麼理由、什麼類比,據此而尊者這麼說:這位尊者是無畏的節制者,這位尊者不是有畏懼的節制者,他對欲不親近,以貪的滅盡而成為離貪的狀態呢?』比丘們!當正確地回答時,比丘應該這麼回答:『像這樣,當這位尊者在僧團中住或單獨住時,在那裡,凡善去者、惡去者、教誡群眾者[、不教誡群眾者],以及,這裡,一些是在物質上被看見者、一些是不被物質染著者,這位尊者不因此而輕蔑他。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我是無畏的節制者,我不是有畏懼的節制者,我對欲不親近,以貪的滅盡而成為離貪的狀態。』

  

比丘們!在那裡,應該進一步反問如來:『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污染法,對如來來說,那些被發現與否?』比丘們!當回答時,如來會這樣回答:『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污染法,對如來來說,那些不被發現。』『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混雜法,對如來來說,那些被發現與否?』比丘們!當回答時,如來會這樣回答:『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混雜法,對如來來說,那些不被發現。』『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淨法,對如來來說,那些被發現與否?』比丘們!當回答時,如來會這樣回答:『凡能被眼與耳識知的淨法,對如來來說,那些被發現。我有這個道、這個行境,但不因為那樣而等同彼。』

  

比丘們!對這樣說的大師,弟子值得為了聽聞法而前往,大師對他教導更高再更高、勝妙再勝妙、黑白有對比法,比丘們!如大師對比丘教導更高再更高、勝妙再勝妙、黑白有對比法,這樣,關於那個法,證知這裡的某個法後,他走到關於諸法的究竟,他淨信大師:『世尊是遍正覺者,法被世尊善說,僧團是依善而行者。』比丘們!如果其他人這麼詢問那位比丘:『尊者以什麼行相、什麼類比,據此而尊者這麼說:世尊是遍正覺者,法被世尊善說,僧團是依善而行者呢?』比丘們!當正確地回答時,比丘應該這麼回答:『朋友!這裡,我為了法的聽聞去見世尊,世尊對我教導更高再更高、勝妙再勝妙、黑白有對比法,這樣,這裡,我在那個法中的某個法以證智走到關於諸法的究竟,我淨信大師:『世尊是遍正覺者,法被世尊善說,僧團是依善而行者。』

  

比丘們!凡任何人對如來的信以這些理由、這些語詞、這些文句住立、生根、確立,比丘們!這被稱為有理由、根植於見、堅固的信,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世間中的任何者動搖,比丘們!這樣是對如來以法探求,而這樣是如來被以法善探求。」

  

這就是世尊所說,悅意的那些比丘歡喜世尊所說。

  

考察經第七終了。

 

 
 
 
 
 
 
 
文章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