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hat 圖片_20180618095930.jpg

 

在德加尼亞禪師的禪修營裡,有一位中國學員問禪師,如果一個人解脫了斷除煩惱後,是不是就沒有喜怒哀樂了,那不就成木頭人狀態了?德師說,肯定不是這種僵屍狀態啊,佛陀不是僵屍啊,斷除煩惱後,善的品質會非常多,如同佛陀有四無量心。

因此主頁君推送這一篇向智尊者寫的四無量心。尊者在這篇文章寫到,成就這四種崇高心靈境界的最終目的在於,其達到的心態,可作為解脫"觀智"的堅實基礎,洞察一切現象其無常、造苦及無實質的真相。

佛陀曾傳授四種崇高的心靈境界:

慈愛 (慈, metta )

同情 (悲, karuna )

隨喜 (喜, mudita )

捨離 (捨, upekkha )     

巴利文佛教經典中,此四種心境稱為" Brahma-vihara "(梵住、梵天之居處 )。這個詞既可表達為: 卓越、崇高、昇華的心境,又可表達為: 梵天般的、天神般的、神聖的居處。

這四種心態被稱為卓越 、崇高,因其為眾生的正確或者說理想的操行之道( sattesu samma patipatti )。事實上,它們可應對社會接觸的一切場景,在社會衝突中,對於化解緊張、製造和平、癒合生存爭鬥的創傷起著極大作用。它們填平社會隔閡、建立和諧的團體、喚醒久已忘卻的寬容、復蘇久已失卻的喜悅與希望、促進人類的兄弟情誼、抗衡自私自利的力量。

四梵住心與仇恨心不可相容,因其心等同於梵天,即傳統佛教宇宙觀中高等天界內神聖而壽命有限的統治者。東西方不少其它教說中的神祗,據其信徒之言,示現嗔意、苛責、嫉妒與"義憤"; 與之相反,梵天無恨心。一個借著戒行與禪定,勤勉培養這四種崇高心境的人,被認為與梵天等同( brahma-samo )。如果這些境界在此人內心成為主導影響,他將會重生於相合的域界,即梵天界。因此,這些心態被稱為似梵似神。      

它們被稱為住( vihara ,居處 ),其因在於,我們應以之為心的長久停住之處,以之為"家",而不應僅作偶至、暫住、旋即忘失的造訪之處。換句話說,我們的心應當為之徹底飽和,讓它們成為我們不可分離的同伴,在一切尋常活動時連續念住其中。正如《慈經》中說:

無論站 、行、坐、臥,凡清醒時,他應當確立此念。此謂即時即地的梵住之心。

這四種心境——慈愛、同情、隨喜與捨離——亦稱為無量心( appamañña ,無邊界,無限 ),因為在其完善與真實狀態下,普及眾生的範疇不應受任何限制而有偏狹。它們應當無排斥性,無偏向性,不為任何選擇或偏見所束縛。達到如此無量梵住的心,不包含任何建立在國籍、種族、宗教或階級基礎上的仇恨。

不過,若非對這種心態具有牢固、自然、根植的傾向,我們很難藉由迫使意念,成就那種無量並持續避免任何形式與程度的偏失。為了成就它,多數情形下,我們不僅必須以這四種素質作為行為準則與省思內容,還要把它們作為系統禪修的主題[業處 ]。那樣的禪修稱為"梵住修習"( Brahma-vihara-bhavana )。修習的目標是,藉由這四種崇高心態,成就高度的心力專注狀態——即禪那( jhana )。修習慈、悲、喜三梵住之一,皆能成就前三禪那,而修習捨,僅能成就第四禪,在其中"捨"為最主要的禪支[中譯者注: 另有一說認為四梵住之任一出發皆可成就四禪 ]。     

一般而言,持續修練會有兩種至高果報:第一、這四種素質深植於心,成為不易瓦解的自然態度。第二、引領並鞏固梵住心的無量延伸,其範圍達到包容一切眾生。事實上,佛經中對這四種修持的詳盡教導,顯然正是為了使這些崇高心態的無量性逐漸地延展開來,有系統地突破人地限制的一切障礙。        

在禪定修練時,慈、悲、喜心朝向之物件的選擇,乃是從易到難。例如,修慈心禪時,從祝願自己得安寧開始,以之為參照點逐步展開:"正如我希望幸福、離苦,願那個有情、願一切有情,幸福、離苦!"接著,把慈心傳向自己所敬愛者,如導師; 接著傳向親愛者、無特殊情感者、最後傳向敵對者,假若有的話,或者自己所厭惡者。因為此種禪定與生者之福利有關,不應選已亡故者,也應避免選擇對之自感性吸引者。      

完成最難的一步即把心念傳向為自己厭惡者後,他應當"破除界限"( sima-sambheda )。把自己的慈心,對這四類人無分區別地平等傳送。那時,他將已達到較高的禪定階段: 隨著似相( patibhaganimitta )的出現,達到"近行定"( upacara samadhi ),進一步修持將趨向初禪安止定( appana ),在上升至高階禪那。        

在空間擴展上,該禪法從就近的環境出發,如自己的家庭,接著推延到鄰捨、整條街、整個城鎮、國家、別國、全世界。在"方向延滲"上,慈心首先朝東面傳播,接著朝西、北、南、兩個正方向之間、上方、下方。同樣的修行原則也適用於慈心、喜心、捨心觀的修持,物件的選擇相應有變動。詳細修法可在經典中找到(見清淨道論,第九章)。

成就梵住的最終目的在於,其達到的心態,可作為解脫"觀智"的堅實基礎,洞察一切現象其無常、造苦及無實質的真相。由四梵住而成就禪那的心,純淨、寂止、穩固、鎮定、無粗相的自私,因此為解脫的最後工作所必要的"觀"做好了準備。        

以上論述表明,培養梵住的方法有兩種: 首先是操行修持與正確的思維指向,第二是以禪那為目標的系統禪修。這兩者相輔相成。系統的禪修有助於使慈、悲、喜、捨自發而生,使我們的心面對人生中無數煩惱的挑戰,在身、語、意上保持這四種素質,越來越堅定與寧靜。       

另一方面,如果操行越來越受四梵住的把握,心智會減少怨惱、緊張與煩躁,這類心態常常在禪定時刻細微地侵入,構成所謂的"掉舉"蓋[焦躁不定之障礙 ]。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思維對禪定之心有著強烈地影響; 只有兩者距離不斷縮小,才可望有穩步的禪定進展,成就修行的最高目標。        

反復思索這四種崇高心境的本質、利益、以及其對立素質的過患,有助於梵住修習。如佛陀所說:"長久地思索、觀想之事,即為其心所趨、所向之處。"

 

原文標題為《向智尊者論四梵住》

 

延伸閱讀:

《慈經》——彙整

《應作慈愛經》

《慈經 》-- 內附簡易慈心禪操作方法(巴利唱誦+黃慧音中文唱誦)

 

 

 

原文版權所有 ©  1993 佛教出版社. 免費發行。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編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衆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05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並登載本版權聲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