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91841_1812404378809627_783807173543355785_n.jpg

 

第六章 五力(balani)

「力」的定義是:「對治障礙,所以稱為『力』。」(譯者按:參見雷迪大師:《第一義諦手冊》)

巴利聖典上說:「無論何時遇見障礙,都會有一種無畏的穩定,因此,稱為『力』。」(譯者按:見《增支部》Ekaka Nipatatthakatha, 18,  Apara accharasanghata-vagga-vannana)

如同「根」的情形一樣,「力」有五種,分別是:

1. 信力、2. 精進力、3. 念力、4. 定力、5. 慧力。

為了摧毀「身見」的王國,他們是五位將軍或指揮官。對於佛法中的比丘與凡夫而言,他們是五種可以依賴的力量。

如同「信根」的情形一樣,「信力」有兩種,分別是:1. 自然信、2. 定信。

「自然信」是指沒有經過特別的修持與開發,而是依照環境與貪欲而生起的,因此,只能產生布施、持戒等「自然善業」。「自然信」沒有力量克服「貪欲」,相反的,「貪欲」掌握住「自然信」。

這是說明「貪欲」如何以強力掌握住「自然信」,巴利聖典中提到四種聖人的傳統修法(聖種法ariya-vamsa-dhamma。譯者按:參見《增支部》Catukka-nipata, Pathama-pannasaka, 8,  ariyavamsa- sutta),就如同太陽、月亮清澈地存在於天空中。這四種修法是:

1. 在食物上很容易滿足。(乞食)

2. 在衣服上很容易滿足。(糞掃衣)

3. 在居住上很容易滿足。(樹下坐)

4. 在修習中發現喜樂。(身心寂靜)

這四種修法形成了「信」。在現代,「信」這位偉大的國王還是很隱匿、很沉淪。今天,眾生都是在物質的生活上享樂,在世間的職務、尊嚴與榮耀上享樂,在滿足快樂的生活、世間的財富與權勢上的享樂。因此,「貪欲」這位巨大的國王就像大海包圍島嶼一樣明顯。這說明了「自然信」在這世界上的脆弱。

「定信」則是在諸如吸入、呼出的「身念住」中,修習有所成就,並消除了心靈的不安與騷動之後才生起的,這種「定信」可以驅除在財、食、味上享樂的「貪欲」。這種「定信」可以將比丘、凡夫從沉溺在三種「貪欲」的汪洋中拯救出來,讓他們到達由「聖種法」所構成的「信」的王國當中。在「三十七道品」中,就是需要這種「信」。

在「精進」的兩種型態中,「自然精進」是指,沒有經過修持的開發,隨機緣而懈怠,並產生布施、持戒、研讀聖典等「自然善業」。這種「自然精進」並不能驅逐懈怠,反而屈服於懈怠,順從懈怠。這說明了懈怠是如何征服自然精進。

當眾生遇見佛法,就會認識到,在過去無止盡的輪迴中,他們一直是「身見」、「惡行」與「苦界」的眷屬。巴利聖典很清楚地指出,「聖種法」是可以驅除懈怠,全心全意投入修習,並且在這種修習中獲得解脫。

驅除懈怠行為可以這樣描述:具備了「諸學」(譯者按:佛法的訓練),並且在戒壇上受戒成為比丘,依「諸學」而行,就是:

「以樹根為出入的住所,因此,今生就修持樹下住支的苦行。」(譯者按:參見《律藏》‧大犍度‧第四品)

為了遵循「諸學」,如果一位修行人以森林中的樹木為住所,「只依乞食維生,不依賴別人,堅定地遵守頭陀苦行。」而且小心謹慎地修持「身念住」,這些精進的行為就可以驅除由懈怠而生起的惡業。他們都是屬於精進領域當中的行為。

在現代的世界中,這種「精進」的領域非常模糊。時至今日,比丘雖然已經警覺到他們處於「身見」、「惡行」,並且在「苦界」中再生的眾生階層當中,他們還是居住在由布施者所建立的村落中,並且從接受大量的供養與利益中享樂。他們沒有能力拋棄這個社會的其他人士,如「懈怠」領域中的一切行為,而這種「懈怠」的領域,就像大海淹沒島嶼一樣的明顯。這說明了「自然精進」的脆弱。

只有「修習精進」,才能讓修行人安於極少的睡眠,經常保持機警、主動、無懼、大膽、踏實地獨居,內心相當堅定,這樣才可以驅除懈怠。在三十七道品中,需要這種「修習精進」。

在以下簡要的解釋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念力」、「定力」、「慧力」的詳細意義。在此,我只是提供一種精簡的說明。

「念」的反面是稱為「失念」(譯者按:或「忘念」)的惡業。「失念」是指,沒有能力在「禪定」(如:身念住)或「直觀」中投入,不能夠專心一致,不能夠控制自己的心靈,而隨意飄盪在其他的思想對象上,而不是在修行所專注的對象上。「自然念」是與生俱來的,可是沒有能力驅除失念,只有「修習念」才能驅除。

「禪定」的反面是「散亂」的不善法,包括了在「修習作意」上,心靈沒有能力專一、不安與散亂。在諸多對象上生起雜念,而不是制心一處,沒有能力控制住心靈,專注在一個對象上。「自然定」沒有能力驅除散亂的不善法,只有「修習定」才有能力。

「慧」的反面是「迷惑」的不善法,包括了無知、欠缺明晰、模糊以及缺少心靈的光明。黑暗環伺著心靈。這種迷惑不可能由「自然慧」來驅除,也不可能由飽讀三藏經典知識的「教法智」(pariyatti-pabba)來驅除。只有安立在「身念住」上的「修習智慧」才有能力逐步驅除這種「迷惑」。

在此說明了與「五力」各自相對立的五種不善法的意義。

這五種相對立的不善法:一、貪欲。二、懈怠,或無力承受痛,或在對治的工作上欠缺無畏的力量。三、失念。四、散亂。五、迷惑。可以對治、驅除這些惡業的五種法,稱為「力」。如果「五力」當中有任何一力是脆弱的,就如同「未了行者」在「禪定」與「直觀」上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因此,有些人可以從貪欲的領域中脫離出來,這是因為他們的「信力」強而有力的緣故。他們擺脫了對於財、食、色與世間尊嚴榮耀的執著。可是,因為他們在其餘的四種力上有所欠缺,所以還是不能達到圓滿具足的境界。

有些人可以從貪欲、懈怠的領域中脫離出來,這是因為他們的「信力」與「精進力」強而有力的緣故。他們持續不斷地遵守善法-樹下住支以及修持頭陀行。可是因為他們在其餘的三種力上有所欠缺,就沒有能力修習「身念住」,或者修持「禪定」與「直觀」。

有些人在前三種力上非常強烈,因此,能夠在「身念住」上安立,他們可以在觀吸入、呼出上或身體的骸骨上達到專注。可是因為在其餘的兩種力上有所欠缺,就不能在「禪定」與「直觀」上有所安立。

有些人可以入禪定,這是因為他們前四種力非常強烈,可是,因為他們在「慧力」上是很脆弱,就沒有能力在「直觀」上有所安立。

有些人在慧力上強而有力,精通三藏,明瞭第一義諦,可是因為在其餘的四種力上有所欠缺,他們不能從貪欲、懈怠、失念、散亂中擺脫出來,就生活在這些惡業當中,而且在這些惡業當中死亡。如此,一位修行人一旦在這些「力」中欠缺任何一種,就不可能從這些各別相對的惡法中擺脫出來。

在「五力」中,精進力與慧力也是「如意足」。因此,如果這二力夠強大、相輔相成的話,就不會發生因其他三力過弱而無法在「直觀」上安立的情形。以佛陀住世的舍衛城為例,共有五千零五十萬位的修行人從世間的罪惡中證得解脫。

不瞭解「如意足」、「根」、「力」等功能的修行人,不會知道為何他們的「欲望」是脆弱的,以及用什麼對治他們。他們不知道要安立什麼法,甚至連想要安立的欲望從未生起過。因此,「聖種法」直到現代還是處於消失的邊緣。

例如,有一種公牛,叫做「牛王」(usabha譯者按: 牡牛),這隻牛王的價值遠超過千萬頭普通的公牛。如果這隻牛王明顯的特徵被認出來了,牠會被妥適的飼養、培育,牠的四肢會發達,體能會增強。然後,牛王會保護上百的家畜,以防止獅、豹的侵入。只要是有牛王在的牧場,就可以避免大部份的疾病與傳染病。一般人的居家環境,要是周遭安插木樁,每七間房子成一列,朝同一方向。就可以避免大部份的疾病與傳染病。就好像那迪‧毗薩拉公牛可以同時拉動五百輛的二輪貨車一樣(譯者按:參見《小部》《本生經》Ekaka Nipata, Kuruvga-vagga, 28, Nandi Visala Jataka)。(編按:文中說:「居家環境,要是周遭安插木樁」,可能基於標明地界,以免被侵犯。「每七間房子成一列,朝同一方向」,可能是某時某地的民情。若順應民情,個個相安。至於如此作法對「避免大部份的疾病與傳染病」,應無關聯。此事也無記載在《本生經》中)。

如果這隻牛王的主人對於這些情形,一無所知,因此沒有加以適當的飼養、培育,只像一般公牛一樣去照料。如果這位主人將這隻公牛跟其他公牛一樣對待,一同去耕種,一同去拉二輪貨車,那麼這隻牛王明顯的特徵與四肢就不會發育,牠的體能還是潛伏的。這隻牛王會像其他公牛一樣的生長、死亡。

不過,一位內行的主人就會將這隻牛王與其他公牛隔離開來,將牠安置在一間特別建造的牛舍當中。這位主人會舖上乾淨的細沙,屋頂上加蓋天花板,清除這間牛舍裡排泄物,並以適合人類食用的米、豆飼養。這位主人會替牠洗淨,然後再抹上香料。在這種情形下,這隻牛王的明顯特徵與四肢會發育成長,並且培育出巨大的體能。

在當今的佛法時期裡,未了的修行人就像公牛的主人,這些未了修行人的五力就像牛王,論藏中的《正念分別論》、《正勤分別論》、《如意足分別論》、《根分別論》、《覺支分別論》、《道支分別論》,經藏中的《大念住經》、《念住相應》、《正勤相應》、《根相應》、《力相應》、《覺支相應》,就像世間上的說明書,可以指出牛王明顯的特徵,以及如何加以適當的飼養、培育,使牛王的體魄強壯。

這些未了的修行人,由於無知的緣故,無法經由禪修的工夫來開發五力,因而滿足於佛法中初階的成就,例如布施、持戒、研究經教等,就像不認識牛王的主人,不會給予適當的養育一樣。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許多世間的事業。這些事業可以經由財富的力量來完成,有些事業則可以經由知識的力量來完成。甚至在土地的耕作上,也需要幾種力量來完成。有時候,首先需要儲蓄財富的力量,其餘才是知識的力量。先前的教育與研究凝成了知識的力量。

同樣的,在佛法中,為了修習「禪定」、「直觀」,以及證得聖道、果與涅槃,就需要「五力」。當這些「力」先累積了,上述的巨大工作才有可能發展。連五力之力都沒有具足的人,就不可能激起去進行這些巨大任務的欲望,這些巨大的工作就不會在今生中完成。他們過得很不用心,也缺少決定的力量。如果向他們說,可以完成這些任務,他們也不想聽。他們不知道這些障礙的思想之所以降臨到他們,是因為他們在「力」上面全然荒蕪。他們在「波羅蜜」或「二因」或現世的門前感到羞愧。(譯者按:有些人相信除非「波羅蜜」成熟了,否則是不會證得聖道與聖果;有些人相信現在是「二因」時代,因此,在今生是沒有辦法證得聖道與聖果。)

不過,如果這些人在「正念」當中的一項功課安立起來,例如「出入息念」,如果他們因而建立「信力」、「精進力」、「念力」,這種頑強的思想一定會消失,而善業思想必然會生起。這是因為他們已經開發了強勢的力量。

這就是如何開發這種力量的方式。雖然這種修行人還不能證入「名」與「色」;可是,經由對於「財、食、味欲望」、「世間財欲望」的控制,還是可以開發出微弱的「信」;經由「懈怠」的控制,還是可能開發出微弱的「精進」;經由「散亂」與「迷惑」的控制也可以增強「禪定」與「智慧」。當開發這些「力」的時候,他的內心必然會發生變化。

例如,一位飽受痲瘋病折磨的人,他對於一般事物與世間的事業會失去興趣。但是如果用適當的藥物治療,這種大病就會逐漸痊癒,脫離冷漠感,重新振奮起來。這是不可避免的。「欲望」、「懈怠」、「失念」、「散亂」、「迷惑」這種惡業,就像五種大病;佛法中的「禪定」、「直觀」就像世間的庶務與事業;例如,四念住的「出入息念」,就像用藥物去治療。其餘的類比就很容易瞭解了。

因此,佛陀會如是說:

「修習信力!修習精進力!修習念力!修習定力!修習慧力!」(譯者按:見經藏‧《相應部》‧大品‧力相應第六,Gavga-peyyala-vagga, Baladi-sutta第一經至第十二經)

在這個世界上,建築師的力量是依靠完善的工具,例如錐子、鑿子、斧、刀、鋸子等等。只有當這位建築師擁有這種力量,他才有可能著手去建立寺廟、房舍等等。在木匠、鐵匠、金匠、木雕師等人的工作上,他們也分別有各自的力量,他們的力量包括了完善的工具與配備,只有這樣子,他們才能完成他們的工作。

同樣的,在佛法中,為了證得「道智」(四向)、「果智」(四果),修習「禪定」與「直觀」的工具包括了「修習信」、「修習精進」、「修習念」、「修習定」、「修習慧」,並且是經由「四念住」中的「出入息念」來開發的。「五力」就是瑜伽行者的力量(譯者按:yogavacara是指修習「禪定」,或修習「直觀」,或兩者兼修的人)。因此,在佛法中,想要在修習禪定、直觀有所成就,必須開發五力。這就是上面所引述的偈頌中「修習」(bhaveti)的意義。

 

 

 

 

 

 

 

取自 法雨道場 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