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_9781253.jpg

禮敬世尊、圓滿者、正自覺者!

正自覺者、世尊、圓滿者(古譯:如來),出於對整個輪圍世間所有眾生的無上悲憫,為了讓眾生斷除再再的生、老、死之苦,以及造作不善而導致的惡道之苦,最終體證涅槃的究竟快樂。佛陀教導有智者應登出家之大位。因貪等煩惱的累積,眾生陷於輪迴而不達涅槃,去除這些煩惱獲得淨化的方法就是自身建立戒、定、慧並深入提升。在家人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不但自己要糊口活命,還要養活老婆孩子,要讓親眷滿意,要讓朋友滿意,還要提防冤家對頭。這些需求若不能滿足,在家生活是過不下去的。在家人俗事纏身,很難有時間持戒、禪修。保持心的清淨太難。儘管在家人受持一些戒條,但堅持不了多久,很快便被雜染侵擾,沒多久就破戒了。就算克服萬難擠出了時間禪修,奔波忙碌的人也很難獲得定力;即使獲得了定力,煩惱現起時定力也會很快退失了。


僧人卻有很多機會修持戒律。看到沉溺於輪迴的過患和涅槃的殊勝,意識到“家”是修法的障礙、是煩惱滋生的港灣,而出家才有利於法的修習。智者會毅然選擇離開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親戚和他們的財產,過無家的生活。正如下面的偈頌所說:


“Sambādho gharāvāso rajāpatho abbhokāso pabbajjā.”

“居家是障礙,狹小並充滿灰塵,但出家則擁有一片廣闊的天地。”


皇宮不是去除不善之地,反而是滋生不善和煩惱的土壤。大多數人成為國王後都做過很多惡行,結果投生地獄,更別說普通人。《德米亞本生經》記載:在菩薩統治王朝二十年間所犯下的罪惡,甚至讓他投生在地獄被燒煮長達八萬年之久。那一世菩薩投生為德米亞王子,在他年紀很輕時便可憶起自己的過去世,因怖畏於接管朝政的禍患,作為王位繼承人的德米亞王子便裝聾作啞。他的父王見菩薩不能講話,甚至不能正常站立參加灌頂儀式,對他感到失望,認為此不祥之人會給皇宮帶來惡運,於是下令讓御夫善喜把王子帶到一片叢林活埋。當御夫把菩薩送到叢林時,菩薩張口說話,御夫問他在皇宮時為何不講話?經中記載德米亞王子以如下偈頌作答:


“Purimaṃ sarati so jātiṃ, yattha rajjamakārayi;Kārayitvā tahiṃ rajjaṃ, pāpattha nirayaṃ bhusaṃ. Vīsatiñceva vassāni, tahiṃ rajjamakārayi; Asītivassa sahassāni, nirayamhi apacci so. Tassa rajjassa so bhīto,mā maṃ rajjābhisecayuṃ; Tasmā pitu ca mātucca,santike na bhaṇī tadā.”


“我憶起自己的前世,統治一王國,死後墮入地獄。我統治國家二十年,但在地獄裡受苦八萬年之久。我心中怖畏王權統治,不願成為統治者,所以父母前不講話。”(此處引述御夫對王后說王子的事情。)德米亞王子深知當國王會造作惡行,導致投生地獄並延長輪迴,所以他害怕統治國家。不同於這種危險的處境,出家的環境有助於減少煩惱和不善法、縮短輪迴之旅,不管何人捨俗出家,都會減少不善。因此,德米亞王子放棄本應繼承的王位而選擇出家。


國王摩訶伽那迦也放棄王位選擇出家,他誦出如下偈頌,表達智者和大士對出家的崇高敬意:


“Hitvā satapalaṃ kaṃsaṃ, sovaṇṇaṃ satarājikaṃ;Aggahiṃ mattikāpattaṃ, idaṃ dutiyābhisecana”


“捨棄了一百巴羅(pala,重量單位,一巴羅約等於四盎司。)重之赤銅,一百拉基卡(拉基卡:rājikā,為黃金的重量單位,實重不詳。)重之黃金,得到土缽,這是我的第二次灌頂。”(出自《小部·本生》第 539“摩訶伽那迦本生”。)


我們的菩薩曾經是瓦拉納西國國師的兒子(瓦拉納西:又譯巴拉納西,舊譯波羅奈。),國王的兒子和菩薩在同一天出生,國王在皇宮裡一起撫養自己的兒子和國師之子。兩個孩子一起長大,並在呾叉始羅(健陀羅國的城市)完成學業後一同回宮。國王任命自己的兒子為攝政王,菩薩與他同住,攝政王對菩薩完全信任。不久後國王駕崩,攝政王繼承王位,他擁有無數財富。菩薩深知一旦他的朋友成為國王,自己肯定被委任為國師,但是他不想過俗世的生活,所以他捨棄所擁有的大量財富,成為喜馬拉雅山林的隱士。國王想起自己的老友並詢問他身在何方,大臣告知國王:“菩薩正過著無家的生活。”國王隨後派遣大臣薩伊哈去找菩薩,要給予他國師的職位。


國師堪比宰相,一旦成為國師,可以享受不亞於國王的巨額財富。大臣薩伊哈找到菩薩,宣讀任命後,菩薩說出如下偈頌:


“Sasamuddapariyāyaṃ, mahiṃ sāgarakuṇḍalaṃ; Na icche saha nindāya, evaṃ seyya vijānahi. Dhiratthu taṃ yasalābhaṃ, dhanalābhañca brāhmaṇa; Yā vutti vinipātena, adhammacaraṇena vā. Api ce pattamādāya,anagāro paribbaje; Sāyeva jīvikā seyyo, yā cādhammena esanā. Api ce pattamādāya, anagāro paribbaje; Aññaṃ ahiṃsayaṃ loke, api rajjena taṃ varanti.”(出自《小部·薩伊哈大臣本生》。)


“即使能得到被海洋包圍著的整塊陸地,我不願因為利養還俗而招致責備。薩伊哈!以非法、(令)墮惡趣的行為所得之名利實在可厭!而持缽乞食,成為無家者、雲遊僧,這樣的生活比以非法尋求名利更殊勝!我們不會傷害世人,這樣的生活比國王更高貴!”


不僅是菩薩,還有很多賢者,當他們領悟到出家的殊勝,便毅然放棄了王位、國師之位、大臣之位、財富、孩子和妻子,選擇隱士的生活。國王馬哈咖比那(Mahākappina 古譯:摩訶劫賓那)退位去剃度時,上千的隨從大臣也放棄財產一同剃度;馬哈咖比那王后連同大臣們的妻子們也捨俗過上無家的生活。國王普谷薩提亞(Pukkusātiya)放棄王位去剃度時,上千的大臣們也隨他一同出家;富可敵國的錢莊莊主喬迪亞(Jotiya)捨棄所有財富剃度出家;錢莊莊主之子護國(Raṭṭhapāla),他的財富在一次災荒中足可以養活全部的災民,也放棄所有財富成為托缽僧;錢莊莊主之子亞思(Yasa 古譯:耶舍),他擁有三座城堡供三種季節使用,城堡中的少婦個個美如天仙,他被美女前後圍繞盡享紅塵之福,他也放棄了世間欲樂去剃度;錢莊莊主之子舍那(Soṇa)因為自小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而腳底長出毛髮,也放棄了舒適的生活去出家。一天有位隱士叫食蒲桃者(Jambukhādaka)詢問沙利子尊者(古譯:舍利弗)什麼是法與律中(Dhamma vinaya)最難的部分?沙利子尊者回答:


“Pabbajjā kho āvuso imasmim dhammavinaye dukkarā.”

“出家是法與律中最難的部分。”


儘管世界的人口眾多,卻僅有少數人能出家為僧。對於許多世間人,哪怕只離開他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孩子、朋友和親戚一晚都太難了。然而在這樣的世界,如果一個人能夠永遠地離開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人而選擇出家,他是在做一件極艱難的事。如果缺少強大的心力和堅定的決意,是根本無法放棄在家生活的。如果一個人可以放棄豐厚的財富,哪怕只是微薄的積蓄而選擇出家,僅憑這一點,這個人就值得被禮敬。


此外,僧人還有很多美德值得俗人禮敬:
 

世間人為了滿足對食物和利益的追求、為了養活妻子和孩子、為了競技,人們殘忍獵殺無辜的動物;而僧人的生活遠離殺戮和傷害任何動物,並以慈悲相待。

 
世間人通過各種手段獲得不法之財,例如缺斤短兩;而僧人的生活遠離所有形式的偷盜,靠他人自願佈施而住。
 

世間人日夜打拼,他們在無法滿足欲望時會參與犯罪,甚至自殺;僧人則遠離粗鄙的行為,終生獨身生活。


在這個充斥謊言的世間,人們用花言巧語等各種方法互相欺騙;而僧人不說謊,正直地生活。
 

世間人享用麻醉品,把大部分的收入耗費在購買麻醉品上,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孩子挨餓;僧人的生活則永久遠離麻醉品。
 

世間人認為錯過一頓晚飯是很大的損失;僧人的生活始終保持過午不食。

 
世間充斥無德之人,教唆他人作奸犯科,偷盜、賭博、邪淫、說謊、享用麻醉品,這些行為終究導向此生的墮落和來世的沉淪;僧人獨善其身,生活清淨,也教導他人分辨善惡。


一位僧人教導佛法,能讓上千的人在今生與來世獲益。清淨的僧人即使沒有教導他人佛法,只專注於自我淨化,也能利益世間。一個人如果能認識到比庫清淨的戒德,他僅僅對比庫散發慈心都會獲得殊勝功德。《〈大吉祥經〉義注》中記載:僅僅看見一位比庫,所累積的功德都能導致千生中遠離眼疾,其所得儼如豪宅的寶窗般五彩閃耀,乃至百千劫中享人天之樂。


“Yassa hi bhikkhuno kālaṅkato pitā vā mātā vā‘ amhākaṃ ñātakatthero sīlavā kalyāṇadhammo’ti pasannacitto hutvā taṃ bhikkhuṃ anussarati, tassa so cittappasādopi taṃ anussaraṇamattampi mahapphalaṃ mahānisaṃsameva hoti, anekāni kappasatasahassāni duggatito vāretuṃ ante ca amataṃ pāpetuṃ samatthameva hoti. ”


《〈若希望經〉義注》也記載:如果已去世的父母以歡喜心隨念自己的兒子是一名清淨的比庫,此喜悅之念能生大果大利,以此善念百千劫不墮惡道,最終助其體證涅槃。該《義注》還說:僅僅供養具德比庫一勺米或一間椰子葉(僧伽羅語:cadjan)建造的七尺茅棚,施主百千劫不墮惡道,乃至最終助其體證涅槃。這些尚且只是沒有弘法的僧人為世間帶來的利益。以上只不過涉及僧人功德的一小部分而已。


因為具有如此多的功德,僧人可以接受國王和天神禮敬。一天,薩咖天帝﹙古譯:帝釋天王﹚前往歡喜園,出發前他禮敬四方,車夫瑪塔利問道:諸婆羅門、刹帝利、地神、四大天王均要禮敬您,如此可敬的大王,您又在禮敬誰呢?薩咖天帝回答道:


“Ahañca sīlasampanne, cirarattasamāhite; Sammāpabbajitevande, brahmacariyaparāyane.”(出自《相應部·帝釋相應》第十八經。)

“我也禮敬戒行圓滿,長時寂靜,如法如律地出家,以梵行為依怙的僧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