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5386_907924955952883_5044973606607500841_n.jpg

 

“少欲”(appicchatā)和“知足”(santuṭṭhitā)兩種素質對僧人至關重要,不具備這種素質的人體驗不到出家的快樂,出家對他來說成了囚牢,他無法完整地樹立沙門品格。反之,具備這兩種素質的人出家會獲得很多快樂,他也因此能圓滿戒行等善德。

 

“少欲”指不貪求太多東西,“知足”指不計較好壞或多少、滿足於現有的。這兩種素質是相關的,如果一個人少欲,他也會知足。少欲知足的人會鎮伏三種不善:多欲“aticchatā”、大欲“mahicchatā”和惡欲“pāpicchatā”。僧眾應該警惕此三種不善的習性。

 

 

多欲“aticchatā”即對現有的不滿意、期望尋求更好的習性,是一種很幼稚的貪婪。多欲之人總會認為別人盤子裡的米飯比自己的更好,即使飯是同一個鍋裡煮出來的。《律藏·小品·小事犍度》(khuddakavatthu vibhaṅga)的《義注》中提到一個故事:過去一個施主供養三十位比庫尼米飯和蛋糕,一位長老尼與所有其他比庫尼交換自己的蛋糕(也未能滿意),到頭來吃的其實還是自己原先的那塊蛋糕。這是多欲之人的本性。有些人因此既失去自己已擁有的、又未能得到別人所有的,最後悔恨不已。就像一個國王拋棄了王后,追逐美人魚到森林裡,最後(美人魚與王后)雙雙落空。多欲的比庫會被同道和在家信徒厭棄,更加得不到資具。

 

 

大欲“mahicchatā”即無論得到什麼都不滿足,總想要更多、更好的東西。炫耀自己的戒德、沒有限度地攫取和使用,都是大欲的表現。好似小販吆喝“這裡有某某貨,有好貨,便宜貨”。大欲之人會說:“我持戒嚴謹,托缽乞食,住茅棚禪修。”被表面現象所欺騙,無知信徒供養他,他收下所有的資具。不管這種人收到多少資具,他都不會滿足的,好似海納百川、火納萬薪,永遠不會滿足。因此偈頌說:

 

“Aggikkhando samuddhoca mahicchocāpi puggalo, Bahuke paccaye dente tayopete na pūraye.”

 

“大欲之人對全世界都不滿意,甚至對自己的母親(也如此)。”

 

有一位年輕的比庫喜歡吃蛋糕。在一次雨安居第一天,他的母親想:“如果我的兒子懂得接受的限度,我就在整個雨安居三個月期間供養他蛋糕。”於是她供養蛋糕給自己的兒子以測試他。比庫吃了一塊,母親又供養了一塊,他也吃了,她又供養第三塊,比庫又吃了。母親發現兒子不知節制,心想:“他吃掉了三個月所有的蛋糕。”從此再也沒有供養過他一塊蛋糕。

 

帝思國王曾在獅子山(獅子山:Sigiriya,或獅子岩,斯里蘭卡中部古城。)供僧,人們問他:“為何您只供給一個地方的比庫?其它地方的人不值得供養嗎?”於是,國王第二天在阿努拉達普拉(阿努拉達普拉:Anurādhapura,斯里蘭卡古都。)舉行了盛大供養。結果沒有一個比庫知道節制,都拿了足夠兩三個人的食物。次日,國王又邀請獅子山的比庫們來應供,他向到達王宮的比庫們要缽,比庫們不給缽,說道:“大王,比庫只接受足夠自己吃的食物。”所有在獅子山的比庫都只接受了一人之量的食物。國王對人們說:“看吧,昨天你們的比庫不知節制,什麼都沒剩下。今天的(比庫們)只接受一點點,留下很多食物。”接著他讚揚獅子山的僧團飲食知節制,對不知節制的阿努拉達普拉僧團表達不滿。

 

比庫少欲知足,為人喜歡,令喜歡的人更喜歡,享受大福報。佛陀的聖教因少欲的比庫而光耀長存。

 

在盧護那的古倫巴里亞寺院有一位年輕的比庫,他每天都拜訪一戶垂耳族人的家。那家主人習慣每天供養比庫一大勺飯吃,然後再給一大勺讓比庫帶走。一天,比庫來托缽,見到有客人,比庫那天只接受一勺飯。主人因此非常喜歡這位比庫,於是和他的朋友一同在王庭誇獎比庫道:“這是來我家托缽的比庫的品質。”所有人都很歡喜,大家當天準備了足夠六十位比庫的食物。只有少欲知足的人才會獲得如此禮遇,佛法書籍裡邊還提到不少此類的故事。

 

 

惡欲“pāpicchatā”指比“多欲”和“大欲”更惡劣的貪婪。謊稱有不具備的美德,接受比(實際)所需更多的資具,這是“惡欲”的特點。惡欲之人雖沒有絲毫正信,他也會吹捧自己如何有正信。當有信徒到訪寺院時,他會見機開始打掃場地、清洗供花的臺階、倒垃圾,然後供花、禮佛、大聲誦經。見此情形,信徒會認為他是一名具足正信的優秀比庫,而決定供養他。

 

他在居士面前大談戒律,但自己卻不持戒。居士在時,他會假裝找一位善持戒律的比庫詢問:“我掃地時帶出了草根、我在禪修時踩死了小蟲、我不小心吐痰在草上,我會不會破戒呀?”具德比庫會回答說:“賢友!這樣不犯戒。”這個人就會說“尊者!請仔細審查,我心中對此有疑惑。”聽到此話的居士會認為,這位比庫對待這點小事都如此認真,肯定是戒德很高的人,因而決定供養他。有些人根本不禪修,卻裝得好像整夜都在禪修一樣,人們因此高看他。用謊言誤導人們是惡欲者的習性,以期獲取供養。而少欲知足的比庫遠離此般低俗的行為也能活命。

 

當知少欲和知足這兩個素質中,知足尤其重要。希望、索求很多東西是因為沒有知足,如果他習慣了滿足於現有,就沒有必要希求和索取其它的東西。能滿足自己現有的就如同擁有了一切,他因此生活毫無障礙。知足是聖財,所以如來教導:

 

Santuṭṭhi paramaṃ dhanaṃ.“

 

“知足是最上的財富。”

 

 

拿取別人的東西並非高尚,而是一種低下的行為。僧人接受佈施應分外謹慎,避免傷害對方。如來教導比庫接受物品的正確方法如下:

 

Yathāpi bhamaro pupphaṃ, vaṇṇagandhamahe-ṭhayaṃ; Paleti rasamādāya, evaṃ gāme munī care.”

 

“於村莊中,應以不傷害任何人的方式(乞食),如同蜜蜂採蜜,卻不損傷花朵的顏色和香味。”

 

Appaṃ dānaṃ na hīḷeyya, dātāraṃ nāvajāniyā.”

 

“富有的施主若只想供養少許,就應接受少許。”

 

僧人不應為供養稀少而惱怒,不應輕視施主。應衡量施主的經濟狀況,儘管窮人家樂意多供養,但只應接受少許。即便富有的施主想供養很多,我們也必須審查(自己的)需求,只接受維持生存所必需的量。這是僧眾在接受信施方面應遵循的(原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