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_3916025.jpg

你曾經專注在明亮的光嗎?

 

如果你說“是”,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若你還未清楚地理解Ānāpānasati的原理或尚未能善巧於運用對焦的技巧之前,你應當要知道這種狀況。

 

在之前的主題裡,在定力初級階段我們討論了“認知靜止概念息(息團)的途徑”。

 

在修習的初級時期有三個步驟:

 

 “預備步驟”(工具階段)

 

 “第一步驟”(首先是位置)

 

 “第二步驟”(所緣是第二)

 

開始運用對焦的技巧之前,為了能夠以意門知道所緣(息團)的準確位置,在“預備步驟”(工具階段),心開始知道移動息片刻。它同時也進行一項調查以找出哪裡是鼻孔與上唇作為座標。這些都是為下一個階段做好準備。

 

禪修者還不善巧於運用對焦的技巧,在多次的禪坐中通過鼻孔與上唇之間碰觸的感覺來辨認息。這些的禪修者尚未能夠運用兩個步驟,他雖然把心停留在觸所緣片刻,但他嘗試以較長時間認知息,定力因此逐漸提升。如果心眼太靠近息,心不能清楚地看到息(息團)的外觀。幾乎同時,智慧之光(禪定之光)會在禪修者的周圍出現*27。禪修者開始留意到暗淡或明亮的光,一般上會出現在他們面前。沒掌握到Ānāpānasati修習原理的禪修者,將追隨這些光或明亮的所緣並嘗試著專注它們。

 

 錯誤和不正確的所緣:在此,禪修者正集中在出現在他面前的亮光。實際上,這光不是在所緣的正確位置。集中的所緣(息團)是在鼻孔與上唇之間真實移動息的位置。因此,禪修者對焦的位置是不正確的。出現在正確對焦位置之外的光應完全被忽略。

 

 禪修者此刻很容易被神秘的光所吸引。

 

 觸和息的方式:心停留在鼻孔與上唇之間移動息的觸所緣(感覺),然後,心嘗試認知移動息。此心仍然在區別入和出息。大多數情況下,通過運用對焦的技巧,這些禪修者還不是很困難對焦在正確的所緣(靜止概念息)上。

 

 

注釋:

 

27 佛陀在《增支部·光明品》(Anguttara-Nikāya,Ābhā-Vagga)中解釋,智慧之光(禪定之光)——強有力的定力產生強有力的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