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57401_2274232532843760_2609711653347917824_n.jpg

 

毗瑪拉蘭希尊者(Ven. U Vimalaramsi)在密集修習內觀二十年後,作出了重大的改變!

 

尊者簡介:

毗瑪拉蘭希尊者是一位具有40年以上禪修經驗的著名禪師。他原先是一位美籍居士,於1974~1977年間,曾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荷西的禪修中心學習並致力於內觀的生涯。1986年,他40歲時放棄所有的財產前往泰國北部出家。

 

尊者曾經追隨許多亞洲(包括泰、緬、斯)著名的禪師習禪,尤以緬甸內觀禪師最多,例如:尊者U Pandita(班迪達),U Lakkhana,U Silananda,U Janaka,U Dhammananda,U Dhammapia,尤其是大名鼎鼎的馬哈希禪師(Mahasi Sayadaw)。他更進一步地親近能記誦三藏的明貢禪師(Mingun Sayadaw)和Sayadaw U Thatilla。也曾長時間追隨已故最尊貴的達摩難陀禪師(Most Ven K Sri Dhammananda)、尊者Punnaji、Ajahn Yanitra、Ajahn Buddhadasa(佛使比丘)、Ajahn Cha Lee(阿姜查)和Ajahn Santititho。

 

尊者在班迪達和加那卡(U Janaka)兩位禪師的領導下,曾經密集而專精地修習內觀長達20年,終於在1990年左右,他被告知已經成就內觀了,現在他應該去教導內觀禪修了。他真的深深地不以為然,即使他已經通過馬哈希尊者在《內觀過程Progress of Insight》中所敘述的16階智之後,他覺得自己並未感受到一個覺悟者所應具備的,真正的人格改變,更別說「看到苦滅—痛苦已經結束」的體驗了。

 

改變方向

1991年到2000年間,他在馬來西亞與斯里蘭卡的高僧長老Bhante Punnaji見面後,禪修的方向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高僧建議他「放棄《清淨道論》,直接透過研究經典,修習並體驗禪思。」長老還特別交代說:「只讀經典,然後練習!」。這非常重要,因為當時,論書正影響著他如何看待整個佛法的視野。

 

當毗瑪拉蘭西尊者開始這樣做時,他發現了第一手佛陀教導的本質—在每篇經文中都交織著「四聖諦」、「八聖道」以及「緣起非我」的元素,而緣起乃是佛陀教義的核心。他意識到「經典(sutta)」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線」,而「線」交織在一起,就編織出一匹精細的布料,但一條單一的線並不等於布料!經由他自己客觀的第一手經驗,八聖道開始栩栩如生起來了。當他意識到這個教義的秘密就在自家門口時,他就帶著《中部經(Majjhima Nikaya)》到泰國的一個山洞裡,與眼鏡蛇為伴,花了3個月的時間閱讀,然後修習經典的教導。他說,在很短的時間內,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入禪思。開始為期兩週的修習變成了三個月的深度練習,由此產生了「寧靜智慧的內明禪修(TWIM:Tranquil Wisdom Insight Meditation)」。基於《中部經》的經文,他發現「禪定」有完全不同於現有的許多經驗和解釋,而證得涅槃則是可能的!

 

2003年,尊者在美國創立了「聯合國際佛法學會(UIBDS),並於2004年創建了Dhamma Sukha禪修中心和修道院(DSMC),目前他在聖路易斯南部的密蘇里州居住和教學。尊者已經在馬來西亞、德國、印尼、韓國、斯里蘭卡和美國的許多地方舉辦過禪修。

 

尊者的著作:

1. 《安那般那念經》:正念呼吸和寧靜智慧禪修的實用指南,1998-2006版。

2. 《愛的呼吸》2012

3. 《動態佛法》第1卷2013

4. 《法葉系列》2014年

5. 《生命就是禪,禪就是生命》2014

6. 《慈心禪指南》2015年

7. 《寧靜智慧內明禪修指南(TWIM)》2015年

 

歡迎參觀「古今呼吸禪博覽會」第二十六席名師禪座:

026.1美籍泰、緬、斯僧—毗瑪拉蘭希禪師的教導

依據:《定慧禪修法》

作者:毗瑪拉蘭希尊者(Ven. U Vimalaramsi)

中譯:林崇安

譯序:《定慧禪修法》是毗瑪拉蘭希法師透過個人禪修的經驗,來解釋 《入出息念經》的一本重要著作。書中他強調下列個人的觀點:

 

(1)佛法的禪修應以佛陀所講的經為主要的依據。

 

(2)寂止與內觀二者為一體,不可以分割為二。止觀一起時,便是定慧禪修。

 

(3)禪修時不可以全神貫注於一點,而應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且敞開心胸,接受當下的實相。以輕鬆的心態來觀察呼吸,將可自然地進入禪那(禪修階段)。

 

本書處處有作者的禪修經驗,今特別譯出與喜好禪修者分享。

 

願眾生安詳自在(林崇安1999.3)

 

《定慧禪修法》導論

 

一、《入出息念經》導論

1.本書可能會惹來憤慨和批評的麻煩,因為它所給的觀念不同於 這些片面的相信:佛陀教導的「止」與「觀」是二種分開類型的禪修 技巧。這種片面的相信,真正的意思是單方面的信仰,在印度巴利文稱做「一邊之見」。它就是執取單方面的立場,並且堅持自己的看法 或見解是正確的,而所有其他的見解都是錯的。佛陀勸告他的弟子 們,如果有人對他的教導有新的或不同的理解,要溫柔,並且不生氣。 他教導他的真正弟子們要仔細傾聽這人所表達的是什麼,而後將它與 佛陀在經內所教導的來比對,看看它是否正確。這兒關鍵的字是「經」 而不是「論」或「釋」。這個有關「不生氣」的勸誡,使他的真正弟 子們免於內心染污。因為,在生氣的過程中,他們就不能判定這人的 批評是否公正。

 

2.同樣的,本書提出在練習禪修中,對佛陀所教方法的一個澄 清。如果有人片面相信他們所練習的禪修法是唯一的方法,而不老實 檢查經上所表達的是什麼,那麼,他們可能走到岔路。佛陀的教導有 時如果不配合經典來質詢、檢查、比較,即使這人有最好的誠意,仍 有可能使他偏離了佛陀的教導。

 

3.片面的相信和想法,其徒勞和荒謬,佛陀以下列的的故事來說明:以前,有一位國王,為了娛樂自己,下令將王宮的大象帶到跟前。 他又下令將一些天生的瞎子帶到大象旁邊。而後,他要這些瞎子 去摸象,並將大象的樣子描述出來。

摸到象尾的瞎子說,象像一把掃帚。摸到腳的說,牠像一棵樹。 摸到身體的說,牠像牆壁。摸到耳朵的說,象像扇穀的扇子。如 此,每一個人對象的描述都不同,但每人都確認自己的說法才是 象的真正描述。他們沒有體認到每人所接觸的只是象的一部分。 每一位瞎子只擁有片面的真理。他們開始相互爭論,每人執著自 己的觀點。爭論演變成爭吵和打鬥。當瞎子不斷相互爭吵和打鬥,國王和大臣都笑翻了。

 

4.佛陀指出,禪修者和哲學家們相互爭辯和爭論,同樣是因為他們只看到片面的真理,或者只是以一個角度來看事情。他們武斷地執 著他們的見解,堅持唯有他們擁有該真理的獨佔權。佛陀則考量並且 看到真理的各面。這就是為什麼佛所說的「經」比後人的「論」來得 重要。雖然「論」對經的解釋有所幫助,但有絕對的必要去檢查「論」 的說法,是否與佛陀原先所說的相違背。

 

5.這點證明真正的佛法是不會被稱做「片面的」。依照佛法的思 維方式,經驗是多方面的,因而,佛法的見解是全面的。如果真理是 全面的,它就不能以片面來描述。

 

6.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

我不與世間爭論,雖然世間跟我爭論;覺知到整個真理的人,不與世間爭論。有人問佛陀他的見解,佛陀說他的見解是他不反對世間任一人,不管是人、神或魔。如果這是佛法的立場,那麼,佛法的禪修者們如何會相互衝突?或與世間任一人衝突?

 

7.當禪修者變得獨斷,他們就不再尋求真理(正法),因為獨斷的態度隔離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尋找開放、淨化他們內心的人。獨斷一定會產生衝突與言辭交鋒。禪修與淨心在於教導我們愛心、慈悲與忍 耐。如果是如此,獨斷的態度如何能在真理的名下盛行?

 

8.如果一個人執著先入之見:「這是唯一的方法」,那麼就不能 理解佛法的正確地位。這就是為什麼佛陀以這些話開啟他的教導:敞開,是走向無死之門。願眼中只有一些灰塵的人們,能看得清楚,如此他們能免於盲目的信仰。

 

9.禪宗的一個故事,闡述了這個觀點:

有一次,一位教授到禪師那兒,請他解釋禪的意義。禪師靜靜地倒一杯茶。杯子已經滿了,但他仍然繼續倒。教授再也忍不住了,就問這位禪師:「杯子已滿了,您為何繼續 倒?」 禪師說:「我想向你指出,同樣的你心中已滿了。你想來了解禪, 在你想了解禪之前,先將你心中先入為主的見解空掉。」

 

12.請以一顆敞開而沒有先入為主的心,來享受本書。

 

 

二、一個公開的邀請

 

1~4節略

 

5.事實上,佛陀所教的禪修,並不像今日一般所練習的(專注禪修 法),被割成不同的類型。它不是任何形式的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 定的深度專注,這些專注實際會帶來內心的緊張和壓抑內心的煩惱。「專注禪修法」是一種壓抑的形式,是一種將個人的經驗切掉,而產生一種對內心所生起的現象的反抗。結果,存在著對實相的衝突。反 過來說,「定慧禪修法」則開放個人的內心,連續地擴大心胸,沒有一點的排斥或反抗任何東西。只專注的心,並不是佛法的禪修方式; 不管所說的是安止定或近行定,都是一樣。

 

6.禪修的重要規則是,不管什麼東西使心從呼吸這對象跑開後,想使心寧靜,只要將心放開、擴大,不去想分心的事,讓它走,放鬆 心胸及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心胸敞開,鬆弛掉壓力,而後輕輕地將注 意力移回到禪修的對象「呼吸」上,保持鬆弛。在移回到呼吸前,要 使心寧靜並且放鬆頭部的緊張,這一點使「專注禪修法」與「定慧禪 修法」呈現巨大的差異。練習「專注禪修」的人,過分專注於禪修的 對象,結果,他們傾向於封閉或鎖緊內心直到沒有任何分心。這種練 習,導致內心的深度專注而將煩惱阻擋住。反過來說,練習「定慧禪 修」的人,傾向於開放自心,並且允許內心自然地寧靜。他不壓抑或強迫自己的心停留、聚焦於禪修的對象上,而是使心永遠覺知眼前當 下正在做什麼。任何分心生起了,他放下它。在回到注意呼吸前,將心開放、擴大,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如此,就如同經上所說 的,「定慧禪修」可以導致智慧、全面的覺知、正念以及最後獲得涅 槃的最高目標。

 

7.入息、出息、鬆弛頭部的緊張以及敞開、擴大自己的心,便是一個人所依歸的「家」。這意思是,每次心從家出走,首先不管它,再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心胸擴大、變得寧靜,而後將注意力移回到 呼吸上,使心寧靜。不管它是一個妄念、情緒上的痛苦、身體的感受 或其他任何使他分心的東西,他必須「永遠要回家」。這些分心的現 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處理。這是到目前為止,佛陀所給出的最簡單的禪修指導。只簡單的放下、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內心的擴大及 變得寧靜,再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在入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在出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多麼簡單!不要嘗試去控制呼吸!只要正常而自然地呼吸,簡要地說,就是這樣。本書的其餘部分只是以較精細的解說來描述這些指導。當一個人檢查並探究本書的意義,將開始理解並逐漸應用本技巧在禪坐及日常生活當中。同時,他將驚喜於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的美麗與簡單。

 

願所有閱讀本書的人發現它有所助益,也願他們都到達最高的成就!

 

三、閻浮樹、菩提樹以及涅槃路

1.近年來,有許多英文及其他語文的佛法的解說。但是,其中不少缺乏可靠性,沒有正確地表達佛陀的話。許多是以自由投稿的方式來寫,實在難以認同這些寫作是佛法。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將注意力拉向佛法的深遠意義,這兒包含禪修指導、佛法的初步理解指引及其實際運用。本書試圖依據《入出息念經》寫出禪修的精確描述。這些指導在「中部經」的《念住經》及《教誡羅怙羅大經》中,有完全相 同的字、句。本書也儘量限制使用標準的「論」。此經是選自涅納摩里及菩提法師譯自巴利文的「中部經」。

 

2.我們開始先重新定義一些常被誤解(或為了適應論典而不正當 使用、錯用)並對佛陀禪修法產生許多混淆的字。首先,讓我們看看禪那(jhana)這個字。在巴利文,禪那有多種意義。它可以意指「禪修階段」或「照亮」。但是,禪那這個字常常只被譯作「專注」,誤解 就產生了。因此,本書作者在這書上出現這個字時,將注解它的意義 (即,禪修階段)。作者也檢查到,在經上「禪那」這個字從未被定義成「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這種定義只有在一些「論」上提到。

 

3.佛陀一成不變地將「禪那」這個字包含在整個逐步的禪修訓練 過程中(此處禪那指禪修階段,而不是內心的定點專注)。依據經典,這些禪修階段並不是神祕或神奇的經驗。它們只是簡單的階段而且可 以被禪修者所認識。這些禪修階段(禪那)助成正道本具的圓滿,而正 道強調內心的深度寂止、智慧、寧靜及開放。這些品質提供一個堅固 的基礎,用以體驗內心的寧靜與智慧的增長。當它們仍屬於世間時,禪那(禪修階段)便是重要的「如來的階梯」,構成導向涅槃的逐步訓 練。

 

4.其次是巴利文字「奢摩他」(samatha)。奢摩他的比較正確的意義是安祥、寧靜、寂止、靜止或安靜,而不是一般常常翻譯的詞,像:「全神貫注」或「定點專注」。因此,作者在此寧願用「寂止」這個 字。

 

5.巴利字「三摩地」(samadhi)也是同樣重要的字,它有許多不同 的意義,諸如:寧靜、統一的心、寂止、安祥、安靜、心的鎮靜、靜心、靜止,而一個較少意義的是「專注」。因此,三摩地的真正意義,不只是定點全神專注(安止定)或接近專注(近行定),而是不同程度的 寧靜或安靜。很有趣地,Rhys Davids 經由研究,發現到在佛陀之前, 三摩地這個字並未被用過。甚至,在做菩薩時,他(悉達多太子)所練 習的「專注禪修」也不同於「專注」的意義。佛陀將「三摩地」這個 字的內涵擴大,用以表示寧靜、智慧、寂止、開放、覺知,以及發展 一個具有清明與智慧的心。後來,印度教徒改變其意義為「專注」。 因此,本作者將用安靜、心的鎮靜或統一的心,來翻譯三摩地。依據 布達答大的<巴英字典>,「三摩」的意思是寧靜、寂止。「地」的意 思是智慧。當這二者的意義合在一起,「三摩地」的實際意義就是「定 慧」(寂止智慧)。如果有人想選用「專注」這個字來用,那就要知道 它的意義是心的安靜、心的鎮靜或統一的心,而不是全神貫注,不是 寂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

 

6.作者寫出本書,深信「定慧禪修」的系統耕耘,可以同時帶來 觀察身心實相過程的「觀」,以及內心的「止」。再者,可以看到並 體驗所有緣起現象的因果關係。這意思是,培養洞見的智慧,看清緣 起,導致滅除煩惱,得到解脫與覺悟。事實上,佛陀發現到任何一種 的「專注練習」不能帶領到達涅槃。

 

7.菩薩(悉達多太子)在出家後,去找兩位教導「專注禪修法」的不同老師。第一位是阿羅羅.迦羅摩老師。菩薩向他學法,並遵守紀律,練習到獲得一個稱做「無所有處」的非常高而顯著的禪修階段。而後菩薩到老師跟前問他是否可以從這禪修更進一層。迦羅摩老師回 答說,這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最高階段。菩薩並不滿意,去找另一位 名為鬱陀迦.羅摩的老師,向他學法、遵守紀律,練習到獲得「非想 非非想處」的成果。菩薩同樣到老師跟前問同樣的問題,是否可更進一層。菩薩同樣被告知,這絕對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未來佛(指悉達多太子)非常失望,因為他看到內心仍有許多東西要清除。他察覺到這種「專注的技巧」,是強烈專注在禪修的對象,由此會在 內心產生緊張。當內心有緊張存在,他推知,就仍有執著存在。他也 注意到,如果壓抑任何經驗(如貪、瞋)或不讓它們生起,那麼,就仍有對自我的某種執取或執著。因此,經過六年嘗試所有不同的靈性與禁慾的練習,從像斷食的苦行到閉氣,他體認到這些練習不能帶他到免於執著和痛苦的一個寧靜而開放的心胸。

 

8.在菩薩證得究竟涅槃的夜晚,他先回憶起當他只一、二歲時, 發生在春耕慶祝的事。他的侍女們留下他一人在閻浮樹下時,他坐著 練習「定慧禪修」並體驗到一個擴大而開放的心。他看出這種禪修方 式可以帶他到「寂止禪那」的經驗(不是用專注禪那)。由於「定慧禪 修」的結果,他的內心充滿喜悅,他的身體變得光明而快樂。喜悅消 失後,他經驗到非常強的寧靜和安祥。他的身心非常舒適,他的內心 非常寧靜、安靜,在那時,他以正念和完全的覺知知道發生在他周遭 的事,也就是,他仍然能夠聽到聲音、感覺到身上的感受等等。

 

9.在五月的月圓夜,當菩薩坐在菩提樹下禪修時,他下大決心去 證得無上涅槃,他想到並非所有樂的形式都是不善的,他體認到,雖 然對一切不執著,但身心上仍然可以生起愉悅的感受。在這特別的一 晚,菩薩以敞開、擴大內心的方法來練習「定慧禪修」。簡而言之, 他練習「入出息念」。結果,如大家所知的,他成了佛陀,一位無上的覺悟者。

 

10.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經》仍然對日常工作、 處理問題以及內心從貪瞋痴解脫的最高目標,提供出訓練和培養心性 最簡單、直接、徹底、有效的方法。這兒所描寫的方法是直接從經典 本身拿出來,當一個人依照經上的指導去練習,其效果將明顯而容易 地看到。作者在此強調,本書的指導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而實際是 佛陀本身明顯而精確的指導。它可以被稱做「未稀釋的法」,因為它直接來自經典本身,沒有增加或隨意寫上的觀念。

 

11.《入出息念經》給出今日能得到的最深的禪修指導。它包含 四念住及七覺支,並且指出如何經由「入出息」的練習來圓滿它們。 這是以獲得所有的禪修階段(禪那)來達成。此經示出練習「定慧禪修」 的直接方法,而沒有將禪修練習分類。奇異的是,今日將禪修分成不 同類別,例如,安止定、近行定和剎那定,這些只出現在「論」上, 而不曾出現在「經」上。因此,要注意這一點,並且為了正確,要與經比較。

 

12~21 節略

 

四、勇於探究

1.目前,有關佛陀所教的禪修種類似乎有些爭論。其中一派主 張:「在練習毗婆舍那禪修或剎那定之前,必須先練習安止定並且前 進到第四禪那。」其中另一派主張不須要經過禪那(此處指安止定)就 可以證得涅槃,從禪修的開始就只練習毗婆舍那禪修(有的稱此為剎 那定)或培養近行定。

 

2.有趣的是,毗婆舍那(觀)這個字只有很少的幾次在經中提到, 反而是禪那(此處意指定慧的禪修階段,而不是定點專注)這字被提到 上千次。此外,《入出息念經》中指出,佛陀只教導一種禪修,也就 是同時發展禪那與智慧。[此處禪那的意義是禪修階段或心的明亮, 而不是全神貫注、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本經實際示出藉由看 清存在的實相,如何使心寧靜並且同時發展智慧。這意思是,觀察無 常、苦、無我,同時看見並體驗緣起的因果關係。它同時也完成「四 念住」及「七覺支」。因此,導致體驗出世涅槃的方法,在這本美妙的經典明確地被教導出來。

 

3.在「論」或「釋」中,將「專注」與「毗婆舍那」(觀)分割成 不同的禪修形式。這種切割,並不存在在「經」上。雖然在《增一部》 中提及練習的第一部分是「止」,第二部分是「觀」,但是,它並不 是說有兩種不同的禪修形式。所練習的是相同的!就像《中部》第一 百十一經(不斷經)所說的在不同時期看不同的事情一樣,此經解釋舍 利弗尊者在證得阿羅漢前,禪修的增長以及所有禪那(禪修階段)的體 驗。

 

4.當一個人開始將禪修訓練區分並分類,情狀就變得非常混淆。 在有名的論典,像《清淨道論》及它的「釋」就可明顯看到。有的人 將它與經比較,開始看到不一致的地方。今日,許多學者從「經」斷 章取義,認為「論」與「經」一致。但是如果將「經」整體閱讀,它 的意義完全不一樣。這並不是說,這些學者寫出錯誤的陳述,而是他 們有時執著片面的見解,只看佛法的細節或局部,以致於對事情較大 的構圖失去正確的見解。《清淨道論》所描寫的禪那(此處是對禪修 對象的全神貫注,以專注來壓抑煩惱),不能完全符合經上的說法, 而且有許多情況,這些描述是非常不同的。

 

5.例如,《清淨道論》提及在練習禪那修習時(此處指近行定、近 分定或剎那定),某些時候心中會呈現景相(巴利文是nimitta, 例如光、 或其他觀想出來的人造圖相)。每種「專注」,會有某種景相生起。 發生這情形時,是在練習「專注型」的禪修,而菩薩(指悉達多太子) 認為這些不是導向涅槃之道而排斥掉。如果將經典好好檢查,沒有提 出在心中生起景相的描述。而且,如果它果真重要的話,應會被提出 很多次。佛陀從未教導生起景相或誦咒的「專注」技巧。這些是印度 教練習的形式,數百年來已滲透到佛教內。他們的影響可以在「專注 練習」、西藏佛教禪修類型以及《清淨道論》等有名的論典中看到。

 

6.一個人必須一直坦誠開放地檢查所說的並且與經典相比對。做 比對時,最好不要只是經文的一部分而要整個經文,因為從不同章節 中抽出一兩行會產生混淆。當一個人坦誠地詢問什麼是佛陀真正的教 導,將發現開放地檢查有助於看得更清楚,並且得到問題的合理答 案。永遠要記得,論和釋只是作者們解釋經典所說的意義。許多次, 善意的法師們以他們的論來發揮他們的理解,用來幫助自己和別人。 過了一些時期,更多的有學問的法師們又對某些論給予詳細的註解,對某些小片語或個人評論的不同微細意義加以解說。這就「稀釋」了 真正的佛法,並且造成一種趨勢,遠離了「經」的真正意義與理解。

 

7.例如,「在剎那定的練習中,緣起在何處適合事物的體系?」 這個剎那定的練習看來並未與緣起的教導步調一致。另一個問題是, 依照經文,正精進的意思是提起熱忱、喜悅的興趣、內心熱切期望。 但是,有的禪修老師說,正精進的意思只是留心。另外會被問到的困 惑問題是:「那一經典提到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的名稱?」「那 一經典描寫觀智?」「那一經典說,在禪那階段時沒有正念?」請留 意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要求他的弟子們永遠要以經文來檢查, 而非其他文章。

 

8.時候終要來臨:一個人要停止重覆別人的話、停止練習有疑問 的方法而不去開放而坦誠地檢查原來的佛法。一個人不要依賴傳聞或 只因為這老師是權威而盲目地相信他。佛陀在《Kalama經》中,提出 一些非常明智的忠告:

1)因為所聽到的話,已長久這麼說,就信以為真,這是不智的。

2)因為所奉行的傳統,已長久實行,就盲目接受,這是不智的。

3)聽到謠言和閒話就去散播,這是不智的。

4)因為合於某人的書(特別是論、釋),就當做絕對的真理,這是 不智的。

5)做去愚昧的假設而不去調查,這是不智的。

6)看到、聽到而未進一步調查就冒然下結論,這是不智的。

7)只憑外表或符合己意就抓住見解不放,這是不智的。

8)對精神導師,由於尊敬與尊重,就相信一切(而未仔細檢查所 教的內容),這是不智的。

 

9.我們必須超越意見、信仰、教條式的想法。如此,任何東西我 們接受、練習、完成後,發現它導致更多的瞋心、批評、自負、自大、 貪心、愚痴,我們就嚴正拒絕它。這些不善的心理狀態是普遍受到譴 責的,而且一定對自己和別人都不會有益。這些隨時儘可能要避免掉。

 

10.反過來說,任何東西我們練習、完成後,導致無條件的愛、 滿足和柔和的智慧,這些使我們培養一顆快樂、寧靜而安祥的心。智 者稱讚無條件的愛(喜悅地接受眼前當下)、寧靜、滿足和柔和的智慧,並且鼓勵每人儘可能去練習這些好德行。

 

11.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對比丘們的忠告是非常平和而確 實。一個人要依照經文去練習,並且觀察所練習的是否正確。只有在 仔細的檢查和練習之後,並配合體驗,一個人才能確定這經文是正確 的。因此,佛陀對比丘們忠告,不只是採用經文,而且要依據法與律 來檢查經文是否正確。這是一個人如何確認經文資料是真的並且可被 正確地練習。以下摘《長部經》第十六經的經文:

 

爾時,世尊住負彌城之阿難廟。

 

於此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我將宣說四大教法。諦聽, 善思念,我當說。」

 

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

 

世尊如是曰: 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教 義,我親從世尊面前聽、受。』諸比丘?對此比丘之所說,不應讚歎, 亦不應排拒。不讚歎、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照經、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而不合經、律時,則其結論應為:『此確 實非世尊之教言,是此比丘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應拒絕之。

 

若與經、律相比較、相對照而彼與經、律相付合一致者,則其結 論應為:『此確實是世尊之教言,是此比丘之正解。』諸比丘!應受 持此為第一大教法。

 

復次,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言:『於某處有僧伽長老及多聞和 合僧團之耆舊高德。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師之教言,我親從僧伽長 老面前聽、受。』諸比丘!汝對彼比丘之所說,不應讚歎,亦不應排 拒。不讚歎、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經、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而不合經、律時,則其結論應為: 『此確實非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長老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 等應拒絕之。

 

若此等比較、照對經、律。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應為: 『此確實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長老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持此為 第二大教法。

 

復次,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於某處有多聞、知阿含、 持法、持律、持摩夷之眾多長老比丘等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 導師之教言,我親從其長老比丘等前聽、受。』諸比丘!汝對彼等長 老比丘等之所說,不應讚歎、不應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 對照經、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而不相合經、律者,則其結論為: 『此確實非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等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 應拒絕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 為:『此確實是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等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持 此為第三大教法。

 

復次,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於某處有多聞通達阿含、 持法、持律、持摩夷之一長老比丘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 之所說,我親從彼長老面聽、受。』諸比丘!汝對彼比丘之所說,不 應讚歎、不應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照經、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而不相合經、律者,則其結論為: 『此確實非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應 拒絕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 為:『此確實是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此第 四大教法。

 

12.對佛陀的中道方法,開啟檢查和探討的精神,是開放給所有 具有探究之心的人。探究的心是指不被困在一種自大、執著己見、不先檢查經文的心。偶爾,有些禪修者,非常執著於他們的意見和老師,以致於他們想他們的方法是「唯一的方法」,而不從經文檢查真正的 教導。由於本書直接取自經典,可以看看有些事情如何被「論」、「釋」 解釋得迷糊而誤導了。一個勇於探究和練習的人,將驚喜於佛法的簡 單與清晰-特別是不要用《清淨道論》這些論書時。雖然,經文有些生硬和重覆,但它們非常有啟發性,而且讀來有趣--特別是當一個 人練習禪修並且同時獲得理性的知識時。

 

 

 

請參閱:《原始佛教與南傳內觀乘的差異》文中3.2南傳內觀乘的搖籃—緬甸

https://oba.org.tw/viewforum.php?f=22&start=15

 

歡迎參觀「古今呼吸禪博覽會」No.1~25禪席

https://oba.org.tw/viewforum.php…

 

圖片:毗瑪拉蘭希尊者(Ven. U Vimalaramsi)

 

 

 

 

 

 

 

 

 

 

 

 

 

 

 

 

 

 

圖文取自 曾銀湖 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