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入處,是修行的下手之處。修行從哪裡開始? 就是從六入處開始。怎麼開始? 就是守護好根門不讓煩惱生起來,等心安定之後往內心觀察。這跟威儀直接有關係。因為守住根門,往內一心專注才有威儀,才能見法。

有關六入處的修習,即關閉根門的修法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是佛陀當時有一位大師的故事。

從佛陀時代開始佛法的傳承從來都是通過兩種途徑來傳乘下來的:一個是實修,一個是研究教理(學僧)。其實,不僅是南傳的傳統,包括北傳也應該是這樣的。一位出家人,出家後首先應該做什麼? 首先安住於一個地方(至少是五年)好好學習戒律或威儀。然後五年之後才能決定選擇實修之路還是研究教理之路。如果選擇實修,那麼一整天從早到晚以實修為主。如果選擇教理,那麼一整天都是背誦巴利經典為主的。大家到緬甸去看就知道了。去一個佛學院整個學院到處都是朗朗的背誦經典的聲音。所以有這兩種實踐真理的途徑:一是實修,另一個是研究教理。當然實修的人經常邀請學僧來聽開示。但是因為佛法本身是很深奧的學問,所以必須嚴格地把兩者分開來專修。要不然很難兩全其美的。如果兩個都選擇實修也要,教理也要那就很難成就的。因為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先把一個學好了以後再去學習另一個。

大部分的人只喜歡聽開示而不願意實修這是事實。所以大部分的人只是掌握很多的佛教知識或教理而已。佛陀的時代也有很多這樣的人。

當時有一個地區有兩名很有名的大師,兩位都是帶五百多名弟子的大師:一位是靠實修成為阿羅漢的,而另一位是靠教理知識來成為大師的。可是後者不知道前者是阿羅漢。有一次兩位大師在一起有過法義上的辯論可是兩位互相不能說服對方。於是兩位找到了佛陀。佛陀先給研究教理的大師問了幾個問題,可是對方沒法回答。而另一位大師是對答如流。而且佛陀連續讚歎了幾聲「薩度!薩度!薩度!」來認可。因為人家畢竟是阿羅漢很熟悉解脫之路。這時學教理的大師很迷惑,這怎麼會是這樣呢?佛陀當時沒有告訴他對方是阿羅漢(因為如果他知道對方是阿羅漢的話會有罪業加重)而這時候佛陀稱呼研究教理大師為「無用的某某某」。不僅是這一次後來在他的弟子面前也是這樣的稱呼他的。這對大師來講很丟臉的事情了。佛陀為什麼這樣稱呼他呢?這位大師也知道佛陀是故意刺激他鼓勵他實修的。如果不實修而光靠教理知識是沒辦法解脫的。所以是無用的東西。

後來這位大師暗下決心要實修。可是去哪裡呢?很可能那時佛陀已經不在他身邊了。於是他找到了一個阿羅漢住的寺院去求教。聽說這個寺院住的出家人全部都是阿羅漢。而且還有七歲的阿羅漢。首先他找到了寺院最年長的長老然後請教實修。當年長的長老問他你是哪位? 從哪裡來的? 長老一聽大師的名就知道這位就是那很有名的教理大師,然後當場推遲拒絕他。為什麼?一般學教理的人都很傲慢。他們從佛陀那裡聽聞過來的教理知識當成自己的。很容易誤認為這是靠自己的悟性來悟道的。所以很容易目中無人。這樣的人是最難教的。就這樣被長老拒絕了後來他又按次序拜訪了所有的長老。可是一一都被拒絕。無奈之下最後他找到了那位七歲的阿羅漢。據說佛陀時代有很多這樣的七歲成就阿羅漢的人。這樣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來者,前世已經修成須陀洹或斯陀含,最後一世來到有佛法的世間裡聽聞正法之後馬上成就阿羅漢。

這位大師求法心很強也很有恭敬心,請教這位七歲的阿羅漢。這位七歲的阿羅漢也想測試一下這位大師的誠心。於是不說理由直接指示他進入湖水中站著。大師想既然老師命令他肯定有理由的。所以二話不說老老實實地走進了湖水中站著。七歲阿羅漢知道這位大師很有誠意所以讓他轉身看一下湖邊,說:「你有沒有看到湖邊有個水獺洞?」 水獺是很聰明的動物。因為怕其他動物侵襲所以挖洞時故意留了五六個洞口的,是因為為了方便逃走。七歲阿羅漢問大師:「如果你想抓住湖邊洞裡的水獺,會用什麼方法?」 大師可能從別人那裡瞭解這個事情。於是回答:「這很簡單,先留住一個洞口,然後堵住剩下的所有洞口。守住那一個洞口。等水瀨從那個洞口出來的時候可以抓到的。」 七歲的阿羅漢說:「是啊!修行就是這樣!把你身體的五個門關閉一下,然後留住一個門(意門)好好守住。等煩惱從中生起來的時候及時抓住它。」大師一聽馬上就明白了。後來通過修行他也成就了阿羅漢。

這是什麼道理?經云:「人是由六個要素來構成的。」 所謂人是由六個感官構成的。我們稱它為六根門。根是功能或技能的意思。也就是人是具備了這六種功能。每個功能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叫獨有的所以叫要素。人是通過這六根門來接觸世間,通過這六個功能來瞭解世間認識世間的。

經云: 六根是構成人的一切。所謂一切法指的是六入處。為什麼?因為所有的心法,所有的煩惱都從六入處集起。比如當眼睛看到事物的時候,當耳朵聽到聲音的時候,當身體接觸觸感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是什麼? 那是貪嗔癡等不善心出入的地方。所以應該把前五個門要好好管理,不讓煩惱從那裡出入。所以先關閉五門是很重要的。然後把意門裡出入的心法好好去觀察,就可以看破所有心法的本質。這就是修習六入處的方法,也是關閉根門的原理所在。

如果不知道關閉根門,心很容易受外緣的影響往外攀緣,導致散亂、動搖,所以心根本沒辦法安住沒法專注於該觀察的對象上的。解決的唯一方法是關閉前五門,然後留住一個意門好好觀察。這是每一位禪修者必須掌握的技巧,因為有了這個技巧才能避免受外緣的影響而心才能安定下來觀察內心。

當然所謂的關閉並不是完全的不看或不聽。下面我們繼續瞭解具體的操作方法。

佛陀在有一部經典裡教導了一位120歲婆羅門這種關閉根門的要領,也是守護諸根的技巧。

首先眼睛不要多看。比如禪修的時候不能東張西望。我們對從來沒有看過的東西會不會生起欲望呢?不會的。所以為了防止欲望生起來看的越少越好。這是一個。

第二,佛陀在經典裡告訴婆羅門:「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這是什麼意思? 當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只是單純的形象或聲音而已。所以停留在這些形象上或聲音上,不在繼續攀緣。所謂攀緣就是妄想。比如用眼睛看花時,當眼睛看到花的同時,馬上會聯想到以前跟花有關係的事情上。連接點是曾經有過的強烈的感受或印象。這個回憶本身就是攀緣過去。相反熱血年輕人看見花就會構思未來美好的生活。他的心不是停留在花本身而是徘徊在無限的遐想裡。而佛陀對禪修者的要求是什麼? 當眼睛見到花時,它只是單純的花而已。所以心很單純地停留在花本身上而不攀緣妄想。這就是「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的意思。

在這裡這個量字用的很好。準確地表達了想表達的意思。這是古代阿含經翻譯的特點。

前邊講了不要相續攀緣妄想。如果攀緣那就是睜著眼睛做白日夢。所有的妄想就是自己給自己演一場電影而已,那就是妄想的延續。

一般人看到花時心理認知花的過程是這樣的:當眼睛看到花時,首先不是花的整體。而是找一個局部來認知某一點。比如心裡知道這是花瓣的模樣,這是花蕊的模樣,這是黃色或紅色,然後合起來整個就是花,這就是心的認識過程。很多的聚焦點合在一起才能構成一個畫面。這就是概念法的產生。也就是把心的焦點放在花中很多的觸點之後合起來在一起構成一副畫面。之後才確認花的存在是這樣的。

我們再用經典術語來解釋從中會發生的事情。比如 眼睛看到形象的時候,眼識(心)會生起來,眼識去認知並確定花的形象。這個過程叫「三事合和生觸」。三事是什麼?眼睛,形象,眼識這三者。這三個碰觸在一起就是觸。觸完了連續會生起受,想,行,等種種的無量的心法。普通人來講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善法。裡面充滿了很多很多的煩惱。

知道這是花,是眼識的功能,修行者要知道眼識的功能是「看」的功能,所以這時把心(觀察的心)的焦點放在「看」的功能上,而不是在花本身上(物件的不同)。同時這個時候心裡默念或標記「看,看,看」。這是關閉根門的過程。因為這時心不再往外跑了。

如果這時把心的焦點放在花本身上會很容易回憶或攀緣未來的。所以要把心的焦點放在哪裡,這是很重要的。

關閉根門的技巧是什麼?當你看到形象的同時眼識生起來,這時把觀察的心的焦點放在「看」的功能上。比如當眼睛看到花之後不要回憶到跟花有關係的事情上。因為這是攀緣。可是一位修行者,當眼睛看到花的時候,馬上默念或標記「看、看、看」來把注意力轉移到「看」的功能上。標記會加強這個認知功能的,所以更能專注。眼識生起來才有「看」的功用,眼識的作用或功能是「看」的功能,把焦點放在「看」的功能上,很單純地只標記為「看、看、看」,這時花在你的視線上變得很模糊不久會消失在眼界裡。這時花本身的存在與我無關,心不會受到花的影響的。聽到任何聲音也一樣的道理。這就是關閉根門的技巧,也是調伏諸根的秘訣。

往內看! 不要往外看。往內看是看我們的內心。往外看是攀緣。當聽到聲音的時候,「聽、聽、聽」,把心的焦點放在「聽」的功能上,而不是去想這是鳥叫聲或狗吠聲或其他什麼聲音。那就可能會生起很多不必要的煩惱的。當對聲音不耐煩的時候嗔恨心就生起來了。所以一定要掌握這種關閉根門技巧來調伏好諸根。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修行的技巧。用這樣方法來消滅或避免不善心的生起。因為心是往內的,所以沒有跟外緣接觸而發生不必要的煩惱。這叫「觸滅」或「滅觸」。沒有觸就不會生起其他心法(個人認為這句話是有問題的)。那就是涅槃。滅六入處的道理就在這裡。

所以通過不斷的練習來熟練地掌握這種技巧是很重要的。一旦掌握了這種技巧心很容易忽略所有外緣的影響而往內專注。不管看到什麼形象,不管聽到什麼聲音,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關閉根門和調伏諸根。然後專注於內心發生的事情上。用這樣方式來關閉根門或守護諸根是解脫煩惱的無上秘訣。

 

 

 

 

 

 

 

 

文章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fGif1yB-w-arbXmFDjscS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