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2244_1243726515689673_413907498533537481_n.jpg

什麼是淨人?淨人的制度因何而立?巴利三藏內有記載嗎?

 

淨人的角色基本上像是侍者,替出家人處理他們的需要。如果有人要供養金錢,金錢不能供養,只能供養資具,但是時機還不成熟,它們就以錢的形式放在淨人那裡,淨人負責保管這些錢,當出家人需要資具時,提供給這些出家眾。

 

佛陀時代有個很有錢的居士叫 Meõóaka(阿羊)。當時,有些比丘跟隨商隊去另一個地方。他想在路途上供養那些比丘們所需要的東西,但他不能親自跟著去,所以他請求佛陀允許他委託居士做淨人,幫他做供養。他對佛陀說: 「道有曠野,乏水、乏食,無道路糧,不易往。善哉,世尊,請允許比丘道路糧!」佛陀允許了。

 

過後,佛陀向諸比丘說: 「道有曠野,乏水、乏食,無道路糧,不易往。諸比丘,我允許要求道路糧。需米者可要求米,需玉米者可要求玉米,需豆者可要求豆,需鹽者可要求鹽,需糖者可要求糖,需油者可要求油,需乳酪者可要求乳酪。

 

諸比丘,有具信心、具淨信眾人,他們把黃金交給淨人,(向淨人)說:『以此供養某某尊者許可的(物品)。』諸比丘,若以此得所需者,許受之。

 

諸比丘,但我說不得以任何方法接受金銀。」──《律藏.大品.藥篇》淨人制度因此建立。再者,第十條捨墮戒裡也有提到為比丘服務的淨人。

 

 

如何做如法的供養?

 

答:要懂戒律!出家人不能拿錢,只能接受如法的資具。資具是當錢變成了袈裟、機票、眼鏡等等 如法的物品後,我們才可以拿那些物品。若不瞭解,會以為師父不接受他的供養而起煩惱。

 

供養時要跟師父說:「我供養師父如法資具價值XX元,淨人是某某人,您有需要時可以跟淨人說。」供養比較好是親手供養,你人不在,託人家可以,如果人已經在附近,或在師父面前,又不親手供養,這是種傲慢,沒誠意!親手供養的功德比較殊勝! 

 

 

淨人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

 

答:第一要誠實,因為很多資具在手裡,不可偷盜。真的要做好淨人的服務,需要不挑剔工作的高低。你的工作是提供方便,讓信眾跟師父的接觸更好,師父信眾各自扮演他們的角色,你居中做一個好的橋樑。人際關係要很好,慈悲喜捨要具備,如果人際關係不好,沒有慈悲喜捨,像看門狗拒人於千裡之外,讓人無法親近師父,這就造惡業。做淨人,要讓人家的善因為你而得到更好的發揮。如果因為你的存在,別人的善得不到發揮,就不是好淨人。

 

 

如何才可擔任淨人?淨人是有給職嗎 ?

 

答:要擔任淨人,直接跟師父講:「我能當你的淨人嗎?」師父同意就可以!

 

淨人是純義務的,沒有薪水。弘法人員、法工有些有薪水。以前師父等待出家過程中蠻艱苦的,還要養父母,所以當時做了兩年法工,有支薪,但是拿的薪水很少,不是照一般行情。工作時間很長,早上早早起來敲鐘,晚上等所有人都睡了才能睡,一整天待命,即使在房內休息,有人敲門,要立刻彈起來去做事,所以是超時工作,所做的遠遠超過拿到的錢,其實不能算是薪金,只是一種生活補貼費。

 

 

 

請問尊者:什麼是淨人?他扮演什麼角色?

 

答:淨人(kappiyakà raka)是指為比庫服務使事物成為比庫允許接受或使用的人。由於戒律的關係,有些事物比庫是不允許使用的,當比庫需要使用時,就需要經由淨人的幫忙、服務,使事物成為比庫允許接受或使用。

 

淨人由他們的身份可分為三種:沙馬內拉、寺院居士與施主。由他們所做的事,則可以分為兩種:單純的淨人和施主兼淨人。比庫不得傷害草木、生地,煮食物、儲存食物等,當比庫或僧團需要食用水果、食物,整地或整理環境等,這些工作就可以由沙馬內拉、寺院居士來服務,使水果等成為比庫們可以使用。這些工作比庫也可以叫未曾提出邀請的在家居士來做;甚至當比庫或僧團需要建造房舍時,也可以叫未曾提出邀請的在家居士來做工人、木匠等。

 

另一種是,由於比庫等出家五眾不得接受、使用金錢,當施主想要供養比庫所需時,他可以自己親自供養;但或許 由於路途遙遠、沒有時間,或是希望應時供養比庫所需時, 所以委託另一位在家居士代勞供養。在這種情況時,必須施主本身或他所委託的淨人向比庫提出邀請,比庫才可以向施主或淨人索取。

 

請問尊者:比庫不可以接受那麼多物品,那麼有哪些物品是比庫們可以接受的呢?

答:《律藏》提到比庫的資具時,通常指衣、食物、住處和藥品,但也允許很多生活日用品;經典提到可以布施的物品有十種:食物、飲料、衣服、車乘、花鬘、香、塗香、 床、住處和燈。現代比庫可以接受的物品則是很多的:主食、 副食、果汁等食品;糖、蜂蜜、奶油等七日藥;薑黃、黃蓮 等藥品;床、椅、毛毯、坐墊、房舍等坐臥具;袈裟、毛巾等衣物;缽、腰帶、僧袋、坐具、針、針筒、線、剃刀、濾水器、雨傘、拖鞋、肥皂、洗衣粉、牙刷、牙膏、蠟燭、打火機、手電筒、鐘、錄音帶、紙、筆等生活用品;車票、機票、郵票、電話卡等交通連絡所需。

 

 

 

不管任何時候,當您有任何需要時,只要在我能力範圍之內,您都可以向我提出。”這就是對比庫提出的終生邀請法。

 


註:有資深南傳賢友line小尼,做以下提醒,給大家參考一下。因為使用錯誤的詞彙邀請,修行嚴謹的尊者,是會避譏嫌而拒絕的。


頂禮師父,弟子認為這裡的「資具」ㄧ詞,如果換成「如法必需品」會比較恰當,因為「資具」有代表金錢之意。


礙於此篇文是引用別人的文章,小尼不好擅自修改,以上給大家參考~


也感恩法友不吝提醒說明~


Sādhu! Sādhu! Sādhu! 




 

 

 

 

 

 

 

 

 

 

 

 

 

 

 

 

 

 

文章來源:

 

https://zine.la/article/86c73694913511e7af6852540d79d78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