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296.JPG

 

阿姜放語錄:活在世間

以下是阿姜放《覺知之心》連載。

阿姜放是坦尼沙羅尊者的老師。阿姜放曾跟隨阿姜李學習。這本冊子的內容是坦尼沙羅尊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編輯整理了阿姜放的教導,以便萃取對普通讀者有益、又適合書面表達的教導。

坦尼沙羅尊者說,本書的編輯過程,使他有機會思考師生關係在泰國的存在形式、以及阿姜放對待他的居家與出家弟子們的方式。他給人們提供的是一種溫暖與尊重的氛圍,弟子們因此可以與他討論生活與心靈上的具體問題,不覺得自己被當做病人或顧客,而是單純地同樣作為人類,阿姜放只是為自己提供了生命中一個堅實的參照點。

「一群泰國人曾經問我,在與阿姜放接觸當中最令我欽佩的事是什麼,希望我會提到他的他心通或者別的神通力。儘管那些東西是有的——他對我的心思解讀之多,簡直料之如神——我告訴他們,最令我欽佩的是他的仁慈與人性: 我們在一起的這麼多年當中,他從未使我感到自己是西方人、他是泰國人。我們的交流始終是直接的、超越文化差異的、在人對人的層次上。我知道,他的許多弟子,儘管不會以同樣的措辭來表達,但同樣也感受到了他的這項特質。」

 

§「阿姜曼曾經說:‘世人都一樣,但也不完全一樣,不過最後分析起來,都一樣。’你得好好想一陣,才能懂得他指什麼。」

 

§「如果你想判斷他人,要根據他們的動機來判斷。

 

§「如果你想教別人為善,必須看他們的善能夠達到多遠。如果你硬要使他們的善,超過他們能夠達到的程度,你才是那個愚人。 」

 

§「專注他人的過錯,是得不到什麼益處的。不如查看自己的過錯,那樣會得到更多。

 

§「他人有多好多壞,是他們的事。你要專注自己的事。

 

§有一位弟子對阿姜放抱怨自己在工作中面臨的種種困難。她很想辭職,獨自安安靜靜地過日子,但境況不允許,因為她必須供養母親。阿姜放告訴她:「如果你必須與這些事共存,就要找到一種超越它們的活法。只有那樣你才能生存。」

 

§對一位受工作壓力的影響而心情鬱悶的弟子,他的忠告是:「你治辦一件工作時,不要讓工作治辦了你。 」

 

§另一位弟子,在家庭與工作上都遇到嚴重困難,阿姜放鼓勵她振作起來:「任何真實的活人,在人生當中都會遭遇到真的、 活的難題。」

 

§「遇到障礙時,你必須迎頭反擊。如果你輕易放棄,整個一生就會給放棄了。」

 

§「告訴自己,你是由心木做成的,不是由邊材做成的。」

 

§阿姜放的一位弟子——一位年輕的護士——在工作上不得不忍受許多閒話的攻擊。一開始她試圖不予理睬,但是當這些閒話越來越頻繁時,她的耐性開始消褪。

有一天,閑言冷語實在讓她心煩,於是來到瑪古寺跟阿姜放坐禪。打坐時,在視相中看見自己不斷地退後、退後、 退到無限,好像被夾在兩面平行的鏡子之間。她想,自己的許多前世裡,也許也同樣必須忍受無數的閑言,這使她對自己的處境更不能忍受。於是她離開禪定,把自己如何倦於成為謠言指摘目標的想法告訴了阿姜放。為了安慰她,他說:「要知道,這種事是世間的一部分。哪裡有褒揚,那裡必然有批評與閒話。你既瞭解這個道理,為什麼還讓自己捲入其中呢?

不過她的情緒太激烈了,爭辯道:「師父,我沒有捲入他們的事。是他們要來捲入我的事!」

於是他拿她的話反過來問道:「你為什麼不問問自己——誰讓你硬要來這裡投生的?」

 

§「如果他們說你不好,要記得,那些話僅止於唇。它們根本沒有伸出來觸及你。」

 

§「別人批評我們,過後全忘了,可我們卻拿著它不停地想。這就好比他們吐出些食物,我們把它撿起來吃。那種情形下,誰是愚人?」

 

§「你就當有鎮石壓著耳朵,那樣就不會被聽到的一切給吹走。」

 

§一天,阿姜放突如其來地問:「如果你的衣服掉進糞池裡,你會把它撿回來麼?」

被他問著的那位婦女不懂他的意思,但知道如果答得不對,就會像個傻瓜,於是小心翼翼地答到:「看情況。如果是我唯一的一套衣服,我就得撿起來。但如果有別的衣服,我可能就不要它了。師父,您的意思是什麼?」

如果你喜歡聽別人說他人壞話,即使你沒有參與他們所造的惡業,你還是收集了一些惡臭。

     

§如果弟子中有人對什麼事心懷怨恨,他會告訴他們:「你連這點小事也不能奉獻麼? 就當它是一件禮物。回憶一下佛陀作毗桑塔羅王子時奉獻了多少有價值的東西,然後問自己:‘我的這個嗔怒根本沒有價值。為什麼還是不能奉獻呢?’」

 

§「行動之前先想一想。不要做那種先行動、再思考的人。

 

§「小心所謂的落井之仁: 你想幫助別人,結果沒有把他們拉上來,他們卻把你拉了下去。」

 

§「當人們說某件東西好時,那是他們想像中的好。不過,它是否真的總是對你也好?」

 

§「如果人們恨你,那時你就解放了。你可以自由來去,不需要擔心他們是否會思念你,或者為你的離去而難過。你回來時不需要帶給他們任何禮物。你可以隨心所欲地行動。

 

§「奮力贏過別人,除了帶來敵意與惡業之外,什麼也沒有。最好是贏過自己。」

 

§「無論你失去什麼,讓它失去,但千萬不要失去心。」

 

§「如果他們拿了你的東西,那麼告訴自己,你把它當作一件禮物。否則仇恨將無休無止。」

 

§「他們拿了你的,好過你拿了他們的。」

 

§「如果它真是你的,不管怎樣必然會跟著你。如果它不真是你的,何必為這件東西那麼激動?

 

§「外在貧窮沒有一點錯,但是要確定你的內在不貧窮。要確定你在佈施、 戒德、禪修上富有——那是心的財富。

 

§阿姜放的一位弟子對他抱怨說:「我看別人,他們的日子似乎都過得如此輕鬆。為什麼我活得那麼艱難?」 他的答覆是:「你的‘艱難生活’和許多人的生活相比,是‘美好生活’的十倍、 二十倍。你為什麼不看那些生活比你艱難的人?」   

 

§有時,當他的弟子中有人生活中面臨困境時,阿姜放會教他們提醒自己:「我能怪誰呢?從來沒有人雇我投生。是我自己願意來的。」  

 

§「萬事都有壽命。它不會永遠存在。等到壽命終結,它自己會離去。」

 

§「生活中有伴侶是苦。有一個好伴侶是真正苦,因為有那麼多的執取。

 

§「感官欲樂好比毒品: 嘗一口,就上了癮。聽說海洛因難戒,不過這比它更糟。這種癮有刻骨之深。正是它令我們出生、 而且使我們一劫又一劫地輪回生死。這個癮,除了佛陀的教導之外,無藥可戒。」

 

§「我們看印度教信徒崇拜希瓦神的男根時,似乎感到怪異,實際上,世人個個崇拜希瓦神的男根——他們崇拜性,只有印度教信徒是公開崇拜而已。性是世界的締造者。我們大家出生的原因是,我們在心裡崇拜希瓦神的性器。」

 

§有一次,阿姜放的一位弟子受到父母的壓力,要她找一位丈夫,好安家生子,她問他:「他們說,女人生孩子得到很多福德,因為她給別人出生的機會,是真的嗎?」

「如果是真的,」他回答,「那狗就福德成堆了,因為它們一次生一窩。」

 

§他還告訴她:「結婚不是脫離苦的辦法。實際上,你所做的,是堆積起更多的苦。佛陀教導說,五蘊是重擔,但是如果你結了婚,突然就有了十個(蘊)得關照,接著十五個、 接著二十個……。」

 

§「你必須作自己的依止。如果你是那種必須依止別人的人,那麼你就得和別人的看法一致,那就意味著,你必須和他們一樣地愚笨。因此,把自己從那一切中拉出來,好好看一看自己,直到心裡對這些事清楚起來。」

 

§「也許你會想:‘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可他真是你的麼? 即使你的身體也不真正屬於你。」  

 

§阿姜放的一位弟子,當她身患嚴重的肝病時,夢見自己死去,來到天界。她覺得這是一個不祥之兆,於是來到瑪古寺,把夢境告訴了阿姜放。他試圖安慰她說,這是一個偽裝起來的吉兆。假如她大病不死,也許可能升職。如果不能存活,也會重生善界。不過一說到這裡,她的情緒就變得十分混亂:「可我還不願死啊!」

他告訴她:「聽著,等到該走的時候,你必須願意走。生命不是一根橡皮筋,任你拉長縮短。」

 

§「如果你對任何一種感官之樂有饑渴感,說明你的前世可能享受過。那就是你這輩子如此想念它們的緣故。如果你對這件事想夠了,應該足以使你升起離欲與厭欲。」

 

 

 

 

 

 

 

 

文章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dcUwQ0WbfzlzFW4vxo3-h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