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37291_2127018257318182_757853829852037120_n.jpg

什麼是“過渡期”?你清楚地瞭解嗎?

在獲得透明息團之前依然還有一些階段(困難)要克服。定力逐漸提升時,息在每一個更高層次的階段會變得更微細。有時,禪修者可能感到難以集中在靜止概念息,因為它好像不見了。對焦的位置似乎空而無息。儘管在某一座中,所緣(息團)能清晰地被見到及集中,但在下一座它卻可能變得模糊不清,它甚至直接的不再顯現。大多數禪修者認為他們不會再前進或他們的定力中斷和退失其實這是過渡期,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更高的階段。

 

在進入更高層次的過渡期,所緣變得不顯現,禪修者需要重新遵循“對焦途徑”——第一對焦位置,第二對焦所緣。

 

每當對焦位置的息變得不顯現時,禪修者應訓練他的心認知所緣,不花太長時間在“預備步驟”(工具階段)。無需返回到“修習的開始階段”——默念入息和出息等,但禪修者卻需要回到基礎(修習的原理)。由於禪修者還在呼吸,息團並非真的丟失,只因在這種情況下你對於Ānāpānasati修習原理的應用還不夠靈巧。對焦在息團的正確位置之後,在鼻孔與上唇之間想像中息柱內的息團卻無處可尋。所緣似乎隱藏在某處,不為所見。

 

在這過渡期,一些禪修者會說所緣(息團)不見了。此刻,所緣(息團)並沒丟失,事實上,所緣看似消失。一些禪修者對他們之前明顯的所緣消失而感到受挫和沮喪,他們拼命地在對焦的範圍內尋找所緣。我通常會告訴他們:

 

“所緣消失,別失望”;

 

“你不需要等待概念息甚至是一秒”;

 

“不需要在對焦的範圍內搜索息團”;

 

“你只須重新遵循‘對焦途徑’”。

 

在此情況下,銳利的智慧(例如:數次連續、徹底地思維“同質性質遍佈整個息柱的一個密集息團”——在中級階段的過渡期)和對修習的強大信心(Ānāpānasati修習的原理),對於察覺息團是非常重要且起著主要作用。

 

在過渡期間,禪修者會遇到平衡五根*30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不瞭解又沒有預料到在過程中會有如此的里程碑,禪修者有時會對自己的修習結果感到失望並經常失去信心。(例如:在早上禪坐時獲到非常明亮的息團,但在傍晚禪坐時卻面臨失去所緣,同時對焦的範圍充滿著黑暗。)他們對修習的信心已衰退,也將從禪修工作中倒退。禪修者希望培育定力時,無論在任何的修習階段,最好都能具備強大的信(Saddhā)。在過渡期,若對修習的基本原理沒有強大的慧(Paññā),禪修者將難以恢復對修習的信心。對概念息(息團)具有強大和堅定的想(Saññā)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是念(Sati)於息的近因。念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必須的,它保護心以免忘失所緣(息團)。

 

 

過度精進(Vīriya)地集中所緣而導致心處於躁動的狀態,心不能在所緣上獲得穩固的定力。若精進力不足心變得軟弱,不能維持穩定的集中力在所緣上。心離開禪修所緣而被妄想所征服。在這兩種狀況之下(過度精進和精進不足)心都不能在所緣上獲得穩固的定力。唯有最適宜的精進,心才能有效及穩固地集中著所緣。由於念保持禪修所緣不丟失,具念的禪修者能迅速地認知和評估精進力是否過度或不足。行禪(在行走時修習Ānāpānasati)非常有幫助和有益於禪修者明白這些狀況。例如:在行走時,禪修者能對焦在清晰的所緣(息團),反而在禪坐時,禪修者無法輕易地獲得清晰所緣。為何如此?也許禪修者在禪坐時使用過度的精進力,他渴望得到先前的所緣,所以他的心有點躁動而不能很好地平衡精進根。

 

在過渡期,禪修者首先應思維修習的原理片刻,之後重新應用“對焦途徑”。禪修者必須決意正面地面對困難。在認知息團之後,禪修者便集中在所緣,有意要清楚地看到所緣。禪修者具念地思維概念息(息團)的本質,然後認知所緣。經過念及重複認知所緣的過程(一連串的思維和認知所緣——一連串的念和慧),所緣(息團)逐漸地被確認。同時,念也能調整精進的力度以達到最適宜,使息團清楚地被認知及集中(Samādhi)。

 

在此,我們應思考一個事實,定力層次越高,息越是柔和與微細。越是柔和與微細的息(真實息),禪修者的心需要更多的念、更強的智慧、更好的對焦技巧和大量的信心,以便清晰地辨識概念息(息團)。

 

 

 

注解:

 

30 五根是心的力量,它控制心以免心偏離了修習Ānāpānasati定力之道。它們是:1.信(Saddhā);2.精進(Vīriya);3.念(Sati);4.定(Samādhi);5.慧(Paññ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