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9918_1028432370513496_308327811_n

《第一位老師》

我們的菩薩出家後,遇到兩位老師。你記得他們是誰嗎?他們是阿臘拉.咖喇馬(Āḷāra Kālāma)及伍達咖.拉馬子(Udaka Rāmaputta)。從第一位老師阿臘拉.咖喇馬那兒,菩薩學了一些禪修技巧。你記得是什麼嗎?他從阿臘 拉.咖喇馬那兒學了七個禪定,你知道是哪七個禪定嗎?

假設你要修十遍中的白遍, 以白遍為所緣上初禪、第 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的安止定,這是色界禪那。從色界禪那你可以進入無色界禪那,練習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 無所有處定。這就是菩薩跟第一位老師阿臘拉.咖喇馬學習的七個禪定。菩薩在幾天內就練習得很純熟,阿臘拉.咖喇馬對菩薩非常讚賞,因為他自己花了很長時間才把七定修習成功。所以阿臘拉.咖喇馬想要分一半學生給菩薩,請他做他們的老師。

菩薩怎麼想的呢?菩薩想:「這不是了知佛法之路,不是趨向厭離、滅苦之道,更不是證悟之道。」所以,他沒有接受老師之邀而離開了。現在請記住菩薩的觀點,他認為那不是趨向厭離、滅苦,也不是證悟之道,所以他離開了這個老師,而碰到了第二位老師。

《第二位老師》

誰是他第二個老師?伍達咖.拉馬子,他教菩薩什麼? 教授八個禪定。而第八個禪定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就在兩、 三天的時間,菩薩很輕易的就把八個禪定都練得很純熟。

你認為如何?菩薩的老師在教他時,是不是已經證得這八個禪定?很多學佛者並不知道,伍達咖.拉馬子從他的老師那兒學得如何修習八定,但當他教菩薩時,他自己仍無法證得八定。所以當他看到菩薩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證得八定,非常崇拜菩薩。他怎麼做呢?他把所有的學生都交給菩薩,請菩薩做他的老師。

你認為如何?一個老師把所有的學生都交給自己的學生,容易嗎?當然不容易,是非常困難的。但阿臘拉.咖喇馬及伍達咖.拉馬子對比他們更好的菩薩沒有生起嫉妒與慳吝。他們都是當時很偉大的老師。菩薩怎麼反應?他是怎麼想的?他認為「八定非趨向厭離、滅苦之道,也不是成就 四聖諦、證悟之道」,他想:「現在是該自我尋找證悟之道的時候」,所以他離開了第二位老師。

請記住菩薩的觀點,他是這麼想的:「這不是趨向厭離、滅苦之道,也不是成就四聖諦及證悟之道。」

《苦 行》

這之後,菩薩做了什麼呢?他決定苦行。他花多久時間修嚴厲苦行?總共六年。你認為如何?菩薩當時的觀點為何?菩薩認為這是證悟之道嗎?當然!他認為「這將是證悟 之道」,他才會勤練苦行。當時他還不是圓滿證悟者,他的心仍為無明所覆蓋,由於不善業成熟,他修錯了,卻仍認為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他為何苦行六年?

《婆羅門周帝巴喇的不善業》

菩薩苦行六年卻以為是正確的道路,是由於他過去世在咖沙巴佛(Kassapa Buddha,迦葉佛)教化時期造了不善業。那一世,他出生於婆羅門家,名叫婆羅門周帝巴喇(Joti pāla,覺提波羅)。由於出生婆羅門家庭,他對佛、 法、僧並沒有信心。

他的好友喀帝咖拉(Ghaṭīkāra,伽提喀羅)是個陶匠, 邀他去見咖沙巴佛。

婆羅門周帝巴喇說:「去見光頭的有什麼用?」他一點都沒有興趣。

喀帝咖拉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請他朋友至第五次,說:「我的朋友,去見圓滿證悟的佛是件好事,他是人、天及梵天人的導師,是他們所崇敬的。」

後來,為了說服周帝巴喇,喀帝咖拉拉扯他的腰帶說:「我的朋友,你應該去。」卻再度遭到拒絕。

最後,陶匠喀帝咖拉想再勸周帝巴喇去見咖沙巴佛,就拉他頭髮中間的髮結。

喀帝咖拉生在較低的階層,只是個陶匠,而周帝巴喇是生在較高的婆羅門階層。

那時周帝巴喇有點驚愕,他想:「為什麼一個出生那麼低微的人膽敢拉我的髮結?咖沙巴佛一定是不同凡響。」

陶匠喀帝咖拉第一次邀請周帝巴喇時,周帝巴喇說:「去見一個光頭有什麼用?要成為一個圓滿證悟者是很困難的,他怎麼會是佛呢?」在接下來的邀請中他也是這麼說。只有在最後一次,當出生那麼低微的朋友敢拉他的髮結並說:「我們一定得去」時,他的巴拉密成熟,智慧生起,才決意去見咖沙巴佛。

當他見到咖沙巴佛,聽到佛法時,周帝巴喇跟他的陶匠朋友說:「佛法多麼美妙!開端很美妙!中段很美妙!結尾也很美妙!你為何還不出家?我要出家。」

你知道陶匠喀帝咖拉為何無法出家?因為他需要照顧失明的雙親,而且他不是咖沙巴佛的普通弟子,那時他已是 三果聖者,一位不來者(Anāgāmi,阿那含)。由於他已證得如此深的道智與果智,所以他能勇於鼓勵人們去見咖沙巴佛。

當菩薩最後一世做悉達多太子而出離世間時,他無法立刻找到成就佛果的方法,是因為他在咖沙巴佛時,所造的不善口業在最後一世成熟。所以,雖然他遇見兩位老師,跟他們學習得很好,然而他的不善業遮障他,讓他把正確的當成錯誤的,而且不知如何繼續修行。尤有甚者,他將錯的當成對的而嚴厲苦行六年。當不善業成熟時,我們會把錯的當作對的,把對的卻當成錯的。

《五隨從》

你記得菩薩的隨從嗎?那時他有五位苦行者做他的隨從。當他們六人住在一起修行時,五隨從看到菩薩嚴厲苦行那麼長時間,心中生起對菩薩的期望,他們想:「哦!菩薩快要成佛了。哦!菩薩今天就要成佛了。哦!菩薩明天就要成佛了。」因為菩薩的修行太艱辛,導致他們生起這樣的觀點,而這樣的觀點所帶來的期望卻與後來不同。當菩薩放棄六年的苦行,五隨從怎樣了?他們離菩薩遠去。當菩薩放棄錯誤的方法時,五隨從卻放棄菩薩。

現在你們明白嗎?菩薩的觀點與五位苦行者的觀點在那時是不同的。剛開始,菩薩也以為苦行是正確的道路, 所以苦修六年。當時五隨從也是這麼認為的,他們對菩薩有很高的期待,深信菩薩快要成佛了。所以當菩薩放棄苦行時,他們也放棄了菩薩。三藏持者大長老明昆西亞多(Mingun Sayadaw)在《大佛史》中曾記載五隨從,如何在菩薩證悟成佛前十五天離他而去。你記得菩薩證悟成佛 的那一天嗎?是衛塞(Vesākha)月的月圓日。所以,五隨從在菩薩證悟成佛前十五天離開他,這個事蹟是由緬甸三藏持者大長老記錄在《大佛史》中。

他們離開菩薩時,是何觀點?他們認為:「現在菩薩選擇利養而放棄證悟之道,如果他選擇利養,他如何能成為圓滿證悟者?即使苦行六年,他仍無法證悟佛果,如今選擇利養,如何能成佛呢?」有了這樣的觀點,他們離開了菩薩。 你明白了嗎?之前,他們期待菩薩選擇的路是可以圓滿證悟的;但這只是他們的觀點所帶來的期望。在古代印度中部區域的人們相信:只有通過嚴厲苦行才能證悟,且是唯一的道路,這就是他們的觀點。依據此觀點,期待應運而生,他們就離開且放棄了菩薩。

若我們想要如實知見正法,想知道佛陀的真實教義,決意跟著佛陀的教導時,也許有人不接受我們的決定,也許有人抱怨我們,也許有人找我們的麻煩,那時,我們得效仿菩薩,堅定的走我們應走的道路。

 

 (待續)

 

 

 

 

 

 

圖文取自 陳義德 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