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4643_725141367582816_8155118714128377568_n

深夜看到臉書關於這兩日一則關於27歲年輕人,長期隱忍父親對母親施暴而殺了父親的新聞,在這則新聞分享底下看到眾臉友的留言,心情更是沉重與不捨,留言者多數表達自己也是在這樣婚暴家庭長大下的孩子,表達可以理解這位年輕人為何弒父、自己或弟弟也曾差點殺了父親、理解長期目睹家庭暴力下的複雜情緒;近5年內已有3起長期目睹家暴的兒子弒父事件。

筆者長期與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進行個別與團體諮商工作與花蓮地區的校園、社區推廣工作的經驗中,深知這些孩子長期看(直接看見父母間暴力、看到母親身上的傷痕、家裡被毀損的家具等)或聽聞母親敘述或直接也在精神威脅的氛圍中如父親威脅開瓦斯全家一起死,這些對孩子身心的影響甚鉅。

一再隱忍累積憤怒

我的工作經驗中聽過很多長期目睹家暴孩子想殺爸爸,這些孩子從7歲到18歲都有,孩子的情緒轉折常如同洗三溫暖般的,因為施暴者有時候不是一個好先生,未必不是一個好爸爸,這點也是在這樣家庭中的受暴母親離不開的原因之一,父母總想要給孩子一個所謂完整的家,但忽略了一再隱忍的結果是孩子長期目睹累積了對受暴者的不忍與對施暴者的憤怒、對自己做不了什麼的無助等等複雜情緒,這股複雜且極強的憤怒情緒力量常是對內傷了自己如憂鬱、自傷,或對外如這位年輕人就殺了父親,孩子所處的環境如多數研究指出,家是一個失序、高度警戒的場域,身體會自動儲存這些生存的反應機制,面對這一個不可控(今晚會有暴力發生嗎?是不是要跟媽媽去避難?)的家庭環境,孩子容易產生高度警戒、解離、無助等反應,敏感於容易引發暴力的線索,如某個幼年目睹家暴的成年孩子曾告訴我,至今聽到家裡鐵捲門往上捲的聲音仍會發抖。

學校導師若是知悉學生家中父母有暴力相向行為,或者孩子時常上課精神不濟(可能半夜面臨父母婚暴或父親酒後失控不讓孩子睡覺等),雖然目睹家暴孩子外表沒有傷,但需要母親與周圍師長親友重視孩子長期在這樣狀態下所受的傷害,能協助連結資源。

成年的孩子可以尋求各地縣政府社會處社工的協助,花蓮地區可聯繫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03-8563020),協會這5年獲衛生福利部保護司補助提供花蓮目睹兒之個別與團體諮商服務,也主動進校園發掘目睹家暴的孩子,其實還有更多目睹家暴的孩子及其整個家庭需要你我的關注與協助,不是外表的傷才是傷,這樣的家庭中的父、母、孩3方都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

 
 
 

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諮商心理師(林秋芬)

 

 

 

 

 

 

文章來源: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0729/37327265/別讓孩子帶著傷來找我們(林秋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