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2420_1359509514063603_5217071219592135191_n  

 

五、修習初果的疑難與驗證初果

5.1 七聖戒與五戒的差異

世尊早期所制訂的七聖戒如《鞞紐多羅經(S55:7+雜1044)》顯示如下:

如是我聞:有一段時期,世尊與大比丘眾在拘薩羅國遊化,到了鞞紐多羅村落的北邊身恕樹林中。

住在鞞紐多羅村落的婆羅門居士們聽人家說:「勾達摩世尊乃是由釋迦族的王子出家,現在與大比丘眾遊化到此鞞紐多羅村來了。那位勾達摩世尊的善名遠播,所謂世尊乃是阿羅漢—應當供養的聖者、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天人師、佛陀、世尊。他在諸天、魔天、梵天、沙門、婆羅門等人天眾中宣稱自己已經證得正覺,並以初善、中善、後善而且具足義理文句的妙法來開示教導。顯示純一、圓滿、清靜的梵行。能夠見到這樣的阿羅漢,是何等的福氣啊!」

聽完之後,他們就互相邀約前往北邊身恕樹林中去拜見世尊。來到世尊的住處,敬禮世尊之後,有的人就在一邊坐下;有的人就向世尊問候,表達歡喜、感動之情;有的人就合掌恭敬地坐在一邊;有的人就在世尊的面前報告自己的姓名,之後就坐在一邊;也有人就默默地坐在一邊。

坐在一邊的某個鞞紐多羅婆羅門居士就稟告世尊說:「勾達摩世尊!我們有這麼一個願望、志向、意趣,希望在兒女成群、嬉笑憒鬧的家庭生活中,穿著輕軟細緻、光鮮亮麗的迦尸衣,受用著旃檀的薰香,配戴著花縵、香料、香水等裝飾品,享用著金銀錢財的樂趣,命終死後仍然能夠往生到善趣天上。世尊!請為有這麼一個願望、志向、意趣的我們,開示法要,讓我們能在兒女成群、嬉笑憒鬧的家庭生活中,穿著輕軟細緻、光鮮亮麗的迦尸衣,受用著旃檀的薰香,配戴著花縵、香料、香水等裝飾品,享用著金銀錢財的樂趣,命終死後仍然能夠往生到善趣天上。」那時,世尊告訴婆羅門居士們:「我將為你們解說自行通達的法門,仔細聽,善加思量。我即當解說!」「是的,世尊!」鞞紐多羅的婆羅門居士們應諾世尊。

世尊開示說:「居士們,什麼叫做自行通達的法門呢?居士們!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我愛惜自己的生命,不願意死亡,希望快樂而討厭痛苦。既然如此,那麼如果有人要奪走我的生命,那麼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別人也一樣愛惜自己的生命,不願意死亡,希望快樂而討厭痛苦,如果我要奪走他的生命,那我就是令人不喜歡、 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 不悅意的事情;對他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殺生』,並且勸導別人也遠離『殺生』,讚嘆遠離『殺生』。如此身體行為的邊際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

「居士們!其次,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對於我們沒有答應給予而自行盜取的人,那麼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如果我對於他人沒有答應給予而自行盜取,那麼我就是令人不喜歡、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對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不予而取』,並且勸導他人也『遠離不予而取』,讚嘆『遠離不予而取』。如此身體行為的邊際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

「居士們!其次,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如果有人跟我的妻子私通,那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如果我跟別人的妻子私通,那麼我就是令人不喜歡、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對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邪淫』,並且勸導他人也『遠離邪淫』,讚嘆『遠離邪淫』。如此身體行為的邊際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

「居士們!其次,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如果有人用虛妄欺騙的言語使我蒙受損失,那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如過我用虛妄欺騙的言語使他人蒙受損失,那麼我就是令人不喜歡、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對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虛妄欺騙的言語』,並且勸導他人也『遠離虛妄欺騙的言語』,讚嘆『遠離虛妄欺騙的言語』。如此言語表達的邊際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

「居士們!其次,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如果有人用挑撥離間的言語使我跟親友背離疏遠,那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如果我用挑撥離間的言語使他人跟親友背離疏遠,那麼我就是令人不喜歡、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對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挑撥離間的言語』,並且勸導他人也『遠離挑撥離間的言語』,讚嘆『遠離挑撥離間的言語』。如此言語表達的邊際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

「居士們!其次,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如果有人用粗暴穢惡的言語辱罵我,那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如果我用粗暴穢惡的言語辱罵他人,那麼我就是令人不喜歡、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對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粗暴穢惡的言語』,並且勸導他人也要『遠離粗暴穢惡的言語』,讚嘆『遠離粗暴穢惡的言語』。如此言語表達的邊際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

「居士們!其次,聖弟子應當這樣思維檢討:『如果有人用調戲瑣碎的言語騷擾我,那對我而言就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如果我用調戲瑣碎的言語騷擾他人,那麼我就是令人不喜歡、不悅意的。這對我而言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對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既然對我而言這是不喜歡、不悅意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加諸於他人呢?』經過這樣的思維檢討之後,於是就自行『遠離調戲瑣碎的言語』,並且勸導他人也『遠離調戲瑣碎的言語』,讚嘆『遠離調戲瑣碎的言語』,如此言語表達的邊際範圍內就得以清靜了。以上七件事情名為聖戒。然後,

「對於佛陀,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應予供養的聖者--阿羅漢,真正完美的自覺者,智慧和德行兼備的成就者,善巧地斷除貪瞋癡者,洞悉世間真相者,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諸天和人類的老師,自覺覺他的佛陀,世間至尊的聖者。』

「對於法,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說,此時此地即可親見,當下遠離種種熾熱的燃燒。法無時效限制—不論什麼時代,都可以通達涅槃。請親自前來觀察檢驗,智者當會自行證知。』

「對於僧伽,他具有不動搖的信念,如是:『世尊的聲聞僧伽循著善良、正直、真實、完善的方法修習。向須陀洹道,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羅漢道,得阿羅漢果。如是四雙八士才是世尊的聲聞僧伽,應該佈施、禮遇、供養、尊重,這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他對於聖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毀壞、不缺斷、不玷污、不雜染,進而脫離輪迴惡道的恐怖,為智者所讚嘆。不執取世間的貪愛,循序導向於禪定。

「居士們!聖弟子成就了這七聖戒之後,依此四種不動搖的純淨信念,如果經過自行觀察省思無誤之後,就能自行記別:『我不再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一切惡道中,我已經得到了須陀洹果,不再墮落到惡趣裡去了,我必定正向著正覺前進,再經過七次人間、天上的往返,就能滅盡一切的痛苦。』」

開示完畢,鞞紐多羅的婆羅門居士稟告世尊說:「稀有啊!勾達摩世尊!我們要皈依佛、法、僧。世尊,請讓我們從今天起一直到生命終了止,終生皈依為優婆塞。」

那時,鞞紐多羅的婆羅門居士們聽聞佛陀的開示之後,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1999年7月編譯於埔里)

本經提到成就初果的七聖戒:
(1)遠離殺生。

(2)遠離不予而取。

(3)遠離邪淫。

(4)遠離虛妄欺騙的言語(不妄語)。

(5)遠離挑撥離間的言語(不兩舌)。

(6)遠離粗暴穢惡的言語(不惡口)。

(7)遠離調戲瑣碎的言語(不綺語)。

這七聖戒與五戒比較,多出了「遠離挑撥離間的言語(不兩舌)、遠離粗暴穢惡的言語(不惡口)、遠離調戲瑣碎的言語(不綺語)」三項;卻少了「不飲酒」戒。因此,也就產生了三個疑問:

(1) 想要成為初果聖弟子是否一定要戒酒呢?

(2) 「不妄語」戒是否就概括包含了「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四戒?如果想要成為初果聖弟子,在言語上到底是要遵守「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四戒;還是只要依照五戒條文持守「不妄語」戒就可以呢?

(3) 想成為初果聖弟子到底是要遵守「七聖戒」還是「五戒」呢?還是兩者均可呢?

到底要如何解釋「七聖戒」與「五戒」之間的差異呢?且讓我們逐項地來加以探討。

5.2…

5.3…

5.4奉行「七聖戒」或「五戒」的問題

到底要如何解釋「七聖戒」與「五戒」之間的差異呢?想成為初果聖弟子到底是要遵守「七聖戒」還是「五戒」呢?還是兩者均可呢?

事實上,差異的原因應該是由「制戒的因緣」所產生的。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之後的十二年間,由於僧團裡清淨和諧,並未制訂任何戒律。之後,由於僧團日益龐大,素質參差不齊,開始有一些偏差的言行發生,佛陀才依實際情況逐一制訂戒規。佛陀開始制戒的初期,並未禁止飲酒。直到後來,有一位阿羅漢因為降服毒龍,受到村民們熱情的敬酒而醉倒在地,佛陀才制訂了不飲酒戒。因此可以推斷《S55:7或 雜1044經》裡所說的七聖戒應該是屬於比較早期的教導,當時佛陀尚未制訂不飲酒戒,因此沒有這個條目。儘管七聖戒並未規範「不飲酒」,但事實上飲酒者要成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的戒律,還是很不容易的,即使對不飲酒的在家人而言都很不容易。我們似乎可以推測,在佛陀為僧團制訂「不飲酒」戒之後,就像制戒過程中曾有「開緣」、「遮止」的調整情況一般,五戒也於此時正式制定成為在家聖弟子的基本規範。

因此,我們可以歸納出結論:在佛陀制訂「不飲酒」戒前,在家人依「七聖戒」成為初果聖弟子;在佛陀制訂「不飲酒」戒之後,在家人依「五戒」成為初果聖弟子。佛滅2500年後的今天,五戒的教導並未失去時效,且讓我們再度確認目標,努力成就聖戒吧!

 

 

 

 

 

 

本文作者為 曾銀湖 居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