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8-05 上午10.27.30.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世間法,就是指因緣所生法,它是依因緣和合而生,依因緣離散而滅,它有生滅相。有生滅相,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無我的,這是世間法。

 

・《清淨道論》提到三種世間:一種是叫空間世間。大家講的宇宙,這是屬於空間世間;第二個世間叫有情世間。有情世間就是我們這31界生命,簡稱為三界;第三個叫行世間,行世間就是諸行法的世間。佛陀講過說:「什麼是世間?這個五蘊和合之身就是世間。」

 

・世間心有無量無邊的目標,出世間心只有一個目標——涅槃。

 

・世間善心是有漏的;出世間善心是斷除煩惱的。

 

・什麼是行法?行法是究竟法,是名法、色法、八十九種心、五十二種心所、二十八種色法,五取蘊——色受想行識、十二處、十八界、 緣起,各種緣力。觀察的是這個,不僅僅是你身體的動作,舉手投足。

 

・生活禪當然好。但是,單單生活禪是不夠的,它只能是我們發現煩惱、觀察煩惱的一個助緣。讓我們在生活過程中能夠看到這些現象,如理作意,心不會被煩惱帶走。但是僅僅生活禪,你是證悟不了的。

 

・四預流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雲端起觀 107

  出世間心

 

各位賢友好,我們今天開始學習八十九心的最後八個心,出世間的心。「啊!從世間出來」(笑)。我們前面講的,不管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講的都是世間心。到底是什麼出世間心呢?我們很多人以前會理解為「出世間好像從我們這個世界裡面跑出去了。出世間是不是在宇宙之外?」好多人都這樣理解,認為出世間是在宇宙之外。 

所以我們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世間、出世間?在佛法裡面經常講說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世間法,就是指因緣所生法,它是依因緣和合而生,依因緣離散而滅,它有生滅相。有生滅相,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無我的,這是世間法。修止觀,觀什麼呢?觀的就是世間法,世間法的本質。關鍵是要觀世間法的本質,而不是說看:「噢,誰掙錢啦;噢,誰蓋了房子啦;噢,誰買了豪車啦。」諸如此類這些不是止觀的觀,止觀的觀是要觀世間法的本質。世間法的本質是什麼呢?世間法的本質就是無常、苦、無我;剎那生滅、受生滅的逼迫、沒有主宰——這是世間法。只有通過觀察世間法的本質,你才會生起對世間法的厭離。 

那麼出世間法呢?出世間,我們先從巴利文來看。什麼叫出世間?出世間叫loka uttara,或者合起來叫lokuttara lokuttara loka + uttaraloka就是世間,uttara,就是超越,合起來就是超越了世間。

《清淨道論》提到三種世間。一種是叫空間世間。大家講的宇宙,這是屬於空間世間。在佛教的宇宙觀裡面有須彌山、有四大洲、有日月這些概念。就是由這些物質所構成的世間,稱為空間世間,也就是我們講的世界、宇宙。

第二個世間叫有情世間。有情世間就是我們這31界生命,簡稱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有地獄、惡鬼、畜生、阿修羅、人,六層欲界天、色界天和無色界,這些31界的生命世間叫有情世間。

第三個叫行世間,行世間就是諸行法的世間。什麼是行法呢?名色、五蘊、五取蘊、三種受、四種食、六內處、六外處、七識住、八世間法、九有情居、十二處、十八界這些都是諸行法的一些稱謂、名詞,這是諸行法的世間。這裡的行世間,就是指我們這個五蘊。所以佛陀講過說:「什麼是世間?這個五蘊和合之身就是世間。」外在的空間世間,你是找不到頭尾的,但這個五蘊世間呢,你是可以超越的,你是可以認知的。 

所以請大家記住,在我們佛法裡面講的出世間,是超越諸行法,超越五取蘊的這種世間。從根本上來講,其實是心的超越,請大家記住。我們講出世間,出世間是你的心超越了行法的世間,不會將諸行法看成常、樂、我、淨的世間認知裡面。因為諸行法是有為法,是無常、苦、無我的。出世間,也叫涅槃,是無為法。 

世間心的所緣,可以是名法,可以是色法,也可以是概念。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定力、沒有觀智,我們的心的目標都是概念法:男人、女人、金銀財寶、房子、車子、工作、客戶、物品各種,金銀、金融、經濟、政治各種思惟、各種構想,文化、哲學,過去、現在、未來這些基本上都是概念。當然,當我們有正念正知的時候,偶爾可以接觸到一些究竟法特相。比如,你看的顏色、聽的聲音、聞的香、嘗的味、身體的觸等等,日常修四念住——身、受、心、法,可以觀察到善不善心、感受、想蘊標記、無明、愛、取等名法的表徵。雖然不能洞察它們的無常、苦、無我,但特相還是能夠覺知的。

世間心有無量無邊的目標,出世間心只有一個目標——涅槃。不管你是在中國證得涅槃,還是在緬甸證得涅槃;你是兩千五百年前證得涅槃,還是在四百年後證到涅槃,都是取一個目標——涅槃。取證涅槃,需要斷除煩惱。斷除煩惱,證悟聖道、聖果,分成四個層次,每個層次有兩個階段,就是道心和果心。

因為有四道、四果: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和阿拉漢道,對應有四個果,所以總共就是八種出世間心(後面會講為什麼會有40種出世間心)。道心——是斷除或者減弱煩惱的那個善心。這個善心生起來,它的作用就是斷除和減弱煩惱。那跟我們世間的善心和不善心有什麼區別呢?世間善心生起來的時候,是造善業、積功累德。不善心生起來了幹嘛呢?它是造惡業,給未來留下苦的這種可能,給自己不斷地製造苦,這是不善心的作用。而道心的作用,是斷除煩惱或削弱煩惱。果心就是道心這個善心的果報。果報來得最快的就是這個果心。道心生起,下一個心識剎那,無間生起的就是果心。果心是體驗由於道心斬除煩惱或削弱煩惱所帶來的心的解脫的體驗,那種感受。果心屬於果報心。 

大家學佛、修行幹什麼?是為了生起出世間心——道心、果心。道心、果心的直接作用是斷除煩惱,不是中大獎,也不是神通無邊。道心、果心的受用,是你相應的煩惱被斷除了或者被削弱了。

怎樣才能斷煩惱呢?次第地修習戒、定、慧。「不造一切惡,具足於諸善,淨化其自心,此是諸佛教」,就是「戒定慧」三學。「戒定慧」三學分別對治違害的性煩惱、困擾性煩惱和潛伏性煩惱。 那真正煩惱的去除,是要對潛伏性的煩惱下手。而潛伏性的煩惱只有在修慧的時候,通過觀照世間行法,世間諸行法的無常、苦、無我,培養觀智。當觀智不斷地修習,越來越成熟,到達觀智的高級階段,將到達行捨智。行捨智是世間最高的智慧。然後在有出離的強烈欲願資助下,當你的五根平衡的時候,七覺支平衡的時候,道心就會轉起。所以在行捨智的階段依然是世間心的範疇。只有道心、果心生起來的時候才是屬於出世間。認為觀照世間法就是觀照天上地下、山河大地、金銀財寶……這些世間法,各種法,外面的,觀察歷史怎麼成因啊,山河大地怎麼變遷啊……你再怎麼觀這個東西,你也很難證悟的。能解脫,是因為觀照世間法的這個五取蘊,所以佛陀才會講:「以法為洲,以自為洲。」以自為洲就是以這個身體、這個身心、這個五取蘊,它的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粗、細、勝、劣、遠、近,這些不同的名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緣起去觀照,才會從這種行世間裡面生起厭離,你的心才會超越,我們的心才會超越。

那要如何生起出世間心呢?禪修者需要不斷地觀照諸行法的無常相。無常相就是生滅相;苦相,苦相就是受無常逼迫的那種狀態,還有無我相。在思惟智的階段,有四十種修無常相、苦相和無我相的方法。 「一時觀照各種名法,一時觀照色法,一時觀照內在的名色,一時觀照外在的名色,一時觀照五蘊,一時觀照十二處,一時觀照十八界,一時觀照緣起, 一時觀照這些行法的無常相,一時觀照這些行法的苦相,一時觀照這些行法的無我相」。禪修者只有這樣依照經論,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地觀照諸行法。當他的觀智成熟的時候就會生起道心,在道心生起的剎那,相應的煩惱就會被斬除。斬除煩惱,是真正地斷煩惱,不是鎮伏。斷的時候,斷煩惱只是一個心識剎那而已。一個道心生起,比如初果道智,一生起,你的戒禁取、有身見和懷疑,按照論教法包括你的嫉妒和慳吝,這些煩惱就同時被斬除了。在這個心識剎那之後,你就成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了。 之前你是個凡夫,這個心識剎那一過去,你就成為聖者了。這個心識剎那斷除了相應煩惱以後,接著下來果心又生起,來體驗解脫的味道,解脫之味。所以道心是出世間善心,果心是出世間果報心。這是我們一個基本的瞭解。

有人說道心和果心目前對我們來講似乎還沒有關係,但不一定啊,不一定是很遙遠啊。那遙遠與不遙遠呢,方法的正確與否非常非常的重要。為什麼一再強調,目標決定現在。你目標不清楚了,你當下的路就是亂的,就是錯的。根本不能錯的,目標不能錯,方向不能錯。所以這裡面有幾個關鍵。

第一個,我們剛才講的:什麼是超越世間?我們講超越世間、出世間,這個世間講的是行世間,就是諸行法的世間。不是宇宙,不是超越宇宙,不是宇宙之外有個叫涅槃的宇宙在那等著我們。

第二個,什麼是行法?行法是究竟法,是名法、色法、八十九種心、五十二種心所、二十八種色法,五取蘊——色受想行識、十二處、十八界、 緣起,各種緣力。觀察的是這個,不僅僅是你身體的動作,舉手投足。所以這個要搞清楚。

第三個,觀察什麼?觀察諸行法的共相。什麼是共相?無常相、苦相、無我相。無常相、苦相、無我相,不是簡單地觀察說:「我看我家的一盆花,花謝了。哦,我看到了無常。」 是不是無常?當然是無常,概念法的無常,不是行法的那種無常。行法的無常是究竟名色法的生滅。最小的時間單元是一個心識剎那,心是以一個一個心識剎那的速度在生滅,剎那剎那生滅,極其快速。你要看到,每一個心識剎那生滅的那種生滅相,這個叫無常相。色法的壽命,是名法的17倍,它要慢17倍,但也是極其快速的。看到色法極其快速地生滅、名法極其快速地生滅,你所執取的這一堆五取蘊,都是極其快速地生滅。你的意門裡面呈現的不管是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粗、細、勝、劣、遠、近。你當國王的時候也是剎那生滅,你在無色界天的時候也是剎那生滅,在地獄的時候也是剎那生滅……然後一生一生這樣輪回,都在這裡面生滅生滅。生滅強烈地撞擊你的意門,生滅是如此的苦迫,你不知道它為什麼會如此生滅,你根本抓不住它。苦迫、無我,這種感覺要出來,你觀察的是這個。

南北傳都講三解脫門,三解脫門指的是什麼?就是無常門、苦門、無我門。無常門也稱為無相門。為什麼無相呢?因為無常嘛,它那個相狀總是不能夠穩定。無常的就叫無相門,通過無相門進到涅槃的大門,就是觀諸行法的無常,從無相門進入。苦,稱為無願門。為什麼無願呢?那麼苦,你怎麼會有願待在那呢?你就不想在那待著。不會像我們很多同學說:「你們老是說苦、苦、苦,我覺得挺好的嘛。」對,你挺好的,你有願活在這樣的狀態裡,涅槃就跟你沒關係,你要無願。 無我,是空門。 既然無我,沒有主宰,是空。無相門、無願門、空門,三解脫門。

三解脫門,是通過觀察諸行法的無常相、苦相、無我相到達的。如果,你是在觀察無常相的時候道心轉起了,那你是從無相門進入出世間的;如果,你是觀察諸行法的苦相而道心轉起,你是從無願門進入的;如果,你是在觀察諸行法的無我相而道心出起的,是通過空門進入出世間,進入涅槃界的。而不是說:「啊,我只是看——‘啊,一切都是空的!’…」然後你就解脫了?解脫不了的。這是第二個,很重要的。

 第四個,我一再講說,睜眼四聖諦和閉眼四聖諦是要結合。睜眼四聖諦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去觀照。那日常生活中起觀,我們是生活在概念法的世界裡的,能觸及的最多是一些究竟法的特相或表徵。比如說我讓大家觀察自己的心所,其實,那也是一種感覺而已。真正你看,根本看不見那個心所,那是名色分別智的水平。但是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觀察它、認識它、理解它。那去觀察它,其實它們都是一堆一堆、一團一團的,只是某一種東西比較明顯,你可以感受到。比如說大地,大地是以地界為主導的一種物質,那麼你體會這個地界的時候,看這個石頭就會比較明顯。我們只是這樣的角度。你僅僅是睜眼四聖諦,證不了涅槃的。閉眼四聖諦幹嘛呢?就是你要培養定力、修觀智,然後透徹看到諸行法的無常、苦、無我,而生起厭離、欲解脫。然後從三解脫門進入才能解脫。

生活禪當然好。但是,單單生活禪是不夠的,它只能是我們發現煩惱、觀察煩惱的一個助緣。讓我們在生活過程中能夠看到這些現象,如理作意,心不會被煩惱帶走。但是僅僅生活禪,你是證悟不了的。如果生活禪中再加上一個什麼覺性啊、本性啊,那就和古印度的「真我」又結合在一起了,就把佛陀的四聖諦和這個「真我」又給糾纏在一起。那你最後是走向哪裡?我們誰也不知道。所以你不是聽到誰:「某某在用四聖諦在講啊。」然後他就一定是對的,換一個馬甲你就不認得了。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再講道智和果智。我們在修習法隨念的時候,法隨念就是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ṭṭ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ayiko, paccattaṃ veditabbo viññūhi’ti.就是法是世尊所善說的,是自見的、無時的、來見的、導向涅槃的、是智者們可以各自證知的。佛陀所善說,前善、中善、後善,所有的教法都是這樣的,不會自相矛盾的。是自見的,是你自己可以親見的。無時的akāliko,這個無時的,講的就是你的巴拉密成熟的時候,道心生起,無間地,果智就生起。道心的下一個心識剎那就是果心,不用等,無需等待。無時,沒有時間間隔。出世間的因果,跟我世間的因果差別就在這裡面。

世間因果,我們講造一個善業,要等待各種因緣。叫異熟果報,異熟,就是要其他的時間才可能成熟。當然,道心和果心也是異熟,但是它的異熟是無間的,下一個心識剎那。那在世間的善惡,它是要等待很長時間才會產生果報。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但很多人都覺得造惡沒有惡報,行善沒有善報。為什麼呢?因為它不是馬上能成熟的,惡報、善報都不是立竿見影。所以我們講:「不見聖者,不聞聖法。」 不聽聖者教的愚痴人啊,無聞凡夫啊,他為什麼喜歡造惡呢?因為他看不見造惡立即帶來結果。如果造惡立即帶來結果,他一定不會幹。但是出世間心,只要出世間善心——道心一生起,akāliko,出世間果心就無間地生起。道心和果心緣取的對象都是涅槃。證悟涅槃,一個人證悟涅槃,就是由這個道心和果心來執行的。

那我們接下來看看八個出世間心。八個出世間心就是:入流道心,入流果心;一來道心,一來果心;不來道心,不來果心;阿拉漢道心,阿拉漢果心。 

從入流道開始,煩惱開始被部分斷除。到二果的時候,所有的煩惱被進一步削弱。到三果的時候,又斷除了欲貪和瞋恚。到阿拉漢道的時候, 所有的煩惱全部被斷除。從一個凡夫到斷除所有的煩惱,至少要經歷這四次的證悟。那有人會問說:「你看佛陀時代有很多聖弟子啊,都是從凡夫,一個非常煩惱的凡夫,見到佛陀,聽佛陀說一個四句偈,然後就證阿拉漢果了。」 他是一下子就證阿拉漢果嗎?不是的。他也是在聽那一個四句偈的時候,在很短的時間裡面,他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道心也是這樣次第生起來的。只是他的時間很短而已。因為他過去累積了無數的巴拉密,就是等到聽佛陀講這句四句偈,把最後這一層窗戶紙破掉。他也是按照這四個階段來的。

從一個最基本的凡夫,到完全證入阿拉漢——斷除一切煩惱,其實應該講是五個階段。五個階段,哪五個階段呢?

首先是,覺悟資糧的累積。在入流前,需要累積證悟的資糧的資糧。四預流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親近善士,這個善士就是佛陀或聖者;聽聞正法,是佛陀所有的法;如理作意,練習每時每刻都會如理作意,把法活出來;法隨法行,法,隨法,法就是四道、四果,隨法就是37道品、止觀,這些就是覺悟資糧。

覺悟資糧累積階段,核心是戒、定、慧三學,展開來就是37道品。只有勤修戒、定、慧三學,累積37道品的資糧,才有可能在後面四個階段逐漸地生起四種聖道、四種聖果心:入流道心、一來道心、不來道心、阿拉漢道心;入流果心、一來果心、不來果心、阿拉漢果心,這四種果心只會在相應的聖者心中生起。比如說,初果聖者,他只能入初果的果心,他不能入二果、三果、四果的果心。阿拉漢聖者,他也只會入阿拉漢果心,他不會跑去入初果的果心、二果的果心。他到了那個位置了,就把前面的放掉了。所以阿拉漢聖者或者更高的聖者,不會入更低的果心。

那證果了,是不是他就一直都在果心裡面呢?不是這樣的。只有入果定的時候,才能夠生起果心。就像一個禪修者, 修完五自在,他也要決意入定,才可以投入禪相,然後入定。聖者也是這樣,他只有修觀智決意取涅槃為目標,再次把心投入涅槃的時候,才會投入果定。 

那麼怎樣才能夠知道生起的到底是不是出世間的心路呢?或者說你是不是真的證果呢?帕奧西亞多在《智慧之光》裡有些簡單的描述,大家可以看。如果你經常在禪林裡聽禪修報告,偶爾就會聽到有人來報告他已經證悟了,他覺得他證到什麼樣的果位。基本上我們可以觀察,只要是帕奧西亞多親自認證的弟子,他都不會:「啊,你證果啦?來來來,很好!分享一下!」他不會的,「你說你證果,講講,什麼情況」。他既不會否定你,他也不會就像說給你確定以鼓勵,他不會給你認證。他要求你:「你繼續,繼續修你的觀智。」同時給你幾個功課讓你去檢查。檢查什麼呢?你覺得你證悟了,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呢?你要通過佛陀的經論來驗證。  

帕奧西亞多在書裡特別強調,就是導師需要一再提醒弟子,要求他們不斷地檢查。須陀洹或者是初果,對大部分禪修者來講,它就是個一個名相。除非你是對經教通達,對經論通達,你才能知道須陀洹道果到底意味著什麼,它有什麼樣的內涵。如果不通達經教的人,是不容易搞明白的。他只可能是在禪修的過程中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體驗,普遍的就是說:「啊!突然進入一種狀態,跟禪那完全不同。」或者說,他心的不受控制了:「啊!不知道怎麼辦?」諸如此類的。在經典裡,你要去看普通經典。比如說我們看《轉法輪經》,Koṇḍañña憍陳如尊者在《轉法輪經》結束的時候,就說:「具壽憍陳如尊者,遠離塵垢,生起法眼。」法眼什麼?——一切生法,皆是滅法。就這樣一句話。那接下來怎樣呢?「爾時憍陳如尊者已見法、已得法、已知法、已身解法,已經度疑,已經斷疑惑,已得無畏。」就這幾句話。

經典就是這樣幾句話,你不能夠深入搞清楚,比如斷疑,斷什麼疑?什麼樣疑惑的斷除呢?什麼疑惑呢?四聖諦存在嗎?有過去生嗎?有未來生嗎?有過去未來生嗎?現在的果報是由過去的因產生的嗎?現在的因會產生未來的果報嗎?久遠的過去生會令比較近的過去生生起來嗎?業會產生果報嗎?這些,他完全沒有疑惑。這個沒有疑惑,不是他在思惟上通過經教的學習認為說:「佛陀這麼說,大家也這麼講,我信了!」 他不是就這樣「我信了」。他是內心完全地明瞭,內心清清明明地知道就是這樣。因為一個初果聖者已經完全覺悟了苦、集、滅、道——四聖諦。他內心非常篤定地說:「四聖諦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是可以實證的。」他已經證得了,他已經具備了這樣一種能力和智慧。他不需要說:「哎?我是不是已經成為初果聖者了呢?」 他不需要。

對於證悟聖道、聖果的聖者,叫所緣通達。通過所緣通達而徹底地覺悟名色完全滅盡,已成就無為涅槃的滅諦,證得滅諦。以作用成就無痴通達。無痴通達什麼?透徹地覺悟苦聖諦、集聖諦和道聖諦。

那無痴通達的作用是幹什麼呢?無痴通達的作用是去除覆蔽四聖諦,令不能如實知的moha,這個痴。那也就是說聖者能夠隨時、逐一地觀察以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粗、細、勝、劣、遠、近,——十一種形式存在的五蘊,集諦,還有緣起。隨時逐一都可以觀察它。你看,是不是具備這樣的能力?還是只是禪修的時候突然有一種特殊的體驗。因為一個道智生起的聖者,他的須陀洹道的智慧,已經能夠把覆蔽如實知見五蘊和集諦的這種愚痴,這種身見,我們講有身見,徹底消除了。

初果聖者,自然而然地不會再認為有一個人、我,有一個常、樂、我、淨的眾生、物品存在。他不用作意,自然就是這樣。雖然他還會有貪,還會有瞋,但是他內心很清楚。跟那個說:「我知道,這個東西很好吃,我如果吃了會貪。貪不好,但是我忍不住還是要吃。」這個「忍不住還是要吃」的慣性有點類似,但是你的那個認為「這個貪不好」,是心裡面的思惟。而須陀洹聖者,他是內心清清明明地觀察到。 

所以帕奧西亞多講說:「如果你認為證得須陀洹道,你就要去檢驗,像找一塊試金石來檢驗黃金的真偽。」就是:我是不是已經徹底地覺悟以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粗的、細的、勝的、劣的、遠的、近的,十一種形式存在的苦諦呢?這些名色就是苦,dukkha。苦諦就是什麼?就是無常、苦迫。那麼你是不是已經能夠徹底地觀察到,貫穿三世,乃至很多世的緣起、它的業果。緣起一法、緣起二法、緣起三法、緣起四法、緣起五法等更多的緣起。你是透過自己當下的那個智慧的體驗,還是說:「哎,我學過《阿毗達摩》,我聽過帕奧西亞多講過啊,或者聽誰誰誰講的。」如果你是這樣來理解,就會很麻煩。為什麼呢?它會給自己套上一個東西說:「哎?我好像是這樣看到。」然後用這種文字相來讓自己理解。《大因緣經》裡面講,說:「所謂須陀洹者,緣作明顯之後才現起。」 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他是須陀洹,那麼他必定清楚地瞭解,作為「緣作」paccayākāra的這種緣起狀態。那這是考驗你經教詮釋能力的階段。 

既然須陀洹道智具有破除覆蔽四聖諦的moha——痴的力量。那麼以這個試金石檢驗自己之下,他就能夠知道自己是不是須陀洹。 帕奧西亞多教導說:「你應該一而再地作決意。」舉個例子講:你決意「 我要入涅槃一個小時,我願覺悟涅槃兩個小時」。然後你很快,你就能再入果定,再次見到涅槃,你在果定裡面,在以涅槃為所緣的果定裡面。這是一種。

 第二種, 在《阿毗達摩概要》或者《攝阿毗達摩義論》裡面講到:「智者省察道、果和涅槃,以及有或沒有省察他已斷與還剩下的煩惱。」就是你要能觀察你的道心、你的果心和涅槃的狀態,以及被你斷除了多少煩惱,現在還剩下多少煩惱。這個在《阿毗達摩》裡叫五種省察的速行心路過程。就是我們看到那個寶塔最頂上,道智、果智頂上有個叫省察智。省察智就是幹這個活的。

省察什麼呢?省察五種。五種,哪五種呢?第一個是道,第二個是果,第三個是涅槃,第四個是已斷的煩惱,第五個是未斷的煩惱。在這五個當中,觀察道、果和涅槃的心路,每一個聖者都能現起,他都能看到。但觀察未斷煩惱和已斷煩惱的心路過程,你就必須對《阿毗達摩》有瞭解。為什麼呢?因為你要對心、所有的心所,瞭然於胸,你能認得它。不然你就不知道斷掉什麼了。而道、果和涅槃,對於聖者來講,是現證的。他可以去觀察他的果心、觀察他的道心。但是果心和道心裡面長啥樣?這是要有基礎的。那涅槃,是一個什麼狀態?這個所緣你是可以描述的。對於一個不通經教的人,他可以查這三個。而對於經教通達的人,五個都能查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