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8

 

 

第三章 如何過著快樂的生活

 

佛教能帶給人類什麼利益?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是為了能脫離痛苦,獲得快樂。

 

人們都想要擺脫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脫離各種痛苦,獲得快樂,這是大家所追求的。然而快樂是什麼?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否正確?我們所做所為是否能為自己帶來真正的快樂?

 

每個人都想要快樂,但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快樂,因為人們有貪愛、自私、嫉妒和吝嗇等煩惱的緣故。就如佛陀在《法句經》第216偈所開示的:

 

「從愛而生憂,從愛而生怖;解脫渴愛者,無憂何有怖[1]。」

 

由於貪愛等煩惱,許多人只為自己尋求快樂,而不理會他人的福利,甚至傷害他人。如果以不正確的方式來追求快樂,不但只會帶來少許的快樂,卻會帶來更多的痛苦。

 

在世間上,沒有正見的人會為所欲為,例如:沉溺於唱歌、跳舞、聽音樂、看戲、飲酒、賭博等享受,追求各種欲望的滿足,表面上似乎很快樂,可以抒解憂惱與痛苦。事實上,這些就如大象陷於泥沼,越陷越深;就如發癢的傷口,越抓越感染。這些享樂,實際上是沉迷於感官麻醉的五欲,其實這些將會為他們帶來長久的痛苦。然而,具有正見的人則會全心全力地投入修善上,例如:做布施、持戒、修習慈愛及禪修等來淨化自己心靈,這些將會為他們帶來長久的安樂。

 

依佛法來說,快樂有三個層次,即:現世的快樂、來世的快樂和勝義的快樂。

 

1. 現世的快樂(diṭṭhadhammasukha,現法的快樂):是指今生、這一世的快樂。

 

2. 來世的快樂(samparāyasukha):是指從這一生死亡之後,在下一世乃至未來世的快樂。

 

3. 勝義的快樂(paramatthasukha,究竟的快樂):這是佛教所不共的、與其他宗教所追求的目的不同的,即是涅槃的究竟之樂。

 

所謂「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想要獲得快樂,就要在因上下功夫。大家都知道,佛教講的是因果。業果法則是佛教很重要的核心部分,它是非常深奧的。

 

想要在現世獲得快樂,在因上下工夫就要行善積福,實際上就是要力行布施、持戒、禪修等善行。

 

談到修福,我們南傳佛教有很多修福的方法,在《攝阿毘達摩義論》提到十種福業事(puññakiriyavatthu),即:布施(dāna)、持戒(sīla)、禪修(bhāvanā)、恭敬(apacāyana)、服務(veyyāvacca)、回向(pattidāna)、隨喜(pattānumodana)、聽法(dhammasavana)、說法(dhammadesanā)和見正直業(diṭṭhijukamma)[2]。

 

布施是一種修福的善業,布施的善業能使布施者帶來人天的善果。如果布施的善業成熟,布施者在死後可能投生到天上享受天界的快樂。

 

關於布施,有幾個重要的觀念:當你在做布施時,布施前要生起歡喜的心;正在做布施的時候,也要生起喜悅的心來布施;做了布施之後,也要經常地憶念、回想自己所做的布施,使自己生起歡喜心。這個意思是,當你在準備要做布施時,應當以一顆歡喜的心來準備;當你正在做布施的時候,應當以一顆歡喜的心來布施;當你做了布施之後,應當心想:「我好幸運哦!今天我對僧團做了布施。」「我好幸運哦!上個星期我對僧團做了布施。」等等。如此做,如此思惟,就是要讓自己一再地生起善心,生起歡喜心。當你如此做時,不但能在現世獲得快樂,來世的善業也會比較強,因為你的善心是不斷地增長的緣故。

 

對於想要修福的人而言,布施給人類的福業比布施給一般動物還大;布施給有德行者的福業比布施給沒有德行者還大;布施給聖者的福業比布施給凡夫還大;布施給僧團的福業比布施給任何個人的福業還大。

 

佛陀在《中部‧布施分別經(Dakkhiṇāvibhaṅgasuttaṃ)》[3]裡解釋了十四種「對個人的布施(pāṭipuggalikā dakkhiṇā)」和七種「對僧伽的布施(saṅghagatā dakkhiṇā)」。佛陀拿對個人的布施與對僧伽的布施來做比較說:「阿難,未來世將有頸部披著袈裟、破戒、惡法、只有沙門之名的比丘,當指定要布施給僧伽而布施給這些沒有戒行的比丘時,阿難,我說即使這樣的僧伽施,將(會帶來)不可數、不可計量的(利益)。阿難,我說沒有任何方式對個人的布施是比對僧伽布施的果報更大的[4]。」這是在說明布施給僧團的功德大於布施給個人的功德。

 

當你在供養比丘僧團時,即使你所供養的僧團中沒有任何聖者,甚至你所供養的比丘才一、兩位而已,這時你應當想說:「我現在把這些食物供養給清淨的僧團,這兩位比丘只是代表僧團來接受我的供養而已。」如此,由於你心裡想的是供養給殊勝的僧團,因此如此做將會為你帶來很大的善果。

 

我們佛教徒至少都受持三皈五戒,你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覺前如此思惟:「在我們地球的七十多億人口中,我是多麼的幸運啊!我今天能皈依佛、法、僧三寶,這是多麼的殊勝啊!」讓自己生起善心、歡喜心。

 

同樣的道理,在每天晚上你也如此思惟:「在地球的七十多億人口中,我是多麼的幸運啊!我今天把五戒持守得很清淨,這是多麼的殊勝啊!」讓自己生起善心、歡喜心。

 

為了能獲得現世與來世的快樂,當你到寺院做布施時,應當以一顆恭敬、歡喜的心來做布施;當你去聽聞佛法時,應當以一顆恭敬、歡喜的心來聽聞佛法;當你去聽念誦護衛經時,應當以一顆恭敬、歡喜的心來聽護衛經;當你去做義工、整理寺院環境時,也應當以一顆恭敬、歡喜的心來做。由於這些是福業,當你以一顆恭敬、歡喜的心來做、來積累時,你的善業會比較強、比較大。如果在從事這些善業之前,你能以一顆恭敬、歡喜的心來準備;回去之後也能經常地回憶、思惟自己所做的善業,如此一來,你的善業就能不斷地增長,這是《阿毘達磨》的《巴搭那(Paṭṭhāna,發趣論)》教法中重複緣(āsevanapaccayo,數習緣)的道理。

 

關於修善,無論是否有佛陀出現世間,十善業道(dasa kusalakammapathā)可說是投生人天的要素。十善業道是指:離殺生(pāṇātipātā veramaṇī)、離不與取(adinnādānā veramaṇī)、離欲邪行(kāmesumicchācārā veramaṇī)、離妄語(musāvādā veramaṇī)、離離間語(pisuṇāya vācāya veramaṇī)、離粗惡語(pharusāya vācāya veramaṇī)、離雜穢語(samphappalāpā veramaṇī)、無貪(anabhijjhā)、無瞋(abyāpādo)和正見(sammādiṭṭhi)。

 

其中,離殺生又稱為不殺生,離不與取又稱為不偷盜,離欲邪行又稱為不邪淫,離妄語又稱為不妄語,離離間語又稱為不兩舌,離粗惡語又稱為不惡口,離雜穢語又稱為不綺語。這十善業道前三種屬於身業,中間四種屬於語業,後三種則屬於意業。與十善業道相反的是十不善業道,即:殺生、不與取、欲邪行、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雜穢語、貪、瞋及邪見。造作這十不善業將使眾生投生到惡趣受苦。

 

如果人們能奉行十善業,避免造作十不善業,將使人們投生到人天善趣,遠離惡趣之苦。

 

關於禪修,例如:當你把心保持專注在呼吸上,就能逐漸地培育出定力。當你能持續地專注呼吸五分鐘,你會發現心裡越來越平靜;當你能持續地專注呼吸十分鐘、二十分鐘,你會發現心裡越來越平靜,身體也會感到越來越輕安。當定力越深時,內心就會感到越快樂,身體也會感到越輕安,甚至沒有身體的感覺。如果禪修者能修到禪那的定力,這定力就能帶給他更殊勝的快樂;當進入第三禪時,他的樂受可說是最殊勝的了。

 

一般人禪修不快樂,主要是方法不正確,禪修心態不正確,或是沒有定力的緣故。如果禪修者方法正確,禪修心態也正確,只要有恒心,就能逐漸地增強定力,如此一來,就會發現禪修是一件快樂的事了。

 

關於布施、三皈依、五戒與禪修,到底哪個福業比較大呢?哪種功德比較殊勝呢?大致來說,三皈依勝於布施,受持五戒勝於三皈依,禪修勝於受持五戒。其實,業果法則是非常深奧的,這些福德在不同的情況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何況佛教的業果法則是通於三世的。

 

在布施、三皈依、五戒與十善業這些世間善業中,它們的果報將會帶來人天的善報;而禪修的善業,假如禪修者在臨死時還能進入禪定,則能投生到梵天界,否則可能會帶來欲界的善報。這些善業所帶來的快樂是通於現世與來世的。

 

至於勝義的涅槃之樂,則需要修習止觀禪法才能獲得。

 

我們生而為人是有一定程度善業的。現在你快樂嗎?心裡不滿意什麼?學佛是要讓我們快樂的。自己不快樂是否學錯了呢?其實學習態度很重要。心的端正、誠實與柔軟很重要。佛法中有信、精進、念、定、慧這五根。我們應當真誠地相信佛陀的教法,相信業果法則,依照佛陀的教法來奉行。如此,加上省察自己每天所累積的布施、持戒等善行,你就會快樂了。

 

對於禪修獲得禪定的人,假如死亡之前還能進入禪定,死亡時就會依他的定力投生到相應的梵天界。在梵天界壽命很長,那裡不需要吃飯,欲貪、瞋恚等煩惱暫時不會生起來,常享禪悅之樂,很好啊,不是嗎?對於世間的善業而言,禪定的業是最強的。修習禪定得享現世的禪那之樂,佛法上稱為「現法樂住(diṭṭhadhamma-sukha vihāra)」。

 

勝義的涅槃之樂要修習止觀禪法才能獲得。要如何修習呢?是有方法的。關於止禪,佛陀教導了四十種業處、禪修法門。關於止觀的修習方法,請詳閱《清淨道論》。當然比較理想是應當去向一位有資格的長老那裡學習。

 

 

 

 

 

 

 

 

 

 

 

 

 



[1]  Dhp.p.61,v.216. (pg. 045)

「Taṇhāya jāyatī soko, taṇhāya jāyatī bhayaṃ;

Taṇhāya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2]   Abhs.p.25.(pg. 034)

 

[3]   M.iii,p.256(pg. 3.0295)

 

[4]   Bhavissanti kho panānanda, anāgatamaddhānaṃ gotrabhuno kāsāvakaṇṭhā dussīlā pāpadhammā. Tesu dussīlesu saṅghaṃ uddissa dānaṃ dassanti. Tadāpāhaṃ, ānanda, saṅghagataṃ dakkhiṇaṃ asaṅkheyyaṃ appameyyaṃ vadāmi. Na tvevāhaṃ, ānanda, kenaci pariyāyena saṅghagatāya dakkhiṇāya pāṭipuggalikaṃ dānaṃ mahapphalataraṃ vadām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