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I.8

Karaniya Metta Sutta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For free distribution only.

小部經集 I.8

慈經

坦尼沙羅尊者英譯,良稹中譯

原文版權所有© 1994 坦尼沙羅比丘。僅限於免費發行。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衆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2005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并登載本版權聲明。

This is to be done by one skilled in aims
who wants to break through to the state of peace:
Be capable, upright, & straightforward,
easy to instruct, gentle, & not conceited,
content & easy to support,
with few duties, living lightly,
with peaceful faculties, masterful,
modest, & no greed for supporters.

爲了解脫、獲得寧靜,
善達目標者當如此行:
能幹、端正、直接、
易教、溫和、不自滿、
知足、易養、
少管事、生活簡樸、
諸根寂靜、技能完善、
謙虛、對供養者不貪。

Do not do the slightest thing
that the wise would later censure.

不做任何
事後受智者指責之事。

Think: Happy, at rest,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at heart.
Whatever beings there may be,
weak or strong, without exception,
long, large,
middling, short,
subtle, blatant,
seen & unseen,
near & far,
born & seeking birth: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at heart.

這樣想喜樂、平安,
願一切衆生心有喜樂。
一切衆生,
        
無論軟弱、強壯、
        
長、大、
        
中等、短小、
        
精細、粗顯、 
        
可見、不可見、
        
遠、近、 
        
已出生的、將投生的
願一切衆生心有喜樂。

Let no one deceive another
or despise anyone anywhere,
or through anger or irritation
wish for another to suffer.

願人們不相互欺騙、
不鄙視任何地方的任何人,
不以怒意、敵意,
願他人受苦。

As a mother would risk her life
to protect her child, her only child,
even so should one cultivate a limitless heart
with regard to all beings.
With good will for the entire cosmos,
cultivate a limitless heart:
Above, below, & all around,
unobstructed, without enmity or hate.
Whether standing, walking,
sitting, or lying down,
as long as one is alert,
one should be resolved on this mindfulness.
This is called a sublime abiding
here & now.

如一位母親
舍命保護親子、獨子,
他更應對一切衆生
長養無量之心。
以對全宇宙的善意,
長養無量之心:
    
自上、自下、周遭,
    
無障礙、無敵意、無恨意。
    
無論站、行、
    
坐、臥,
    
凡清醒時,
他應當確立此念。
這稱為即時即地的
梵住之心。

Not taken with views,
but virtuous & consummate in vision,
having subdued desire for sensual pleasures,
one never again
will lie in the womb.

不受觀念左右,
有戒德與具足見,
滅除了感官貪欲,
他不再投胎。

最近訂正 8-25-2006

From: http://www.dhammatalks.org/Dhamma/Sutta/Karaniya_Metta2.htm


《慈經》/張慈田  譯
 
  熟練善法及得到寂靜,他應該要:
 
    能幹、坦誠、正直、善語、柔軟、不傲慢;
 
    知足、易養、少俗務、簡樸生活;
 
    六根寂靜、謹慎、謙虛、不貪著於家庭;
 
    他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過失。
 
 
    他應該要這樣發願:
 
  願所有眾生喜樂平安。
 
  願眾生充滿喜樂。所有眾生都包括在內,無論是動的、靜的,長的、粗的、中等
 
      的、短的,大的、小的,可見的、不可見的,遠的、近的,已出生的、未出生
 
      的,願他們都充滿喜樂。
 
  願在任何處所任何人都不相敵對、輕視。
 
  願任何人都不以憤怒、惡念加害於人。
 
  願修養無量的慈心對待一切眾生,
 
 
  像母親寧願犧牲生命護衛其獨子。
 
  願慈悲心廣被整個高處、低處、平坦的世界,無有障礙、瞋恚、仇恨。
 
  不管在行、立、坐、臥,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慈心的正念。這被認為是人間的梵
 
      界生活。
 
  不墮惡見,具足戒律及智見,斷除感官的貪欲,就不會再度投胎。
 
    (Sutta-nipata(經集)I.8)
 

【嘉義新雨】期刊第十三期, 臺灣, 1996.05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newrain/magazine/kagi13.htm


慈心無限

《慈經》的開示

喜戒禪師
釋自詠 譯

培育正直、善順、溫和、生活簡單、善護諸根等特質,
同時祈願所有的眾生快樂安詳,沒有痛苦,
如母護子,發展無限的慈心,將能獲得自他無量的利益 。

 
  《慈經》 

善於行善並希望內心安詳的人應當培養這些特質:

他必須有能力、正直,而且是完全地正直,善順、溫和,以及謙虛。

能夠知足並且容易被護持,生活少務、簡單。善護諸根,謹慎、不輕率,亦不貪戀眷屬。

他應當不輕犯任何極微小的過失,避免也許受到智者的譴責。接著,他應當在心中培養
    如下的心念:

願所有的眾生快樂安全,願他們的內心是滿足的。

不論那一類的眾生,軟弱或強壯;長、胖短、或中等;短、小或巨大。也不論是可見或
    不可見,在我們周圍或離我們遙遠,已出生或即將出生的眾生,
    願所有眾生,無一例外地,和喜充滿。

讓人彼此間沒有相互欺騙,且不管身在何處,任何一個人都不輕視他人,即使生氣或怨恨,
    也不想使他人受任何苦。

如同母親不顧自身生命地護念她唯一的孩子,願人們也能對眾生散發這樣無量的慈心。

讓一個人無量慈的心念充滿世界的上方、下方,及橫遍十方,沒有任何的障礙,沒有任何的
    仇恨及敵意。

只要一個人是醒覺的,無論站著、行走、坐著或躺下,他應當保持正念,這就是所謂的「此
    生中最高的境界」。

一位放棄執著於感官欲望的人,不落入邪見,正直且具足觀智,他必定將不再進入母胎受生。

來自佛陀的教示

《慈經》是有關於對宇宙眾生無限愛心的開示,經名在巴利文中稱為《慈經》,因為它是以「慈心應作」這個字為經題,所以又經常被稱為《慈心應作經》。這部經廣為人知,在很多儀式中,出家眾都會誦念這部經。

這部經的內容是記載佛陀對比丘們的教導。佛世時,有群比丘來到佛陀住的地方,請求佛陀教導並授予他們禪修的方法(這裡並沒有記載佛陀教授比丘那一種禪修方法),比丘們學習、研究佛陀所教授的禪修方法後,便在雨季安居之前,前往森林,持續禪修的練習。

喜戒禪師簡介

◎一九二七年生於緬甸。

◎一九四三年剃度出家,一九四七年受具足戒,一九五四年接受馬哈希禪修系統的訓練;同年並擔任佛教第六次結集的編輯委員。

◎一九七九年跟隨馬哈希禪師至美國傳法,之後經馬哈希禪師指定留在美國指導禪修,推廣禪法。

◎目前擔任美國加州半月灣的美國南傳佛教組織(Theravada Buddhist Society of America)住持,及緬甸的國際南傳佛教傳教大學(The International Theravada Buddhist Missionary University)校長。

◎著有《四念處》(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業的法則》(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of Kamma) 等多部英文及緬文著作。

香光莊嚴七十七期/93320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77/77md1.htm


慈經      林兆 中譯

 

能行善又求平靜的人應該能幹、正直、剛正、圓融、溫和、謙遜。而又知足、儉樸、少俗務、生活簡約、克制、慎重不冒失、對家室不貪婪地依戀。

 

他不應犯任何智者可批評的小過。(他是這樣修鍊他的心。)

 

願一切眾生都快樂、安穩、心滿意足。

 

任何眾生,不論弱或強、長(或高)、壯、或中等身材、矮、小、或大、可見到或不見到的、遠居或近居的、既生或未生的、願一切眾生都心滿意足。

 

希望在任何地方都沒有人欺騙、也不鄙視別人;在憤怒或惡意中都不詛咒別人。

 

就像母親即使自己在危難時都保護獨子一樣,對一切眾生懷著無限愛心。

 

讓無限愛心的信念充滿全世界,上、下、左、右,都無障礙,無仇限,無敵意。

 

不論是站著、走著、躺著,只要是清醒就可以保持這種心態。他們說這就是生命的昇華。

 

不墜於錯見,但懷抱著德行的領悟,疏離情慾。因而免迴藩網中。(這樣的人真實地不回來投胎)

 經集  1

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m/Bali/kind.htm

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m/bali.htm


《慈悲經》簡介

     《慈悲經》是南傳小部經中小誦經之一,它是修持慈心禪(止禪)的重要參考經典。在此經中,佛陀宣示了修持善法的綱領,其中除較著重修習慈悲心的發願內容外,也提醒我們修習慈悲心前的準備,即調昇德行或自利利他的優良行為和習慣,也包括進修正念(四念處觀禪),體證涅槃,獲得解脫。平實具體,層次分明,對於認真追求世間幸福或出世間解脫的初心修行人士,極有參考價值。
     我參考了數編中英文譯本重譯此經,並附加了數則簡註於本文之後,希望讀者能細心閱讀、思考、尋解、以及行持體證;更希望不幸的人生能迅速停止,幸福的人生能繼續維持、增長,以及無上的幸福(涅槃)能早日降臨行者身上。
     慈悲心是一種善法欲,初修慈心禪時,散發慈心和善念的對象不宜一開始就選擇自己不喜歡的人、自己的仇敵、或是異性。宜先向自己、然後選一自己最喜歡、仰慕或專敬的人、然後喜歡的親友、然後不喜歡也不厭惡的人(如陌生人)、然後不喜歡的人、然後自己所厭惡的怨敵、最後是所有其他眾生。熟練後,亦可因應環境和需求,向特定的某一(或某類)眾生或有情,集中散發善念,亦可一般性地,先向自己,後向所有眾生,或上下、四維所有眾生散發善念。例如:「願我能遠離危難、憂慮、苦痛,得到快樂、安祥寧靜、以及對想望已久的好結果感到滿意。」「願所有眾生(或分為人、天人、其他眾生;亦可由近處漸漸推至遠處的人)皆能 …… 。」
     現請看以下【附錄】中的《慈悲經》。

《慈悲經》 

一個善於修習善法,希望得到心境寧靜的人,他應如是努力:令自己能幹、正直、高潔、恭順、溫柔與謙虛。
他應知足、少欲、少俗務、生活簡樸、對感官欲樂有自制力、謹慎、不厚顏無恥,亦不貪戀眷屬。
他應勤求無過,以免遭到賢明人士的譴責;他應常發善願:
> 願一切眾生皆能快樂、安穩、以及心智健康。
> 願一切眾生 ── 無論是弱或強,高或矮,長或短,強壯或中等,大或小,看得到的或看不到的,住在遠方的或住在近處的,已生的或即將出生的 …,無一例外,皆心境快樂。
> 願不論何處,不管誰都不會欺騙任何人、蔑視任何人;願他在盛怒或惡意時,也不會傷害他人。
> 願他能像一個不顧自身安危、保護著她的獨子的母親一樣,培養到對一切眾生的無限慈愛。
> 讓他無限的慈愛普及全世界,遍於十方,沒有障礙與阻撓,沒有仇恨,也沒有敵意。
無論行、住、坐、臥,祇要醒著,他都必須發展他的正念(修習四念處),這才是智者所稱的"梵行 ── 最清高的行為"。
沒有過失,但有戒德,且有洞察力地捨棄愛欲,依於真理,他將不再轉世輪迴。
[完]

(註1) 慈悲:慈愛眾生(包括自己在內)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
(註2) 善:能於現在世、未來世中,給與自他利益之法,泛指與善心相應之一切思想行為。
(註3) 善法:指合乎於「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學、六度。為「惡法」之對稱。五戒、十善為世間之善法,三學、六度為出世間之善法,二者雖有深淺之差異,而皆為順理益世之法,故稱為善法。
(註4) 賢明人士:通情達理、有道德或良好行為和習慣的各階層人士。

http://sensible17.tripod.com/#a12


慈經(The Chant of Metta / CD 歌詞

  願我無敵意、無危險。
  願我無精神的痛苦。
  願我無身體的痛苦。
  願我保持快樂。
  願我的父母親,
  我的導師、親戚和朋友,
  我的同修,
  無敵意、無危險。
  無精神的痛苦。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願在這寺廟的修行者,
  無敵意、無危險。
  無精神的痛苦。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願在這寺廟的比丘、沙彌,
  男教徒、女教徒,
  無敵意、無危險。
  無精神的痛苦。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願我的四資具的布施主,
  無敵意、無危險。
  無精神的痛苦。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願我的護法神:
  在這寺廟的、在這住所的、在這範圍的所有的護法神,
  無敵意、無危險。
  無精神的痛苦。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願一切有情眾生:
  一切活著的、一切有形體的,一切有名相的、一切有身軀的,一切雌性的、一切雄性的眾生,
  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神、所有人類,所有苦道中的眾生,
  無敵意、無危險。
  無精神的痛苦。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願一切眾生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正當途徑所獲得的一切,
  願他們依據個人所造的因果而受生。
  在東方的,在西方的,在北方的,在南方的,
  在東北方的,在西北方的,在東南方的,在西南方的,
  在下方的,在上方的,
  願一切有情眾生:
  一切活著的、一切有形體的,一切有名相的、一切有身軀的,所有雌性的、所有雄性的眾生,
  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神、所有人類,所有苦道中的眾生,
  願他們無敵意、無危險。
  無精神的痛苦。
  無身體的痛苦。
  願他們保持快樂。
  願一切眾生脫離痛苦。
  願他們不失去正當途徑所獲得的一切,
  願他們依據個人所造的因果而受生。
  上至最高的天眾,下至苦道眾生;
  在三界的眾生,所有在陸地上生存的眾生,
  願他們無精神的痛苦、無敵意。
  願他們無身體的痛苦、無危險。

 

巴利語、英文、漢文歌詞對照

 

SWF 動畫:

http://ambrosiagarden.com/alt/Metta1.swf

or

http://www.mma-video.com/lovingkindness/Metta.htm

or

http://100bestwebsites.org/alt/Metta1.swf

------------------------------------------------------------------

YouTube:

Chant of Metta 2

From The Dhamma Encyclopedia

http://www.dhammawiki.com/index.php?title=Chant_of_Metta_2

<---

http://www.youtube.com/v/w6wDNE75YB8

--------------------------------------------------------------------

Imee Ooi - The Chant of metta ( Lyrics: Pali & E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5JAVk3Qwi8&feature=related

--------------------------------------------------------------------

The chant of metta remix (for you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22EHXAMAxc&feature=related

--------------------------------------------------------------------

PS:

Beautiful "Metta Chant" Website has Returned :) !!!

A few years back, a student (apparently)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

Illinois, USA had created a beautiful, moving website based on the

"Metta Chant" as recorded by Imee Ooi. This was the original link,

which no longer works: http://groups.northwestern.edu/bsg/Metta.htm

…, …, …, …

Cited from: http://www.jlaforums.com/viewtopic.php?t=1714351&start=0&postdays=0&postorder=asc&highligh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