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507366_391846186346683_4564111691081957830_n.jpg

 

雖然我不相信有阿彌陀佛,但我是信鬼神的。我們需要尊重不同生命體,各自在自己的領域中生存,不打擾、不干涉、不影響對方的生存模式,是很重要的。

我相信當時祖師大德編寫這《阿彌陀經》,是有其因緣的,而會被誤導的人,也必然是有其相對因緣,才能接觸、聽聞到這部偽經。所有事件,都需因緣和合而成,缺一不可。

願大家多種植善因,讓自己的善果有成熟的因緣,得以早日走上正道。

********

15. 佛說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當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的,這無論是從梵文的阿含聖典,或是從巴利語的阿含聖典裡都找不到這部經。其次,再從「他方佛」、「十方佛」的觀念來探討,也是如此。佛陀的時代裡並沒有提到所謂的「他方佛」或「十方佛」,只有提到「三世諸佛」,亦即過去諸佛、現在佛、未來諸佛,然而卻沒有說「恆河沙數諸佛」。原始的聖典裡也僅提到過去七佛而已,後來的部派才傳出過去有24佛的說法,這可能是在阿育王強迫外道歸信佛教後,受到耆那教義傳述過去有24位聖賢的影響。我們當然不知道有沒有十方佛,因為佛陀未說,而現代天文學、考古學連鑑識外星生物的跡證都還很微弱,更不要說想要尋找或追隨外星佛陀了。浩瀚的宇宙,「想當然有他方佛」這是大眾部主觀的論斷,卻不是根據佛陀的教導。何況「有沒有外星佛陀?」這跟我們的解脫並無直接關係,我們根本不必去猜測有或沒有,因為推測而引起的爭執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

 

其次再從《彌陀經》中的用詞「菩薩摩訶薩」來探討,也可說明《彌陀經》不會是佛陀說的,因為佛陀的弟子就只有四雙八士─向須陀洹道,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羅漢道,得阿羅漢果。根本沒有所謂的菩薩摩訶薩。菩薩摩訶薩一詞要到佛陀滅度後大約330年(公元前150年左右)才出現。剛開始也只是用來稱呼佛陀的本生而已,後來到了公元紀元前後,才誕生了許多大乘菩薩。佛陀怎麼可能用滅度後330年以後的「名詞」和「人物」來說法?

 

既然如此,為何要說是「佛說」呢?那編撰本經的人不是犯了妄語嗎?事實上編撰者自認為他的素材是取自阿含經,只是加上當時流行的社會觀念,例如:十方佛、菩薩摩訶薩、極樂世界…等,使經義更切合時代的需要而已,並不違反佛教。然而在大乘初興的日子裡,就像今日的新興教派一樣,從傳統佛教看來,它是想像杜撰的,虛偽不實的。我們從初期大乘經典中常提到「五百比丘退席(抗議)」的記載,就可以知道大乘經典傳出的初期,必然也遭到傳統僧團強烈的否定,所以編撰者就更需要加上「佛說」兩個字,用來強調並保證作品的可靠性,保證它是符合佛陀所說的旨趣。因此「佛說」兩個字,只是在表明作者「想當然爾」的心跡,並為整篇創作經文作背書而已。

再談「阿彌陀」三個字,大家都知道它的意思是「無量光明」和「無量壽命」。為什麼要強調無量的光明和壽命呢?因為這是當時西南印度一帶的社會心理需求。稍早一些時日,印度東方艱苦的農業區裡,首先由制多山部傳出了救度婦女和疾病的阿閦佛。但是西南印度有港都,是富庶的商城,由阿拉伯海間往來的船隻輸送前來的,不只是安息(波斯)、埃及的貨品,還有西方光明燦爛的文物和永恆的訊息。這正是繁華商業都市的人士所要追求的,因此正量部的作者就巧妙地掌握了這個時代的脈動,傳出了比阿閦佛國更莊嚴富麗的阿彌陀國度,同時滿足了「光明」與「永恆」—兩種人性長期而共同的渴求。

 

然而正量部的作者絕對不是那麼膚淺,他之所以寫下一篇烏托邦式的美麗詩篇,絕不是只想參加卡爾達馬喀王朝的徵文比賽而已,更不是只想要贏得大家的讚譽與傳誦而已。實際上,他很用心地從阿含經中去選取素材,並以當時波斯流行的寓言方式,寫下了這篇經文。他要用民眾所熟悉、喜歡的故事題材,並且蘊含著深奧的修行經驗,來引導信眾從世俗的繁華絢麗中,走入身心的世界裡。他的寓言故事寫得很美,但是如果不明瞭故事的寓意,那就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弄得面目全非了。且讓我們逐步來欣賞並解析他的作品吧!

 

附記:本文說明《阿彌陀經》並非佛陀所說,亦非佛陀的教導,但不否認外星淨土可能存在。

 

圖片:外星淨土—宇宙第九級文明(猶如九品蓮花的上品上生)的金色星球—海奧華世界。

 

說明:《海奧華預言》這本書在1993年出版,作者米歇・戴斯馬克特(Michel・Desmarquet)說:「我受命於人,寫下此書。書中描述了我所經歷的事件——我確定它都是真實的。我猜想有些讀者可能會把它當作科幻小說來閱讀,但我的想像力不足以支撐如此驚心動魄的編排,這不是科幻故事,心誠之人將從我帶來的訊息中找到真相。」書中詳細介紹海奧華星系的方位和金碧輝煌的種種莊嚴境界,也述說了耶蘇生平故事的真相。

 

 

 

 

文章來源: 臉書 法鏡室 社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