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九、馬鳴

西元110年左右,馬鳴生於中印度,本學婆羅門外道,長於音樂詩歌,聲譽卓著,後為脅尊者所論破而歸依佛教。

 

馬鳴曾編導「賴吒和羅」佛教戲曲,竟令觀眾深感無常苦逼,相率出家,導致國王下令禁演此劇,由此可見馬鳴文藝感性的特長。

 

他著名的作品還有「舍利弗戲曲」、「孫陀利難陀詩」、「佛所行贊」、「金剛針論」…等,其中「佛所行贊」乃是以宮庭詩式優美的韻律寫成。

 

當時的文風熾盛,起因於婆羅門教的複興與大乘運動的興起所交織而成的社會風尚。

 

婆羅門教的現型薄伽梵歌早在西元100年整理完成,優美的詩歌廣泛地傳頌著;而大乘教的初期經典也在西元60年左右開始成立,同樣採用印度文學的表達方式,例如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無量壽經皆然,再加上本生譚的民間故事穿插其間,使得大乘經典的文藝氣氛更為濃厚了,這也是大乘宏傳世間,適應時代的必然方向。

 

富麗的詞藻引人入勝,玄奧的理論令人遐思,精彩的故事感人肺腑…這對大乘人來說是無上的理想,特殊的方便;但是否也會迷失在戲論的無邊大海中,猶豫在人、我、空、有的矛盾中,停滯在感性的神祗崇拜中呢?

 

反觀原始佛法的樸實精要以及原始律典的嚴謹約束,再證之以歷史上文學、藝術對佛教產生的副作用,學人當不無感觸─繽紛絢爛的雲彩畢竟掩飾了光明的慧日。

 

世人喜歡欣賞落日餘暉中的彩霞,卻遺忘了「夕陽無限好,可惜近黃昏」的警示,聽任正法在有情的煩惱雲霞中沈淪下去。

 

由於脅尊者的推薦,迦膩色迦王乃三次函請摩竭陀國王放人,馬鳴終於西元145年左右,由華氏城經由摩偷羅來到犍陀羅宏法。

 

馬鳴的說法,深入淺出,像流暢美妙的詩篇,能讓聞法的人嚮往陶醉。

 

他經常到塔寺或居士家,召集一般民眾宣揚佛法。

 

他在犍陀羅、那揭羅喝羅、烏遮因、喀什米爾(以西北印各地為主)教化達七、八年之久。

 

當時民風淳樸,信徒都感受到馬鳴說法所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有學者認為西北印度發展出來的「他力往生淨土思想」,可能源自馬鳴的教化。

 

若以馬鳴熱誠地讚頌佛陀的本生事蹟,加上他感性的文學才華,是不難從阿含經典中以及從西印度輾轉傳來的無量壽經中,擷取西方世界的精華,整編成優美動人的極樂詩篇,方便渡化原以拜火教為主的安息、薩卡、大月氏民族,並提供在家信眾一個具體的往生希望。

 

或許他記取「賴吒和羅」禁演的教訓,不想再對在家人演說「無常、苦、無我」了,因而改唱「無量壽、極樂、淨土」的詩篇。

 

檢視西元228年間,中國正逢南北朝,吳大帝黃武年間,支謙首譯「阿彌陀經」二卷;而西元230年,貴霜王朝巴斯鐵瓦王也曾遣使來魏;加上貴霜王朝長期掌握中國與羅馬間貿易的要衝…等等,由貴霜王朝與中國的密切關係,似可推測早期「無量壽經的原型」經過貴霜王朝多神文化的激發、擴充、增補之後,又以優美的梵文文學精擷出小阿彌陀經,如詩如畫,感人至深,大、小兩經同名「恕迦跋堤猶訶」,即「有樂之處的莊嚴」之意。

 

爾後經典隨著商旅、使臣和西域的民間信仰逐漸東傳,入于中原。

 

如果進一步調查淨土經典中屬於古譯和舊譯的音譯語,可以發現其原語為犍陀羅語,例如出現于古譯「大阿彌陀經」的「須摩題」(恕迦跋堤),都被推測是犍陀羅語「極樂」(SUKAVATI)的音譯,康僧鎧譯「無量壽經」的義譯語,如「了本際」、「正願」、「正語」…等也可證明與犍陀羅語有關係。

 

檢視出現于「無量壽經」梵文本詩句的語尾,也顯示出犍陀羅語的獨特現象。法華經亦然。

 

犍陀羅語正是西元前、後三世紀,使用於西北印度,包含馬鳴化區一帶到中亞天山南路的俗語。

 

因此可以推定淨土思想不但流行於西北印,並曾流布於中亞地區。

 

西元430年左右,劉宋良耶舍所譯的「觀無量壽經」並未發現梵文本,卻留存了當時中亞文字的版本,很可能是後期才由中亞傳入中國的作品,它與西北印當時的淨土思想不盡相同,卻對中國的淨土信仰有著深遠的影響。

 

馬鳴、貴霜王朝、淨土思想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連。

 

馬鳴的積極創新使得脅尊者深感阿毗達摩佛教的時代即將隱沒,代之而起的不僅是活躍世間的大乘僧侶,甚至部份財大勢大的在家人也會統率在家信徒去擁護新的教義。

 

當時摩偷羅的大富豪嗄庫底就曾以自己的財力而得到馬鳴西來,並活躍於弘法的工作上。

 

迦膩色迦王也以君王的勢力得到馬鳴並熱心於宏法事業,甚至親自參與了第四結集。

 

這些表面看似可喜的現象,卻起了不良的示範作用,又加上大乘經典中不斷出現在家人語侵聲聞,輕視阿羅漢…等等譭謗僧寶的言論,更助長了在家人狂妄無知和出家人妄自菲薄的風尚。

 

甚至影響到後世西域龜茲王與鳩摩羅炎,前秦王符堅與道安,呂光、姚興與鳩摩羅什之間的僧俗相對關係。

 

使得出家人為了宏法的方便,不惜投身做在家人的幕僚、顧問,甚至在財勢者的干預下進行宏法的工作。

 

這種僧俗的相對關係,絕對不同於世尊住世時,僧團與摩竭陀王、頻婆沙羅王、阿闍世王,乃至與給孤獨長者之間的相對關係。

 

僧俗的立場一旦發生了變化,原有的教義與教團組織便跟著快速發生變化了。

 

馬鳴,西北印大乘運動的響應者,接續了大乘北傳的初基。

 

 

 

 

 

【引用及參考資料】【引用及參考資料】

 

1.雜阿含經 1.雜阿含經

 

2.印度之佛教(印順,四川合江縣法王寺,1942) 2.印度之佛教(印順,四川合江縣法王寺,1942)

 

3.迦膩色迦王(木戶秀夫,恒沙出版社,1988) 3.迦膩色迦王(木戶秀夫,恒沙出版社,1988)

 

4.世界佛教通史(釋聖嚴,東初出版社,1985三版) 4.世界佛教通史(釋聖嚴,東初出版社,1985三版)

 

5.佛教思想(玉城康四郎等,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 5.佛教思想(玉城康四郎等,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

 

 

 

 

 

 

 

 

本文作者為 曾銀湖 居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