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0915_408755512663917_3671791887571535722_n.jpg

 

索取是一種非常低劣的行為,它是令我們在人群中不受歡迎的一個主要因素。普通人克服巨大的障礙積累財富,還需忍受種種苦楚,然而他們如此拼命並不是為了將財富給予他人,而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所以歷經艱難蓄積財富的人會將那些索取者視為敵人,極其討厭他們。因此,比庫應盡可能避免向外索取,只應接受他人自願給予的物品。

 

過去,在阿羅閱城(Āḷavī,古譯阿羅閱城。該城位於王舍城和舍衛城之間,距舍衛城30 由旬。)的比庫們很不受市民歡迎,因為他們開始廣建居所,向在家人索要許多東西。隨後,但凡比庫出現時,人們就躲避或者裝作看不見、關起門。因為平日的要求過多,比庫在該城中連托缽都變得困難。此時,正值大迦葉長老從王舍城出雨安居直奔阿羅閱城。長老在最上林塔院(Aggālava cetiya vihāra)度過一晚,第二天到達阿羅閱城乞食。那裡的居民看到長老都很恐慌,有些人跑開了,有些人裝作沒看見,有些人關上門。大迦葉長老回到寺院,詢問道:“賢友!早前在這座阿羅閱城托缽很容易,可如今全變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比庫們告訴長老原因,大迦葉長老將此事告知佛陀,佛陀召集阿羅閱城的比庫們,給予開示,指出各種索取的過患,並制定了關於(無施主)自建孤邸(僧房)的戒律(kuṭikāra)。

 

世尊為阿羅閱城的比庫們講了許多開示,其中一個是寶頸龍王的故事――

 

過去有兩兄弟出家為隱士,分別在恒河岸邊修建了兩座寺廟居住。兄長的寺廟在恒河上游,弟弟的寺廟在下游。寶頸龍王常常變幻人形走上河岸,到訪弟弟的寺廟找他聊天。兩人的友誼逐漸升溫,以至於他們見不到對方便無法生活。因為太喜歡隱士,寶頸龍王頻繁地來找隱士聊天,它變回龍身擁抱隱士,常常纏繞隱士的身體,並將它的頭放在隱士的頭上一會兒再離開。隱士被此舉嚇到了,身體因恐懼而變得日漸衰弱。一天,弟弟去拜訪兄長的寺院,兄長發現弟弟的身體瘦弱無力、血管突出,他詢問原因,弟弟講了前因後果。

 

兄長問:“你是否希望寶頸龍王不再來了?”弟弟回答:“是的。”“當龍王拜訪你的時候,他戴著什麼飾物?”“他戴著一塊寶石。”於是長兄建議:“如果這樣,當龍王再來拜訪你,在他坐下前就去索要那塊寶石;第二天去站在寺廟的臺階前,在他還距離寺廟很遠時,你就去索要那塊寶石;第三天,當龍王剛露出水面時,你就去索要寶石。這樣,龍王以後再也不會來找你了。”弟弟聽從了長兄的建議。

 

在第一天,寶頸龍王剛進入寺廟,隱士就說:“在你走之前,把你戴的寶石給我。”龍王什麼也沒說就走了。第二天,隱士站在臺階上說:“今天該把寶石給我了。”龍王連門也沒進就走了。第三天,當龍王剛露出水面,隱士就說:“我已經問你要了兩天了還沒有給我,今天該把寶石給我了吧?”

 

寶頸龍王在河裡說:“隱士,我靠這塊寶石獲得各種山珍海味,我不會給你的。你索求無度,我不會再來你的寺廟了。你像一個手中持劍的人,令我恐懼。”然後,它回到龍界。從此再也沒有來過弟弟的寺廟。

 

請從這個故事中,深思索取的危害。寶頸龍王強烈的愛戀,只因為(隱士)向它索要一樣東西就結束了。

 

寶頸龍王的離去讓隱士十分悲傷,他的健康狀況更加惡化。哥哥看到這樣,於是勸誡道:

 

Na taṃ yāce yassa piyaṃ jigīse, desso hoti atiyācanāya; Nāgo maṇiṃ yācito brāhmaṇena, adassanaṃyeva tadajjhagamāti.”

 

“如果他鍾愛一件物品,你不應索要此物。過度索取會讓可愛的人不可愛。被隱士索要寶石的龍王從此消失了。”說偈後,他勸弟弟不要再繼續沉湎於悲傷。

 

另一個如來教導阿羅閱城比庫的故事如下――

 

在般遮羅國王統治期間,菩薩出生在某個小鎮的婆羅門家庭,這個小鎮位於卡姆皮拉的上般遮羅城(Uttarapancāla)。即將成年時,菩薩去喜馬拉雅山過一段時間的隱士生活,靠紅薯、樹葉和水果生存。

 

某日,他走入居民區尋找鹽和糖,最後來到上般遮羅城。在國王的花園裡待了兩天,又到宮殿的門口乞食。國王一見到菩薩便非常歡喜,將他帶到王宮樓上,供養他王室的食物,並把他留在花園裡。

 

菩薩住在花園,在王宮受供,計畫雨季結束後再回喜馬拉雅山。為了上路,菩薩需要一雙涼鞋和一把棕櫚傘,他想從國王那獲得這兩種必需品。但是,菩薩思想崇高、自尊心強,開口向別人要東西是很難的事。

 

隱士渴望回到喜馬拉雅山。因此,他想要向國王要求這兩種旅途必需品,但再三考慮:“向別人索要東西讓自己為難,若對方不給也會讓對方為難。此事應私下進行,這樣般遮羅人不會看到我倆之間的尷尬。”如此思惟後,當國王來訪時,菩薩說:“大王,我有個秘密需要商談。”皇家侍衛被遣開後,菩薩想:“若我要,國王不給,這會傷害我們之間的友誼,所以我還是不要了。”那天菩薩沒能向國王表達此事。他送走國王,說:“大王,今天暫請離開,改天再議。”另日,國王又來到花園,雖然菩薩試圖向國王表達意願,他仍無法開口。就這樣此事便擱置了十二年。

 

十二年後的一天,國王心想:“我這位高尚的朋友十二年裡,常讓侍衛離開,欲與我商談密事,卻始終未說。他也許對隱士的生活已經灰心,希望做國王,享受世間欲樂。我要給他任何他想要的,包括我的王國。”於是去花園見菩薩。那天,菩薩依舊讓旁人離開,但仍未說任何事。接著國王說:“尊者!十二年來,您都無法說出您的秘密。請直言不諱地告訴我,我甚至樂意給你我的王國。無論你希望得到什麼,請講。”菩薩問:“你會給予我所要的嗎?”國王回答:“我會給。”然後,菩薩說:“大王!我需要一雙涼鞋和一把棕櫚傘在路上用。”國王隨即說:“尊者!這十二年使您一直沒能開口的東西僅僅是這兩件嗎?”菩薩回答:“是的,大王!”國王問:“這點小東西您為什麼不說呢?”菩薩說道:

 

Dvayaṃ yācanako rāja, brahmadatta nigacchati; Alābhaṃ dhanalābhaṃ vā, evaṃ dhammā hi yācanā. Yācanaṃ rodanaṃ āhu, pañcālānaṃ rathesabha; Yo yācanaṃ paccakkhāti, tamāhu paṭirodanaṃ. Mā maddasaṃsu rodantaṃ, pañcālā susamāgatā; Tuvaṃ vā paṭirodantaṃ, tasmā icchāmahaṃ raho.”

 

“大王啊,梵施王!那些向他人索取的人要麼會得到,要麼得不到。這是索取的本質。般遮羅國王!智者說:‘索取是令人為難的。不給予索要之物也是為難。’我希望在一個秘密的地方,這樣般遮羅人不會見到我因索取而為難,也不會見到你因不給予而為難。”

 

聽到菩薩這麼說,國王非常歡喜,他又供養了上千頭奶牛。菩薩拒絕接受,只拿了涼鞋和雨傘,在開示佛法之後離去,回到了喜馬拉雅山。

 

Yācanā hi nāmesā kāmabhogīnaṃ gihīnaṃ āciṇṇā, na pabbajitānaṃ, pabbajitena pana pabbajitakālato paṭṭhāya gihīhi asamānaparisuddhājīvena bhavitabba.

 

《阿提闍那本生經》(Aṭṭhisēna jātaka)的《義注》也提到:“索取是在家人的習氣,在家人喜愛欲樂享受,比庫卻不應如此做。”

 

“Na ve yācanti sappaññā, dhīro ca veditumarahati; Uddissa ariyā tiṭṭhanti, esā ariyāna yācanā.”

 

“具慧者們不乞求,賢者(指信眾)即能了知。聖者們,(他們)佇立等待,這即是聖者們的乞求。”

 

如今,有些寺院大興土木,不能完工時就向任何能攀緣到的人索要捐款,聚斂集資。一些信徒對此厭惡,疏遠寺院;有些信徒見到比庫到訪便躲起來。許多人都會對比庫的過度索取感到失望,因此他們抵制比庫,將比庫視為國家裡不受歡迎的群體。這點值得比庫們深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