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6-07 上午11.44.55.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慚的特相是對惡行感到厭惡;作用:羞恥於造惡;現起:退避諸惡;近因,是對自己的尊重。

 

慚是因羞恥而得名,跟它對應的愧,是因為害怕而得名。害怕已做、未做、將做的惡行,在現在或者未來會受到苦的果報,會有苦的報應,這被認為是愧。

 

慚是基於內在生起來的,而愧是基於外在、他人生起來的。他害怕外在的結果,所以愧是因為外在,因為他人而生起來的。 

 

一個人的地位、年齡、勇氣、智慧,這四個角度會引發慚恥心的生起。 

 

一個人心中只要有慚的內在素質,他自然而然就會出現避惡的行為。

 

慚和愧,一個有羞惡的自性,一個是怕惡的自性。

 

 

 

 

 

 

雲端起觀 54 慚、愧和無慚、無愧 

各位賢友好!我們開始上課。 

前面兩天我們把帕奧西亞多關於無貪、無瞋、無痴和貪、瞋、痴這三個善根和三個不善根在我們生命中的影響,一共 17 組的比照,一起學習了一下。今天我們來學另外兩組心所:慚、愧和無慚、無愧四個心所。 

一、慚、愧的四相 

一般在我們中文的語境裡,慚愧和無慚無愧都是合起來講。有沒有道理呢?它是有道理的。在我們的心裡面,慚和愧兩個心所總是同時生起來的,它們不會單個單個生起來,只要一生起來,就是慚和愧同時生起來;無慚、無愧,也是同時生起來。生起來不善心的時候都有無慚、無愧,生起來善心的時候都有慚、愧。 

1.1 慚的四相 

慚的巴利語為 hirihiri 的特相是對惡行感到厭惡。這個厭惡就是令人作嘔,想吐的那種厭惡,對惡行、不善行、邪惡的行為、邪惡的狀態感到厭惡。 

慚的作用:羞恥於造惡,對於造惡感到很羞恥、很可恥。 

慚的現起:退避諸惡。它呈現在我們心裡面就是,對於惡行覺得 很羞恥,要從惡行裡面退回來的感覺,退縮。後面帕奧西亞多舉了例 子,就像羽毛碰到火,就會收縮,其實我們手碰到火也是這樣的感覺。 你一看到那個惡行,趕緊就縮回來,這就是慚在我們內心的一種狀態 ——退避諸惡。 

慚的近因,是對自己的尊重。慚是以羞惡作為基地、基因而生起的。對於已經做過的,或者還沒有做過的,或者將來可能做的身語意的惡行,感到羞恥,這被稱為慚,hiri 

1.2 愧的四相 

慚是因羞恥而得名,跟它對應的愧,是因為害怕而得名。害怕已做、未做、將做的惡行,在現在或者未來會受到苦的果報,會有苦的報應,這被認為是愧,巴利語叫 ottappa 

《清淨道論》裡面講,一個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以慚來捨惡行。 一個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以愧而捨惡,害怕造惡。 

《清淨道論》中舉例說,愧像妓女。這個比喻我們在後面會展開來講,為什麼愧像妓女,這是一個特別的解說。 

剛才講到,愧是以害怕作惡作為基因。害怕造惡,對惡行感到害怕,就是愧的特相 

因為這種害怕,他不會去造惡。跟慚一樣,這所有的造惡,不僅僅是指已經表現出來很強的違害性的煩惱——身口的不善行,還包括了我們內心的這種不善心。佛陀教導我們「不造一切惡,具足於諸善」。 

不造一切惡,是指連惡心、不善心都不應該生起來,也就是困擾性的煩惱,都不應該生起來,因為它會發展成違害性的煩惱。 

愧的作用,因為對惡行感到害怕,所以他不會去造惡,也不會起不善心。 

愧的現起,由於這種害怕,心會從惡不善法裡面退縮,跟慚是一樣的——退避。因為害怕造惡不善行而退縮,就是愧在我們內心裡面呈現的相狀、狀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去觀察的時候,知道造了惡法,會有很大的後果,你很害怕,要從不善法裡面盡快避開、退縮,如果你有這種感覺,你就在內心裡面看到了一個愧。 

愧的近因是尊重他人。因為害怕已做、未做或者將要做的惡行,在現在或者將來會受到苦的果報,被認為是愧。愧的巴利語叫 ottappa 因為害怕而得名。 

二、細說慚愧 

帕奧西亞多引用了《法集論》的義注,對慚和愧展開來講解。他是從慚和愧依什麼樣的因緣生起,有什麼樣的內在、外在的力量,以及有什麼樣的性質,有什麼特相來說明的。也就是從生起、增上、性質、特相四個方面,對慚和愧展開來說明。 

什麼是從慚和愧的生起的角度來看呢?慚是從我們內心、內在生起的,就是你一看,心裡面覺得:「這樣做可恥啊!」。慚是基於內在生起來的,而愧是基於外在、他人生起來的。他害怕外在的結果,所以愧是因為外在,因為他人而生起來的。 

慚是由內在的,以我們的內心為主要因素;愧是以外在,以世間為主要因素。 

還有一個法的增上,我們學佛了,有法的增上。 

本質就跟我們前邊講到的特相、作用一樣。慚是源於羞恥,愧是源於恐懼。慚的特相是尊重法,愧的特相是害怕有罪。 

帕奧西亞多是從以上四個角度,這樣來講的。 

慚生起的個人內在因素 

詳細地展開,慚生起會基於一個人自身的內在因素。在《義注》 裡面舉到了自身的四個方面的因素。哪四個方面呢

第一個,自身的社會地位、家庭條件;第二個,年齡; 第三個,勇氣,一個有勇氣的大丈夫,無論男女,大丈夫指的是有勇氣; 第四個,智慧。 

就是一個人的地位、年齡、勇氣、智慧,這四個角度會引發慚恥心的生起。 

個人地位 

第一個,你的社會地位,比如,你出生在一個非常尊貴的家庭裡面,這樣尊貴的家庭有教養。大家都說這是一個很有德行的、很高貴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不應該做殺生、偷盜、邪淫、說謊等等不恰當的事情。 

在印度,比如說殺豬、宰羊、掏糞、做漁夫、做獵人,這是只有低階層的吠捨和首陀羅才做的,婆羅門和剎帝利是不做的。出身好的貴族會這樣想,「像我這樣的出身,不應該去做殺盜淫妄這樣的事情,這很丟臉。」,從而生起慚恥的心,離不善心。 

這是從社會地位的角度來講。 

個人年齡 

第二個是從年齡的角度來講。一個高尚的、心地善良的人會這麼想,「這些不好的事情、不善的事情,通常都是沒有教養的輕狂少年所為,像我都這麼一大把年紀了,還做這種令人羞恥的事情,那太不像話了!」,所以他生起慚,他避免、他遠離、他退避十種不善行,這是 從年齡的角度。 

一個人老了,如果倚老賣老,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兒都敢做,那這個老人就做得很沒有樣子了,因為從年齡的角度,他應該能夠避免、遠離惡行而生起慚恥的心。 

個人勇氣 

第三個從勇氣的角度,作一個男人,他認為,「我作為一個大丈夫,要有勇氣,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個大丈夫應該做的,不是像我這樣的 英雄人物可以做的,不善行都是懦夫的行為,這是勇者不為的」。怎麼講呢?比如說,有的人總是跟別人斤斤計較,在家裡打罵妻兒,記仇、心胸很狹隘,這都是屬於懦夫的行為。同樣地,有勇氣的大丈夫同樣適合女性,前面所說只是一個比喻而已。我們說,我們是一個勇敢的、善於自制的人,不宜搬弄是非、尖酸刻薄、得理不饒人地作惡。 

這是從勇氣的角度講,一個人因此而生起慚恥的心。 

個人智慧 

第四個是智慧。一個有智慧的人會想,「這種惡行,是一種很短視的人的行為,不是智者的行為,像我這樣高貴、智慧、學識淵博的人,怎麼會去做這樣的事情呢?」。一個高尚的智者,考慮到自己有學修,懂得教理,要實踐佛陀的教法,他就會遠離不善行,在心中生起慚恥的心,持守戒律,做一個高尚的、有品德的人。 

因為具有這樣的智慧、這樣的勇氣、這樣的年齡,以及這樣的家庭背景,從這幾個角度,覺得自己不應該有這樣的壞行為,這就是慚在內心生起來的四個的原因。 

帕奧西亞多講,從另一個角度,一個人心中只要有慚的內在素質,他自然而然就會出現避惡的行為。 

這是從古印度的義注的角度上,勸人為善的角度上,從地位、家庭出身、年齡、勇氣和智慧這四個方面,來講慚恥心的生起。 

從我們佛教徒來講,其實我們是不用從上面提到的這些角度來看的。我們學了阿毗達摩,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惡行不是作為佛陀的弟子的我們所應該做的,要這樣來生起這個慚。這是慚恥的一種狀態,我們可以觀察。 

愧的生起 

愧,是因為外在的原因才能生起來的。如果我們自己造作這些惡行,生起這些不善心,乃至表現出這種惡行為,你的不善心人家可能不知道,但是常言說「相由心生」,雖然你沒表現出來,但我們看你的臉就知道,我們就不敢多說話,知道你可能容易生氣,這是很容易看出來的。所以我們做這些行為,就會被遠離,不被人認同,乃至被智者譴責,我們內心害怕從事這樣的壞行為,乃至生起這樣的不善心,這是外在的一種力量。由於外在的力量,激發了我們規避惡行、遠離惡行,這個是愧,ottappa 

外在的因素,有哪些呢?舉個例子說,你造作了惡行,你會被人責備,有智慧的人會譴責你,講禮節的人、彬彬有禮的人、儒雅的人就會遠離你。就像儒雅的人不喜歡骯臟的糞便一樣,你會被他們遠離。如果在僧團,一個壞戒的人,對戒律不尊重的人,才會做壞事,這樣的人會被默擯,會被僧團驅離,不給他共住。這些是比庫不能做的,如果做了會被驅離出去。義注講,「比庫,你這樣做將會被僧團或者一 個高尚的有德之士默擯,如果你被默擯,你將能做什麼呢?」,他內心會生起恐懼、害怕。考慮到這些外在的因素,這個人會捨棄不善行,會退避諸惡。 

所以愧的生起跟外部有關,慚的生起跟內在有關。 

增上因素 

慚和愧生起的第二個因素是增上。增上跟二十四緣裡面增上緣的意義有點相似。二十四緣中的增上就是四如意足——欲增上、精進增上、心增上、慧增上。一個心所,比如欲,成為增上的時候,就像轉輪聖王一樣有力量,會引領、激發其它的所有相應名法,去實現它的目標。在這裡講的這個增上,也是類似這樣。就是說慚和愧,處於有利地位的時候,可以激發和提升整個相應的名法、相應法。這個增上也分兩種,一個是自增上,一個是世間增上,就是從自己的影響,或是世間對一個人的影響的角度上來講。 

自增上 

慚屬於自增上的範疇,它有什麼樣的自增上的性質呢?一個出身很正統、會尊重自己的人,這樣想:「像我這樣的人,是因為對佛法僧三寶有信心,為了修學佛陀的法來出家的,不是為了貪吃、貪喝、貪住或者回避世間的種種苦來出家的。出家以後要學習教理、要修行乃至於修各種苦行,爭取在佛陀的教法裡有修有證,依這樣的角度,我總是會精勤地修習,摒除各種不善、各種不淨,我是不能作惡的。」 通過這樣的思惟,他生起慚恥的心、他避免惡行。這樣的慚是很有力量的,有自我增上的性質。所以佛陀講,做出自增上後,他捨斷不善、 修習善法,捨斷有罪過的、修習無罪過的,他護持自己的清淨。而一個自增上,尊重自己的人,能夠捨棄不善行,做善行,捨棄有罪行, 而做出無罪行,他總是努力讓自己清淨。這個叫做自增上。我們一般的說法就是一個人懂得自珍自愛,不會自甘墮落。自增上是以慚為代 表,慚從我們內在發起來。通過自增上,他生起強有力的力量,所以能夠鏟除很多不善心。 

世間增上 

世間增上,是針對愧來說的。什麼是愧的世間增上呢?我們這個時代,還處在佛陀的正法時期裡面,我們作為良家子,應該注重社會對我們的看法,基於這樣的角度,我們要回避惡行。 

我們作為佛教徒,所有的言行都代表了三寶弟子的形象。在《義注》裡面,佛陀是怎麼講的呢?佛陀說,在這個廣大的世間,有很多沙門、婆羅門都有神足通、天眼通、他心通,他們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並且可以離人很近卻不被人知道,他們可以很清楚地讀懂別人的心。他們會知道,「哦,這個出家人,他出身良好,捨離了俗家的生活,過著無婚姻的出家生活,但是,他過著不清淨的、可憎的、骯臟的內心生活」,他被人家知道了。很多天神也有神足通、天眼通、他心通,他們也可以在你不知道的時候,讀懂你的心,你的內心會被他們知道。 俗語講「舉頭三尺有神明」,是吧?你就會被人知道,「你看這個人,良好出身,捨離了俗家的安樂,來出家,卻過著不堪的生活」。 

我們這個時代,有神足通、天眼通、他心通的沙門、婆羅門是肯定不容易見到了。但是很多天神,都具有這些能力。所以你的所有行為,不管是在人群中還是在靜謐處,其實都是有人看著的。誰在看? 天在看。所以你這樣想,「我是一個出身良好的人,一個捨離世間安樂而出家的人,以世間人的看法,以天神、梵天的觀察作為增上,作為一種鞭策,我不能夠有這些不善法」。 

一個出家人從戒行的角度上來講,更重要的是你的獨處。儒家都講慎獨,佛家更是這樣,你的持戒不是持給別人看的,是為了修正自己的心,這屬於慚恥的角度。 

愧是怕被人家看到。害怕有這樣的結果出現「做一個出家人,穿上這個袈裟,愧對這個袈裟,以至於被人誤解佛陀的教導和佛弟子的行儀」,所以避免不善行、退避諸惡,並試圖讓自己依著佛陀的教導做得更好、更清淨。愧是把世間對我們的看法作為作為增上,讓自己退避諸惡,變得更加清淨。 

法增上 

在增支部裡面,還談到了法增上。關於法增上,其實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了一部分。法增上就是佛陀講的善法。我們現在在學的阿毗達摩就是這樣,它是佛陀所教導的善法。 

佛陀講法時會說,這個是善法,那個是不善法;善法有哪些,不善法有哪些;它們各有什麼樣的特點,有什麼樣的作用,有什麼樣的現起,有什麼樣的近因,會有什麼樣的福利或者是損害,未來會有什麼樣的果報。我們相信佛陀並願意聽從佛陀的教導,這是不善法,不造一切惡;這是善法,應具足於諸善。內心生起增上的力量——退避諸惡,從諸惡中退縮,避免造惡。這是善法的增上,就是善法對於我們能夠生起慚愧心的一種增上的力量。 

性質 

慚和愧的性質 

慚是以羞恥而得名,以羞恥為基地,因羞恥而存在;愧,是因為害怕而得名,是以怕惡作為基地,害怕造惡、害怕生於惡趣而存在。慚是建立於羞惡的性質上,愧是建立在怕惡的性質上。所以慚和愧,一個有羞惡的自性,一個是怕惡的自性。基於這樣的自性,不管是慚還是愧,都會避免造惡。這兩種現象,其實都是很明顯的。 

羞恥的特性,就像一個好家族的人,良家女子,或者良家男子,只要你神志正常,你就不好意思在大眾面前大小便,對吧?肯定做不出來,這是很羞恥的事情。這就是慚的特性了。 

如果一個人對四惡道有理解,他就會很害怕掉入四惡道。比如說你走在路上,看到前面有懸崖,你就不敢往前走了;你看到有糞坑,也會避開,因為很怕那個臭;看到有火坑,你也不敢去;看到有毒蛇、 老虎,你也不敢去;這是愧的這種特性。他覺得自己的舉止在別人面前會遭受責備。這是從性質的角度來講。 

慚愧的另外一個特性的形容是這樣的,《義注》中講,比如說有兩個鐵球,一個是冰冷的,但是它沾滿了糞便;另外一個,沒有沾滿糞便,但是被火燒得熾熱。如果讓你去摸,你會摸嗎?一個有智慧的人,既不會去碰那個沾滿污穢的、令人厭惡的冷鐵球,這個就是慚。那麼髒的東西,你不想碰,你覺得噁心,你想吐。他也不會去碰那個熾熱的鐵球,因為他知道它是很燙的,一碰它就會被燙傷,他害怕被燙傷,這個就是愧。就類似於害怕得到不善果報,害怕墮入惡趣、苦趣這樣的角度,所以你不敢去碰它,這是愧的性質。 

慚的存在是因為羞恥造惡,愧的存在是因為害怕危險,這兩種表現是慚和愧的自性相,sabhāva。這是從性質的角度來看。 

特相的廣說 

從慚和愧的特相、特徵廣說。剛才三個部分是簡說,現在是廣說。 

慚的特相,有慚恥的人,他有順從的特相;愧的特相,是害怕被人看到他有罪,害怕被人見罪的那種相。所以慚會顯示出恭敬、聽話、謙虛的相;愧反應出來的是老實、守規矩的相,不敢做壞事的相,畏罪的相,怕別人看到罪的相。 

慚相當於自尊、自重,它會表現出來自尊的性質的相。自尊怎麼?說這個人彬彬有禮、很謙卑、很謙虛、很順從、很聽話。為什麼他會這樣?因他內心有慚,其實這是一種自尊,他也會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 

他會考量到自己的出身、社會地位、年齡、智慧,以及對佛法的尊重,包括對世間的、出世間的法,還有涅槃的尊重、對佛陀的尊重、對僧團的尊重、對修行者的尊重,由於這些緣故,他的慚就會生起,從而回避惡行。就是自己對各個方面有所考量,具備自尊自重,那麼他會生起慚,從而聽從佛陀的教導、依著佛陀的法去執行,回避不善行。所以慚有順從、聽話、尊敬、恭敬的特點。 

一個高尚的人,他會認為自己身份尊貴。舉個例子講,你現在在佛陀的正法律僧團裡面出家,這是一個很高尚的身份,這是第一個。第二,一切知智、人天導師的佛陀,是你的老師,他是人天都崇敬的人,所以你也會去崇敬。第三,他會對佛陀所教導的法,法隨法行。法是什麼?九種出世間法——四道、四果,加涅槃。隨法是什麼?就是三十七道品。法隨法行,對於法和隨法有崇敬。第四,對於同行、同參道友、同梵行者有尊重。基於這四種想法,他在內心建立起來慚恥,所以在佛陀的教法當中,他有尊重、順從、聽話,避免做不善行的特相。 

愧的特相,愧表現出害怕有罪的特相。他把罪視為危險,被稱為害怕犯罪的人。第一,害怕罪的危險;第二,害怕被人指責他有罪; 第三,害怕受到處罰乃至刑罰;第四,害怕墮入四惡趣。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 

一個人基於這樣的四個想法,怕有罪:別人會譴責自己,自己也會譴責自己,過不了自己的良心;怕別人譴責、怕智者譴責;怕國王處罰,乃至被人報復;怕墮入惡趣。這是愧的特相。 

上面講到的就是在《注釋書》裡面對慚和愧的廣泛解釋。也展開討論了慚和愧生起內在的因素、外在的因素、自增上、世間增上,以及其性質、特相的不同。 

慚愧同生同滅 

我們一開始有講到,慚和愧這兩種素質從來沒有單獨出現過,它們總是一起生起,不能分開,同時生起,同時滅去。沒有離開了愧惡的慚恥,也沒有離開了慚恥的愧惡,也就是沒有單獨存在的慚,也沒有單獨存在的愧。 

我們剛才講到,慚相當於良家女子,愧相當於妓女,是什麼意思呢

《注釋書》這樣講,有慚恥的人就像剛入門的媳婦。一個好家庭出身的良家女子,嫁入丈夫家裡,到了另外一個家庭裡面。因為出身高貴,她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作為門當戶對的媳婦的身份。她不會跟丈夫以外的其他男人發生邪淫的行為。她也知道怎樣尊重公婆,怎樣尊重自己的丈夫,怎樣照顧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好媳婦。如果不這樣做,她就不像是從良家來的。她娘家的身份會被羞辱、她的父母就會被羞辱、她的娘家家族就會被羞辱,這是不恰當的。 

一個有慚的人,會因為出身、年齡、勇氣、學識,不去做這種種的惡行。這就是,慚像一個良家女子的比喻。 

愧,為什麼用妓女來做比喻呢?這是《義注》的一個比喻法,妓女在印度當時的社會裡是一個職業。妓女害怕懷孕,一個懷孕的妓女,會被男人嫌棄,所以她就找不到工作,男人不喜歡她,她就沒有顧客。所以基於這樣的恐懼,也基於對客人的尊重,她就很害怕懷孕。妓女 怕懷孕就像愧。 

造惡就會被很多人譴責,人們不喜歡他。比如作為一個佛弟子, 如果他總是造惡,那麼四眾弟子都不會接受他。就像儒雅的人看到糞便一樣,造惡的人會被智者所斥責和厭離,就像懷孕的妓女一樣,沒人要。基於這樣的思惟,基於對他人的尊重,一個人會懼怕惡行。這是對愧的一個再說明。 

慚和愧的作用 

我們這麼通篇講下來,主要講了慚愧的生起、增上、性質、特相。 那慚愧的作用是什麼呢?慚愧的特相,慚是羞恥於造惡,愧是害怕造惡。慚愧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避免從事惡行、避免從事不善行、回避惡行。所以不管是慚還是愧,從作用上來講,都是避免不善行的造作和回避惡行。 

慚和愧的現起 

慚愧的現起是退避諸惡。一個是退避,就像羽毛遇到火一樣,會蜷起來、會縮起來,也可以說是拒絕造惡。這個很重要,如果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一個團隊,能立下不造惡、不作惡的願景,那這個人、 或者組織、團隊、企業就會很與眾不同。 

當我們的心遇到外在的所緣而可能有造惡的機會的時候,由於慚的素質會考慮到內在的身份、內在的增上、內在的素質、內在的特相,心就會收縮:「啊! 這個很令人羞恥!」,收縮、不造惡、退避造惡。 

同樣地,遇到這樣的所緣,可能有造惡的機會,但馬上想起來,「啊! 千萬別碰,造惡後,我會被人瞧不起、會被人譴責、會被人遠離,乃至會被人報復,會有很多危險,未來可能還會墮入惡趣」。他基於這樣的角度,馬上回避、退縮,像羽毛遇到火一樣蜷起來,這是慚愧的現起。 

近因 

慚愧的近因,也就是足處。 

慚,具有源於內在和自增上的特性,完全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自尊自重,「我不能這樣幹」。 

愧,是源於外在和世間增上的本質,它的近因是尊重他人。 

所以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都是由於你的善行的產生所引發的。你只要生起善心,造作善行,那麼你既是尊重自己,同時也會尊重他人。 

根本因素 

慚愧的根本因素是無瞋和慧。 

我們前面在講想心所的時候,講到有一種想是智不相應的想,它是與識相應的想。就是你生善心,造善行了,但它與智不相應,沒有生起慧根,這就是識想。雖然伴隨的是識想,但你只要生起的是善心, 就一定伴隨有無瞋。無瞋是針對這一類善行。 

而慧是針對智相應的善行,八大善心中四種智相應的心。因為有智慧,你對究竟法有了知,所以自然而然就不會去造作不善行。 

善心為什麼會有慚愧 

所有的善心裡面一定有慚和愧這兩個心所;所有的不善心裡面,一定有無慚、無愧這兩個心所。請大家記住,這是很有意思的,這是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的。怎麼講呢?比如說,我們現在修安那般那,修定,乃至後面修觀,是生起善心,對不對?有人問「生起善心,幹嘛要慚愧呢?我修定、修觀,為什麼要生起慚愧這樣的心的素質呢? 我也沒有什麼惡行可以避免啊?」。 

帕奧西亞多提到了這一點,我們要特別解釋一下。慚有羞惡的本性,它基於羞惡的本性而在你的心流裡面存在;愧是因為懼怕危險,懼怕罪惡的本性而在我們的心流裡面存在。雖然你在修觀的時候,只是觀察名色,觀察緣起,你沒有造作惡行,或者需要避免惡行,那個時候,只有名色分別智、緣攝受智,各種觀無常、苦、無我的觀智的速行在你的內心裡面生起,但是在這些智相應的善速行心裡面,慚和愧總是一起生起來的。 

慚和愧是遍一切美心心所,所有的美心,包括了善心和大唯作心一定都有慚和愧。禪修者在辨識名色、緣起和觀察無常、苦、無我的時候,他沒有什麼會造惡的機會,也沒有什麼要規避惡的機會,也沒有生起不善心。禪修,不管是修定還是修觀,他的練習都是善行,所有的善行都是對於惡行的規避,都是對於惡行的羞恥和對於惡行的恐懼,才會有善行。所以慚愧是作為心的定則而存在於一個有智的禪修者的心流中,它們是心的素質。 

在善心的素質組合裡面,慚和愧一定會生起來,它們是遍一切善心的心所。它們是善心的心流裡必然有的素質,這是心的定則,包括心路過程中的善速行,以及後面終止於彼所緣的大果報心,都是這樣, 慚愧和這些心是同時生起的。同樣,不管你是修定還是修觀,或者是修佈施、持戒,也都是這樣。一切的善心生起,慚、愧心所是一起生起來的。善心的本性就具有羞恥造惡,害怕惡行,回避惡行的素質或者基因,但不一定必須真正顯現出,有惡行需要去羞恥或者需要去規避。而是你的心流在善心出現的時候,就必然伴隨著這樣的心的素質, 這是心的定則。 

假如你在修內觀,觀察你的名法,你去觀察正語、正業、正命這三個離心所的時候,要取所緣是當自己有機會去犯妄語呀、邪命呀,或者是不正業的時候,會回避的那種心就是正語、正業、正命。取這個所緣的時候,裡邊就有慚愧。這個慚愧也是會顯現出其性質,會自動避開這種不善心。比如說,你遇到一個對境要說妄語,但是你想起來「今天受戒了,不能犯戒」。要有一個機會讓你去說妄語,但你不犯,你的正語心所才會起來。同樣地,有不正命的機會出現,被你規避了,正命的心所才會起來。 

在修觀的時候,其實並沒有這樣的機會出現,但是你取觀禪的所緣時,在你心流裡就會出現慚愧的素質,它們會讓你自動避開不善心。這是特別要說明的,在我們的心流裡面,慚和愧是是與我們所有的良善的素質同時出現的,只要善心出現,慚和愧就會出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