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7-24 下午5.14.49.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一個人想這一生過得吉祥安穩,這個貴人非常的重要。

 

·《應作慈愛經》中提到的14種特質:有能力、正直、誠實、順從、柔和、不驕慢、知足、易撫養、生活簡樸、諸根寂靜、賢明、不無禮、不貪著居家、只要是智者譴責的,即使是小事也不做。

 

·你不能順從柔和,你就不能柔軟,不能適業。

 

·正直、誠實、 順從、柔和、不驕慢,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比本身的知識更重要。

 

·具有能帶來無學的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脫這十種素質的比丘,是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苦是什麼呢?因緣和合的這個當下它就是苦,有為法都是苦。

 

·然後「集」呢,就是分析它的原因,找它的原因。找到它的原因,你就知道它是可以滅掉的。這個「滅掉」,它是有方法的。「苦集滅道」,它是處理任何事物的一個標準方法。四聖諦不是斷除煩惱才去用得上的。

 

·你的思惟模式,決定著你的行為模式。

 

·實踐題: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觀察與自己成功、失敗相關的能力和機緣,談談啓發。有孩子的思考一下真實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為此應提供什麼樣的幫助。

 

 

 

 

雲端起觀- 96 人生七階段 4&

各位賢友好。昨天我們簡單瞭解了 13~16 ——我們說少年養志的階段這個階段對於樹立志向非常地重要。一個人的抱負、胸襟、眼光和氣概,是要從小就培養,在很小的時候去種下的。氣概不同於理想,理想更多是很具象的:比如我要成為科學家、我要成為文學家、我要成為總統、將軍等等?但你有報復、有胸襟、有氣概、心胸開闊的時候,他裝什麼都可以。這個就是流品,就是你的流品意識:你有什麼樣的一個對自己的生命定位?我們說是一流的還是末流的?是傑 出的還是平庸的?這是有區別的。 

昨天我們講到什麼是「」。「君子不器」,做「」的人,很難成為「君子」。他習慣於具體的事,那個是叫「」。 

我們今天來學習 16~21 歲,青年養能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差不多是在上高中到上大學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呢,就是培養你的知識、 技能的階段。這是在前面的基礎上的。所以在這階段,我們要首先明白一個什麼呢?就是德行比技能更重要,而技能比知識又更重要。技能是把知識應用出來的一種能力,而德行是要標準生命的取向和方向: 你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要「知善惡、明緣起、知慚愧」的基礎,才會有德行。如果沒有德行呢,你的技能越高越危險,我們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如果沒有德行呢,知識越多越反動,那是可能的。 

也就是說,我們在前面 13 歲到 16 歲,樹立的生命的方向,從大的格局、高遠的宗旨落下來,這一生什麼樣的理想?理想是在格局以下。那麼要實現這個理想,不能空談,對吧?在朝向生命目標的時候,他要有知識的儲備、要有能力的訓練、要有路徑的選擇。 

還有一個很重要呢,你要能會遇善士會遇善士是什麼?我們講生命中的貴人。一個人想這一生過得吉祥安穩,這個貴人非常地重要,你要能處處都遇到貴人。你處處遇不到貴人,你要靠自己打拼是非常難的。我們用一個通俗的話叫「擺渡人」,有人幫你擺渡。遇到生命河流的時候,有人幫你擺渡、有人幫你鋪橋。就是有人幫你鋪橋, 逢山有路,遇水有橋」——要有貴人,要有擺渡人,這個都很重要。 

所以我把它稱為四個內容:知識的儲備、能力的訓練、路徑的選擇、然後你要有會遇善士的美德。 

會遇善士的美德最重要。為什麼呢?一容易出錯,二不容易折騰,三能夠遇到貴人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會遇善士的美德,就是《應作慈愛經》裡的十五種特質:有能力,正直,誠實,順從,柔和,不驕 ;知足,易扶養,少事務,生活簡樸,諸根寂靜,賢明,不無禮與不貪著居家;只要會遭智者譴責,即使是小事也不做。 

有能力。在這個階段有能力就是有學習能力。你很願意學習,至少有很良好的學習態度。老師看了就會喜歡,他願意教你,對吧

正直:我們講過正直心所了。 

誠實:就是不說謊。 

順從、柔和:受教、聽話、易勸。我們講到了輕安、輕快、柔軟、適業。你不能順從柔和,你就不能柔軟,不能適業,不能受教。 

不驕慢:我們講到了慢心所,就是很頑固。要麼是高高飄揚,像氣球一樣;要麼就是梗著脖子,死不認錯。卑慢,學習差一點呢,他覺得別人沒什麼了不起。當帶有這樣的心態的時候,他的學習是很難進步的。 

知足:現在的孩子呢,他不是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了,會跟其他同學去攀比他的這種家庭、服裝、首飾、手機、 iPad,乃至於車、化妝品,特別是女孩更是很容易有這樣的問題。不知足是對於生活層面上的,還有一個就是對於學習層面上的。學習,要愛好學習,但是要能夠接受自己的進步或者是差距,那也是知足的一個部分。 

易撫養:好養,衣食住行不攀比、不要求。你怎麼對他,他都能夠有很良好的態度。 

少事務:安靜、不多事、不羅嗦,做什麼就專心致志

生活簡樸:衣食住藥,需要而不是想要。 

諸根寂靜: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這個孩子很專注,知書達理,不貪著我們世俗的各種習慣,壞事不做,不好的事情不做。 

不無禮:不魯莽,沒有八種身體的粗魯、四種語言的粗魯及多種意的粗魯。 

不貪著居家:對世俗的種種欲樂情感不貪著。 

只要會遭智者譴責,即使是小事也不做:哪怕是肖的身語意惡行也不做。 

當一個人他能夠擁有這樣一些能力,我們不要講全部擁有,你能擁有幾樣,你都能夠遇到好的老師來教你。特別是前面:正直、誠實、 順從、柔和、不驕慢,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比本身的知識更重要。 

然後,如果一個孩子,他能夠學習佛法,能夠明白八正道,能夠明白四聖諦的內容,那就更不一樣了。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從四聖諦的角度上來講,如果一個人他面對學習生活中的任何所緣,他都認為: 「誒,我們講苦集滅道。所受都是苦。」 

是什麼呢?因緣和合的這個當下它就是苦,有為法都是苦。也就是遇到的所有的事情,它都是諸因會合而產生的一種果報,不管是學習上還是怎樣。「今天考試考這樣的題目,好幾條不會做,老師要求還很嚴格。」就是多種原因嘛:老師為什麼選這樣的題?為什麼在這個階段裡面,你沒有復習到這樣的知識?它都是各種因緣而產生這樣的一個果報。在那個時候你焦慮、你抱怨,那是沒有用的。知道、 接受。 

然後「」呢,就是分析它的原因,找它的原因。找到它的原因你就知道它是可以滅掉的。這個「滅掉」它是有方法的。苦集滅道它是處理任何事物的一個標準方法。四聖諦不是斷除煩惱才去用得上的。 它是可以用到斷除煩惱這麼高級別的,但是拿來處理生活小事情也是太小意思了。對,殺雞用牛刀。在你還沒有到斷除煩惱這個時候,你就用牛刀來殺煩惱,那不是很方便嗎

四聖諦的道諦是八正道八步梳理法是依著八正道來的。八正道第一個就是你的看法。「」,所有的問題都出在這個「」上。當你面對一個事物的時候,「你覺得這個特別好、你覺得這個特別糟糕」,都是見解的問題。沒有特別好、特別糟糕的,都是因緣和合的。見解決定思惟方式。習慣性的思惟方式決定行為方式,正語、正業、 正命或邪語、惡業、邪命;然後呢,你的勤奮,你的正念,你的定, 你的專注。 

四聖諦,是處理世出世間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根本態度、根本見解。而處理的這個具體方法,落實下來是八正道。那會去應用八正 的前提,你要知道什麼是如理作意,什麼是一念之轉。你沒有這個基礎的話呢,面對事情我們不是就是 

好。現在學習了 52 個心所了。比如說,思心所代表著領導力。現在很盛行的《成功人士 7 個習慣》,它就是思心所的一種表現,思心所 的一種訓練。我們講一境性心所,它是專注力的訓練。社會上各種各樣的這種課程。你把一境性心所展開一下,就是一個最究竟的課程。 然後訓練即入即出,你想一個孩子能夠即入即出,你還擔心他打打遊戲嗎?他該打就打唄,他出來就繼續做作業了。怕什麼

精進四正勤四正勤它是跟成功學相關的,沒有努力不會成功的。真正的成功學是要四正勤,要正精進勝解是跟決策學相關的。喜心所跟積極心理學相關,而且跟自我激勵相關。欲心所,就是昨天我們講的願欲,目標的設定,強大的這種推向目標的動能,都是從這個開始的。是可以培養的。而作意呢,我們前面學習過, 它就會代表你的一種習慣。就是心投向目標。你習慣了一種,心總是不斷地投向這個目標、不斷地投向這個目標,就是這樣。佛陀講的六種尋,一種是「欲尋」「 瞋尋」「害尋」,一種是「離欲尋」「離瞋尋」「離害尋」,這就是習慣。習慣就是從這幾個心所產生關系的。 

好,我們講說「青年養能」。首先如果能夠具備這些 「能」,他會學不好知識嗎?他會沒人教他嗎?你會擔心他學不好嗎?不用擔心的,對不對。但是中學沒有開這樣的課程,如果你是個父母的話,你就應該幫他。它本來其實是應該開這些課程的。教育學如果在這裡面能開這個課程是很好的。不要太多,它其實只要每一個星期有一節這樣的課都夠。因為只要去把它點出來,孩子就會跟著學習。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呢,聚焦專業領域,就像我們高中的時候開始,傾向於某些方面來學習;包括在大學的階段,傾向於上什麼樣的方向的學習。這個是青年養能的階段。 

我們不是教育家,我們只是給你們做父母的提建議。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下,如果你能夠讓你的孩子具備這樣的一些能力,你的孩子會成為一匹良馬,這個孩子會成為千里馬。 

這是佛陀的一段話,他跟跋陀離講的:「跋陀離,就正如一個熟練的馴馬師得到一批優良品種的馬後,首先為它裝上馬銜,因為它之 前沒有裝過馬銜,所以它會有一些不安、激動、掙扎的行為,在逐漸訓練、逐漸習慣後,它便平息下來。」什麼是馬銜?馬銜就是邊界。快樂教育是有層次有規矩有邊界的。孩子想幹嘛就幹嘛,就廢掉了。 我們在西方看到很多快樂教育的典範。真正的精英都不搞快樂教育, 都是底層的人搞快樂教育。 

邊界是怎麼建呢?它是要依著能夠把一匹馬訓練成良馬的這樣的標準來做的。前提是你這個馴馬師具備這樣的能力。 

「跋陀離,當這匹馬平息下來時,馴馬師再給它裝上韁繩,因它之前沒有裝過韁繩,所以會有一些不安、激動、掙扎的行為,在逐漸訓練、逐漸習慣後,它便平息下來。 

跋陀離,當這匹馬平息下來之時,馴馬師再教它踱步、繞圈、騰躍、慢跑、快跑,王族坐騎的氣質,王族坐騎的儀態,使它能高速的奔馳、高度的負載、高度的馴服。因為它之前沒有高速的奔馳,高度的負載、高度的馴服,所以會有一些不安、激動、掙扎的行為,在逐漸訓練、逐漸習慣後,它便平息下來。 

跋陀離,當這匹馬平息下來之時,馴馬師再為它整理毛色與外觀,這時這匹優良品種的馬便具有十種素質,適合王族使用,達到王族的要求,屬王族生活的一部分。 

跋陀離,同樣地,具有十種素質的比庫,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哪十種素質呢

跋陀離,具有能帶來無學的正見,能帶來無學的正思惟,能帶來無學的正語,能帶來無學的正業,能帶來無學的正命,能帶來無學的正精進,能帶來無學的正念,能帶來無學的正定,能帶來無學的正智,能帶來無學的正解脫。 

跋陀離,具有這十種素質的比庫,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 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對於我們,你可能不想讓你的孩子成為阿拉漢,當然你一定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人中的俊傑。不管你是成為俊傑,還是成為一個傑出的壞蛋,你只要傑出,它都離不開這個八道。我們 24 緣裡面叫道緣。就你不管是走上正道還是邪道,它都與這個八道相關的。你要走向正道, 就八個道緣: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果你走上邪道,就是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 

不管什麼道,不管你成就什麼樣的事業,世間、出世間的事業,都是這個,大家自己想一想對不對? 你做任何事情都帶你的觀念,大一點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然後接下來就是你的認知行為模式,你的思惟模式。你的思惟模式決定著你的行為模式。你的說話的樣子,你做事的風格,說話的風格,你選擇的職業。然後你選完以後, 你精進地幹,不管你是正精進還是邪精進。然後你念念不忘地、持續地幹,善法就是正念,沒有善法呢,它就是邪念,也很專注,那個是邪尋。然後呢,一境性,就是他一直都不離開,一直努力地做。世出世間不管好事壞事,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都離不開這八支。 

所以訓練一個孩子,讓未來他在世間上能成就,這個是真正的能力、技能和他應該掌握的知識。而其它的專業知識呢,其實隨時都可以學。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現在在社會上應用的這些知識,高中的那些知識,還用多少啊?有多少被你使用過?乃至於大學的知識,有哪 一些是被你使用過?特別當你在社會獲得成功的時候,那個獲得成功的能力,有多少跟你在學校學的那些知識有關?我們有賢友講說百分 之五都不到。雖然有一點過分,但是它比例確實是很低的。你能獲得成功,你分析一下你自己能夠獲得成功到底都靠著什麼能力?以此來看你的孩子,你要培養他什麼樣的能力

21 歲到我們 70 歲,成年養德 

成年養德,就是長養內功德外功德,內功德是不斷提升心得素質,淨化內心得煩惱,外功德是廣造善行積累福德。簡而言之就是積累明行種子,真正要成就要解決就是學佛了,學《阿毗達摩》,沒出家的盡快出家,碰到問題的要梳理,要訓練八正道,就是這些內容。群裡面有不少是做這個心理輔導的、做這個培訓課程的人,建議你們把 52 個心所啊,特別是 38 個通美心心所呢,整理整理,開出一些訓練課程。這些課程,就是成年養德的人要做的了,像什麼是梳理啊?怎麼訓練轉念啊?日常的正念正知啊!禪修啊,止觀啊。 

什麼是認知移情?在《阿毗達摩》的角度上怎麼看認知移情?事實上認知移情是心理學的一個語言來著,你去搜一搜或者去聽聽他們的課,他們對認知移情怎麼看?我們的認知移情是去看稻草人,看它的無明、愛、取,是可以分得出來的。你的課程就可以深入很多。這個《成功人士的 7 個習慣》,你去對對看,有一些是可以用的,有些是不好用的。你的領導力課程,是基于思心所的領導力課程,你怎麼來做?專注力訓練,一境性的專注力訓練的課程,我們談即入即出,沒聽說過吧?什麼是精進?成功學,努力。怎樣做到真正地去訓練決策? 積極心理學、激勵、行為學。這些都是可以開出來很多的課程的。38 個心所,你可以開三十八個課程體系。如果真的認真做,你將會成為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培訓公司,而且培訓出來的學員都是正直的, 都是具有六對心所的特質的。這個是弘法。你不要做法師,不一定要出家,你真正把佛陀的灌注進去,你自己擁有這個素質,你訓練的人擁有這個素質。慢慢地,這些人他自然而然就會回到的道上來。 

每一個人本身都必須要有的德能啊,必須要有的德能。只是苦於沒有這樣的課程。佛法這麼好,需要大家把它展開來。跟社會對接就對接這個,而不是把自己搞得神叨叨的,裝神弄鬼,搞一些靈異效應。 我們不需要靈異效應,就直接增強你的德能,賦能。現在特別強調一個叫賦能,我們賦的什麼? 《阿毗達摩》的 

所以我很期待,有這樣的能力的人來做這樣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會成為你在家事業的轉機,極大的轉機,它是跟善法結合的。不需要對著世俗的那點事在那邊苦苦惱惱,貪、瞋、痴。走到善法的事業上來。以佛法為學習,不是販賣佛法,是佛法的應用。有你們的勞動成份,鼓勵大家做。總比你去做那一堆染污的貪、瞋、痴的事業要強,非正語、非正命的事業要強。是嗎?你不管是從事教育還是從事培訓,基於《阿毗達摩》開展出來的都是非常地有價值的。 

老年養福。到我們這一把年紀的人,到底應該怎麼養?在我們 《阿毗達摩》的課程到最後的時候我們再來講。 

《攝阿毗達摩義論》第一章就是。《阿毗達摩》四種究竟法,第一個是。我們在心所之前呢,曾經粗粗地講過。那我們接著下來就展開來講了。 

「誒,跟他談談心」,談心,做思想工作的意思。談什麼呢?簡單講就是我的稻草人跟你的稻草人做一個溝通啊。如果從佛法的角度上來講,就是認知移情帶著慈悲喜捨的心真誠地交流,才叫談心。 

人類的一切交流,都離不開《阿毗達摩》講的這個,只是有沒有用《阿毗達摩》來去指引的問題。「知己知彼」,知己知彼要靠什麼呢?開始,對吧?「知己知彼」,除了知道自他所處的資源、條件等,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不知道別人的的時候,怎麼叫做 「知」呢?所以學《阿毗達摩》,它就是讓你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前提是知己知彼,而知己知彼,最根本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心、知道他人的心。這是很有意義的。 

在《阿毗達摩》裡面呢,它有三個用詞:一個呢,是我們經常講的心識的「」,Viññāṇa,「;還有這個「」,Citta;還有 一個是意識的「」,Mano,有時候也會把這三個合起來叫心意識 其實是講一個東西,就是。為什麼要用三個詞呢?因為有不同的語境,也有不同的文法結構。所以在不同的語境中,用不同的詞。但是指向都是這個。「」是什麼呢?從《阿毗達摩》來講,它都要從特相、作用、現起、近因來瞭解。 

識知目標、擁有目標,就能夠識知、能夠認識、能夠識知,故謂 」。識知呢,就是有能力去知道,有能力去取到這個所緣,去知道這個所緣,這是。也就是說有能力去辨識、去識別這個所緣。簡單來講,就是的特相。 

五蘊和合之身,色蘊就是我們這個肉體,由四種色聚組成的。有業生的色聚,有心生的色聚,有時節生的色聚,有食生的色聚。其他四蘊:受、想、行、識。在《清淨道論》裡面,是說:「把一切有覺受相的總括為受蘊。」一切感受相狀的總括為受蘊;把一切有想念相的總括為想蘊;把一切有行作相的總括為行蘊;把一切有識知相的總括為識蘊 

受蘊」就是能夠感受、領受所緣,是心直接面對所緣時候的主體反應。這我們在講的時候講過了,或者說是主體的經驗。 

」呢,就是對所緣的印象,對所緣能夠認出、標記,或者再標記。取一個印象,再重新地結合現在的不同印象,去建立一個新的、或者更大的一個印象,這個是想蘊,就是取相,或者印象。 

行蘊」呢,就是對這個所緣和目標做出各種反應。也就是它可以積極地面對所緣,或者被動地面對所緣。果報心是被動面對。唯作心呢,它是自然地去做。不善法的,貪、瞋、痴,善法的,無貪、無瞋、無痴。善心或者不善心,都是積極地面對所緣。 

」,在世俗諦裡面佔有主要的地位,是根本,是基礎,起決定性的作用,領導的作用,是心所的群主。心識是董事長,思心所是總經理。 

在講「」的時候,講到以「」為首的。但是在勝義諦裡面呢,「智慧」是佔主要作用的,起決定作用,領導作用,因為它可以導向煩惱的滅除。 

《清淨道論》〈慧品〉裡面談到了三者的不同。怎麼來理解「」呢?就像古代一個天真的小孩看到金幣,這個孩子不知道什麼是金幣。他看到四四方方的、或者圓的東西,他只是很單純地知道,「誒!這是一個金色的、一個四方形的一塊東西」,上面有一 些圖案或有一些數字,他也看不懂,覺得就是一個玩具一樣的。或一只狗看到這個錢幣,它取到的印象就是形狀、顏色、圖案所給的印象而已。用這個例子來比喻想心所的功能,就是印象。 

」呢,它的比喻像孩子的爸爸,一個古代鄉村裡的一個成年人,了,他看到金幣就知道這個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是什麼,可以買到什麼東西,是他財產的象徵。孩子不懂錢幣的價值,可能給扔廁所裡去。爸爸看到後就會很憤怒。為什麼?那是他的財富。他知道怎麼去用這個貨幣,他理解這個貨幣的價值和它的作用。這個是「」,這個是「」。 

」跟「」之間的差別:」只是認出這個所緣、這個相狀,取了這個所緣的這個狀態而已。「」就是識別,它多一層的效應:能夠識別這個貨幣有什麼功能?有什麼用途?有什麼價值?當然這個基礎是有「」的累積,因為「」的累積才會有這個「— —不同的「」。這個爸爸,他也是從小孩長大的,對吧?他剛開始跟他兒子一樣,他也不瞭解這個金幣有什麼價值。後面他是跟著他爸 爸一路長大,看爸爸拿著這個錢幣可以去買物品啊,可以跟人家交換東西啊,他看到這個東西有它的價值。然後他再一點一點地累積出來對這個錢幣的這種認知。而這個過程都是「」在完成的,都在幫他不斷地累積、不斷地想蘊累積。想蘊累積得越多,它的認知的能力就會越全面。所以「」是什麼呢?」是能夠識知、能夠取到所緣, 通過想心所標記下來的這個累積,去知道這個所緣的價值和意義。那通過這些的標記的累積呢,它累積越多,經驗越豐富,知識越完備。識知所緣的時候呢,它就有更豐富的參考儲存庫、參考數據庫。 

我們經常講「背板」,看看你的後面的「背板」是什麼。有沒有發現有很多「背板」,各種各樣的「背板」都會出來?很多人做決策的時候,決策不下來是什麼呢?就是他的很多的過去標記是相反的,沒辦法形成統一。不同的標記:「噢,這個可能會有危險,這個可能會有利益。」然後他就在那邊糾結。就是他這個領導下的尋心所,不斷地去調用想蘊數據儲存庫,但調過來都對不上,內心決策委員會開了無數次會議,就無法達成共識,吵架,糾結,還不斷地,倒來倒去。這個就是這樣的「」跟「」的這種關聯。 

」,《清淨道論》的比喻為銀行家。他不僅僅知道這個貨幣的價值,能夠買到什麼東西,他還知道這個貨幣的經濟規律。孩子的爸爸,知道這個貨幣現在可以買一頭牛。銀行家知道,「這個錢幣目前它所代表的是一頭小牛,如果通過若干的經濟操作,可以讓它價值兩頭小牛,或者只能賣半頭小牛。」他知道這個經濟的規律以及這個 錢幣作為一個貨幣的這種規律,怎麼樣讓它流通?怎麼增值?怎麼貶值?他可以更深一層地知道,貨幣的利用,關鍵是供應和需求的平衡點。他可以通過設置或影響那個平衡點,而獲得利益。 

所以「慧」和「識」跟「想」,看起來都是認知,都是識知目標,但是認知的程度不一樣。「」不僅能夠認出印象,辨識出印象,並能夠進一步去開始知道它的價值,從而對生活產生影響。而「」呢, 它不是簡單的知道這個東西可以怎麼用,它讓認知更進一步。它能夠透視到這個現象、這個貨幣流通的現象背後的那個規律。這個規律呢,就是因果了。一些世間的操作啊,它裡面也包含了對複雜機械因果的認知。政治家也好,經濟家也好,他都要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 都是要從這個角度來分析的。 

」,看到真實法,看到它這個因緣當下背後的運作:因緣所生法。它是真實法的範疇,只是可惜了我們很多人都是被貪、瞋、痴 所纏繞。好,這個是《清淨道論》講的「」「」和「」它們 的差別。 

瞭解了這個以後呢,我們再來看這個,談心識,它就很有意思。 我們一般人看到貨幣,他不是憑空了知,它是建立在以及各種心所的對這個貨幣的過去的操作,或者說對這個貨幣的應用底下,而產生出來的一個認知。怎麼講呢?這個是貨幣,對愛美的女人來講說: 「噢,可以買一條漂亮的連衣裙」。對於喜歡喝酒的男人來講就: 「啊,人頭馬」。對於孩子來講說:「噢,可以打好幾天的遊戲,買好多裝備」。 

其實不同的,它有做過不同的所緣的操作,它會產生不同的認知。這個認知呢,就開始可以讓他的生活、他的生命,在面對不同的所緣的時候,而扮演出不同的角色。什麼意思呢?就是能夠認知所緣的這個能力,能夠取到所緣的這個能力,這個認知和取所緣的能力呢,它本身是有不同的素質的。對吧?這個不同素質,其實呢,它很多是跟這個「」有關,就和它的標記有關。 

我們講說:同樣是一百美金,一位愛美的女士,一位想喝酒的男士,一位想打遊戲的中學生,他都是識知到這一百美金。然而他得出來的反應都是不同。為什麼會反應不同呢?因為他的不同,他累積的的標記不一樣,所以他這個、這個,它的識知力量就不一樣。 對於一個很貪的人,一看,「哦!一百美金!嘿嘿」,有些人他視錢如糞土啊。一百美金,有些人他可以把它捐給貧困的人,有些小偷趕緊把它偷到手上。所以他的反應能力是不同的。 

同樣地,也是這樣。他在認知的過程中啊,這個認知呢,有這種感受,有一種感受的認知在裡面,它的主體角度在這個地方。這種認知呢,讓他產生各種各樣的很豐富的情感:喜怒哀樂。所以在他的認知裡面呢,每一樣東西都是有實實在在的感受。而每個人感受又不 同。不同的感受,會有不同的反應。既有他過去的,也有他的根門的敏感度,也有他內心對它的這個認知的態度。比如說一場交響樂的音樂會,你讓我去,我就會很難受;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講,他就很興奮,他聽了以後都有很多很多好的感受。你請我去,就跟請鴨子聽音樂會一樣的,沒有用。感受不同。 

實踐題: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觀察與自己成功、失敗相關的能力和機緣,談談啓發。有孩子的思考一下真實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為此應提供什麼樣的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