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下午,在台中美術館園道旁的一家咖啡館裡,臺灣第一場「死亡咖啡館」活動正式啟動。透過在咖啡館內輕鬆的氛圍,讓參加者分享對死亡的各種想法或感觸,顯示出我們成長過程中「死亡教育」的嚴重缺乏,以及因為缺乏帶給許多人生命的諸種遺憾與不圓滿。
死亡咖啡館緣起於英國,目標「輕鬆談生死」
「死亡咖啡館(Death Cafe)」在 2011 年起源於英國,關注生死議題的 Jon Underwood 因為在報紙上讀到一篇由 Bernard Crettaz 撰寫人們對死亡態度的報導,催生了他舉辦死亡咖啡館、邀請親友共同探討死亡的概念。
Jon Underwood 的首次「死亡咖啡館」辦在自己家裡,他邀請了幾位親朋好友,以輕鬆、自然的方式聚在一起聊生死,成員們毫無禁忌,沒有避諱,用一種健康、正面的態度談論有關生命和死亡的話題。這樣的聚會除了「輕鬆談生死」之外沒有任何的形式限制,只要只要對死亡議題有興趣、不避諱即可參加,沒有固定的舉辦頻率,也不侷限於特定場地才能舉辦。這樣的概念快速席捲歐洲、北美和澳洲,在亞洲的新加坡、北京、香港等地也有出現死亡咖啡館的蹤跡。
社會風氣視死亡如洪水猛獸,使我們無能處理「死別」
我們的教育體系及整個社會氛圍,視死亡如洪水猛獸。一位老師說,有的學校開的課程明明就是喪葬禮俗,卻要改成生命倫理,因為怕家長和學生不喜歡「喪葬」課程;為了讓民眾不恐懼和避諱,殯儀館公部門還要改稱「生命禮儀管理所」,甚至只要跟「死」有關的語言或字詞,也盡量避免,以免觸霉頭,例如醫院病床、飯店房間或樓梯、飛機座位避掉「4」,直接從3跳到5。「死亡」無法在我們的生活中成為正常、正面的事實,而成為一種負面、報應或避之為恐不及的象徵。
可是,試問:這世界有誰人能不死?我們明明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卻因為害怕、恐懼而想盡辦法逃避和閃躲,自欺欺人地製造一種弔詭氛圍:「不去碰觸就沒事了」。所以,當人們生病了或遇到親人死亡會問「為什麼是我?」而無法以坦然的心態去面對「當然有可能是我」。
正因為我們的死亡教育是迴避和忽略,我們社會絕大多數的人在親人臨終時不知道該如何給予適當的關懷,在親人過世後不知道該如何幫家人辦喪事,對喪葬禮俗完全不了解,更不知道如何走過喪親悲傷。大多數臨終的人也在斷氣之前得不到親人最溫馨、最圓滿的祝福和送行。
死亡教育不是單單只有面對死亡而已,面對死亡只是第一步,只有願意面對,才能啟動後續的各種生死教育和關懷知識。這便是「死亡咖啡館」活動的目的與意義。
文章來源:
http://npost.tw/archives/1991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