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653_1543998195826077_1672946307_n

老禪師法談

前幾天和朋友去貧窮區布施500個便當時,看到有些蠻有錢的人前來要飯,我內心就在想,你那麼有錢,還來搶窮人的食物。

又剛好幾週前,發現之前留在禪林辦公室的一筆錢(用來給僧眾計程車交通費的),其中大半是一個戒德可能不是很好的比丘用去了。內心不是很歡喜....

恰巧,我這次特地去臥佛寺找的筋骨藥膏,帶來送給一位在家居士,她隔天馬上就送給其他人。我內心也在想,怎麼沒珍惜… 我特地去找的…

結果禪師開示剛好提到這,真是直指人心 (其實我常常覺得禪師好像知道我們在想什麼)

貝瑪悉理禪師:

布施就是『給』、『施捨』之意。

有兩個層面,物質上或金錢上(身口)的布施,以及心理層面(意)的捨去。

一般人都是只有在外表的舉止上有布施的樣子,心理層面卻沒有捨去或是布施之意,還在執著在這物質或是金錢上面,還沒let go。

所以布施完,有些人三不五時還在想-

『我』布施的食物,他到底有沒有吃;

『我的』錢,他是否亂花;

『我』買給他的維他命有沒有按時吃;

『我』布施孤邸的屋頂,到底有沒有用這材質;

他這麼有錢,還來拿『我』布施的食物;等等無止盡的臆測

這在心理層面上,其實還是非常執著在已經給對方的物質,內心還在擁有已經不在的物質,也還在世俗概念裡面打轉 (身見、我見、邪見以及嗔所升起衡量對方是否有錢,是否需要) 所以布施時的心,是比較低的。

布施,就是捨去心中對這物質的執著;單純的給予,let go 放下,布施當下的心與心所,是很單純,很美的。

 

(我補充,

1) 禪師開示的是布施後內心還有負面的煩惱。

但是佛陀、禪師一再強調要憶念自己由於善心而做的善事,如何幫了其他的人事物。而且要憶念這些善心善行是會帶來善果報的。佛法就是讓內心善的升起,減少煩惱。

2) 其實一般人在臨終時,知道身體已經無法帶走物質上的財產,內心卻放不下;

3) 我們不也是時常想起過去發生已經發生的事,甚至幾十年前的事,當時的人事物早就消逝了,我們內心卻時時受影響,放不下,免費免房租讓其他人或是煩惱住在我們心裡)

 

 

 

 

 

 

 

 

 

 

 

 

 

取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