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F41850-E151-4EBA-9E58-B9E1698C66F6_4_5005_c.jpeg

 

個人建議,可以先嘗試收養一隻老狗,如果能有足夠耐心照顧老狗的生活,能讓老狗獲得善終,再來考慮接父母同住的事情。

*****

接父母就近照顧,是親子關係一大考驗。甸量自己的能力,做好居家環境改造,是為人子女應先準備的功課。

 

家中長輩開始衰老、病痛不斷,需要陪伴和照顧,是為人子女終要面對的人生課題。

 

當照護來臨,很多人仍將「與父母同住盡孝」視為優先選項。內政部連續幾次老人狀況調查統計結果也顯示,65歲以上長輩與子女同住比例雖有降低趨勢,但仍超過半數。

 

不過,兒女各自成家立業,多半早已離開家鄉,組成雙薪核心家庭,一旦年邁父母有照顧需求得接來同住,必定衝擊原有的生活模式。(延伸閱讀:張曼娟:照顧父母的大齡兒女們,請別壓抑自己、拼命硬撐)

 

生命交換,誰來接下照顧責任 

 

首先面臨「誰來照顧」問題。

 

夫妻倆各有事業一片天,該由其中一方辭職?或工作家庭兩頭燒?還是請本籍、外籍看護?

 

「經濟常是最大考量因素,」台北市中山老人住宅暨服務中心主任李梅英指出,如果家中經濟無法負擔付費式照顧、或長輩失能條件未達申請外籍看護標準,就必須由家庭成員一肩扛起照顧責任,這時通常會要求薪水較低的人辭職,或改做工時彈性的兼職工作。「將弱勢的人逼得更弱勢,」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有次在電視節目分析。

 

勉強接下照顧擔子,委曲求全的照顧勢必成為一種犧牲,子女用青春來換取父母壽命的延長,做為「生命交換」,此後兩人幾乎全天候相處,禍福相依,連生活作息都得重新磨合。

 

摩擦、衝突,照顧長輩的磨合難題

 

長輩的時間觀永遠跟你不一樣。

 

一名女性高階主管說,母親清晨4、5點起床,11點半吃午飯,到了下午3點半她就直嚷肚子餓打算吃晚餐,因此照顧者必須調整做飯時間以符合她的生理時鐘。

 

不只作息改變,子女也常須夜間多次起床照顧,長期睡眠不足,心力和體力的損耗更使家裡的低氣壓揮之不去,這些負面情緒也都由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雙方全盤接收,就算是至親,仍將面臨關係撕裂陣痛。(延伸閱讀:照顧長輩,請先照顧自己!一定要會的「喘息」之道)

 

接罹癌父親同住一年半的華視副總經理郭至楨就深深體會,當兩人溝通不良時,父親會突然發飆、任意發洩情緒,憤怒吼著「什麼時候輪到兒子管老子」,一整晚不睡覺「盧」個不停,讓他和太太心力交瘁,雙雙掉髮變成圓形禿,「任何難以想像的事情都會發生,我真切感受到『久病無孝子』是真的,」他嘆了口氣,表情沉重而內疚。

 

尤以失智或精神疾病老人的照顧者更是苦不堪言。 

 

經常走失、性情大變、疑心病重,甚至出現玩糞便等怪異舉止,照顧者必須24小時看緊他,絲毫不能放鬆,落髮、憂鬱上身,精神壓力大到自己都崩潰,甚至比被照顧者更早病倒。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專員林綠紅也分享個案,一位老人經常大小便失禁,家人以為他是故意搗蛋,後來老人開始指責照顧者偷東西、或家人故意不準備食物想餓死他,照顧關係轉趨惡劣,最後經照護員介入發現老人已罹患中度失智,家人對於他過去的脫序行為才恍然大悟,「家人沒受過專業訓練,病識感不足,不能早期發現失智徵兆,往往也是悲劇的開始,」她說得無奈。

 

接父母同住並非孝親的唯一選項,付諸行動前應該先想清楚自己是否準備好了。(延伸閱讀:為愛離職、照顧父母,前外銀董事長:這擔子,我卸不下)

 

接父母同住前先問自己的3個問題

 

1.接來同住對父母的健康狀況真是最好嗎?

 

因應高齡化社會,歐美國家早就提出「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解答方案,也就是在各地建構健康照護服務以及相關設施,最終目的就是讓老人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終老。

 

住在老家,或許子女不在身邊,但一出門就有熟悉的老厝邊互道早安,上市場買菜、到附近公園做個運動、遛遛狗,遇到隔壁太太大吐苦水跟著同仇敵愾一下,半天很容易就過去了。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慧珠建議,如果父母健康狀況不需要24小時貼身照顧,可讓他們維持自立生活,不必硬要他們離開熟悉環境。

 

老人自己生活,有助於強健身心能力,不過,因為他們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可以選擇適當的家事服務,幫他們買菜、煮菜、清潔,處理比較粗重的工作,長輩就能在原來房子繼續生活、安心終老。

 

2.同住後,我有能力照顧父母嗎?

 

照護老人本身就是一個辛苦又漫長的過程,子女和家人對於疾病的認知是否足夠?對於病程的變化是否做足準備?

 

尤其照顧有醫療設備例如鼻胃管、抽痰器、居家製氧機等需求的老人,照護難度提高,同住子女的壓力更大。

 

台北市中山老人住宅暨服務中心主任李梅英的父親前陣子從醫院的呼吸照顧病房出院,兄弟姊妹討論該接回家照顧、或送到長照機構的呼吸照顧病房?

 

當時她的大哥、大嫂就認為,父親的狀況不穩定,在家照顧很難及時應變,但其他兄弟卻不希望轉至機構照顧,最後在克服醫療儀器的問題後,就把父親接回家了。

 

3.我背後有足夠的支援體系嗎?

 

不同於照顧小孩,老人家的身體每況愈下,負起照顧責任的無論是子女或媳婦,看著家人的能力一點一點衰退,必然時常揉雜著挫折、焦慮、憂鬱、哀傷、無望的情緒,這時,照顧者要懂得求援。

 

兄弟姊妹是最好的後盾,資深媒體人李艷秋的母親罹患失智症10年,平時與她同住,但所有關於就醫事宜,包括用藥、檢查、陪母親看病等外出行程,都由已退休的大哥大嫂一手包辦,分工減輕彼此負擔。

 

先做好心理調適,善用各式資源、營造最適合長輩居住的環境,做好準備陪伴父母共度下半場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1186?utm_source=chlin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push-03-06-edito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