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1.jpe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相應部36相應6經/《箭經》

 

・無論是愛、教育,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相處,乃至合作,最高的藝術都是要讓對方能夠回到善心的持續生起,而且循環。而不是針鋒相對,互相刺激,要求、批判。

 

・要保持正念正知,不管他當下是什麼反應,我能不能夠讓他接下來的心都生起善心,這是關鍵。

 

・知見影響你的思維方式,你的思維方式影響你的行為方式。你有正見,才有正確的思維方式。

 

・正是因為生命是無常的,所以我們才能改變它。

 

・十種波羅密:布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耐、真實、決意、慈、捨。

 

・觀禪也有十種煩惱。

 

・我們要先破除修道人的偽裝,不要假學佛。

 

 

 

 

 

 

 

        雲端阿毗達摩第九

 

昨天我們提到了五蘊的快樂,它的過患。它是不健康的,如果執取它,未來會帶來不善的果報,會遭到有智慧之人的呵斥。

如果我們在現實遭遇中能夠不被動物性的保護機制和獎勵機制所左右,總能如理作意,並且通過對言行的淨化,對心的淨化,乃至於對潛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根本煩惱的淨化,從而讓心總是導向善。這樣的行為、這樣的心是健康的、聖潔的,它在未來會帶來好的果報、快樂的果報,會得到有智慧之人的贊嘆。

通過追逐財富、美貌名利等外在的基於感官的快樂,其邊際效應遞減的,是排他的、競爭的、不可靠的、不可持續的,不會讓你有飽足感的,對自他不會有真正的利益。

而通過善行培養起來的心良善的素質,它是非排他的、非競爭的、健康的,是可靠的、可持續的,邊際效應遞增的。這種美德在造作的時候,是一種廣大的心、健康的、能夠給自他帶來利益的。佛陀說這是真正的財富,是七聖財——信、戒、慚、愧、多聞、精進和慧。   

人類一直沒有解決的兩個困境:一是不如意普遍性地存在,二是自我倚恃和渴求的心始終不能放下。其根本原因是我們活錯了方向。我們抓取這種因緣聚合才能存在的,因緣不聚合就不存在、就變化的這樣的一種生命狀態為唯一的、可靠的、可以皈依的,就只能和變易、苦迫、無助相伴而沒有出頭之日。佛陀在很多經典闡述這個問題,目的就是讓我們明白抓取這樣生命狀態的過患。

佛教講苦,很多人有誤解,認為生命當中全是苦,完全沒有樂。佛陀沒有這樣講。佛陀承認有欲樂,雖然欲樂是短暫的,邊際性效應遞減的,但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是必須的。為什麼呢?我們養家糊口、承擔社會責任是必須的。你娶妻生子、奉養父母,就是要挑起家庭的重擔,給予他們良好的生活保障,讓他們感到快樂。而不能說,我現在學佛了,這些都是苦,都不要了。那是自欺欺人,也是一種無能,是逃避責任。佛陀只是指出了生命充滿Dukkha這樣的一種事實,並不是說在人世間,五欲沒有快樂。五欲有快樂,只是邊際性遞減。五欲的快樂對我們生存是有幫助的,乃至於對我們的修行也是有幫助的。你有好的身體,有好的食物,對禪修是有幫助的。我們是可以接受的。

但佛陀也講五欲是很危險的,不能去執取這些。對五欲的執取,會引發無量的惡不善法,導致我們無休止的在低層次的生命狀態中輪回。如果你執取剎那生滅的這種生命狀態,執取邊際性效應遞減的五欲,那你的生命是瑣碎的,很有局限的,這種生命是充滿私慾的小我。只是被財色名食睡纏繞著走的人,像五蘊狗一樣。這樣的生命是無聊的,是不高尚的,是在不斷的種苦因,未來不但得不到快樂,反而會有苦的果報。看到這樣的現實,我們要朝向更好的生命狀態去努力。而想獲得更好的生命狀態,當下就應該改變我們的認知習慣。

相應部有很著名的一部經——《箭經》,也有人把它翻譯成《箭喻經》,用箭來做比喻的一部經,我們選部分內容學習。

佛陀在《箭經》一開頭就說:「諸比庫,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感受樂受,感受苦受,感受不苦不樂受,已受教道的聖弟子也會感受樂受,感受苦受,感受不苦不樂受。在那裡,比庫們,已受教道的聖弟子和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有什麼高下,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差別呢?」

比庫們:「佛陀,請告知。」

佛陀:「諸比庫,當未受教導的一般人被苦受接觸的時候,悲傷、疲累、悲戚,捶胸號哭,來到迷亂,比丘們!這被稱為未出深淵、未得立足處之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他接受兩種感受,身受、心受。」

世尊說:「諸比庫,就正如一個被射了一枝箭的人再被射第二枝箭,他領受兩枝箭的感受。同樣地,未受教導的一般人被苦受接觸時,會感到傷心,感到不幸,感到悲哀,捶胸號哭,內心迷亂。他會領受身和心兩方面的感受。」

「當他感觸到苦受時便會生起厭惡,對苦受有厭惡的人,內心潛藏著厭惡的煩惱隨眠就現行。」

「當他感觸到苦受時便會對欲樂生起愛喜。這是什麼原因呢?諸比庫,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不了知,除了用欲樂之外便不知道用其他方法從苦受之中出離。由於對欲樂有愛喜,他對樂受潛藏著貪著的性向。」

當苦受出現,未出深淵、未得立足處之未受教導的一般人就是凡夫,我們一般人的反應是保護機制就啓動了。對苦受排斥,牢牢記住它,內心還不斷地抓取。為什麼抓取?我們希望得到樂受。樂受對生命的延續有幫助,「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不了知,除了用欲樂之外便不知道用其他方法從苦受之中出離」。身苦受出現時,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接受苦受的果報,觀察苦受的因緣,尋找處理苦受的正確方法。但我們除了不想要苦受,排斥苦受外,就是想著怎麼回到有欲樂的狀態。不知道怎麼從苦受中出離。因為不知道,因而就不會從苦受中出離出來。這是我們對樂受有潛伏性的貪趨勢影響。

佛陀說:「他不能如實知這些感受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由於不能如實知這些感受的集起、滅沒、樂味(體驗)、過患、出離,他對不苦不樂受潛藏著無明的性向。」

集起就是原因,滅沒就是會滅掉,樂味就是他的體驗,過患就是害處、問題,出離就是怎樣從這裡面出來。如果不懂這些,不苦不樂的這些煩惱就會從潛在的狀態呈現出來,讓你不能認識到真相。也就是說在不苦不樂的時候我們往往處在無明的狀態。

「如果他感受樂受,會被那些感受系縛;如果他領受苦受,會被那些感受系縛;如果他領受不苦不樂受,會被那些感受系縛。這個不聽聞法義的凡夫稱為一個被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絕望系縛的人。我說,他是一個被苦系縛的人。」

 「諸比庫,多聞法義的聖弟子當感觸到苦受時不會感到傷心,不會感到不幸,不會感到悲哀,不會捶胸號哭,不會內心迷亂。他只領受身一方面的感受而沒有心方面的感受。」

「諸比庫,就正如一個被射了一枝箭的人不再被射第二枝箭,他只領受一枝箭的感受。同樣地,多聞法義的聖弟子當感觸到苦受時不會感到傷心,不會感到不幸,不會感到悲哀,不會捶胸號哭,不會內心迷亂。他只領受身一方面的感受而沒有心方面的感受。」

苦是不善果報,誰都不能完全規避生命中苦受的出現,誰也沒有辦法,就連佛陀也不能。佛陀成佛之後還受十二種苦報。即使佛陀這樣圓滿的人都還有苦受,有身體的苦,臨終的時候還拉肚子,臨死前三個月背痛得不行,佛陀都會有苦受。但佛陀沒有心的苦,阿拉漢也是這樣。一個懂得如理作意的人,也會這樣,他不會抓取出現在面前的苦受,哪怕這個苦受是持續的,也不會抓取它,讓心跟著一起受苦。

「當他感觸到苦受時不會生起厭惡,對苦受沒有厭惡的人內心不會潛藏著厭惡的趨勢。」

「當他感觸到苦受時不會對欲樂生起愛喜。這是什麼原因呢?已接受教導的聖弟子知道不是用欲樂而是有其他方法從苦受之中出離。由於對欲樂沒有愛喜,他對樂受不會潛藏著貪著的性向。」

什麼原因呢?佛陀講,聖弟子對苦受沒有嫌惡,潛伏在苦受中的嫌惡煩惱的趨勢就影響不了他。當被苦受接觸的時候,他不會去想:這個太難受了,我要回到快樂啊。因為已接受教導的聖弟子了知除了欲樂之外,還有苦受的出離。當你苦受的時候,覺得太難受了,太難受了,實際是內心引發比較,想要回苦受之前的那個快樂。不去比較,不認為欲樂是常樂我淨,我們的心可以從這個苦受裡面出離出來,不會再為這個苦受捶胸嚎哭。當他對欲樂不歡喜,那潛伏在它後面的煩惱隨眠的趨勢就不會影響他了。因為聖弟子如實了知那些不管是苦受還是樂受生起的原因,它會消失,它是無常苦無我的,是有過過患的,是可以出離的。

 「他如實知這些感受的集、滅、味、患、離。由於如實知這些感受的集、滅、味、患、離,他對不苦不樂受不會潛藏著無明的趨勢。

 「如果他感受樂受,他離系縛地感受它;如果他感受苦受,他離系縛地感受它;如果他感受不苦不樂受,他離系縛地感受它。」

這樣的人就不會被那個保護機制和獎勵機制,那種動物性的反應束縛。

「諸比庫!我說這被稱為:不被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所束縛;不被苦所束縛之已受教導的聖弟子。

 「比庫們!對已受教導的聖弟子與未受教導的一般人,這是高下,這是不同,這是差別。」

「多聞的有慧者不感受苦與樂受,

   此為善巧的明智者與一般人的大差異。

   對多聞的悟法者、此世與來世的觀者來說,

   對可愛的法不使心攪亂,不愛的不嫌惡。

   對他來說,順適或排斥都被破壞、滅沒不存在,

   知道遠塵、無愁之足跡後,已到達有的彼岸者正確地了知。」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面對境界的時候,我們潛伏在內心裡面的有兩股力量:如果樂受出現,你就想抓取,想繼續不斷重復;如果是不可喜的所緣出現的時候,我們就想排斥,牢牢記住,下次相類似的東西就去標記它,然後扭曲我們的認知,神經過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內心牢牢抓住那些苦的感受。

從這個角度來講,苦諦——人類受的苦,更多的是來自於渴愛和對不圓滿現實的不接受。由於對樂受邊際性效應遞減的現實不接受,讓我們不斷去抓那個樂受。苦受出現的時候,我們又持續地去抓取那個苦受,牢牢不放,不斷地提醒我們去防備自己、防備他人。這是我們要瞭解的根本,並且用於生活方面。所以無論是愛、教育,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相處,乃至合作,最高的藝術都是要讓對方能夠回到善心的持續生起,而且循環。而不是針鋒相對,互相刺激,要求、批判。

中國北師大心理學院有個研究說,青少年早期——13歲以前,母親以過度嚴厲、敵意為特徵的消極教育方式,會影響青少年中期(16歲前後)的杏仁核及其相關亞區為核心的腦網絡功能連接模式,通過對杏仁核與腹側前額葉腦環路的中介作用,增強了青少年抑鬱的風險。這項研究提示:母親消極教養與遺傳因素及其相應壓力等不良的家庭環境,可能通過誘發應激激素如皮質醇等分泌,作用於杏仁核與前額葉環路並導致該環路發生異常,從而引發青少年抑鬱等情緒問題的發生發展。

這說明什麼?即使對待自己最可愛的孩子,我們又懂得怎麼教育嗎?現在普遍的尤其在華人圈里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孩子要聽話,要孝順。孩子要聽話、要孝順是沒有錯,但是你怎樣讓他聽話聽得開心,孝順孝得歡喜,這是爸爸媽媽的藝術,是教育的藝術,是溝通的藝術,是交流的藝術。所以你要牢牢記住,不管是教育,還是溝通,還是相處,還是合作,任何人要保持正念正知,不管他當下是什麼反應,我能不能夠讓他接下來的心都生起善心,這是關鍵。

怎樣才能做得到呢?這是我們課程的核心,就是阿毗達摩的內涵。有沒有一種快樂可以帶來苦和壓力的完全終結呢?有,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煩惱的徹底熄滅。我們要破除一個錯誤的認知——覺得涅槃是長在某一棵樹上的蘋果,我們去摘下來。這個摘的過程,以為只要走到那就行了,有一個果等在那,到了伸手就可以拿下來。而在這個過程,你自己不用怎麼去改變,只需要走路,或者爬到那個地方而已。不管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涅槃,都是你的心不斷地淨化,自然呈現出來的東西。涅槃是非因緣所生法,不是在哪棵樹上長著,等著你,你通過跑步啊、坐車啊、走路啊、飛機啊,到了那伸手一摘,就摘下來了,這是因緣所生法。

非因緣所生法是自然出現的,跟你的心境——心理狀態有關。你的心依著戒定慧三學,從粗淺的煩惱到一般的煩惱,到根本性的煩惱,不斷地淨化,不斷地淨化,有一天五根平衡,道智會生起。道智生起的時候,取涅槃為它的目標。當一個心取涅槃為目標而生起的時候,就會斷除你的煩惱,會把已經被削弱過、還殘留在你內心深處的潛伏性煩惱,逐次地斷除掉。

證得禪那也好,證得果位也好,不是通過抓取就能獲得的,是你的心要通過不斷地的正念正知的訓練,能看到無始以來習慣性抓取、排斥的這種動物性的鼓勵機制和保護機制驅使下,對所有境界的應激反應模式,以及這些反應模式帶來的過患通過如理作意不斷地釋放,不斷地回到輕鬆、自然,只是如實地面對,把心總是導向善。這樣一點一點慢慢地做才能到達。

這個過程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嗎?可以。如果可以,能以無害且無可指責的方式找到嗎?能。是什麼呢?你要行走在八正道上。趣向涅槃的路跟我們理解的世俗上坐高鐵、坐飛機的路不一樣。這個路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一個都不能少。

從樹立正見開始。要觀察我們基於身念處的正念正知,觀察背後指揮你看聽嗅嘗觸的那個標準,就是你的觀念,擴展開就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用佛教語言講,不是正見就是邪見。

這個標準指導你所有的行為,對你的行為方式產生很大的影響。知見影響你的思維方式,你的思維方式影響你的行為方式。你有正見,才有正確的思維方式。有了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思維方式,你才會有正確的行為方式——正語、正業、正命。依著這樣的正見、正確的思維方式、正確的行為,看到不對的改它,看到好的提升它,這是正精進。我們時時都要有正念,一切時處任運讓心導向善,心得到淨化,這是正定。這樣的路走下去,你就能夠等到煩惱熄滅的一天,涅槃出現。

現在有一個誤區,就是大多數人認為人是不能沒有貪欲的,因為貪欲是促進社會進步、文明發展的主要動力。這是錯誤的認知。如果利用佛教的正精進,把我們所有的行為都導向善,都導向為人類利益服務,我們同樣可以推進人類社會的進步。而這種進步,它是無害的、無可指責的。

要從哪裡開始?要從自己做起。我們要求別人要求不了。所以為善很不容易。佛陀都滅度2500多年了,這樣的真理不斷地在走向滅去,越來越少人了知它,越來越多的人誤解它。但即使是這樣,我們今天接觸到了,就先從我做起。當我們自己做好了,你的家庭會受到影響,你的孩子會受到影響。我們彼此努力,我們去影響教育,我們從自己的善心善業出發,去利益世界,它就有可能對世界產生影響。

但我們能否對世界產生影響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要解決自己的問題。佛陀交代,要以自己為洲,以法為洲,以自己為依止,以法為依止。就是從自己做起,別人怎麼走管不了,但我們自己不能耽誤自己,我們自己要為善。

人類最應該掌握的能力,要從快樂走向快樂,從低俗的邊際效應遞減的快樂走向邊際效應遞增的快樂,不是競爭的,不是共害的,而是無害的,最後我們達成身心的完全自由,特別是內心的完全自由,真正的自由意志。

我們應該從最基礎的五欲之樂,認識到它對人類的存在、物種的繁衍是有幫助的,但是也要認識到它僅僅就是為了物種的生存和繁衍,而我們更重要的是內心要成長。內心的成長,要從這裡往上走,透由戒定慧三學,言行的淨化、心的淨化、煩惱的淨化,讓我們從五欲之樂導向善法的樂,最後體驗涅槃之樂。

涅槃之樂是恆常的快樂,清淨的快樂,不受因緣所生法的影響,不生不滅。修學阿毗達摩引出來的獲得快樂的路徑是這樣的。

快樂需要累積的資糧是什麼?七聖財。         

怎樣獲得七聖財?首先皈依,找到心的依靠,改變我們的認知,要有善知識,在善知識引導的方法里逐次地去體證。昨天講過有居士問佛陀:我想這一生獲得快樂,要什麼條件?佛陀說:方便、守護、善知識、正命。一個普通人想幾十年時間過得安穩、有保障,你都要去找一個生命中的貴人來幫助你、指點你,何況你是要走一條八正道的路?沒有老師,你怎麼走?所以我們要知道導向快樂的財富和它的路徑及要累積的東西在哪裡。

導向快樂的素質是高尚的素質,佛陀從菩薩到成佛,無數漫長的時間里累積的就是這些素質,叫十種巴拉密。

第一個,佈施(dàna就是慷慨、大方的素質。

第二個,持戒(sila)是品德高尚的素質。

第三個,出離(nekkhamma)是不會被保護機制約束住的素質。

第四個,智慧(pannà)就是看到一切的現實在面前出現的時候,知道它是緣生緣滅的,都是生滅的、無常的、受苦迫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沒有我可以抓得住的東西,不會去執取的素質。

第五個,精進(vriya)就是努力,在知道善惡的基礎上,好的走向更好,不好的斷除它,這樣的素質叫正精進。

第六個,忍耐(khanti),就是面對苦受的時候不受第二枝箭,這個叫忍耐。誰都保不住被傷害、有苦受,那個身體的苦受生起來的時候,你的心不會接著生起新的苦受,這是忍耐。忍耐的特點是,不可喜所緣出現,產生痛苦了,知道這是果報,心不排斥,只是做正確的應該做的事情,把心導向善,這個叫忍耐

第七個,真實(sacca)就是永遠誠實,不說假話,心不諂曲,很正直。

第八個,決意(adhihàna)就是果敢。說到做到,絕不拖沓。可以信任,可以依託,可以依靠,這是決意。

第九個,(mettà)就是無嗔的高級狀態,總是為了他人的福利,總是致力於他人的福利,總是看到別人的優點,總是在幫助別人。

第十個,(upekkhà)就是總是走在中道上,看問題總是真實客觀,不墮兩邊,不偏袒任何一方,既沒有貪愛,也不排斥,不管你有多好,我們知道你是善的果報,你有良善的素質,我們欣賞,我們贊嘆,但我不會黏著。對於有不良習性的,或者有不好的情況出現,我們知道,這是他的習慣,是他的果報,我們只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充分地尊重他人,接受別人有這樣的優點、這樣的缺點。沒有佔有欲,沒有期待,沒有要求,這是中捨的態度,這是能夠導向快樂的我們要訓練的十種高尚的素質。

這十種高尚的素質,都是體現在我們的心所上。     

很多人問:沒有我,誰在成佛?你每一生都有這樣的願望要成佛,每一生都在培養導向成佛的高尚的素質。這些高尚的素質會成為一種力量,它有的是業力,有的是緣力。業力也是一種緣力,叫業緣力。這個緣的力量,在你每一生再來的時候都會影響你的一生,對你一生的知見、思維方式,你的行為方式都直接產生影響。

學菩薩道的人,有句話叫增上生,就是生生增上。生生增上靠什麼?就是你每一生、每一生累計的巴拉密都在增長,你的生命是靠著巴拉密的增長而出現增上的。增上的是這種受高尚的素質支持下的生命狀態,但是這生命狀態是無常的、苦迫的、無我的,不是有一個靈魂在那累積這個巴拉密。

正是因為生命是無常的,我們才可以改變它,如果生命是恆常的,你怎麼改變呢?無常要這麼來理解。無常既是苦迫的,但也正是因為無常,我們的生命才可以改善,不斷地往前進。

不同生命層級的主要區別就在於,對呈現在你面前所有境界的身心感受和態度。《箭經》講的就是一般人,沒有受過善法調教的人——無聞凡夫面對境界時的什麼狀態。沒有得聖法調教的人,一般都是執取邪見的,就像五蘊狗。我們從一個執取五蘊為我或者我的,或者我擁有五蘊,或者五蘊是我,或者五蘊在我中,或者我在五蘊中的這種邪見的五蘊狗,到我們學習阿毗達摩開始有正見。有人發願要解脫,成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拉漢,有人發願要成菩薩;最後成就佛陀。

境界一出來就產生觸,接觸就有感受,感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者苦受、樂受、悅受、憂受、不苦不樂受。面對這三種受或者五種受乃至擴展出來八十九種受的時候,你是什麼態度,是抓取、排斥,還是能夠如理作意。

一個邪見者就是不如理作意,就是抓取,要麼貪愛,要麼排斥。開始有正見了,如理作意的程度越來越深,到了阿拉漢的時候,不用再如理作意,你的心自然而然不會有第二受,不會再抓取那個境界。這個過程叫念和智的生起和深入,是你的正念正知的能力和智慧的程度越來越精深,你的生命狀態是這樣不斷地提升的。

這個過程是追求快樂的過程,從快樂走向快樂的過程。有人覺得出家很苦,不能享受各種欲樂,還有那麼多清規戒律。佛陀有專門一部經典叫《沙門果經》。阿闍世王受到殺父的困擾,而去請教佛陀。佛陀就給他講《沙門果經》。一個出家人有十四種沙門果報,能帶來快樂的果報。出家有自由之樂、無憂之樂、初禪之樂、二禪之樂、三禪之樂、四禪之樂、觀智之樂、意所成神變智之樂、神變智之樂、天耳智之樂、他心智之樂、宿主隨念智之樂、天眼智之樂和漏盡智之樂。當然這些都要努力才會獲得。

如果你說你入初禪了,到底有沒有佛陀說的入初禪的這些體會?初禪之樂是「已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成就並住於初禪。他此身乃被離生之喜、樂所浸潤、流遍、充滿、遍布,其身沒有任何一處不被離生之喜、樂所遍滿」。如果你能持續三個小時、四個小時這樣的禪那狀態,那就是佛陀講的初禪。如果沒有,那可能就是草莓禪,棉花禪,不是佛陀所說的初禪。還有二禪、三禪、四禪,一個比一個好。四禪之後生起觀智,可以洞察我們身心的究竟實相。

有人說,洞察身心,看到名色無常、苦、無我不是很苦嗎?看到苦的時候應該內心很難受啊?不對。觀察是能夠看到這些,觀智生起也是很快樂的,修觀智一定要規避一個陷阱——觀的十種隨煩惱,觀的十種染污。

十六觀智七清淨裡面有一個道非道智見清淨,就是還沒有成熟的生滅隨觀智的階段,讓你感覺非常光明,智慧非常敏銳,剎那剎那的名色法的生滅你都觀得非常清楚,內心非常歡喜,生起的輕安比四禪要強,歡喜比初禪要強。那種快樂很難描述,就像泡在快樂的油桶里。內心的抉擇和勝解很強:這個就是無常,這個就是苦,這個就是無我。內心非常篤定,然後你非常有精進力,內心不斷被鼓舞,繼續觀察。那個正念非常強,然後有非常強的捨,就是對諸名法的這種捨心很強,唯一的就是欲——很想在這個狀態裡面呆著。這是修觀的過程中會生起的十種隨煩惱。這麼舒服,很多人認為這個就是涅槃了,如果這樣那你就進入了非道。這是錯誤的行道。所以修觀是很快樂。

沙門還可以成就神通。意所成神變智、神變智、他心智、宿主隨念智、天眼智和漏盡智。意所成神變智是什麼意思呢?你隨便拿個東西,既使是根稻草或萱草,你可以讓它成就什麼,就成就什麼。神變智就是一身可以成很多身,可以穿牆走壁,可以飛走虛空。天耳智,可以超越人天之耳,聽到遠處、近處不同的聲音。他心智,可以辨別了知其他人的心。宿住隨念智,能夠憶念起自己和他人的過去生種種的狀態。天眼智,以清淨超人的天眼看到有情生死、高低、貴賤之業是怎麼來的。最後可以證得漏盡智,他如此知,如此見,心解脫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也就是徹底地把潛伏性的煩惱連根拔除。有這麼多的快樂。

根據佛陀的教導,科學現在可以達到的最高境界,比如人類可以乘坐飛船飛等,既使再高的成就都不能超越我們自己用心所開發出來的能力,所能產生的效果。科學再發展,能做到成就意所神變智嗎?從此身變化出另一個由意所成、具一切肢體、諸根無缺的色身嗎?

佛陀時代周利盤陀伽尊者,佛陀給他一塊白布,讓他擦,他最後擦著擦著就證阿拉漢出神通了,可以化現出一千個人來,有的在清掃孤邸,有的在誦經,各種各樣的。現在科學可以有辦法做到這樣嗎?做不到。但是你依著佛陀的教導,你是可能成就意所成神變智的。

這個時代的人比較難,為什麼呢?我們的心很難達到這麼深的定力。但如果你發願這一生證得禪那,生到梵天界,成為那裡的天人。作為一個梵天人,天界的神通本身就在,然後等到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你再下來跟彌勒佛修學,所有的神通都能成就。你還可以成就神變,一身成多身多身成為一身,能顯,能隱,於穿牆,穿壁,穿山等,通行無礙,有如行於虛空;出沒於大地,猶如出沒於水中;入水不沒,猶如行於地上;結跏趺坐浮游於虛空,猶如有翼之鳥;以手捫摸日月之如是大神力、大威力;或現身以達梵天之世界。你可以用這個肉身去梵天界,跟梵天人去交流。

天耳智,不用打電話,誰在講什麼你就能聽到。他心智,別人想什麼你都知道。具有知道過去未來的這些能力,天眼智。這些是我們的心本身就可以開發出來的能力,但這些能力不是我們要追求的。我們真正要追求的是漏盡智,就是煩惱的徹底的滅除。為什麼呢?因為這種快樂比神通的快樂更快樂。神通會失去,既使具備八定五神通的人也會死,但涅槃不生不滅,永遠清淨快樂。

如果我們的色身還沒壞掉的時候證入涅槃,叫有餘涅槃,就是你的業報身還有部分剩餘。即使是這樣,你也可以現法樂住。有四種樂:出離的樂——心出離的樂(從煩惱出離),心遠離的樂(心遠離煩惱),心寂靜的樂(內心充滿寂靜),覺悟的樂,完全從生命的抓取,鼓勵機制、保護機制的束縛里解脫出來的那種覺悟的快樂,這是無法描述的,只有你證得的時候才會知道。

 

誰是最快樂的人?我們怎樣去做一個快樂的人?

首先我們要突破的是我們學佛的偽裝,突破修道的偽裝。學佛是為了證明自己更高尚嗎?修道人的偽裝和世俗人的偽裝是沒有區別的,都是基於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如何實現自我的需求。如果你學佛是衝著馬斯洛的五層理論來學習,那就是假學佛,你是偽裝成修道人。這個是很普遍的。

作為一個修道人,你的追求是能夠直面自己內心的煩惱,直面自己言行後面的認知扭曲,並不斷地超越它。因為在這個扭曲的認知模式推動下,我們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完全的不可控,不能使我們內心不斷地朝向柔軟、清淨、適業,想修定就能修定,想入禪就能入禪,想正念正知就能正念正知。

真正的修道是大丈夫的行為,大丈夫的行為就是真的敢對自己的暗物質下手,那些見不得人的、不能給別人講的東西,你敢不敢給它掰開?放到陽光下暴曬一下。

讓大家做了想蘊結構八步法的梳理,很多人梳著梳著就開始拿佛法給自己身上套,「我心超越了。」「我要導向涅槃呀!」……都是講口號。一開始我不好說大家,要鼓勵大家去做嘛!

接下來就要深入學習了,你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拿刀來打開你的心,切開一個一個掰開來看,你是不是真的願意從輪回的狀態走向超越?從人天善趣導向解脫涅槃,乃至有些人要成為菩薩,要成佛。這是心的淨化。心的淨化就是要真的對我們染污心下手,沒有任何的猶豫和僥倖。

 

 

2020815日,尊者於北加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