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5-20 下午7.38.27.png

 

暗示提醒論 

166.當時72,跋葛瓦在上午穿好下衣,拿了鉢和衣,進入韋沙離城托鉢。在韋沙離城集食並用餐後從用餐處返回,對具壽阿難說: 「阿難,拿上坐具,我們前往吒巴叻廟日間休息。」 

「好的,尊者。」具壽阿難應答跋葛瓦後,拿上坐具緊跟在跋葛瓦後面。 

當時,跋葛瓦去到吒巴叻廟,去到後坐在備好的座位上。具壽阿難頂禮跋葛瓦,坐在一邊。 

167.跋葛瓦對坐在一邊的具壽阿難這樣說: 「阿難,韋沙離城很怡人,伍迭那廟很怡人,果德瑪格廟很怡人,七勤廟很怡人,多子廟很怡人,薩蘭德德廟很怡人,吒巴叻廟很怡人。阿難,若有人對四神足已修習、已多作、如備好車、打好基礎、已實行、已遍修、已善精勤者,他希望時則能住立一劫或一劫有餘。阿難,如來對四神足已修習、已多作、如備好車、打好基礎、已實行、已遍修、已善精勤73,阿難,若他希望,如來能住立一劫或一劫有餘74。」 

但具壽阿難在跋葛瓦這麼作明顯的暗示、作明顯的提醒75時卻不能理解,沒有請求跋葛瓦:「尊者,為了眾人福利,為了眾人快樂,為了悲愍世間,為了諸天與人的利益、福利、快樂,請跋葛瓦住立一劫,請善至住立一劫!」他如同被魔擾亂了心76跋葛瓦第二次......跋葛瓦第三次對具壽阿難這樣說: 「阿難,韋沙離城很怡人,伍迭那廟很怡人,果德瑪格廟很怡人,七勤廟很怡人,多子廟很怡人,薩蘭德德廟很怡人,吒巴叻廟很怡人。阿難,若有人對四神足已修習、已多作、如備好車、打好基礎、已實行、已遍修、已善精勤者,他希望時則能住立一劫或一劫有餘。阿難,如來對四神足已修習、已多作、如備好車、打好基礎、已實行、已遍修、已善精勤,阿難,若他希望,如來能住立一劫或一劫有餘。」 

但具壽阿難在跋葛瓦這麼作明顯的暗示、作明顯的提醒時卻不能理解,沒有請求跋葛瓦:「尊者,為了眾人福利,為了眾人快樂,為了悲愍世間,為了諸天與人的利益、福利、快樂,請跋葛瓦住立一劫,請善至住立一劫!」他如同被魔擾亂了心。 

當時,跋葛瓦對具壽阿難說:「阿難,你走吧! 現在考慮時間吧!」 

「好的,尊者。」具壽阿難應答跋葛瓦,從座位起來,頂禮跋葛瓦,作右繞之後坐在不遠處的一棵樹下。 

 

--------

72 上一章的義註提到,佛陀在韋沙離的韋嚕瓦村入雨安居時離般涅槃還有十個月,在下一章結尾佛陀答應惡魔將在三個月後般涅槃。僧團入雨安居的日期是在陽曆 7 月月圓日的翌日,至 10 月月圓日結束雨安居;而佛陀在陽曆 5 月月圓日般涅槃,故知佛陀捨棄壽行應當是在 2 月月圓日前後。對於經文空白的這四個月時間,根據義註,佛陀出雨安居後離開韋嚕瓦村,前往沙瓦提城並住在揭德林。在那裡,沙利子長老向佛陀作最後的告別,隨後回到他的出生地那叻格村為其母說法,使之證悟入流果後般涅槃 (時為 11 月月圓日)。沙利子長老的弟弟准德尊者帶了長老的衣鉢和遺骨回揭德林,佛陀令修建遺骨塔後與大比庫僧團去王舍城,到達後馬哈摩嘎喇那長老也般涅槃了 (半個月後的月黑日)。佛陀令修建遺骨塔後離開王捨城,渡過恆河到達對岸的伍格羯喇村(Ukkacelà),坐在岸邊向大比庫僧團就兩位上首弟子的般涅槃作了開示 (S.5.380)。離開伍格羯喇後回到韋沙離城,到達後在上午進入韋沙離城托鉢,接續此處經文。 

73 如備好車(yànãkatà):如同已套上軛的車一樣,意即已經精。復註解釋:猶如已套上軛的駿馬車能按照熟練車夫的決定而隨意駕駛,如此能夠隨心所欲而達成。打好基礎 (vatthukatà):如同已打好以依處之義的基礎一樣。已實行 (anuññhità):已做好準備。已遍修(paricità):已完全積累、建立:已善精勤(susamàraddhà):已付出很好的勤精進。 

74 一劫(kappaü):這裡的劫是指壽元劫(àyukappaü),即他可以住滿、活夠那個時代人類的壽命。佛陀時代的壽元劫為一百歲。或一劫有餘(kappàvasesaü và):或超過一點,即超過一百歲。 

75 復註解釋:這裡是指暗示、提醒阿難長老請求跋葛瓦住立一整劫。用「阿難,如來對四神足已修習」等其它方式產生自己有能力運用四神足的威力住立一劫的想法為暗示 (nimitte)。除此方法而直接表明自己的意圖為提醒(obhàse)。 

76 他如同被魔擾亂了心 (yathà taü màrena pariyuññhitacitto): 其他任何的凡夫被魔擾亂、控制了心都無法理解,阿難長老同樣也不能理解。為什麼呢?對所有尚未完全斷除十二種顛倒的人,魔都能控制其心,而長老尚未斷除四種顛倒,所以他的心還會被魔擾亂。但魔是怎樣做到擾亂人心的呢?讓他見到恐怖的事物或聽到可怕的聲音。人們見到或聽到這些後魂飛魄散並張開嘴巴,魔從他們的口中伸手進去捏住其心, 使他們意識變模糊。魔為何能把手伸進長老口中?讓他見到恐怖的所緣,長老見到後便無法理解暗示。凡夫對諸行法有「常樂我淨」四顛倒,這四顛倒又分心、想、見三類。阿難長老當時還只是入流聖者,故對「不淨」尚有「淨」的想顛倒和心顛倒,對「苦」尚有「樂」的想顛倒和心顛倒這四種顛倒。

 

 

 

圖取自 曾國興 PP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