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6-18 上午6.22.23.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嫉妒和慳吝,是我們欲界生命非常容易出現的心所,也是造成天上人間不得安寧的主要的道德問 題。 

 

我們對照著看自己擁有哪一些素質,是良善的素質,還是不善的素質。良善的素質如何增強,不良善的素質如何削弱,乃至於拔除。這才是修行,這才是修行的根本。

 

修行,不是去把教理背下來就行的,也不是兩腳一盤就可以的。禪修打坐,是修行的工具。最根本的,是要對我們這些心所下手。

 

學《阿毗達摩》如果你僅僅只是背下來,不能拿來跟自己的心去對照,不能用在我們的日常行住 坐臥上,那只是知識。 

 

慳吝,對於一個出家人來講,有五種。分別是:對住所慳吝、對眷屬慳吝、對利得慳吝、對榮譽慳吝和對法慳吝。 

 

慳吝,是針對自己身心內在的有,不想讓別人有。嫉妒,是針對別人的、外在的有,厭惡。 

 

 

 

 

 

 

雲端起觀 63 慳吝

各位賢友好

昨天我們把惡作追悔學完了。今天,我們開始學習慳吝。一開始上課的時候,提到 Sakka 天帝問佛陀,他說,所有的天和人都希望和平、安穩、和諧的生活,為什麼不管是欲界天還是人世間,都充滿了各種爭鬥,原因是什麼

佛陀講,是緣於人們的嫉妒和慳吝。嫉妒和慳吝,是我們欲界生命非常容易出現的心所,也是造成天上人間不得安寧的主要的道德問 題。 

嫉妒,我們學習完了。大家也很好地做了作業。要去對照我們的每一個心所,它們都是我們內心的某一種素質。我們對照著看自己擁有哪一些素質,是良善的素質,還是不善的素質。良善的素質如何增強,不良善的素質如何削弱,乃至於拔除。這才是修行,這才是修行的根本。古往今來,乃至世界各地,只要真正講到心性的提升的時候,都是有共同點的。修行,不是去把教理背下來就行的,也不是兩腳一 盤就可以的。中國古代道家的大德就講到:如果盤腿可以修仙升天的話,我早就把腳盤起來,二十四小時都坐著。 

禪修打坐,是修行的工具。最根本的,是要對我們這些心所下手。作業中,有位賢友說,她的十歲孩子說:哎,你們這幫大人很有意思,每天的作業怎麼那麼簡單,比我們的作業要簡單多了。你只要做,真的對著自己的內心做,而不是敷衍我,就會有非常大的收穫。 

現在做作業的賢友變多了,雖然也有純粹是為了做作業而做作業,但有做總比沒做強。無論用心做的,沒用心做的,只要這一堂《阿毗達摩》應用課堅持學習下來,就會有非常大的收穫。我敢講,你只要認真聽課,用心做作業,一期的課程下來,你的修行水平,就可以超越全世界佛教徒的平均水平,大幅度地超過他們。為什麼呢?你是真正的實修。刀鋒向內,刮骨療毒,切著自己的心尖尖在面對自己的問題。 

所以一定要搞明白,我們修行修行,到底是修什麼

如果老師說,學《阿毗達摩》,就要把所有名相背下來,好不好? 好啊,能背總比不背好啊。但只是背下來,有什麼用呢?如果你僅僅只是背下來,不能拿來跟自己的心去對照,不能用在我們的日常行住 坐臥上,那只是知識。 

慳吝。帕奧西亞多在他的五大冊裡面,用了大概二十多頁來講慳吝。可見慳吝有多大的重要性。 這次學習對大家來說很難得,因為心所能夠這麼詳細地展開來講的,只有在緬甸的僧團裡才有,其他的緬文資料,我們接觸不到。這次,帕奧西亞多的五大冊,有一部分翻譯成英文。英文的翻譯,帕奧西亞多不滿意,現在在重新翻。不管他滿不滿意,我們還至少能拿到這部分英文翻譯。我們這個禪修營的很多賢友,放棄了很多休息的時間、禪修的時間,把它粗粗地翻譯成中文。只能大致看明白意思,我又請了帕奧禪林的一位尊者,他不讓我公開他的名字,讓他再給我講一遍,再對照。然後我再結合應用跟大家講,你們把它做出來,實踐到內心裡面去。這是一次教學實踐,不容易。 

在緬甸人當中,我們不敢講,但在華人圈裡面,你們肯定是第一波人來這樣學習的,非常殊勝難得的。我們對佛陀和佛陀的法,還有帕奧西亞多,以及那些為我們這次學習,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要感恩。但是,對法的感恩,不是用供養、物質、隨喜贊嘆能夠表達的,而是你要去實踐,真正削弱了自己的煩惱,這才是對佛陀的報答,對法的報答,對帕奧西亞多的報答,對老師的報答,對幫助我們的賢友們的報答。時時要提這樣的心,不然,我們的修行就總是浮浮泛泛。這樣浮泛的修行,對我們來講,可能無數生都經歷過。繼續這樣晃悠,輪迴是不會結束的,涅槃跟你是沒有關係的。 

慳吝的巴利語是 macchariyamacchariya 總體來講,用中文來講,就是吝嗇、小氣,小氣包、吝嗇鬼,是這樣的內心的狀態,以及身心的表現。 

帕奧西亞多在講慳吝的時候,並不是先從慳吝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展開來講的,而是先講到了慳吝的種類、類別。在《義注》《復注》裡面,更多的是針對修行人來講的,就是出家人應該怎樣不小氣。所以這五種慳吝,更多的是講出家人的慳吝的類別。我們把它們擴展到在家人,其實對應過來是一樣的。 

第一種,是對住所的慳吝,āvāsa macchariya 

住所對於在家人來講,就是你的房子。對一個出家人來講,就是道場、禪林、寺院。在寺院裡面,不僅僅是那個大寺院,也包括寺院裡面的各種孤邸、各種房間住處、禪修的禪堂,日間夜間的禪修場所,和禪修座位。對於這一點,有到大禪林裡去禪修過的人,就很有感觸。為什麼呢?因為在禪堂裡面,光線、窗戶的位置、外面的聲音、是不是靠近門口、會不會比較吵,與打坐是有很大關係的,所以很多人都 去佔位子。有些人就願意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坐,老搬來搬去感覺很不安穩。所以在禪堂,很多禪修者對自己的位子都是很執著的,很在意 的,這也是屬於住所。 

平常來講,一個比庫在一個地方禪修修行,就像過生活一樣,在那裡過著平淡的生活。他持戒,他修定,他修慧,平和地獲得四種資具。 

因此有人就會不希望別人來這個道場,不希望別人來修行,或者,不希望別人來使用道場的孤邸,乃至於他的禪修座位,各種各樣的情 況。比如帕奧禪林的孤邸特別少,全世界的人都要去,可能還剩幾個孤邸,他的朋友可能也申請了,但是,近期又有其他人要來,他就很難受。他想:「這個人來了,我的朋友就來不了了,就會被擠掉了」。後面,比如他也瞭解到,別人只是臨時來住。其實也不一定是臨時來住,說是臨時來,但是有的人一住就住下來了。所以他就整天想:「你什麼時候早點走,你幾時走,你最好早點離開啊!」這就是對住所的慳吝。 

或者對於某一些戒行很好、修行很好的人,內心有壓力,就想:「哎呀,你趕緊走吧!」希望這樣有修行的人盡快離開。這種心態也是屬 於對住所的慳吝,巴利語是āvāsa macchariya 

但是,如果有些出家人,在禪林裡面不好好禪修,串寮,喜歡計較爭吵,不守規矩,對於這樣的人,不讓他住,就不屬於慳吝。 

在家人過去很多是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但現在這種情況少了。在中國,現在大家都是住小格子樓,房間很少,裡面住不了幾個人。也有些人有別墅,在北美大家都有別墅,來個同學,來個朋友,要借住一段時間,你很難受。這是對住所的慳吝。當然,也可能有影響到你的情況,我們後面再講。 

第二種,是對眷屬的慳吝,kula macchariya 

kula macchariya,就是對佈施自己的佈施主,還有自己的親屬、信眾的慳吝,也就是不願意其他的人跟護持自己的佈施主、信眾、和自己家族的人接觸,怕他們跑掉,去護持別人,不想讓自己的施主、親人護持別人。他認為這些徒眾是自己的,如果他們跟其他人接觸,就會被別人搶走,這是屬於對眷屬的慳吝。 

出家人裡面有一些戒行不好,行為比較惡劣的,叫惡比庫,他整天想著去攀援,想跟很多施主套近乎。如果他套到你的施主,套到你的家人或者信徒,你為了不讓他們染上這些人的壞習慣,去保護他們,不讓他們接觸,這樣的情況不叫慳吝。 

相反的,如果某一位比庫很有德行,他的修養、學識、造詣都很好,誰跟他接觸,都能夠得到幫助並建立起對三寶的正信,包括修行的提升。那麼,當你的親屬和施主去親近這位長者或有德比庫的時候,你心裡生起那種苦苦的、澀澀的、酸酸的感覺,然後說一些話,讓他們不要去接觸他,這就是對眷屬的慳吝,對眷屬的 kula macchariya 

有一種特別的情況,如果親人或者其他人,包括信徒,想來接觸你,而你不想讓他來。你不想讓他來,是純粹不想讓他來,那這是對眷屬的慳吝。如果你是不想讓他們影響自己的修行,不想讓自己的修行生活,包括戒行、包括修行的這種內心的寧靜受到他們的干擾,想要減少外緣,不與他們聯絡,這不叫對眷屬的慳吝。 

總體來講,對眷屬的慳吝,就是一看到其他人正常地接觸到自己 的施主、徒眾,內心就很不舒服、不願意、不能夠忍受。 

第三種,是對利養的慳吝,lābha macchariya 

lābha macchariya 是物質層面上的慳吝,出家人叫對資具的慳吝。比如說,你在僧團裡面管理資具,或者你是住持,你讓一些有戒德的人,或者一般的人,不能得到施主供養的資具,或者你有意識地讓一些人得不到資具;乃至於對施主的供養品,不好好地處理,或者濫用,或者就藏著不用,最後都壞掉了,大米都霉了,衣服都被老鼠咬破了,但是你就捨不得,不給人家,藏到壞掉,這是對利得的慳吝。自己東西太多了,用不上,但也不想給別人,這也是屬於利養的慳吝。 

如果是沒有分給沒有戒德的人,而是留下來給真正有需要的,或者德行很好的人去用,就不叫慳吝。這個的把握,就很微妙了。在僧團掌管四資具的人,收到的所有東西,都要拿出來向僧團通報,而不是他自己作主;當然,如果他在僧團裡並沒有很好地持守戒律,這種情況就會很普遍。 

利得的慳吝對於在家人來講,很容易理解,比如說我們擁有的東西,不能夠跟別人分享。我們做某一個認為會掙錢的生意,或者聽說某一個股票、某一個基金很賺錢,不想讓別人知道,不想讓別人參與,這樣的心就叫利得慳吝。 

對於一些特別的東西,只希望自己用,不希望他人用,不能夠接受他人跟自己有關聯,這也是慳吝。特別的東西有很多,四資具裡面也都可能出現,包括一些藥品、特殊的食物、某一間特別的孤邸。僧團裡面有很多孤邸,如果某一間孤邸的位置、朝向,都很不同,大家就會去搶。在禪林裡面,總是有些人搶孤邸的水平很高。他如果有事要離開一小段時間,也會想盡一切辦法佔著這個孤邸,不被別人用掉。這個就是慳吝,利得的慳吝。 

再一個,是自己有,而且足夠多,但是從來沒有想過要給別人。或者他有,還不希望別人擁有跟自己相同的東西。認為自己獨自擁有,才能夠與眾不同,或者只是不希望別人有跟他一樣的東西,這個就是利得的慳吝。 

第四種,是對於各種榮譽的慳吝。 

對榮譽的慳吝,叫 vaṇṇa macchariya,分成兩種:一種是,你的容貌,相貌;一種是,你的才識、功德、品德。也就是說,一個方面,是從你外在的身體方面;一個方面是從你的內在品德方面,這兩個方面的榮譽。 

對容貌的慳吝怎麼表現呢?比如說,別人看到某個人的相貌後,就對他生起恭敬,讚嘆他的威儀,或者讚嘆他的莊嚴、容貌的圓滿,或者他的聲音,多麼動聽,或者他講法的聲音很悅耳,讓聽眾入耳。這些,我們不想讓別人知道,不想告訴別人,這裡面有帶著一絲絲的妒忌。不願意談論別人的威儀、相貌,有人問起的時候,你也不告訴人家,這是對於容貌的慳吝。 

對德行、品德的慳吝怎麼表現呢?,比如說你不願意談論令人尊敬的,在戒律方面很高的修行人,他修頭陀行,他的定力很好,他的觀智修得很純熟,你不願意告訴別人有這樣德行的人存在。人家來問你:「能給我推薦一位在某一方面修行比較好的,比如持三衣,或者持常坐不臥的,我想在禪林裡面學習頭陀行。」然後你不想說,你就回答人家:「你自己去問吧!」或者我們問:「哪一位西亞多的定力很好,或者修觀很好,我可以去請益,去親近。人家不說,只是回答:「我們不知道。」其實他心裡知道,他只是不想讓你知道。這就是屬於對榮譽的慳吝。 

總的來講,他不想跟別人講,別人有多好,功德有多大,戒行有 多好,包括他修行的傳承,他是怎麼學來的,講完以後會讓別人生起 信心。這個就是屬於對榮譽的慳吝。 

另外一種容貌的慳吝。就是不想他人的威儀可以跟自己相比,或者比自己好。他也不想讓別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更優秀。就是凡是關係到自己的,都不想讓他人比自己好,不想讓別人擁有的跟自己一樣好,在容貌上,乃至於在德行上。這一種包括成績,比如說在家人孩子的成績,不希望別人家孩子的成績跟自己孩子的一樣好。我們講嫉妒的時候,是看到別人的孩子成績高,你受不了;現在是你的孩子成績好,你不希望別人的孩子的成績跟你的孩子的成績一樣好,這是慳吝。 

同樣的,你受不了別人的孩子也好看,或者,一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好看,你就受不了,這是嫉妒。你覺得自己的孩子長的好,學識好,你不想讓別人好,這是慳吝。屬於對榮譽的慳吝。 

第五種,對法的慳吝 Dhamma macchariya,是針對教法、教理的慳吝。就是平常所說的吝法。吝法,主要是指對三藏教理的法,以及修證的法,怎麼修,怎麼證悟的法的慳吝。但證得的法,證得初果、 二果、三果、四果,是不存在慳吝的。因為聖者已經證悟了這些道果, 他是不會慳吝的。對於自己徹底體證的,親自體證的法,其實是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夠徹底地學習、徹底地實踐,乃至於證得的。 

但是,聖者對自己證得的境界,是不想讓別人知道的,這既有佛陀所制戒律的規範,也是他自己的德行使然,為什麼呢?他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如果到處宣揚,就會有很多信眾來圍繞他,不管是他的修行,還是他的名譽,都會受損。所以聖者是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修行境界的。一般是在臨終的時候,有人請求他講一講,為了眾生的信心有的時候會講。但是,對於自己是怎麼證悟到佛陀的法,他是不會有任何慳吝的。因為到了初道的時候,慳吝就被斷除了。怎麼去證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都屬於教理的法。對於這些教理的法,你慳吝,就屬於對法的慳吝。對於教理的慳吝,包括佛法中一些比較難懂的內涵,我們現在的人,如果沒有《義注》《復注》,直接去讀佛經,其實是讀不懂的。 「諸比庫,你以為如何,你認為眼是常的嗎?」「報告,不是常的。」 「那色是常的嗎?」「不是」。整天就是講苦、集、滅、道,無常、苦、無我。但其實每一篇經文,都有它的內涵,針對的信眾都不同,這只有通過學習《義注》《復注》才能明白。但是《義注》《復注》又不是大部分人都能學得懂的,因為大部分《義注》《復注》都沒有翻譯。有些人懂了,他有不想讓別人知道的心,這就是法的慳吝。或者他掌握了法後,要用在自己所弘揚的法的體系上,覺得如果給別人知道了,可能會不好,這也是吝法。但是如果一個人,經過衡量或者觀察,是為了幫助那個人,才不教導他,這種是真正衡量清楚了,就不叫慳吝。 

帕奧西亞多講有兩種要守護的,或者說兩種不教的情況。第一種,是守護人;第二種,是守護法。第一,是為了這個人好,不教他;第二,是為了法的利益,不教他。 

守護法就是經過權衡利弊之後,覺得這個法教出去,可能在未來對法的傳承,會有不利的影響,乃至於會有衝突,可能會對法長久以後的教學、傳承,乃至於法的理解、解釋,或者是對法的有序流傳,帶來干擾,或者混亂,他決定不教。 

這其中會有些什麼情況呢?比如說,來學法的人,可能是剛剛從外道轉來,或者他本身就是外道,他要來學。或者是他本身持有某些邪見,很強烈的邪見,是一個有戒禁取見的人,或者邪命的人,比如說現代有一些人相信占卜、星相、高我、真我,他們以這些為生,想學一點佛法,最後把它們糅合在一起更好忽悠人。這樣的人,你教他,可能就會有麻煩。他不是以解脫輪迴為目的來學法的。而是拿去用到 自己盈利的目的上,再加上自己的學說,加上自己的邪見,這樣來學法的話,會對法的傳承、法的清淨、法的有序弘揚帶來危險,所以,決定不教給這樣的人。因為他會破壞法的聖潔,以及佛陀的法的真實闡述,這樣就不教他。 

還有一種,是守護人。守護人是什麼意思呢?老師認為:「佛陀教義非常精妙,如果這些人學了阿拉漢道果體證方法,能夠回答類似阿拉漢體證的問題,如何證阿拉漢等。因此,他們可能錯誤地或假裝地(虛妄上人法)聲稱成就了聖果, 或成為聖者,他犯下的罪行應從僧團驅離,這是佛陀教法的重大失敗。」這種具有這種感知的老師, 是基於照顧教義的維護和對學習者考慮的態度,覺得這樣的話就會破壞教法了,權衡考慮過後而不教授他,是為了守護他,這種叫作守護人。 

虛妄上人法,是比庫的 Pātimokkha 裡前面四條之一,pārājika, 叫斷頭罪,是必須勒令還俗的。 

什麼才是吝法者呢?就是他純粹是對法吝嗇。他認為:「我如果教他,他會超過我,他將會比我更有名,他會搶佔我的地盤,搶我的信眾」。俗語說的:徒弟教會了,師父就沒飯吃了,他有這種擔憂。再一個,他覺得這個人學會以後,會破壞自己的教法體系,他認為「他 掌握了,或者創造了一種教法,教學觀念,或者教法學說,會影響、干擾我,會讓我的體系受到影響,我不能教他。他不屬於我這個山頭 的,不屬於我們這個體系的,他學完以後,會教給別人,會讓我受到影響。」這是吝法者。就是怕教給對方以後,他反過來會影響你的弘 法,或者你的勢力範圍,或者你的影響力,或者認為他會讓你的弘法的體系受到影響,他會更厲害,這是吝法。 

這跟上面所講守護法的情況會有微妙的差別。前面我們說,你教給他,他對佛陀的法的清淨傳承,對佛陀的法的準確理解,以及會對佛陀的法的真正應用產生影響,基於守護法的角度我們不教他,這不叫吝嗇法。後面這種是他覺得會破壞自己個人的法,個人的教法,他會破壞到自己的弘法體系,這就叫吝法。前面是,他個人的行為會破壞到佛陀的法的傳承,這不是吝法;後面是,我的法在教完他以後,會對我的法產生影響,這是吝法。要分別清楚。 

慳吝,對於一個出家人來講,有五種。分別是:對住所慳吝、對眷屬慳吝、對利得慳吝、對榮譽慳吝和對法慳吝。 

針對這些慳吝的目標,有些是自己有的,有些是你的親屬有的,你的孩子,你的父母,你的族人,你擔心別人也有,這個就叫慳吝。 

如果以上這五種對象,不是自己或自己的眷屬有,而是別人有,別人比自己更優越、更高,你不能忍受,不喜歡聽到或者看到,有排斥感,要繞著走,這是我們前面學習到的嫉妒,不是慳吝。慳吝,是自己有,害怕被別人知道,不想別人也同樣有,不能跟別人分享。嫉妒,是別人有,你沒有,你受不了,不能接受,厭惡,乃至於生起詆毀的心。 

慳吝,是針對自己身心內在的有,不想讓別人有。嫉妒,是針對別人的、外在的有,厭惡。 

經典告訴我們,無論是嫉妒還是慳吝,都不可能影響到對方果報的成熟。實際上,兩種心態都是你自己在受苦。嫉妒,你很難受,心在燃燒。慳吝,你也很難受,心在揪著。不管是嫉妒的心,還是慳吝的心,都是惡趣的因。要努力地去鏟除。 

這是針對出家人而言的。對於在家人來說,這就太明顯了。慳吝,就住所方面而言,就是所有與自己住的地方有關的。從小的方面講,包括你家的房子,你家所擁有的各種各樣的建築物。從大的方面講,擴展到你的家族,乃至於村莊,乃至於你的縣城、省份、國家、民族,這樣從住的角度一路擴展出去。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這個地方,不想讓外人來,外人來了以後會影響我們的生計,這是跟利得和住所相關的。 

對眷屬的吝嗇,也是這樣。你的眷屬跟某一個類別的人交往,你受不了,或者他們結婚,你受不了。只是你對某些地方的人看不慣,內心對他們有看法,但其實人家是蠻好的。這個是眷屬的慳吝。 

對利得的慳吝,比比皆是。只要你擁有的東西,你就可以有你的榮耀感覺;如果別人擁有,你內心就暗暗覺得被比下去了。這種比較,不想讓別人擁有利得,也是利得慳吝。 

榮譽,包括你的容貌,你很漂亮,你很帥,你看到別人也很漂亮或很帥,你受不了。或者,你聽到別人講其他人帥,雖然他沒有你帥,你並不是嫉妒別人帥,但是你受不了別人也帥,這也是慳吝。 

對法的慳吝,是對你的知識、學識、技能、謀生手段等等的慳吝。比如知識產權,雖然知識產權有法律規定,是個人所擁有的,但是你個人擁有是擁有,你慳吝是慳吝,你不能與他人分享,內心有那種揪揪的感覺,這就是慳吝。 

對在家人而言,就根據這五種去比照,看看有哪一些是自己經常會犯的,經常會出現的。 

我們簡單地講一下慳吝的果報,慳吝有什麼壞處。由於內心有慳吝作怪,把寺院裡的僧團物或者寺院物當成個人物,完全只是給自己使用,或者你覺得只有你才有權利支配,或者你去支配,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但從戒律的角度來講,把僧團物和寺院物佔為己有,不給別人用,這後面有盜心的問題,這種行為所帶來的果報,影響是很可怕的。 

阻止他人使用,而佔為己有的這種利得慳吝,還有住所的慳吝,所帶來的果報是什麼呢?墮落為餓鬼、夜叉鬼,或者毒龍,或者蟒蛇。利得的慳吝,有一些是會掉入到糞尿地獄,就是不淨的、腐爛的地獄。如果你在利得方面很慳吝,你可能會獲得這樣的果報。 

對容貌和德行的慳吝,就是自己有這樣的容貌和德行,而看不得或者不想別人也有這樣的容貌和德行;或者其他人有好的容貌和德行,別人問起時,你不告訴他,不想讓別人知道,居然有這麼有威儀、這麼帥、這麼美、這樣有德行的人,這是慳吝。 

對莊嚴的相貌和莊嚴的功德起慳吝,對他人的戒定慧功德起慳吝,對他人對教理的掌握、研究的精深的功德起慳吝,只喜歡講自己容貌的莊嚴和戒定慧的功德。他會說:「我的法怎樣,我的威儀怎樣,我是怎樣的表現,這個好那個好,有很多德行,有很多戒德,有很多定力,有很多智慧。」而且他總是找別人的過失,只要別人一講到某某人,他就說,某一次,某某人犯了某個戒;如果人家講到,某某人很有定,他就說:「哦,是嗎,能不能一天坐 12 個小時啊?」諸如此類。 

如果不喜歡別人有好的容貌,這樣的人,來生再來的時候,容貌會很醜陋。經典上講,身上會發臭,有口臭、狐臭。對德行起慳吝的果報,經常會聽到別人說他缺德的消息,他自己也沒有高尚的德行。 

對住所慳吝的人,甚至於把僧團的孤邸佔為己有,趕別人走,這種業如果在臨終時成熟,將會使他投生到鐵幕地獄,簡單來講,就是被關在鐵籠子裡面受苦。 

對眷屬、徒眾的慳吝,未來的果報,就是窮、沒有利得,沒有人供養,也沒有徒眾,嚴重的乃至於會投生到糞尿地獄。 

對教法慳吝的人,果報就更嚴重了。如果對教法慳吝,不教別人,這種業如果在臨終時成熟,將會使他投生到火焰地獄去接受懲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