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8-07 上午6.40.50.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悅俱、憂俱、捨俱是心的感受;而苦俱、樂俱只講身體的感受。我們前面講過了,身體沒有捨俱。就是你沒有苦就是挺好的,身體沒有苦就是好身體,就是樂俱。這個是從受的角度來講。

 

・不善心不會作為結生心出現的,哪怕就是地獄的眾生,他的結生心也不會有不善心所的,不善就是造業的心。結生、有分、死亡,是果報心,果報心不會有不善心所在裡面。

 

・在24個欲界美心裡面,善心和唯作心不會執行結生、有分、死亡,只有八大果報心可以執行。色界裡面也是果報心,空無邊處也是果報心,出世間心不會執行結生、有分、死亡。

 

・五所緣與法所緣分開,因為五所緣是單獨對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才會生起來的,所以五所緣與法所緣是分開的。法所緣把89種心、52種心所、涅槃、概念,這樣來分的。

 

・捨俱相應的是55個、憂俱的2個、悅俱的62個、苦身識1個、樂身識1個,合起來是121心。

 

・一因的心就是兩個,捨俱疑相應、捨俱掉舉相應;二因是22個;三因有47個,

 

・美心裡面智不相應的是二因,其他的都是三因。

 

・欲界智相應的美心有12個,所有色界的15個,無色界的12個,出世間心8個,都是三因的,合起來47個。

 

・確定心跟意門轉向心是一樣的,它是同樣的一種心,有時候也叫意門轉向心。在五門裡面叫確定心,在意門裡面叫意門轉向心。但是心的素質是一樣的,確定所緣為意門轉向心的確定作用。

 

・所有的善心、不善心和唯作心,都會執行速行的作用。

 

・可以執行結生、有分和死亡的心有19種。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都是捨俱的,因為它們是離境,所緣沒有直接跟境色碰觸。身體是達境,因為它是觸,所以它有苦身識和樂身識。

 

・雙五識的作用,對應的就是18無因心裡面的雙五識。

 

・推度心就有三種,有捨俱的推度心,善果報和不善果報的兩個,加上一個善果報的悅俱推度心,總共是三個。

 

・彼所緣是果報心。

 

・雙五識和領受心,不會作為彼所緣出現。

 

・色界和無色界不會生起彼所緣。可以執行彼所緣作用的有11種心,分別是欲界的八大果報心,加上兩個捨俱推度心和一個悅俱推度心,這個是對作用的瞭解。

 

 

 

 

 

 

 

雲端起觀——110課    攝雜品一

這張圖是四地眾生可以生起來的心的一個很簡單的說明。「地」分成四地——欲地、色地、無色地,也叫三界。有時候我們是把「地」和「界」是混用的。但是在講到心的時候,是要把它們分開的。不然以為色界心就只有在色地的人(梵天人)才可以生起來,這樣就不對了。在欲地裡面要特別分開的是善趣和惡趣。惡趣的生命最多只能生起欲界的心,而且欲界裡面的大唯作,他也不可能生起來,只有阿拉漢才能生起來。

欲地善趣是「凡聖同居土」,就是人和欲界天是凡、聖同居的地方。在這樣的生命界裡面,幾乎所有的心都可以生起。

對於惡趣的生命,色界心、無色界心、出世間心都跟他沒關係,他只會生起欲界的善心、不善心和果報心。色地的眾生可以生起包括除了欲地的果報心和瞋心以外的所有欲界心。

無想地的眾生,就是無想有情天的眾生,不會生起任何的心識。他是一蘊有,他只有色蘊。

無色地的眾生,能生起欲界心。欲界心就是只有七個速行心的那個。所有的生命,包括無色界的眾生,他在結生心生起之後16個心識剎那,都會生起一個欲貪的心路,那個是欲界心。所以無色界的眾生是可以生起欲界心的,但不會生起欲地的果報心和瞋心。無色界的眾生也是凡、聖同居。但如果你是凡夫投生到無色地,你不可能在那邊證果,也沒有人可以教你。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五識,無法溝通。凡夫到那不能證得聖果,但是也有一些聖者願意投生到無色地去。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他們不可能再生起色界的禪那心或色界所有的心;因為他沒辦法取色界的所緣來生起相應的禪那心。比空無邊處更高一級別的眾生,不會生起更低級別的空無邊處心。比如非想非非想處地的眾生,只能生起非想非非想處心的善心、果報心或唯作心。無所有處的眾生就不會生起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心;但是他可以再進一步生起非想非非想處心。同理,識無邊處不會生起空無邊處的心。

今天我們開始進入學習在《攝阿毗達摩義論》裡面稱為第三品的「攝」的部分。這一部分的內容主要是把89種心,從六個相關角度來做分門別類。我們前面學習的心和心所只是單個單個地去解釋它,也分析了心和心所之間的組合關係。

接下來,我們就把89種心分成六個面向來進行分類。這個部分的內容,建議大家去預習明法尊者編的《攝阿毗達摩義論表解》,他編得很完整。我們上課也基本會用他的表格來學習,比較清楚。明法尊者的表格有些個別的數字會加錯,還沒完全校對,大家可以自己看。這次課程裡面主要也會把每個面向的情況,以及從這個面向來分析89心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掌握一下。剩下的也鼓勵大家,每一個細節的內容自己去瞭解和分析。因為如果每一個每一個的過,我們會花很多的時間。

明法尊者在這裡以89心為縱軸,其他的分類法為橫軸,詳細地分析六種分類法和每一種心的關係。這裡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什麼?就是關於心的種類和作用的關係。

比如,89種心或者121種心,這就是種類。作用,我們前面講過了,心有14種作用。種類和作用,有時候用的心是同一個名稱。比如前面講的五門轉向心、雙五識、領受心、推度心、意門轉向心,在講這些心的時候,主要是用心的作用來命名。如果不能把作用和種類分清,就會容易產生混淆。

比如推度心,它除了執行對領受心領受到的五所緣的目標進行推度、審查的作用之外,也會出現在執行結生心、有分心、死亡心、彼所緣的作用上,捨俱推度結生、捨俱推度彼所緣、悅俱推度彼所緣。所以我們在講推度的時候,經常會用在這個作用上。換一個角度來講,就屬於作為種類的推度心,除了可以執行推度心的這個作用之外,也可以執行結生心、有分心、死亡心和彼所緣的作用。如果再換一個角度來講,就屬於結生心、有分心、死亡心。除了推度心這個種類之外,還有其它的,比如色界、無色界的廣大果報心,這種果報心17種,也可以執行結生、有分和死亡心的作用。所以種類和作用,我們需要明確,不能混淆。

現在我們講的每一個心,都是靜態層面來講的。講到心路,心就是動起來的,一串一串的心路,這些動態面的心的分析涉及的因緣條件就比較複雜。如果我們現在對這些心的受、因、門、作用、所緣、依處,至少心中對它有個概念,不然後面就會經常不知道怎麼去把握。

那我們在這裡先總體的回顧一下。

「受」的部分,每一個心都有它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講,89種心有89種心的受;或者121種心的受。我們講到89種和121種心的區別是道心和果心,依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來分別的。大家都知道,每個禪那心的是不同的,所以依一般是指121種心來算,總歸下來有五種:樂受、苦受、悅受、憂受、捨受。

悅俱和捨俱,可以伴隨不善心、善心、果報心、唯作心,所有的這些心都可能有悅俱或捨俱。只要提到憂俱,就只有兩個跟瞋根相應的心。在《阿毗達摩》裡面我們講到樂俱,就是指善果報的身識,就是純粹身體的感受;比如很輕柔的按摩,在很熱的天氣的時候微風徐徐吹在身上的感受。同樣的,如果是苦俱,也是講身識的,講不善的果報身識。

我們要把這個區分一下,悅俱、憂俱、捨俱是心的感受;而苦俱、樂俱只講身體的感受。我們前面講過了,身體沒有捨俱。就是你沒有苦就是挺好的,身體沒有苦就是好身體,就是樂俱。這個是從的角度來講。

,我們知道有6因:貪、瞋、痴、無貪、無瞋、無痴。無因心有18個,剩下的71個心都是有因的。71個心裡面屬於一因的,有兩個痴根心,就是疑和掉舉。二因的有22個心:8個貪心,因為痴是遍一切不善心的心所,所有不善心裡面都有痴;2個瞋心;善心裡面的智不相應心有12個,加起來就是22個。三因有47個心,三因就是無貪、無瞋、無痴相應。怎麼算呢?欲界智相應美心有12個,就是善心、果報心、唯作心一共12個。所有的色界心、無色界心、出世間心都是三因。色界心,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善心、果報心、唯作心,3*5=15。無色界心——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善心、果報心、唯作心,3*4=12,一共12個心。出世間心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道心、果心,一共8個。

12個欲界心,色界15個,無色界12個,出世間心8個,加起來47個三因心。

作用,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一次,後面我們還會再細講,因為作用很重要。心就是要起它的作用的。作用總共有14種,分成10個階段。從生命開始,從出生開始,結生、有分、五門轉向、五識(眼、耳、鼻、舌、身)、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速行心、彼所緣心、死亡心,細的我們後面再來講。

門,就是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意門,有六門。在《阿毗達摩》裡面,對於離心路,還講了一個離門,就是結生心、有分心、死亡心生起來的門。

我們在前面講到門、依處、所緣,六個六的時候,很多人會混淆。特別是意門和意處、法處、心所依處、法所緣,很多人在這裡會混淆,要把它分清楚。不然在學緣起或觀緣起的時候也是很麻煩,特別是學緣起第一法的時候,如果不把這個搞清楚就會很混亂。

我們講眼淨色——眼門。「門」是心路生起來的管道、通道。眼、耳、鼻、舌、身,五門都是色法。眼門是眼淨色;耳門是耳淨色;鼻門是鼻淨色;舌門是舌淨色;身門是身淨色。但是意門是名法,它是有分心,這要區別開來。眼門是眼淨色,它是眼門心路過程整條心路生起來的門,管道。就是通過眼門,整個眼門心路過程的所有心和心所,才得以能夠識知顏色,或取色所緣為目標。換言之,就是通過眼門,顏色或色所緣才可以呈現到整個眼門心路過程的所有心和心所裡面,其它的耳、鼻、舌、身就是以此類推。所以經由眼門識知色所緣的心路,我們稱為眼門心路過程,這是「門」的概念。後面會細講六門和離門都會生起哪些心,每一種心又可能會出現在哪一些門裡面,這個大致瞭解就可以了,以後熟悉了就都懂了。

接下來是所緣。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心的識知的對象;所緣是依89種心來的。我們前面講六個六的時候就講了,就是六種所緣:色所緣、聲所緣、香所緣、味所緣、觸所緣、法所緣。只要心生起來,它一定要有一個所緣,沒有一個心是沒有所緣的。所以我們講能緣所緣,能所雙泯的提法是不準確的。

眼識以色為所緣,同樣的,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是以聲、香、味、觸為所緣。法所緣是意門識知的。法所緣有6種:第一個是5種淨色(眼、耳、鼻、舌、身淨色),還有16微細色(16種︰水、女根色、男根色、心色、命根色、食色、限界色、身表色、語表色、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色積聚、色相續、色老性、色無常性),所有的心和心所、涅槃和概念,這些是可以由意門識知的法所緣,這個在修觀的時候就特別重要。目前我們對於淨色、細色、涅槃、心和心所,無法觀察到它,但是在觀智的狀態下可以。當然我們可以體會一點點,比如以為主導的這一堆的心生起來的時候,我們是可以感受那個貪的黏著的特相和黏著所緣的作用,這是屬於法所緣的概念,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法念處的概念。但是是不完整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的概念,這要瞭解。

在這裡面我們要理清楚,包括六門、離門各會出現哪一些所緣?每一種心又能緣取哪一些所緣?每一種所緣又可以被哪一些心所識知、瞭解?這是在這一個章節我們要瞭解的。

我們前面講了,就是我們心,識知目標的時候是戴著有色眼鏡的,這個有色眼鏡的結構、成分和顏色決定著你對所緣的態度。善心、不善心、無記的果報心、唯作心,怎樣去取這些所緣,在所緣這個章節裡,我們可以更多地瞭解。

最後一個是依處。六種依處,前面五淨色與五門是一樣的,都是眼、耳、鼻、舌、身淨色,那六依處的最後一個是心所依處。心所依處是意界和意識界的心生起來的地方。前面的差別部分我們介紹過了,後面我們會細講。

心識的依靠處稱為依處,它是支助心和心所生起來的業生色法,所有的依處都是色法,包括心所依處。欲地和色地所有的眾生,他們的心要生起來,都必須依靠依處才能夠生起來。只有無色界不需要。

雙五識——眼、耳、鼻、舌、身識,它們是以各自的淨色為依處。雙五識只是依眼、耳、鼻、舌、身淨色為依處以外,另外的75心,都是依靠心所依處色而生起來的。這個是依處,分成這六個部分來瞭解。

這個是總覽表,明法尊者在這裡把所有的6個面向的分類,89心為縱軸,6種面向為橫軸,它們的關係都在這個表上完整地列出來。

我們看89心的左邊的縱向,分成欲界心、色界心和無色界心。很清楚,大家如果不熟,就把這個表多過幾遍。欲界心54個,其中不善心有12個,分別是貪根、瞋根、痴根相應的;貪是8個,瞋是2個,痴是2個。接下來有18個無因心,18個無因心也很容易認識:五門轉向,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各有兩個,我們叫它雙五識,善果報的五識和不善果報的五識。身識分成兩種,一種是的身識,一種是的身識,沒有的身識,不苦的身識就是樂

然後是領受心、推度心。推度心有三個,一個是善果報的悅俱推度心,還有善果報的捨俱推度心和不善果報的捨俱推度心。

然後是意門轉向心。意門心路的轉向叫意門轉向心,五門心路的轉向叫五門轉向心。

然後有一個阿拉漢生笑心。

這個裡面我們需要明白的,列出來的有意界。我們經常聽到意界意識界,在這裡我們要分清楚。意界只有三個心,一個五門轉向心兩個領受心。為什麼有兩個領受心呢?善果報的領受心和不善果報的領受心。89心裡面,意界是三個,除了十個雙五識之外的,其它的心都叫意識界

下面就是24個欲界美心——8個善心、8個果報心、8個大唯作心,有行、無行都是兩個。

後面的內容我們逐個再去看。

色界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分別分成善心、果報心和唯作心。空無邊處等十二個,出世間心八個。它各有什麼樣的感受?感受它是分出來的,裡面又有多少個因?分別是什麼?也分得很清楚。

執行作用。這些心有哪一些作用,就是執行什麼樣的作用。總共是十四種作用,它是分成離門和六門的角度看。六門的路心來看有哪一些?十四種作用裡面,離門是三個:結生、有分、死亡。比如說結生、有分、死亡,有哪一些心可以執行呢?不善果報捨俱推度心,惡趣的。

我們在這裡會發現什麼呢?就是不善心不會作為結生心出現的,哪怕就是地獄的眾生,他的結生心也不會有不善心所的,不善就是造業的心。結生、有分、死亡是果報心,果報心不會有不善心所在裡面。所以在54種欲界心裡面,前面的12個不善心不會執行結生、有分、死亡;在18個無因心裡面,除了捨俱推度心之外,其他也不會執行結生;雙五識不會執行結生,它是單獨一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24個欲界美心裡面,善心和唯作心不會執行結生、有分、死亡,只有八大果報心可以執行。色界裡面也是果報心,空無邊處也是果報心,出世間心不會執行結生、有分、死亡。

大致這樣來看執行的作用。

然後是「門」,這些心都是透由哪一些「門」生起來的。然後五所緣與法所緣分開,因為五所緣是單獨對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才會生起來的,所以五所緣與法所緣是分開的。法所緣把89種心、52種心所、涅槃、概念,這樣來分的。

接下來是依處,有六種依處,也分得很清楚。

生起的「地」,就是這些心在哪一些「地」會生起來,這個大家一直分不清楚。比如說無色地的眾生能生起什麼樣的不善心或善心?就是在生起之地裡面,明法尊者分得很清楚。要這樣逐個逐個去看,理不明白的時候再提出來疑問,這是對這個總表先做個瞭解。

我們接下來會花一點時間,一兩節課的時間,把六個面向都給大家一起來過一下。

攝受的部分,就是89種心有多少種感受。我們剛才講有五種:樂受、苦受、悅受、憂受、捨受。悅俱和捨俱可以伴隨善心、不善心、果報心、唯作心;憂俱只有兩個瞋根心相應;樂俱只和善果報的身識相應,苦俱只和不善果報的身識相應。我們倒過來看,樂只有身識,18無因心裡面有一個樂身識,18無因心裡面還有一個苦身識,這樣來對照看。

的內容比較多。首先4個悅俱的貪心,然後無因心裡面的悅俱推度心的善果報心、阿拉漢生笑心有悅俱、八大善心裡面的四個悅俱的心、八大果報心裡面的四個悅俱的心、八大唯作心裡面的四個悅俱的心。

色界的從初禪到第四禪,善心、唯作心八個、果報心四個,這個都是有悅俱的。

8個出世間心裡面,如果分成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對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須陀洹道,一直到阿拉漢道,16個心是悅俱的,同樣果心也是悅俱的,第五禪是捨俱的,我們就是這樣來做個瞭解。

就很簡單,就是瞋心的兩個。

捨俱就是跟捨相應的。捨俱相應的是55個、憂俱的2個、悅俱的62個,苦身識1個,樂身識1個,合起來是121心。

在《攝阿毗達摩義論》裡面有這樣一個偈頌:「樂及苦與捨,是名三種受。應知由喜憂,差別成五種。樂苦各一處,憂在於二處,喜有六十二,捨俱五十五。」

佛陀的經典很多都是這樣一個偈頌,如果你不通達,不去把它展開,你基本上就搞不明白。

下一個是攝因。因就是貪、瞋、痴、無貪、無瞋、無痴的六因,還包括無因;除了貪、瞋、痴、無貪、無瞋、無痴,還有一種無因的心。無因心是欲界的18個無因心,其它所有剩下的71個心都是有因的。一因的心就是兩個,捨俱疑相應、捨俱掉舉相應。二因的心既有善的也有不善的,貪和瞋都是二因。對於善心來講,就是智不相應的是二因,所以,所有貪瞋合起來,10個都是二因的,美心裡面智不相應的是二因,其他的都是三因。二因是22個,三因有47個,剛才我們算過一遍。欲界智相應的美心有12個,所有色界的15個,無色界的12個,出世間心8個,都是三因的,合起來47個。所以這個偈頌是:「無貪無瞋痴,善因無記因,無因十八心,二心唯一因,二因二十二,四十七三因。」這個是從因的角度來看89種心。

作用就是比較複雜一點的內容,依作用分成十四種作用,十四種作用又分成了十個階段。第一個是結生,就是我們生命開始時候的結生;然後是有分,有分是中間的心路連接;最後一個是死亡心。然後再執行的是轉向,五門轉向心的作用,這是一個階段。見、聞、嗅、嘗、觸五識,這個是一個段落。然後領受、推度、確定、速行心、彼所緣。這個確定心跟意門轉向心是一樣的,它是同樣的一種心,有時候也叫意門轉向心。在五門裡面叫確定心,在意門裡面叫意門轉向心,但是心的素質是一樣的,確定所緣為意門轉向心的確定作用。

這裡面我們要分的是什麼呢?就是有哪些心可以執行結生、有分、死亡的作用。所有的善心、不善心和唯作心都會執行速行的作用。

我們從結生開始講。結生心,有哪一些心會執行呢?剛才我們講過一遍了。在欲界裡面,第一個是不善果報捨俱推度心可以執行結生的作用,就是惡趣生命的結生心。無論是地獄、餓鬼、畜生還是阿修羅,他們的結生心都是一樣的,就一個心——不善果報捨俱推度心,11個名法,很小的一個心。欲界還有善果報捨俱推度心和八大善果報心;悅俱智相應有行、無行;悅俱智不相應有行、無行;捨俱智相應有行、無行;捨俱智不相應有行、無行。這個就是所謂二因結生和三因結生的部分,它們可以執行結生、有分和死亡的作用。

色界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的五個果報心;無色界就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四個果報心,可以執行結生、有分和死亡。

總共是19個可以執行結生、有分和死亡的心。大家要記住啊,可以執行結生、有分和死亡的心有多少種啊?就是19種。

    接下來就是轉向心。一個是五門轉向;一個是意門轉向,轉向就是兩個。五門轉向是轉向五門心路的;意門轉向是轉向意門心路的,這個很好記。

接下來就是五識執行見、聞、嗅、嘗、觸的作用(就是眼、耳、鼻、舌、身,面對外所緣色、聲、香、味、觸五所緣),而生起的五識。五識分成善果報和不善果報,所以也稱為叫「雙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都是捨俱的,因為它們是離境,所緣沒有直接跟境色碰觸。身體是達境,因為它是觸,所以它有苦身識和樂身識,大家知道就可以了。雙五識的作用,對應的就是18無因心裡面的雙五識。

領受心只有兩種,就是善果報的領受和不善果報的領受。

推度心就有三種,有捨俱的推度心,善果報和不善果報的兩個,加上一個善果報的悅俱推度心,總共是三個。

確定心就是一個,就是五門心路過程中生起來的確定心,它就執行這樣的作用。

速行,哪一些心可以執行速行的作用呢?剛才我們講了,所有善心、不善心、唯作心都會執行速行的作用。唯作心是阿拉漢的速行心。善心、不善心——色界的善心、無色界的善心、欲界的善心、欲界的不善心都會執行速行的作用,總共有55個。

彼所緣,彼所緣就是回味一下,對於速行的目標做一次回味,彼所緣是果報心。果報心裡面,我們來看,理論上來講,除了雙五識和領受心(雙五識和領受心不會作為彼所緣出現),其它的三個推度心加上欲界的八大果報心,可以執行彼所緣的作用。這裡面我們要知道,色界和無色界不會生起彼所緣。可以執行彼所緣作用的有11種心,分別是欲界的八大果報心,加上兩個捨俱推度心和一個悅俱推度心,這個是對作用的瞭解。

 

實踐題:

一、填空題:

( )1. 生起憂受是:a.報應b.新造的惡業c.自然反應d.以上皆是 

( )2. 阿羅漢生起何種心能辨識其他聖者的道心與果心:a.欲界智相應唯作心 b.唯作神通心 c.道心或果心 d.色界或無色界唯作心

( )3. 通過「身門」能生起的心: a.身識界b.意界c.意識界d.以上皆是 

( )4. 善心中具有幾種因:a.無因b.一因c.二因或三因d.一因或二因或三因 

( )5. 眼識依靠何處生起:a.心所依處色b.眼淨色c.六根都可以d.有時不依靠色法 

( )6. 能取「概念」的心:a.欲界善不善心b.色界禪心c.無色界第一及第三禪心d.以上皆是 

( )7.「依處」是:a.支助心生起的色法b.業生色c.包括:心所依處與五淨色d.以上皆是 

 

二、思考題:

1. 不善心、善心、無因心、唯作心各具有幾因?

 2.  生起於五門心路的路心有幾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