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8-18 下午7.30.46.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這種撞擊如果關聯到有五蘊的色法來講呢,就叫做具備撞擊的色法。在不善果報和善果報的法類分別裡面,又分成「有見、有撞擊」或「無見、有撞擊」的色法。有撞擊的色法就是針對所緣和五官方向恰到好處,而且是相應地導致心識生起來的這種現象。

 

・有分意門,並不是說所有的有分都可以稱為有分意門,不是泛指所有的有分心,而是針對能夠生起意門心路的、能夠導致意門轉向生起來的這個有分心,才屬於有分意門。

 

・沒有能力在這個有分心斷了之後,意門轉向心就生起的,那這樣的有分不能算是有分意門,不能算意門心路意識生起來的因。

 

・只有已經生起,還沒有壞滅的有分心,才是意門轉向生起的因。簡單來講,就是意門轉向心的前一個剎那生起的有分,才是意門轉向生起的因,它能夠讓意門轉向生起。

 

・對五蘊世界來講,意識生起來的因,一個是心所依處,還有一個是法所緣。意門轉向的依處,是心所依處。

 

・在速行裡的心識生起的現在因,就是意門轉向。

 

・在論教法方面,五蘊的中間三蘊,就受、想、行三蘊,被列入心所(cetasika) 之內,心所與識同生(俱生),執行種種不同的作用。

 

・出世間是以慧為主導,世間是以識為主導。

 

・意界就是單純地「能知」,意識界就有識別的能力,能夠比較強地、獨特地去辨識所緣。

 

・「界」就是個別的、獨特的自性相。這個自性相不是恆常的這種東西,只是代表它有這樣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獨特的、與眾不同的這個角度,就是指這個界。

 

・意界和意識界,我們只要記住一點,意識是有辨別能力的,而意就只是「能知」有一個所緣。

 

・四種密集它怎麼破呢?首先我們知道,密集有相續的密集、有組合的密集、有功用的密集,在名法裡面還有個特殊的密集,叫所緣的密集。

 

・名聚的密集比色聚的密集多一個所緣密集。功用密集和組合密集是指名聚上來講的。

 

 

 

雲端《阿毗達摩》-121

心的順位與作用(有分&五門轉向&領受)

 

 

 

各位賢友好,昨天我們學習了雙五識的位序和作用。身識的部分我們多講了一些,關於雙五識再補充一點。提到了撞擊,這個撞擊,我們是從「境界跟根門的撞擊,導致識的生起」這個角度來談的。

境界就是所緣,巴利語叫visaya。根門就是我們的五淨色,眼、耳、鼻、舌、身這五個淨色,巴利語叫visayi,一個是ya,一個是yi,差別一個字母而已。巴利語與中文語境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講境界與我們眼球,一般來講,從中文理解上,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東西;但在巴利語系統裡面,這個境界跟我們能夠識別這個境界的身體的某個器官,在詞根上是很近的,visayi就是接受這個境界的器官。

所以我們講根門跟所緣撞擊,我們要理解這個所謂的撞擊,並不是直接有一個東西撞過來。因為在究竟法的下面,是沒有一個東西跑去撞擊另外一個究竟法的,究竟法都是在一個地方生起,就在那個地方滅去,極快速地生滅。所以這裡面講的撞擊的意思呢,其實是說境界跟我們的五根(或者講五門)恰到好處的方向對應,導致特別的心識生起,伴隨著特殊的心所一起出現。

所謂的撞擊,就是境界與根門的對應,是所緣跟根門恰到好處的一個方向對應,導致心識能夠生起的這種特別的一種現象。或者是五識的「能知」的這種特殊的現象,能夠識別所緣的這種現象。

這種撞擊如果關聯到有五蘊的色法來講呢,就叫做具備撞擊的色法。在不善果報和善果報的法類分別裡面,又分成「有見、有撞擊」或「無見、有撞擊」的色法。有撞擊的色法就是針對所緣和五官方向恰到好處,而且是相應地導致心識生起來的這種現象。

我們需要瞭解的是,昨天講到了,這種撞擊的時候,身識的撞擊就像我們舉這個例子,就像鐵錘和鐵氈中間夾著棉花。鐵錘是觸所緣,鐵氈是作為依處的地界,中間放的棉花是身淨色。觸所緣撞擊身淨色,能感受到苦受或者樂受,但實際上並不是有一個可以分開的砧板、棉花,它是一體的,都是屬於身十法聚。也就是身十法聚裡面的元素色,地、水、火、風以及包括身淨色在內,其他色法是以密集的方式結合在一起的。有淨色的色聚是明淨的,那種明淨就是淨色。因此,身十法聚的地界也是明淨的,帶著淨色的明淨地界,能夠偵察到地、火、風這三種觸所緣,在偵查到的時候能產生身識。所以身識就是由明淨的地界,偵察到地、火、風觸所緣的撞擊,而產生了「能知」這種現象的過程,沒有一個「我」,只是你的身淨色「能知」了。這個身淨色和色聚里的地界是一體的,不是把身淨色拉出來放在砧板外面。

我們學完雙五識,接下來就要轉回到意界。

我們知道,雙五識是十個心識。然後還有兩個意界,兩個意界有三種心,五門轉向心一個,善果報和不善果報的領受心二個。其它心識都屬於意識界。也就是說八十九種心,減去三個意界,再減去雙五識,是七十六個心,屬於意識界。

相對於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生起它有兩類。如果是果報意識呢,它就有兩種因,對吧!有過去因和現在因,如果是善心或者不善心或者唯作心這種意識,就只有現在因。

意識這個字眼很有意思,我們知道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是由眼淨色、耳淨色、鼻淨色、舌淨色和身淨色,在這個依處上,依於這個依處而生起的,所以才會個別稱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意識這個心識是由意生起的,顧名思義對吧!那「意」是什麼呢?「意」就是意門生起來的識。而意門是什麼呢?我們前面講過,意門是名法,意門是有分心。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從有分意門、從有分轉起」,這個有分意門是相對於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來說的。我們知道,除非有心路生起來,生命的精神狀態就是有分流持續地生起。有分心生起往往都是綿綿不斷,在五門轉向心沒有生起來之前,是一串的有分流。

這裡講的有分意門,並不是說所有的有分都可以稱為有分意門,不是泛指所有的有分心,而是針對能夠生起意門心路的、能夠導致意門轉向生起來的這個有分心,才屬於有分意門。跟我們前面講的中命眼淨色、前命眼淨色、後命眼淨色是一個意思,前面的或者後面的有分都不算。也就是沒有能力在這個有分心斷了之後,意門轉向心就生起的,那這樣的有分不能算是有分意門,不能算意門心路意識生起來的因。

也就是說,生起來還沒有消失的,或者還沒有被破壞的,就像我們講之前的,之後生起的眼依處,都不能導致眼識生起,意識也是還沒有壞滅的有分心,才能夠生起這個意門轉向心。

那麼過去的有分心和未來還沒有生起來的有分心,都不具足讓意門轉向生起的這樣的效能;只有已經生起,還沒有壞滅的有分心,才是意門轉向生起的因。簡單來講,就是意門轉向心的前一個剎那生起的有分,才是意門轉向生起的因,它能夠讓意門轉向生起。為什麼呢?因為它能夠通過無間緣的力量讓意門轉向轉起來,所以這個有分心屬於還沒有壞滅的,就是有效率的有分心。這個是意識生起的門,這個才叫意門。

所以意門是指有效的有分心,沒有壞滅的有分心,是意門心路在它後面要生起來的,這個才叫意門。

對五蘊世界來講,意識生起來的因,一個是心所依處,還有一個是法所緣。意門轉向的依處,是心所依處。

法所緣有六種,但並不是所有的法所緣在這個時候都會成為所緣,而是在有效的有分心(就是有分斷的那個剎那的有分心——還沒有消失,還沒有壞滅的這個有分意門)接觸到的那個法所緣,才是意識生起的現在因之一。在速行裡的心識生起的現在因,就是意門轉向。它沒有過去因,因為意門轉向是可以從有分流里,把有分的所緣轉向速行裡面要取的這種所緣,它其實是一種轉向,它可以從有分流轉成心路的心流。

我們回過頭來講,五識,它是很針對性地面對單獨的、跟它相應的、特殊的所緣,而有的這種「能知」的體驗。這種體驗從它的心所組合上來看,完全都是一樣的,但是功能上就有不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心所是一樣的,但識不同、依處不同、所緣不同,那麼產生的這個作用,它的「能知」的這種體驗也就完全不同。

有些人認為名法就是五十三種,什麼叫五十三種呢?就等於五十二個心所加一個心識。

那對雙五識來講,那就再清楚不過了。心所都是一樣,七個最基本的心所,遍一切的心所:觸、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如果識都是一樣的話,那麼何必要去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呢?那應該眼識就能搞定所有的了,因為心所都是一樣的嘛。它其實是不一樣的,它是很獨特的,對不對?耳識就只能聽聲音;鼻識就只能聞香;舌識就只能嘗味;身識就只能體驗觸所緣——地、火、風的觸所緣;眼識就只能夠體驗色所緣。所以,識是不同的。

為什麼我們在前面講課的時候,八十九種心,又把心所放進去一起講呢?因為在《阿毗達摩》裡面,八十九種心的劃分啊,《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裡面講,「識蘊(Viññāṇa)在此列為心(citta);「心」——此字通常是用於代表基於其相應心所,而得以分門別類的諸「識」。」它是識,就是單純的識,就是那個能識知的識。這個識不是心所,那這個識幹什麼呢?《法句經》第一偈:「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有個前提叫「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這個「意」就是指「識」。這個識呢,經論裡面講,《註疏》裡面講,它像國王一樣,它是國王,心所是大臣。用現代的語言來講,比如說美國總統,現在還沒有下台的川普,他就是識,然後心所是內閣,內閣跟總統是不一樣的,對吧,是不一樣的。總統是領導內閣的,但內閣的意思,他的意見也是會影響總統的。心識跟心所呢,有這樣的類似,雖然我們這是比喻、方便說。我們去講這個總統,我們不能夠撇開內閣,比如總統制定的外交政策、經濟政策,各種各樣的政策,它不會完全是他一個人腦子裡面出來的,它是跟內閣的意見相關,而且這些事件都是內閣去執行的,它只是帶領、發號施令,但是它有原則性的。雖然這樣講,可能並不一定讓所有人都明白,但是我們要把它分開,就是心識和心所是不同的究竟法。

心識有八十九種,但是這個八十九種,是依它的相應心所以及生起之界、地,和在心路中生起順位來分門別類。也就是說,這八十九個總統是依著他的內閣組成來分門別類的。接下來拜登要成為總統了,他有他的新內閣,他表現出來的經濟、政策、外交、軍事,他的這種角度就會有不同,但是也有他的連續性。一個國家有它的連續性,但是它有很多不同。

所有的心或者心所的生起組合,都是因緣所生法。比如說五門心路的生起,是因為在過去有分的時候,有一個五所緣撞擊到了五淨色,也撞擊到了有分,這是一種因緣的出現了。當這個所緣足夠強的時候,且你有作意,心的力量也足夠強的時候,過兩個有分,五門轉向就會生起,然後五識、領受、推度、確定、速行、彼所緣,這個是心的定則、定律,自然這樣就生起來了。

當然也不能講是定律安排這樣生起來的,是只要因緣具足,就自然順著這樣的定律生起來。

這個定律的其中主要表現,就是心路的順位。什麼順位呢?五門轉向必須從有分流這個地方,轉向五識對這個所緣的識別—— 「誒,有所緣,趕緊讓五識確認一下,這是什麼?」五門轉向,其實是從意門的有分流把它交給五根,去生起一個五識,那五識根門識別完以後,因為五識本身並不能夠概念性地識知這個目標,而必須交回意門去完成,由意門領受。

意界,一個是五門轉向,一個是領受,這兩個像二傳手一樣,五門轉向從有分流要轉向五根,就是把所緣傳給五根,五根產生五識以後,要交回給意門心路去領受。

 「在論教法方面,五蘊的中間三蘊,就受、想、行三蘊,被列入心所(cetasika) 之內,心所與識同生(俱生),執行種種不同的作用。」例如:善的悅俱智相應無行一心,是指在善速行裡面,和三十三個心所一起生起的那個環境下的心識。所以悅俱智相應無行一心,是個心識,這個識是一個究竟法,它是不包含這三十三個心所的。加上三十三個心所呢,這是一個名聚,是在一個善速行裡其中某一個剎那的名聚。這個心識是包括三十三個心所的那個環境裡面的心識。雖然這個心是純粹的識知過程,但因為與相應心所俱生,在這個名聚裡面,它們同生的這些心所,是同生、同滅、同所緣、同依處,所以它們有俱生緣、相互緣、依止緣。如同一個包子,如果這個包子裡面,其中三十三個成分裡面有花椒,那麼這整個名聚都是花椒的味道;有辣椒就是辣椒的味道;有苦瓜就是苦的味道,這個就是俱生、相互、依止的影響。所以作為先導的心識本身,它也會具備相應的素質,而成為相應的「能知」。

所以我們在講心的時候,都是根據在那個狀態下來講的。比如是果報心、唯作心、善心、不善心,是在意門心路裡面?還是在五門心路裡面?生起的是欲界的心?還是色界的心?是無色界的心?還是出世間的心?這些都是各種因緣下而生起來的這個識。那麼在這個因緣下生起來的這個識,根據心的定律或者心的定則,它就會跟相應的心所配合。那麼生起來的這個識呢,就是獨特的,它是瞋的就是瞋的「能知」;貪是貪的「能知」;唯作是唯作的「能知」;那麼悅俱智相應,就是悅俱智相應的「能知」。

五識學完了,我們接著下來學習領受心。

講領受心之前,我們再重復一下這個概念。從結生開始,無始以來,其實我們的心流都是連綿不斷的。當根門受到所緣的刺激,這個有分流就會出現有分波動、有分斷。有分斷之後呢,如果是五門的所緣撞擊根門,那麼有分斷之後接下來那一個剎那的時間,心的「能知」的經驗呢,就是五門轉向。它只是:「哦,所緣來了,有事發生了。」心流醒來了的這種感覺,被敲醒了。由於這樣的緣故,它只是接受、知道有所緣,知道所緣出現了,就把它轉給五根。到了五識,比如說眼識的時候,眼識就叫眼識界,五門轉向是意界,到眼識就是眼識界了。

「心生起為前導者。由於心在世間法里是主、是根本,所以心是前導者。然而,在出世間法里,慧是主、慧是根本,慧是前導者。」 出世間是以慧為主導,世間是以識為主導。

當出現識或者智的時候,這個心識就有辨別的意味了。眼識是能夠辨別色所緣的,耳識是能夠辨別聲所緣的等等。眼識已經不是意界,它不在意門上了,這個識識別色所緣。眼識之後是領受心,領受也是意界,它不是意識界,它沒有識的能力。

我們來看看領受心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

領受心的特相是在雙五識滅去之後,在下一個心識剎那,能夠去領受、能知雙五識的所緣。在五識滅去之後,起的這個心識剎那的「能知」,是能夠去領受雙五識的所緣,那這個心識剎那的心,就叫領受心。也就是說,五門轉向是導致心流從有分流裡面轉出來,然後接觸五門的所緣,讓五識去識別到。完以後呢,再由領受心去領受在根門識別到的這個所緣。那也就是說,在五根識別到所緣之後,接下來一個心識剎那的時間,它就去接管這個「能知」的力量,開始去知道這個「能知」所緣。它的特相就是類似於五識一滅去的下一個剎那,它就繼續接受這個所緣、接管這個所緣,類似於這個意思,領受就是接過來。那麼它的作用就是接受這個所緣。它的現起,就是那種接受的經驗、領受所緣的這種經驗。它的近因是雙五識的滅去。

領受心一定只是跟在雙五識的後面的。在八十九種心裡面,五門轉向心一定在雙五識前面,領受心一定在雙五識後面,所以它的處,生起之處就是單一的。領受跟五門轉向還有五識,都是在一個剎那只接受一個所緣。眼識結束以後,它接受眼識識別過的色所緣;耳識結束的時候,它接受的是聲所緣。這個是領受。

帕奧西亞多G,對領受心有特別的一個講述。這個講述是針對五門轉向和領受,領受是有兩種心,善果報的和不善果報的,所以意界總共有兩類三種心。意界只在五門心路裡面,在五門心路的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生起的前面一個和後面一個,被稱為意界。而後面這一個因為是果報心,它有善果報和不善果報,就有兩種的領受心,合起來就是三個心是屬於意界。很好記的,不要想得太複雜。

意界是有它具有獨特的特性,《註疏》裡面說它有什麼獨有特性呢?說它是特別無我的、空的這種特性,它只是純粹的意的功能。意的功能是什麼呢?純粹是「能知」的功能。「我知道,但我不去識別它」,它沒有去辨識。帕奧西亞多G的書裡面,引用了一個巴利語叫mano eva dhātu,這個mano eva dhātu,就是純粹的意罷了。純粹的知道,就是純粹只是知道有這樣一個所緣,至於這個所緣裡面是什麼,它不深入。在領受這個時候就是能夠領受能知,這個五識過來的這個所緣。只是這樣的一種獨特的特點,所以稱為意界。

《義注》裡面專門講,意界是純粹能夠知道,純粹「能知」的這個特相,就是意界的定義。說它是空的法、是無我的法、無眾生的法。那麼問題來了,就是說,「那難道其它的心識有我嗎?有眾生嗎?」其它的所有的心識也是無我的、也是空的、也是無眾生的,但是意界的特別之處在哪裡呢?就是它在更普遍的角度上是這種無我的,普遍性地是無我的、空的、無眾生的。為什麼呢?因為它沒有特別的「能知」的力量。

我們最早講到心識以及心所的特相的時候,我們講有三個角度去定義它。第一個是造作者,或者有人稱為叫主體;一個是工具;第三個是識知的過程,純粹識知的過程。從這三個角度來形容心識的,最準確是純粹是識知的過程,但是它讓你感覺好像是有一個造作者。比如說推度,接下來我們後面要講推度心,推度心它就好像有一個在那推度的造作者,或者把它當一個工具。就是這個相應法透由推度它,能夠進一步地審查、思惟所緣,就看起來像一個工具。但是這個領受和五門轉向它沒有造作者和工具,它就是二傳手。它來了,「咚」,知道有一個東西轉給五識,五識看完了轉給推度,所以它這個過程裡面只是一個識知過程。它更側重於那個過程而已,而沒有這種造作者、或者主體、或者工具的成分這些內涵在裡面。所以這種特別的「能知」,不像其它的意識界,有能夠特別的分辨,有一種特殊的「能知」,還能夠識知所緣。那麼意界呢,它是單純的知道,普遍地單純知道,裡面沒有造作者、沒有我、沒有工具,它是空的,是沒有眾生的,是這樣的一個意思了。

那麼它這種不像其它的意識,為什麼不能夠像其它意識有特別辨識的能力呢?我們首先來看有分,有分這個心是依著心所依處,對於我們五蘊界的生命來講,是心所依處生起來的。那五識之後它又換一個了,換成眼依處了,或者叫五識的其它耳鼻依處了,轉換了,依處換掉了。然後到領受心的時候,又回到心依處了。由於這樣的緣故,就是它有不同的依處,換依處了,這種心生起的力量,它不能夠像在同一個依處、同一類的依處那裡生起來的心那麼具有連續性、重復性,這樣強的緣力。所以它的辨識能力就沒有辦法像其它在心路中間的,其它的意識界這樣有獨特的能力,去「能知」它的所緣。作為意界的五門轉向,它從有分的意識界,有分是意識界,轉到生起一條心路,它就轉到五門,轉到心路的一個門,所以它不像後面的推度、確定生起來的這些心,它是在門心路生起來的連貫中間,這個五門轉向是五門心路的第一個心,它是開頭。同樣地,這個領受心是從五識界轉向到我們的意識,它類似於如果五門轉向是一個進口,這個領受就是一個出口,所以這兩個都是不連續的,一個出一個進;一個進一個出。所以它就不像其它意識界的心,有那麼強的辨識能力。

說那麼多,就是讓大家能夠明白有一些專有的名詞,像意界、意識界,我們經常會混淆,還有這些識,我們要分清楚它們的定位、它的定義,還有它的獨特能力。意界就是單純地「能知」,意識界就有識別的能力,能夠比較強地、獨特地去辨識所緣。

「意識」或者後面再加上「界」,界是什麼意思呢?界就是個別的、獨特的自性相。這個自性相不是恆常的這種東西,只是代表它有這樣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獨特的、與眾不同的這個角度,就是指這個界。再談到意界和意識界,我們只要記住一點,意識是有辨別能力的,而意就只是「能知」有一個所緣。這樣簡單記住就可以了。

這樣瞭解以後我們就知道,五門轉向也好,領受心也好,作為意界,它們純粹只是拿到所緣,知道有這個所緣,純粹只是知道而已,它沒有像五識界、意識界那種能夠分辨的能力。那麼在眼識呢,它不是意識,但是它是識,所以它也是能夠對所特指的所緣有識知的能力。因此在經典裡面講:「唯有意的緣故,所以叫意界。」

面對五門所緣的時候,五門轉向就像一個進口,接受到這個所緣,純粹只是拿起這個所緣,然後就要交給雙五識了。領受就是一個出口,它從五識裡面接到五識識知的所緣,然後帶回到意識界。出口和進口本身沒有特別的辨識所緣的能力,它只是一個進貨、一個出貨,它不管裡面是什麼貨,大致知道了,至少五門轉向它是能夠知道,這是五門的貨,領受也知道這是五門的貨,接下來就是這樣,它是不打開看的。

五門轉向生起來以後,它自然、直接影響接下來的是雙五識。但是它這種「能知」的經驗不會影響到前面的有分,它只是支援眼識生起,以無間緣的緣力支助眼識生起。這些雙五識滅去,它就是支助領受心生起,作為意界的領受心生起。領受心生起來,它是去支助下一個意識界的推度心。我們用一個比喻,類似於一個倉庫的進口和出口,這個倉庫裡面,是一個對這些特別所緣進行識知的雙五識。類似於打排球的二傳手,它只是把球傳過去,至於到底是扣打還是平打不是它的事。這兩個口,一個是將意識界的有分流的狀態轉到五識界,另一個是從五識界裡面領受下來,回到意識界的狀態,只是作為進口和出口。這個就是意界,在五識之前的叫五門轉向,五識之後的叫領受心。

意界,我們就說完了。

那我們看意界的這個領受心的心所,在這個心識剎那裡面它是一個名聚。一個名聚它有多少心所呢?它有十個心所。觸、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加上尋、伺、勝解。這個名聚裡面再加上一個領受的識,我們叫領受識。所以我們要記住,以後講「加一個心識」不是很完整,「加上一個領受識」就比較完整了。因為它是不一樣。

那麼領受心跟捨俱推度心的心所數量是一樣的,但是它的識就不同了。捨俱推度心後面我們加的是推度識,這樣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到了確定就是確定的識。在這個心路上來看,我們把它拆開,比如說這個領受心,我們經常講「這個點上的領受心」的時候,就是指的這是一個名聚,這個領受心是由十個心所加上一個領受識組成的。我們如果學名法的時候,我們講破除名法的四種密集。四種密集它怎麼破呢?首先我們知道,密集有相續的密集、有組合的密集、有功用的密集,在名法裡面還有個特殊的密集,叫所緣的密集。

昨天有同學問我說:「那我是誰?能看、能想、能苦惱的我是誰?」

名聚的密集比色聚的密集多一個所緣密集。當然相續密集、組合密集、功用密集會有一點差別,功用密集和組合密集是指名聚上來講的。我們講,一個領受心裡麵包含了十個心所,加一個領受識,你逐個逐個把它看完了,那你就破除了這個領受心的組合密集。你把這個領受心裡面的領受識,加上這十個心所,觸、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尋、伺、勝解,它的所有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都認識到了,那你就破除了領受心的功用密集。但相續密集呢?它指的是這整條心路。

我們講:「唉,我看到一個東西了。」你對那個心,你感覺就是一個整體一樣的,但是你追查到那個心,你會發現,你所謂的「我看到一個東西了」,是一串這樣的心路。到你能看到這個東西,明確認到這個東西的時候,下面還有很多彼隨起的至少八條意門心路,你才能夠「我看到東西了」。而且這個心路是依著心的順位一個剎那、一個剎那生起來的。當你能夠看到你的所謂的「能知」的,能看到那個東西的心,是由這樣一串一串的,依著心的順位生起來的心組成的,那就破除了相續密集。

所緣密集是什麼呢?你會覺得,說:「那這樣的心路,這樣一串串地生起來,我能看到它了,那還有一個我能看這個東西的在呢!」好,那麼在你修觀的時候,你要再起一條心路去觀察,剛才在觀察五門、意門心路的那個心路、那個觀智的心路,然後再看它的相續、功用、組合一一破掉,這個就叫破所緣密集。然後,後一個心路看前一個心路,後一個心路看前一個心路,至少要連續七個次第看下來,才會發現「其實裡面真的沒有一個在這裡觀察」。這是破除了所緣密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