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8-24 上午7.18.47.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修行的點要落在這:怎樣讓我們每一天生起的六門心路速行心,至少要是善的,不再造不善業。

 

・中部的第二經叫《一切漏經》。這部經對修行的下手處說的很齊全,很有次第。

 

・《一切漏經》裡面,根據佛陀的建議,我把防護、受用、忍耐、回避(防護捨斷、受用捨斷、忍耐捨斷、回避捨斷)列為在果報層面上的下手處。那對於煩惱輪轉這個層面上呢,建議的是見捨斷、去除捨斷、修習捨斷。

 

・佛法真正的次第:第一個是見,第二個是防護,第三個是受用,第四個是忍耐,第五個是回避,第六個是去除,第七個是修習捨斷。

 

・修行的第一步是「見」,是你的見解,是你的觀念。觀念不轉,後面都沒有任何可能,因為你不會願意去做。

 

・我們的「見」是怎麼形成呢?從想顛倒來開始的。雷迪西亞多比喻為稻草人,找稻草人,就是找「想」蘊標記。

 

・確定和意門轉向是速行作意,這個速行作意只有兩個,如理的和不如理的。那不如理的時候就是欲尋、瞋尋、害尋直接的表現。

 

・不要對果報直接採取行動,就是防止心被欲尋、瞋尋、害尋的慣性地帶走。

 

・在這個確定心的位置,確定心是唯作心,在這前面都是果報心,那果報的時候沒有漏呈現,是潛伏的狀態。

 

 

 

 

雲端起觀-126

心的修行與一切漏經(1

 

各位賢友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關於在心路的部分,修行的下手處。我們前兩天一直討論這樣的一個問題啊,一生當中我們生起來的心路無外乎是五門或者意門,那不管哪一種門,只要他的所緣足夠大、足夠清晰,他就會生起速行心路。只要生起速行心呢,如果還不是阿拉漢,那麼不是善心呢,就是不善心。每個速行都在造業啊,這是一件事實,這是真實的一件事情。沒有經過佛法訓練的無聞凡夫,不是「五蘊狗」就是「六境猴」,心心念念都是造不善業,只是輕重而已。有些人比較平淡,感覺反正一天都是這樣過,好像沒造什麼不善業嘛。但如果仔細地去分析自己的心呢,其實很多都是淡淡的憂愁或者淡淡的貪,基本上就是這樣捨俱的貪和淡淡的憂愁。這樣的生命品質,就很難講是一個好的品質了。哪怕你做得再風光,事業再輝煌,地位再高尚,在佛法來講,我們都談不上有出息啊,對吧?

修行的點要落在這:怎樣讓我們每一天生起的六門心路速行心,至少要是善的,不再造不善業。不然你這一生的事業越大,不善業就越重,下一生呢,麻煩就越大啊!思惟一下四個老婆的故事,臨終的時候大老婆、二老婆、三老婆、四老婆啊,到底是哪一個跟你走? 

我們昨天講到了果報輪轉和煩惱輪轉是修行的下手處。那果報輪轉怎麼下手呢?煩惱輪轉又怎麼下手呢?

以前跟一些同學分享過佛陀在中部的第二經叫《一切漏經》。這部經對修行的下手處說得很齊全,很有次第。我強力推薦大家要學習這部經。前天也建議大家溫習,因為在前面的課程裡面推薦過,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啊,那我們今天就學習一下。

《一切漏經》裡面,根據佛陀的建議,我把防護、受用、忍耐、回避(防護捨斷、受用捨斷、忍耐捨斷、回避捨斷)列為在果報層面上的下手處。那對於煩惱輪轉這個層面上呢,建議的是見捨斷、去除捨斷、修習捨斷。佛法真正的次第:第一個是見;第二個是防護;第三個是受用;第四個是忍耐;第五個是回避;第六個是去除;第七個是修習捨斷。也就是說,其實修行的第一步是「見」,是你的見解,是你的觀念。觀念不轉,後面都沒有任何可能,因為你不會願意去做。那為什麼呢?比如說我們北傳一些學佛,大家都是要吃素嘛!為什麼要吃素啊?哦,因為要慈悲嘛!這是一個觀念。如果你沒有這樣的一個觀念呢?這麼好的美味,為什麼不吃?你後面的這個防護啊、受用啊、忍耐啊、回避啊,就沒得談啊!

如果你是一個斷見的持有者,相信人死如燈滅,那要及時行樂啊!生命很短暫啊,有快樂,要趕緊享受啊,他怎麼會去想要防護、要受用捨斷、要回避、要忍耐?只要能夠不被法律找到問題,能夠逃過去,能夠插過去,能夠躲過去,就削尖腦袋。

核心是這個「見」。但我們的「見」是怎麼形成呢?從想顛倒來開始的。雷迪西亞多比喻為稻草人,找稻草人,就是找「想」蘊標記。人要破除邪見,但一般人感覺邪見對他似乎不相干或很遙遠。而其實對於凡夫來講,邪見每時每刻都在出現。昨天講到一個例子,媽媽看到孩子沒交作業了,為什麼生氣呢?因為首先認為這個孩子是她的。「孩子是她的」,是邪見。孩子沒有交作業,老師投訴是一個不好的感受,認為「受」是我,也是邪見。認為我的孩子被投訴是很丟臉的嘛!這是一個標記。「想」是我,這些都是邪見。 

所以一般情況下,果報出現,我們是來不及去找稻草人的,對不對?根本沒有一個什麼影像或標記讓你去判斷一下,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直接去了,除非是一個重大的事件,你再來回地思考,那是另外講啊。但習慣性地面對果報的時候,我們都直接出手了,直接出手。那股力量呢,我們記住了啊,那股力量推出來就是欲尋、瞋尋和害尋。好的東西,哎,孩子被表揚了,臉笑得跟一朵花一樣,這就是貪的一種表現,欲尋直接帶出來了啊。投訴了,生氣!問孩子,孩子頂撞了,要開打了:「敢頂撞我!」瞋尋、害尋出來了。所以一般我們面對果報的時候,這個確定和意門轉向沒有那麼多去考慮的問題,習慣性的反應就是欲尋、瞋尋、害尋。大家記住,再重復一下大家不要忘了,確定和意門轉向是速行作意,這個速行作意只有兩個,如理的和不如理的。那不如理的時候就是欲尋、瞋尋、害尋直接的表現。

不要對果報直接採取行動,就是防止心被欲尋、瞋尋、害尋的慣性帶走;不被它習慣性帶走,接下來才有機會看看「稻草人」。欲尋、瞋尋、害尋的後面都是觀念、見解,而凡夫大部分都是邪見,不管認為這樣認為那樣,說到底都是常、樂、我、淨的邪見。即使理論上知道看問題、看事物不該常、樂、我、淨,但是內心總是非常地期待常、樂、我、淨,或認為他們必須常、樂、我、淨——孩子必須一直給我帶來快樂;孩子就必須是聽話的;孩子就是我的。嘴巴說:「啊,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心裡面卻強烈地期待常、樂、我、淨。正因為有這樣常、樂、我、淨的「世間通稱我」邪見,才會引發欲尋、瞋尋、害尋。

無始以來,我們一直都習慣於活在邪見中,只要不思惟這是業果、緣起的呈現,就一定在邪見裡面。除非你能停下來:「誒,這是什麼因果啊?」接下來,如果是如理作意,智相應;如果還是不如理作意:「我雖然知道這是因果,但是我還是生氣,或者我還是貪」——邪見不相應。

所以見顛倒是心顛倒來的;心顛倒是想顛倒來的;想顛倒是因為「稻草人」來的。而這個稻草人可能是無始的,也可能是這一生從小到大曾經錯誤標記過,但已經早就忘了。就像有人在被建議要梳理想蘊標記的時候說:「小時候的事,我早就不想了,悟德瑪尊者天天講這些東西,會不會沒事找事啊!」你以為忘了,其實它留下來的緣力並沒有消失,很多已經演變成想顛倒、見顛倒了,成了你一種非常頑固的認知反應模式了,以一種想顛倒的應激機制保留在你的名色流里。 

但是想顛倒又是為什麼會是想顛倒呢?因為渴愛和無明。那什麼是無明?無明就是認為本來無常、苦、無我的一切內在、外在的東西是可以常、樂、我、淨的。你不會理解常、樂、我、淨是你的見解,甚至心裡根本沒有去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因為你內心渴愛的緣故,就受到鼓勵機制、保護機制的約束。你希望它們是常、樂、我、淨的,應該常、樂、我、淨;因為如果不常、樂、我、淨,你就會痛苦。

麻雀或野鹿看到稻草人,下意識就跑,害怕不跑會被打死,久而久之,心就習慣地認為稻草人就是人,這是心顛倒;心顛倒久了就見顛倒;邪見反應習慣了,導致欲尋、瞋尋、害尋。名義上來講,確定心或意門轉向心是速行作意。其實果報一出現,一個心識剎那就直接去了。靠什麼去?靠欲尋、瞋尋、害尋這一股力量就去了。你的性格,你的習慣性反應,就是在心路上確定心或意門轉向心這個心識剎那來完成的。

而煩惱的下手處呢,佛陀指出:第一步,要從「見」下手。佛陀在中部的《一切漏經》首先提到的就是以見捨斷煩惱。

這部經很多人翻譯過,我們現在選的是瑪欣德尊者的譯本。 

如是我聞:一時,跋葛瓦住在沙瓦提城揭德林給孤獨園。

於其處,跋葛瓦對比庫們說:「諸比庫。」那些比庫回答跋葛瓦,「尊者」。 跋葛瓦如此說:「諸比庫,我將教導你們防護一切漏的法門。」  

「諦聽,善作意之!我要說了!」

那些比庫回答跋葛瓦,「是的,尊者。」

世尊如是說:「諸比庫,我說已知、已見諸漏滅盡,而非不知、不見。

諸比庫,我說已知什麼、已見什麼諸漏滅盡呢?

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

諸比庫,不如理作意能讓未生諸漏生起,已生諸漏增長。

防護一切漏的法門」,一切漏,「漏」就是煩惱的,有 「四種漏」:欲漏、有漏、無明漏、邪見漏。

這段話翻譯,很多人的差距比較大一些。瑪欣德尊者這一段話,讀起來的感覺是:「我已經看到了,已經見到了諸漏滅盡,不是沒有知、沒有見。」但這樣表達,「什麼是已知?我說已知什麼、已見什麼諸漏滅盡呢?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就有點不是很銜接。

蕭式球居士呢,他用的是:「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無知、無見是不能使漏得到盡除。什麼是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呢?有如理思惟和不如理思惟。」

這是蕭式球的。我比較接受蕭式球的這個解釋:「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無知、無見不能使漏得到盡除。」什麼是有知、有見呢?有知、有見指的就是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我看莊博蕙在菩提比丘的指導下做的《一切漏經注》,這個「已知、已見」指的也是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因為那個註解是覺音長老注的,還在上面批駁了無畏山寺對這部經的註解,說他是「戲論」。據說無畏山寺註解這部經呢,認為「知者」透過定,「見者」透過觀,如此,「知」[]奢摩他,「見」[]毗婆捨那。覺音論師認為此論點和經典中普遍以「如理作意」和「非理作意」來闡釋 「知」與「見」的說法不合。

佛陀接著說:「諸比庫,不如理作意能讓未生諸漏生起,已生諸漏增長。」

諸漏就是煩惱。如果是「三漏」呢,就欲漏、有漏、無明漏;如果是「四漏」呢,欲漏、有漏、無明漏、邪見漏。

諸比庫,如理作意能讓未生諸漏不生起,已生諸漏被捨斷。

我們回過頭來看,在這個確定心的位置,確定心是唯作心,在這前面都是果報心,那果報的時候沒有漏呈現,是潛伏的狀態。漏表現在速行上,所有的不善心所只有在不善心裡面才會呈現出來。欲漏、有漏、無明漏、邪見漏是不善心所。如果在這個位置上你如理作意了,後面的這個諸漏就不生起;如果你在這個地方不會如理作意呢,後面諸漏就會生起。

諸比庫,

有漏可以見捨斷,

有漏可以防護捨斷,

有漏可以受用捨斷,

有漏可以忍耐捨斷,

有漏可以回避捨斷,

有漏可以去除捨斷,

有漏可以修習捨斷。

這七個捨斷的內容就點出來了。那麼佛陀接著下來就逐個逐個來講怎麼是七個捨斷,第一個:

諸比庫,哪些漏可以見捨斷呢?在此,諸比庫,無聞凡夫不見諸聖者,不熟知聖法,不受聖法調教;不見諸善士,不熟知善士法,不受善士法調教,不知應作意之法,不知不應作意之法。

他不知應作意之法,不知不應作意之法故,對那些不應作意之法,卻作意那些法,對那些應作意之法,卻不作意那些法。

簡單來講,就是你該如理作意的,你不會如理作意,比如說,「不知應作意之法」,面對孩子不聽話,不可喜果報,我們應該如理作意。但是,我們往往非理作意,把事情搞得很糟。

諸比庫,哪些法是不應作意卻作意之法呢?

諸比庫若作意該法後,未生之欲漏生起,或已生之欲漏增長;未生之有漏生起,或已生之有漏增長;未生之無明漏生起,或已生之無明漏增長。

這些法是不應作意卻作意的法。

如果作意完,煩惱增長了,就不應該這樣作意。不管對任何東事物,是對你的先生太太,還是對你的孩子,還是對你的客戶、對你的上司,你只要那樣作意完後,煩惱增長了,越來越貪,越來越生氣了,越來越糊塗了,就不應該這樣作意啊! 

諸比庫,哪些法是應作意卻不作意之法呢?

諸比庫,若作意該法後,未生之欲漏不生起,或已生之欲漏被捨斷;未生之有漏不生起,或已生之有漏被捨斷;未生之無明漏不生起,或已生之無名漏被捨斷。

這些法是應作意卻不作意之法。

應作意就是你作意完以後,這些漏會不生起或被捨斷。但是你卻不作意,那些就是叫做不如理作意了!

他作意不應作意之諸法,不作意應作意之諸法,

則未生之諸漏生起,而且已生之諸漏增長。

那麼對於「見」這個層面上呢,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他如此不如理作意:

我過去世是否存在?

我過去世是否不存在?

我過去世是什麼?

我過去世如何?

我過去世從什麼到什麼?

我未來世是否存在?

我未來世是否不存在?

我未來世將是什麼?

我未來世將如何?

我未來世將從什麼到什麼?

或今對現在世內在(自身)的猶豫:

我是否存在?

我是否不存在?

我是什麼?

我如何?

這有情(我)從哪裡來?

他將到哪裡去?

這就是十六種疑惑:對於過去、現在、未來五蘊的十六種疑惑。對這些疑惑起不如理作意而會生起六種「見」:六種邪見。第一種:

他生起真實、堅固之見:有我的自我

或生起真實、堅固之見:沒有我的自我’;

或生起真實、堅固之見:我以自我感知我

或生起真實、堅固之見:我以自我感知無我

或生起真實、堅固之見:我以無我感知我

最後一個:

又或者他有如此之見:

若我的這個自我能說、能感受、在各處體驗善惡業的果報,則我的這個自我乃是恆常、恆久、常住、不變易法,將永恆同時如此住立。

《一切漏經注》,莊博蕙的翻譯是:「有我的自我」翻譯成「於我有我」;「沒有我的自我」翻譯成「於我無我」;「我以自我感知我」翻譯成是「基於我認知我」;「我以自我感知無我」翻譯成「基於我認知非我」;「我以無我感知我」呢,翻譯成「基於非我認知我」。莊博蕙居士,在這裡用到「非我」。她在序論里講到,她對「非我」和「無我」的這兩個詞的應用的方法:在日常或者以觀智觀察一切究竟法的時候,是以「非我」的角度來看。但是,這些看完以後,內心產生了體驗、感受,而得到的這樣的一個觀念:因為這些都是「非我」的,所以其實是「無我」的,沒有一個我在裡面。因為所有東西都「非我」,所以「無我」。

這樣來用「非我」和「無我」這兩個詞,也是有她的道理。那這個「有我的自我」「於我有我」呢?認為「我」真實存在,「以為真實牢固,極為堅固的,以為這是真理」,這是常見。常見就是「我是永恆存在的,他也是永恆存在的」。「沒有我的自我」「於我無我」,這是斷見。由於執取一個現在存在的有情,身壞命終之後不存在於此處、彼處,這種認知就是斷滅見:「沒有我,人死如燈滅」,這樣的一種認知。

或者,另外一種解釋是指對於前面這一個「有我的自我」或者「於我有我」,它是以「執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有」這個為常見。但是,這個「沒有我的自我」呢?是僅持現在這個「我」。如果他是認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有「我」,那就是常見;如果他只認為這一生有「我」,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那就是斷見。

對於「沒有我的自我」,或者「於我無我」,這一句裡面,是以執取過去未來沒有我,就像我們講「人死如燈滅」。這個《註疏》裡面叫「灰燼乃祭祀之終」,就是所有的灰燼都是你火供完以後結束的東西。如果只是執取過去無我,而現在有,那就是無因見呢,是無因見。無因生的常見,就是過去生沒有,現在和未來有。

好,那麼下面的 我以自我感知我,我以自我感知無我,我以無我感知我」,分別指的是想蘊是自我,後面「色、受、行、識」四蘊是我;想蘊是自我,後面的「色、受、行、識」蘊是非我;想蘊非我,後面的「色、受、行、識」蘊是我。都是常見!

為什麼我們總是習慣於以想蘊為我或非我呢?因為想蘊是標識嘛,能夠憶念,能夠憶持啊。我們覺得能夠想、能夠憶持、能夠思惟的是我,其實在《阿毗達摩》角度上來講,都是那些標記。所以很多人,包括古印度時候的人也是這樣,就認為那個能思、能想、能憶念的就是「我」。那其實是想蘊了:「這個能說、能感受、各處體驗善惡業果報的我的這個自我是恆常啊,就是我是真的有,不能說無我。誰在體驗善惡果報呢?誰在說?誰在感受啊?誰在思惟啊?」這就是我們很普遍的大部分人的這樣一種理解。要把它破掉是很不容易的。我們帶著這樣的一種見解和看法。佛陀說:

諸比庫,此見類稱為見的叢林、見的險路、見的荊棘、見的躁動、見的結縛。諸比庫,我說被見結所結的無聞凡夫,無法解脫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無法解脫於苦。

諸比庫,具聞聖弟子,見諸聖者熟知聖法,受聖法調教;見諸善士,熟知善士法,受善士法調教,了知應作意之法,了知不應作意之法。他了知應作意之法,了知不應作意之法故,對那些不應作意之法則不作意那些法,對那些應作意之法則作意那些法。

諸比庫,哪些法是不應作意則不作意之法呢?

諸比庫,若作意該法後,未生之欲漏生起,或已生之欲漏增長;未生之有漏生起,或已生之有漏增長;未生之無明漏生起,或已生之無明漏增長。這些法是不應作意則不作意之法。

諸比庫,哪些法是應作意則作意之法呢?

諸比庫,若作意該法後,未生之欲漏不生起,或已生之欲漏被捨斷;未生之有漏不生起,或已生之有漏被捨斷;未生之無明漏不生起,或已生之無明漏被捨斷。這些法是應作意則作意之法。

他不作意不應作意之諸法,他作意應作意之諸法,則未生之諸漏不生起,而且已生之諸漏被捨斷。

怎麼做呢?

他如理作意此是苦

如理作意此是苦之集

如理作意此是苦之滅

如理作意此是趣向苦滅之道

他如此如理作意而捨斷三結:有身見,疑、戒禁取。

諸比庫,這些漏稱為可以見捨斷。

所有的到達你面前的看、聽、嗅、嘗、觸,體驗的色、聲、香、味、觸,都是果報,都是苦。苦出現的時候不要對它採取行動,要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些苦,要找它的因——那是苦的集。既然苦是無常的,它一定會滅掉;滅掉一定是依著緣起來的,一定是有方法的,方法就是八正道。在面對所有的人、事、物,能不能夠以四聖諦的角度來看問題、以因果的角度看問題、以緣起的角度看問題?如果能這麼做,雖然你不至於能夠捨斷三結,但是你至少可以如理作意,不會讓這個未生之漏生起,已生之漏增長。《一切漏經》佛陀教導到這裡,捨斷三結,初果了。大家聽完有沒有證初果?

這部經講到在這裡就開始初果了,接下來就是有學道,或者在這個地方就叫見道,就已經見到法了。後面的這個六種捨斷就是修道,一直到證阿拉漢的時候就是無學道。

那麼這個見捨斷呢?就是對於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啊?人到底是怎麼來?怎麼去?它為什麼會這樣啊?都從苦、集、滅、道來思考。平常的時候就要經常注意自己是怎樣的一個存在,過去從哪裡來?當下是怎麼存在?未來會去哪裡?它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這樣運作的啊,每天都要思考,每件事情出現的時候都要這樣思考,這樣我們才不會以為五欲就是我們生命的全部,從而迷失生命的方向。

所以學佛如果不能從知見上下手,而總是期待學個佛,佛菩薩保佑,然後你就該發財發財;該賺錢賺錢;該長生不老就長生不老了;該去淨土就能去淨土,這不是學佛,這樣學佛不會有根本的效果。每天正念正知,每天碰到任何事情都從苦、集、滅、道,都從業果、都從緣起上來思考問題,才有可能進步。而不在於說外面期待有一個什麼樣的東西,有一個什麼特別大的法,求下來,煩惱就沒有掉了,沒有這麼好的事。我們再看佛陀教導我們後面的捨斷:

pastedGraphic_22.png

pastedGraphic_23.png

諸比庫,哪些漏可以防護捨斷呢?

在此,諸比庫,比庫如理省思而防護眼根防護而住。

諸比庫,若因不防護眼根防護而住者所產生之漏、惱害、熱惱,防護眼根防護而住者則無如此之漏、惱害和熱惱。如理省思,

而防護耳根防護而住……

而防護鼻根防護而住……

而防護舌根防護而住……

而防護身根防護而住……

防護意根防護而住……

諸比庫,若因不防護意根防護而住者所產生之漏、惱害、熱惱,防護意根防護而住者則無此之漏、熱惱和惱害。

前天我們在給大家講,日常生活中我們眼門用得最多,其次是耳門,佛陀也是這樣排的。為什麼如果不防護眼根防護而住,產生漏、惱害和熱惱呢?佛陀在很多部其他的經裡面經常都會這樣告誡:「諸比庫,當「眼」識別到一些使人悅樂、喜悅、戀見(就是戀棧)、留戀、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色的時候,」如果一個比庫對此有喜貪、有喜愛、持續地愛著的話,「他就可以被稱為一個走進魔羅的住處。走進魔羅範圍的比庫,他被魔王束縛,受邪惡的魔羅隨意控制。」同樣耳識別到一些,鼻識別到一些,舌識別到一些,身識別到一些,也是一樣,意識別到一些使人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的法時,如果你對它有喜愛、有喜貪、持續地愛著的話,那你就已經進入魔羅的住處,進入魔羅範圍了。你被魔羅的魔王束縛了,被邪惡者魔羅隨意擺布、隨意控制了,你已被他抓入了。那怎樣防護呢?就當你的眼識別的一些使人悅樂、戀棧、歡喜、鍾愛、欲貪,戀著的色時,你對此沒有喜愛、沒有喜貪、持續不愛著,你就不會走進魔羅的住處,不會走進魔羅範圍,不會被魔王所束縛,不會被魔羅所隨意控制。

佛陀在很多地方都這樣強調,跟諸弟子們講。就是我們前面在講捨心所裡面講的那個「六支捨」:六支捨就是六門面對各種所緣,可意的時候不要去黏著,不可意的時候不要去排斥,而是保持中捨。從業果的角度、從緣起的角度、從四聖諦的角度去看它,做該做的事情。什麼是該做的事情?前面佛陀講了:作意應作意之法,不作意不應作意之法,就是該做的事情。簡單來講就是讓你的心導向善。一句話,不用那麼複雜,讓善心生起來。只要是不善心生起來,一定對接下來的事件的發展不會有好處,只會有壞處,所以我們必須很清楚啊。

pastedGraphic_24.png

諸比庫,若因不防護防護而住者所產生之漏、惱害、熱惱,防護防護而住者則無此之漏、惱害、熱惱。諸比庫,這些漏稱為可以防護捨斷。

防護捨斷,主要是講的守護根門。守護根門,跟大家講禪修外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亂看、亂聽。上網最麻煩,各種工作規劃。還有一個,大家喜歡看那種政論節目,這個是讓你很煩惱、妄念很多的很重要的因素。

pastedGraphic_25.png

諸比庫,

哪些漏可以受用捨斷呢?

在此,諸比庫,比庫如理省思所受用之衣:只是為了防禦寒冷,為了防禦炎熱,為了防禦虻、蚊、風吹、日曬、爬蟲類的觸惱,只是為了遮羞。

大家買衣服的時候是不是這麼想?

pastedGraphic_26.png

如理省思所受用的食:不為嘻戲,不為驕慢,不為裝飾,不為莊嚴,只是為了此身住立存續,為了停止傷害,為了資助梵行,如此我將消除舊受,並使新受不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且安住。

每天在吃飯的時候,在打理食物的時候是不是這麼想啊?

pastedGraphic_27.png

如理省思所受用的坐臥處,只是為了防禦寒冷,為了防禦炎熱,為了防禦虻、蚊、風吹、日曬、爬蟲類的觸惱,只是為了免除季候的危險,而好禪坐(獨處)之樂。

對自己的房子啊,是一個什麼樣的認知啊?

pastedGraphic_28.png

如理省思所受用的病者所需要的醫藥資具,只是為了消除已生起的病苦之受,為了盡量沒有身苦。

我們不需要那麼多保健品。沒有那麼多保健品,就不會被收割智慧稅。

pastedGraphic_29.png

諸比庫,若因不受用者所產生之漏、惱害、熱惱,受用者則無如此之漏、惱害、熱惱。諸比庫,這些漏稱為可以受用捨斷。

諸比庫,哪些漏可以忍耐捨斷?這是下一個,我們明天再學習。「諸比庫,若因不受用者所產生之漏、惱害、熱惱,受用者則無如此之漏、惱害、熱惱」。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在受用的時候有這麼去省思,你就不會產生這些漏、惱害、熱惱,意思是這樣。那你受用的時候你不省思,它就會有漏、惱害、熱惱。對於衣、食、住、藥四種資具,這些受用的東西,也就是我們每天為了生存所需要的那些基本保障,我們能不能過一個極簡的生活?有基本保障,能住、夠穿、能吃飽啊、基本不生病。其實心好了,身體就不容易生病,頂多適當地調養一下,學一點保養知識就可以了。過一個極簡的生活就不會有那麼多想要。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才會有那麼多煩惱。從知見上轉過來,然後守護根門,過極簡的生活,那這三個方面會生起來的煩惱,就會被大大地削弱,乃至於會被我們捨斷。好,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裡。

備注:以上文字加粗部分是《一切漏經》的經文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